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333章 两位可能不懂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333章 两位可能不懂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6:34 来源:小说旗

李文贵的话说完之后,高拱与张居正听了,都稍微有些惊讶,但是也没说话。

正常来说,科举是儒家子弟的根,谁要说改动科举内容的,绝对会被他们喷的。

但是,李文贵说出了这样的话,不管是高拱,还是张居正,竟然都没有喷。

没有喷,或者说,没有立刻否定李文贵的说法,那他们其实是有赞同的意思,只是事关重大,因此没有立刻开口。

实际上也是如此,在原本的历史上,高拱很快就会发表一篇文章,叫做《论科举》。

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考选要“以务实为贵,以无用为羞”,主张考策论应结合现实,让考生提出切实可行的施政策略。同时,力求公平公正,建议细化考务规则,严格规范出题、监考、阅卷等环节,确保选拔公正。

换句话说,他对科举考什么,其实是已经有思考了。而李文贵所提及的格物学,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算是儒学的内容之一。

要是李文贵不是说格物学,而是科学这个说法,那指不定高拱就立刻反对了。

超出了儒家的范围,那绝对是要慎重的。但是,还在儒家范围之内,就是可以接受的了。

张居正其实也和高拱差不多,他们都是做实事的人,讲究实用,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他就强调经世致用,认为科举应选拔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注重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及对现实政务的见解.

在原本历史上,张居正在万历四年时直接革新乡试内容,加大时务策比重。注重人才培养储备,认为科举是选拔人才重要途径,需从源头抓起,通过完善学校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为科举输送优质人才。

太祖皇帝当年定下的科举内容,不是有魄力的人,还真不敢去动。

但是,眼前这两位,却是没有多少顾忌的。

此时,他们在思考了一会之后,高拱就开口说道:“格物学的好处,确实是有目共睹的,老夫相信,当下注重实际的读书人,该是不会拒绝格物学。此事,等老夫商议之后再下定论!”

革新科举内容,可以说是影响大明朝的所有读书人,不可能就只是这么想了下就直接下结论的,这不叫果断,而是武断,莽夫了。

但是,李文贵从高拱的语气上也能听出来,高拱其实是赞同的了。因此,他很是高兴。

于是,他便又对高拱和张居正说道:“我说过,想让你们也留名青史,这其实很容易,只要你们全力支持我就成……”

说到这里时,他看到他们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不以为然之色,便立刻补充说道:“我当然不是随便说说的,因为,我用格物学之法格物出了新的动力来源,也就是烧火就能产生动力,这将极大地改变世界。从此以后,隆庆以前,是一个时代,隆庆以后,又是一个时代。而你们作为这个关键节点的大明首辅,必然是会被历史铭记的。”

李文贵之前有提及过,不过不详细,此时他再说,还是这么夸张,高拱就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你这小子,年纪轻轻,说话却是如此大的口气,是觉得老夫,还有太岳,是哪个好说话的人?”

话虽然这么说,不过要说有多大的责备之意,却也是没有的。毕竟刚刚从李文贵这里剽窃了不少很好的革新措施。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就算高拱脾气不是很好,却也还不是没脸没皮之人,做不出吃干抹净翻脸不认人的那种。

李文贵听到他的话,却是自信地一笑,说道:“高大人,你还真别轻视我说的话。你且听我给你描述下以后会出现的前景,你就能知道世界变化之大,以后我们人的生活变化之大,到底有多大!”

看他这么自信地说话,虽然高拱还是不相信,但也没反对,只是看着他。

千百年来,生活方式基本上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他就不信了,格物学能带来多大的改变!

只听李文贵给他们描述道:“烧火煮水会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活塞运动从而产生动力。因为这个动力是可以移动的,因此可以安装在绝大部分地方。”

“比如说,田间地头的灌溉,要让水从低处往高处流,以前是靠人力来踩水。不但需要人力换着来,而且水流也会比较小。但是用上我说的这种蒸汽机,机器的机,那么就只需要一个人负责生火,保持火焰不灭,那就能源源不断地把水从低处运到高处,并且这个水要多少,都是可以控制的。想多就多,想少就少。”

“又比如,把这个蒸汽机装在马车上,代替了马来拉车也是可以的。你们想想,以后人坐在车里,只需要烧火就成,车子就能前行,不会生病,不用吃饲料,是不是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李文贵说到这里时,看到张居正和高拱的脸上都出现了惊讶之色,便继续说了起来。

“还有,车子在路上快不快,其实取决于车轮和地面的摩察力。这么说,两位可能不懂。但是你们想想,车子在泥泞地里快呢还是在平整的路上快?这其实就是摩察力的原因,当然,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但是,我要说得再准确一点,就怕两位听不懂了,所以只能先这么说。”

高拱和张居正听到他这样说,顿时,他们两人的脸上,都是红了红。

他们是何等人,竟然被人当面鄙视了,但是,这个鄙视,他们还真得接受,因为他们还真没听说过摩察力这事,也没有仔细去想过车子快慢和什么有关,因此,就算想反驳,他们也没法反驳。

李文贵这边,继续说道:“基于这个原因,可以改进地面,让摩擦力变得更小。这么一来,同样的力道,就能拉得更快,或者拉更多的东西。我可以断言,用这个蒸汽机拉的车子,要远超如今牛马所拉的车。”

“牛马拉一个车厢,但是蒸汽机能拉十个车厢,甚至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