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454章 无私为民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454章 无私为民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林老爷子心里自然也清楚,但城里的消息没回来,他也不好多说,就道,“我也吃着味道不错,这事真要好好商量一下。”

正说这话的时候,林平就回来了。老爷子也不用再瞒着,直接就问道,“平哥儿,华哥儿打听出消息了?”

“打听到了,爷爷,说是有官文下来,交税银和税粮都成,但县老爷还没决定呢。”林平给众人行礼,顾不得多说,先倒了一碗茶水,咕嘟嘟灌下了肚子。

林老爷子心疼孙儿,就道,“没吃午饭吧,去灶间寻你大娘做碗面。”

“好啊,爷爷,那我下去了。”

林平扭头出去了,留下众人猜得老爷子早有安排,都是欢喜。

“老太爷,您看这事儿怎么办?县令老爷万一要税粮,咱们这新米顶普通米粮,可就吃亏了。要不要给县老爷送礼?”

“就是啊,老太爷,不如大伙儿凑钱给县老爷送礼,只不过不知道新米能卖个什么价格,万一卖不了多少,送礼太厚,反倒吃亏了。这事儿,难办啊!”

老爷子摆手,应道,“听说楼县令明年就到任期了,这个时候送礼,他怕是不会收。”

“那要怎么办啊?”大伙儿有些急了,到底还是赵三爷最了解老亲家,他见老爷子吧嗒着烟袋,不急不慌,就笑道,“都别吵,老哥一定有好办法。”

林老爷子也是放下烟袋锅儿笑了,“你个老家伙,就是赖上我了,是不是?”

“老哥,你还真说对了,不止我,大伙儿都是。谁让你家儿孙最有出息,最有能耐,大伙儿不赖你,赖谁啊。”

林老爷子哈哈大笑,众人这才知道方才白着急了,老爷子已经有了应对,于是都是放了心,一起说笑起来…

秋日的县城,因为百姓都在忙着农忙,没有空闲进城走动,所以街路上略微显得有些冷清。

店铺里的小伙计无精打采的举着鸡毛掸子,这里扫扫,那里掸掸,偶尔打个哈欠,回味一下昨晚的美梦。

偶尔琢磨一下交给家里的工钱攒了多少,是不是够聘礼了,年前能不能娶个同梦里一般好看的闺女做媳妇…

突然,街路尽头传来一阵欢快喜庆的锣鼓之声,渐渐越来越近,惹得小伙计好奇的赶紧跑去门前看热闹。

慢慢队伍走过,只见鼓乐班子都披着红绸,后边是四个穿了新衣的后生抬了同样蒙了红绸的匾额,最后是二三百号农人,各个都是喜气洋洋。

小伙计心里痒痒的厉害,扯了一个跟着队伍走的路人就问了一句,“大哥,这是什么事啊,往哪里送匾额啊?”

那路人也不清楚,随口应了一句,“听说要送去县衙!”

“县衙?”小伙计听得惊奇,“没听说县老爷最近破了什么案子,替谁伸冤了啊?”

那路人可没功夫和他探讨,赶紧追去看热闹了。小伙计急的够呛,又不敢扔了铺子跑掉。

好在,县衙就在不远处,他站在门前翘脚,倒也能瞧见个大概。

队伍来到县衙前,锣鼓声声,敲得更是响亮热闹了。

早有衙役跑去后边报信儿,楼方正抱了小妾赏菊,偶尔动笔画几笔画,装个风雅,惹得小妾一脸崇拜的夸赞,那个惬意舒坦啊。

突然听得禀报说门前有人敲锣打鼓来送匾额,别说小妾惊讶,楼方自己都不能相信。

虽说他在任三年,没有刮地三尺,没有欺压百姓,但说实话,也没做什么好事,勉强算是无功无过。

如今突然有人大张旗鼓来给他脸上“刷金”,他都心虚,不知道怎么面对这层“金粉”。

“外边可说了,为何给本官送匾额?”

报信的衙役也是个聪明的,笑着应道,“老爷为官勤恳公正,这么多年不少替百姓做好事。外边人没说,小人也猜不出来是哪件啊!”

“好小子,倒是长了一张好嘴。”

楼方被哄得眉开眼笑,一边伸手让小妾服侍穿官服,一边吩咐了一句,“赏!”

那衙役美滋滋接了丫鬟递来的荷包,心里乐开了花儿,方才进来报信,就接了外边来客的一个荷包,这会儿又赚一个,这样的好事,以后每日都来一遭就好了…

楼方匆忙打理整齐,师爷和县丞等人也听见消息匆忙赶来了。

众人浩浩荡荡走去县衙门前,门外已经聚了足有五六百号人。

眼见县老爷出来,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句,“楼大人出来了,给楼大人磕头啊!谢楼大人带着我们种稻得了大丰收啊!”

其余也是跟着喊起来,然后呼啦啦啦跪倒一片,惊得楼方赶紧伸手扶人啊。

“各位乡亲,快起,快起来啊。这是做什么,有什么话慢慢说。”

师爷在一边,听得这话有些像弱书生同拦路大汉求饶,他赶紧接了话头儿,笑道,“是啊,乡亲们,楼大人身为父母官,为百姓做事,从来不求回报。大伙儿赶紧起来,咱们慢慢说。”

众人又是磕了头,这才纷纷起身。人群随后一分为二,露出一条小路,走出一个老头儿,身后跟着四个后生抬了匾额。

楼方一眼就认了出来,笑道,“哎呀,林老爷子,你这是…”

林老爷子低头行礼,再抬头时候却是高声说道,“楼大人,这一年来,您多次到田间地头,带着大伙儿琢磨育秧种稻,大伙儿把大人的辛苦都看在眼里,感激在心头。如今稻米得了大丰收,大伙儿不知怎么感谢大人才好,特意打制了一块匾额送来,另外还有百斤白米,让大人也尝尝您付出了辛苦得来的粮食。”

说着话儿,老爷子一摆手,四个后生就抬了匾额上前,老爷子扯下红绸,露出四个黑底金字,“无私为民”。另外又有几个老汉,每人手里提了一袋稻米送到跟前。

“大人,这是我们林家村丰收的稻米。”

“这是我们小王村的。”

“这是我们赵家屯的。”

“这是我们三里河的。”

楼方盯着那金灿灿的匾额,外加一袋袋稻米,半晌没晃过神来。他什么时候深入田间地头去关心种稻了,什么时候领着百姓琢磨育秧种植了?

这事,怎么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