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453章 嘴短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453章 嘴短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老爷子说的实在,哄得周山长笑的更是爽朗,“那好,需要帮忙就开口,别客套。我在这里还要住一冬,当真帮个忙,也算我们师生几个的伙食费了。”

说着话儿,他就起身告辞,“学堂那边开课了,我这就过去了。”

“周爷爷,等我一起。”

娇娇跑回屋寻了挎包,然后同爷爷奶奶打了招呼,一老一少就结伴往村外走去。

田野里的庄稼,如今已经收了大半,远看有些斑驳,但秋高气爽,也别有一番风采。

娇娇从挎包里摸了两包鸡味圈儿出来,撕开一包递给周山长,然后边走边往嘴里添,偶尔含糊问一句,“周爷爷,你们南边这时候还很热呢吧?”

“唔,很热。”

周泰来原本还觉得这么边走边吃,实在太有损颜面,但一个鸡味圈扔进嘴里,他就…停不下来了。

怪不得林家小子都喜欢围着这丫头打转,就是师兄很多时候都边吃边带着这丫头读书,原来这丫头拿出的东西,这么好吃。

哼,师兄居然没说,怕他分一份儿吗?

“丫头,以后你也跟着我学算学吧?”

说完,他又后悔了,他如今还在学着林家开创的新算学…

娇娇善解人意,不愿老爷子难堪,但也不能放过这次机会,于是笑嘻嘻又给老爷子塞了一个蛋卷冰激凌,应道,“周爷爷,我就算了,我学再多也不能去考状元。不如,您把我哥哥带身边教导一段时日,好不好?

就是我家安哥哥,他最喜欢读书,将来可能要同四叔一样,做官或者做学问,偏偏我家学堂以教授学童谋生本事为主,安哥哥从来没有正正经经开过蒙,我怕他底子不扎实,以后也同我四叔一样事倍功半。”

“你是说林安,你同母的亲兄长?”

周山长对林安倒有些印象,林家孩子受林老爷子的影响,都是直爽仗义的脾气,有时候免不得闹腾了一些。

只有林安,人如其名,总是安安静静站在一边,或者笑着看哥哥们玩耍,或者低头读书,小小年纪,眉眼间就有三分书卷气,实在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娇娇赶紧打蛇随棍上,努力夸赞自家哥哥,“是啊,周爷爷,我哥哥可聪明了,三岁识字,五岁就读完蒙书了,脾气又安静,能耐得住性子,写字可好了。最主要是我哥哥听话又懂礼,您带在身边,绝对不会给您惹麻烦的。”

周泰来想了想,身边多个孩子,偶尔指点几句,倒也没什么麻烦之处。最主要是,这冰激凌太甜了,那个鸡味圈儿太好吃了,吃人家的嘴短,他若是不答应,这小丫头怕是立刻要跑去同师兄说他小气…

“好,以后就让你哥哥跟着我读书吧。”

“谢谢周爷爷!我知道爷爷有瓶最好的酒,等我哪日偷出来,再给您炒两个好菜当谢礼!”娇娇欢喜的直接跳了起来,顺手又拍了老爷子一记马屁。

“好,这还差不多!”

周山长啃着蛋卷,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这份贿赂。这时晨风送来学堂的钟声,美好的一日又开始了…

再说老爷子送了孙女出门,就喊了林平进城去送信儿,顺带又装了两布袋新米,一袋送给李胜几个吃个新鲜,另一袋就托付平安车马行连同信件一起,捎去给林大河。

林平不用去学堂,每日除了被刘师傅操练的死去活来,还真没有旁的事。

突然听得爷给他派了差事,他可以借机去城里转一圈儿,可是欢喜坏了。

拿上东西和信件就赶着马车上路了,村口又被村人托付去便宜坊买些肉回来。一来家里难得丰收,二是农忙太累,吃不好可是没力气干活。

林平掏出小本子和铅笔,一一记好,就直奔了城里。

故事会如今已经开业一年多了,客人们平日常见,都熟识得不得了,里里外外的伙计也都是熟手,林华倒是清闲很多。

所以接了爷爷的消息,他亲自去了一趟平安车马行,然后就寻了县衙里一个交好的小吏说话,打探师爷的行踪。

碰巧,那师爷下午时候要到故事会听新章。

于是,林华借机留了一个包厢出来,待得师爷进门就直接引进了包厢。

好酒好菜,外加茶水点心,林华照料的周到殷勤,师爷心里分外满意,再想起上次赵盛找林家麻烦的时候,他不过背地里提醒了一句,过后就得了一份厚礼。林家从来不会亏待给他们行方便的人,于是就问道,“小林掌柜,今日这般清闲?”

林华笑着亲手给他倒了茶水,应道,“自家生意,再忙也有陪先生听段故事的功夫啊。不过说起来,我还真有点儿事,我家祖父方才捎信来,说村里乡亲都惦记呢,不知道今年是交税粮还是税银?师爷可知,上边有官文发下来吗?”

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左右最后要满县皆知,如今不过是提前透露一句罢了。

于是,师爷就道,“官文下来了,可税银可税粮,楼大人还没定。”

林华听得眼里闪过一抹喜色,也没再多问,只说些城里趣事,末了借口生意忙,又让人上了一盘新鲜葡萄,这才退了出去。

林平在便宜坊玩了一会儿,又去看了忙碌的二叔和林荣,这才带了东西和消息回家去。

林家大院儿里这会儿也是坐满了人,除了林家村的里正和族老们,还有附近村屯的乡亲,比如赵三爷,大小王村的里正等人。

世人多说农人愚笨,其实不过是没有机会读书明理罢了。说起过日子,农人拥有的是最本能的精明。

这几日打了新稻米,就是最节俭的农家,都要蒸一锅尝尝味道。

结果,这一吃就都吃出味道不同了。林老爷子能发现其中的商机,众人自然也看出多卖银子的希望。

于是,大伙儿不约而同的聚到林家来讨老爷子的主意。

“老爷子,您说咱们种出的这米实在是好吃,卖给粮铺,能不能多卖几文钱?”

“是啊,老爷子,先前我家女婿来走礼,送过十斤粳米,粮铺里买来的,听说是南边兴州那里产的。我吃着,比这咱们这米可是差远了。咱们这米一定能好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