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226章 计划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226章 计划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6:34 来源:小说旗

李文贵终于结束了觐见,从紫禁城出来了。

带他出宫的,自然是他弟弟了。

李文进看到附近没人时,一边走,一边低声说道:“二哥,刚才你的奏对,真是吓死我了。”

远处的人看过来的话,估计不会发现李文进在说话,因为他不但说得小声,而且嘴型也只是微微在动而已。

不过不管怎么样,李文贵肯定是听到的,他听了小弟的话之后,便露出了一丝微笑,同样小声地说道:“这就是我不想觐见的原因。但是这一次,不管怎么样,我提得要求,皇帝都已经答应了。而且接下来还会和宫里有更多的合作,你在宫里的地位就更加不会动摇,这也算是个好事来的。”

李文进奉旨,一直和李文贵这边对接。这等于是帮嘉靖皇帝管着钱袋子,地位之高,就不是宫里的大部分宦官能比的了。

嘉靖皇帝答应的事情,钱庄银票在律法上的地位,还需要朝堂上讨论下才能下圣旨;至于能工巧匠,则是给了李文进一道旨意,去工部和内宫十二监二十四局所属,随便挑。

李文贵在出来的时候,看到户部尚书在他后面奏对,他有点怀疑,嘉靖皇帝召见高耀,说不定也是为了钱庄的事情。

不过到底是什么,他也不操心。到了紫禁城外,李文贵和小弟分别之后,他就去了一趟裕王府,说下了这次觐见的事情。

裕王一听,顿时喜出望外。

他可不只是为了又能赚钱,还有李文贵在回答他父皇的时候,是从姐夫和姐夫家人的角度来解说的。

换句话说,哪怕是他,都能听出来,只要他父皇还想继续从李文贵这边赚钱,那他父皇就要认这一条线上的亲情。

李文贵就等于是明着在给他父皇说,他很不错的。

这么一来,他以后登基称帝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一分。

因此,裕王开心之下,亲自送李文贵出府,并且派了冯保陪同李文贵,送回通州。

李文贵奉旨觐见的事情,书社这边自然是知道的,也都期待着。但是,李文贵对他们却没细说什么,包括陈景行在内,也没有说,只是说了结果而已。

书社这边,甚至包括李伟等家人,在知道李文贵被皇帝召见,并且皇帝还答应了李文贵的要求之后,都是非常高兴。

李文贵没管这些,在忙自己的事情。等到吃完晚膳之后,他便对李文全说道:“大哥,你来我房里一下,你的事情,我答应了皇帝,该做起来了。”

一听这话,李文全甚至都比李文贵先出了门。他可是一直把李文贵之前答应过的事情记在心里,早就盼望了不知道多少个日夜了。如今终于等到了李文贵的话,虽然不善言辞,却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出来。

就连李彩莲,也是非常高兴,连忙问道:“二哥,我呢,我的呢?”

李文贵听到她那兴奋地要求,便笑着说道:“你还小,再等等,把字认全了再说。”

说完之后,他才不管噘了嘴的小妹,回自己房去了。

不过最终,李伟也是跟了过去。

李文贵的房间里,李文全和李伟分别就座,李文贵自己铺开了一张图纸,然后对他们两人说道:“就当下来说,火的温度还不够高,如果能再提高火的温度的话,说不定能烧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或者说以前从未有过的东西……”

古代的窑子,温度都不够高,而只要温度够高,或者降低被烧物体的熔点,那就能烧出钢水,水泥,玻璃等等,只是提高温度这一点,就会引发出大明社会的大变革。

而要提高火焰温度,最重要的是一大一小两个问题。

大的问题,是怎么提高这个问题;小的问题,是温度提高之后的坩埚问题。

这两个问题,对于穿越客来说,特别是对于写历史穿越小说的李文贵来说,解决起来真不难。

提高温度,最简单的,就是反射炉,如果加上隔热层,温度的提升就会非常明显。

至于耐热坩埚,则是需要专门材料,不过对于李文贵来说,都不是问题。

他这次答应皇帝要做得事情,就是烧制水泥和玻璃。

他的计划,就是要用钢筋水泥来修建京师的钱庄,并且窗户和一些柜台隔离,都采用透光性好的玻璃。

只要造出这样的钱庄,就等于是给水泥和玻璃打了一个天然并且效果极好的广告。

水泥是国家战略物资,不但可以用于修建房屋,最主要的是修路搭桥。虽然说,现阶段烧制出来的水泥,肯定是最初级的水泥,比不上后世各种性能的水泥,但是,再怎么样,也会比黄泥路要强一些,比石板路要省成本。

嘉靖也就是两年好活了,再过两年,等到裕王登基的时候,水泥行业基本上就成熟,可以大规模应用,那时候就能造福百姓了。

至于透明玻璃,暂时来说,就是要营销成奢侈品。有皇帝的参与和带动下,让富人认可透明玻璃是奢侈品,就会轻松很多。

这么一来,玻璃卖多贵,和普通老百姓都没关系,可以任由嘉靖皇帝在这剩下的两年内折腾赚钱,却不会影响民生。

总体上来说,李文贵就是这么一个打算。

此时的他,详细给李文全和李伟讲解反射炉,讲解水泥烧制和玻璃烧制之法。然后就在通州这边,商量水泥和玻璃厂的选址。

这其中,水泥其实需要用到很多人力,也可以利用水力,但是最好的,还是发明蒸汽机,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不过,李文贵实在忙不过来了,因此,蒸汽机的事情,至少还要押后几年再说。就现阶段来说,反而利用人力是最好的。这样,就能雇佣百姓,让他们多赚点钱。

这个水泥和玻璃厂的规模,从一开始就会比蜂窝煤作坊要大,李文全听得非常兴奋,准备大干一场。

而水泥和玻璃厂的修建,需要本金,并且金额还不小。李家这边,其实没有多少现银。但是没关系,有钱庄在!

所有事情,都能联系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