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184章 重开大选

小市民的奋斗 第二卷大时代 第184章 重开大选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40:56 来源:小说旗

(明天又到周末了,无语一定尽量争取周末加更!这是无语对各位大大的承诺,但因最近琐事缠身,如果跳票的话,还希望大家能够原谅!呵呵!)

园明园!坐落于京城西郊海淀区附近,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园内有数不清的亭台楼阁,看不遍的奇花异卉,览不尽的水光山色。然而,1860年10月18日的这一天,它在英法联军的火把下,瞬间化为一片焦土。

在西北园明园被赋予全新的意义,他意味着国耻,在爱国教育课上老师们会用有些沉重的语气向学生们讲述过圆明园的过去,讲述过这段痛史中的痛史。每一个学生,既为世界上这座最豪华的宫苑惨遭破坏和毁灭而心痛,更为列强的贪婪和野蛮而愤恨。

在没有来到圆明园之前,尽管所有的学生都做了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学生们真的来到园中时,却仍觉得难以承受眼前这种强烈的心灵震撼。不管是那一根根屹立在狼籍中的石柱子,已失去左耳右腮的石狮子,还是那一棵棵颤抖的小草,那一痕痕断丘残岭,都在用它们伤痕累累的身躯撞击着青年人看似坚强的心。

近六万青年站在那,一动不动,眼里却含着泪水。望着那几根孤零零的石柱,和几块残缺的石头,静静的躺在那里,仿佛在向人们哭诉着当时痛苦的经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耻辱与愤恨。

穿着漂亮的黑色的学生军常服的罗伯臣抬起头,面带愤色的看着眼前的这座曾经的皇家园林,眼前的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刺的罗臣伯几乎透不过气来,学习建筑同学在向同学们讲解时,嘴气变得沉重起来。

这就是圆明园。这里曾经是一座宏伟瑰丽的建筑,它的外围周长20华里,总面积5000多亩。有风景点100多处,就在前面的东西两侧,有‘缕月开云’‘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等建筑群。左前方有一个最大的人工湖叫福海,它的四周有仿照杭州西湖景色建造的‘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南屏晚钟’‘雷峰夕照’等建筑群。。它有不计其数的好宝贝,有缀满宝石的金树,有翡翠雕成的大西瓜。。园中还有一座宫殿,前面的三角形小池两旁蹲坐着12只不同的石雕野兽,每个野兽口中轮流喷水两小时来标准地表示一天的时间……”

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望着这残垣断壁,近六万中国青年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痛。多少珍珠珍宝,多少名人字画,多少亭台楼榭,多少辉煌璀璨都已烟飞灰灭了。在这里,在这片废墟上,它记录着中国人民曾经遭受的屈辱和苦难,记录着**、残暴的伪清无能与落后,记录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它的焚毁,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一道深邃的伤疤。

站在园明园的废墟前,王天赐和身边的心中仍久久不能平静。那园中的一草一木,似是和所有人息息相通的,血脉相连,它受到的一切侮辱,所有的青年也能感同身受。只要站在这里看上几眼,就会点燃青年人心中对帝国主义仇恨的火焰。

掩绿树丛中的那些石质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清清楚楚明明明白告诉在场的青年人,什么是落后就要挨打,什么是惊世之国耻。什么是中国人若不自强、国家若不复兴,就会亡国亡种!

此时甚至就连飒飒的秋风、纷纷的落叶,也仿佛在向青年人们控诉帝国列强的罪恶。这时,王天赐似乎看见眼前一座座金碧辉煌的阁楼亭台在熊熊的烈火中倾斜、倒塌,似乎听见了当年那些强盗抢掠、焚烧园明园时肆意的狂笑。

在园明园的废墟内的气氛显得有些悲愤,近六万青年一言未发的望着眼前的废墟,他们紧紧的握住手中的武器、旗帜,五色国旗以及铁血旗似乎也能感受到青年人压抑在心中的痛苦和悲鸣而微垂着。

“看看这些青年,你会想些什么?”

在庞大的方阵外,数百名来自国内外各地的记者们纷纷用相机记下眼前的一幕。这是一场无声的祭奠,对这些记者而言,他们似乎经历了一场心灵上的洗礼。

行走在圆明园的废墟上,面对眼前的历历惨状,王天赐和身边的同学只能任泪水滚落,心也坠落。荒凉没有止境地蔓延,王天赐根本来不及感受眼前一切的时候,就已经乱了步伐,乱了方寸。

弥漫周身的是,一种灵魂被撕裂的感觉,一种心灵被掏空的感觉。透过眼前的残垣断壁和有限的恢复性建筑,王天赐仿佛听到历史的哭泣和呐喊。依稀看到每一把泥土中渗透着的沧桑,每一块石头凝聚着的悲愤,每一个眼神弥漫着的顽强……

“学生们在圆明园?”

站在西直门城墙上的段祺瑞显得很诧异,显然没有想到那些学生会到那个破园子,早成废墟的圆明园多年来一直是乞丐、流民居地,那些学生怎么想起会到那。

“总理,圆明园被焚为当世之国耻,学生们到了京城自然会祭奠一二,接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直接感受到一下列强的丑陋的嘴脸。”

站在侧后的范鸿飞接口说道,西北的爱国主义教育之中,绝不回避国耻,有什么比耻辱更能鞭策青年的奋进之心。

听到这个回答后段祺瑞摇头叹了一口气,过去自己竟然不知那个园子这等用处,以耻为鞭!以复兴民族为志,团结同志一心,这怕是西北和他处最大的不同。

“志翔,你们西北议会同意出兵议案了!”

段祺瑞是个相当自负的人,脾气倔强,性格使得能让段祺瑞瞧上眼的人并没有几个,但是对范鸿飞这个年青人,段祺瑞却有着他人难及的好感,就凭着其与俄人、日人谈判时表现出来的骨气,就赢得了段祺瑞的好感,

西北议会戏剧话的转变让段祺瑞在惊讶之余,亦感觉合情合理,作为复兴党党魁的司马对复兴党占多数席的议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先前的西北议会的种种匪夷所思的争论,与其说是议员们纷争,到不如说是司马举棋不定的结果,现在既然他们通过了出兵议案,那就意味着司马是铁着心思在入主中央了。

“志翔已经得到公署的电报,请总理慎重考虑联合议会的通电。这是解决当前中央危机的唯一途径,志翔是中国人,绝不愿战争燃尽祖国大地,百姓流离失所!”

范鸿飞静静的开口说道,尽管联合议会已经通过了出兵议案,但是现在中央显然无意对西北驻京机构下手,甚至在戒严令下达后,除了警察厅送来的特别通行证之外,陆军部亦送来了国务院签发的特别通行证。

“……袁世凯称帝时,国会饱受摧残,议员们纷纷南下,西南护国运起,旅沪的国会议员也为之声援呼应,国会诸议员为悍共和之体,可谓前赴后继。迨袁死后黎继总统,《约法》恢复,国会重行召开,原来南下的议员们遂纷纷回京。而共和二年选出国会议员,法定任期分明只有三年,可现已到共和七年。至今国会仍未改选,敢问合体乎,亦不是共和中国万万远民死绝,无可再行选举,联合议会特要求总统、总理以法理为依,解散逾期国会,再行国会换届选举!对外以正国体,对内以服民心……”

西北联合议会在通过对内地诸省的出兵提案后,紧随其后的就是要求解散第一界国会另行选举通电。国会逾期未选、违反约法,给了联合议会足够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同样无懈可击,青年近卫军逼宫尚可被视为叛乱、谋逆,但是国会改选,却全乎国家法制。而国会逾期未选则从法理上动摇了中央政府的合法性。

望着贺明园的方向,站在城墙上的段祺瑞足足二十分多钟一言未发,一旁随行的徐树铮等人亦未发一言,以至于城头上静的有些吓人,甚至于连城头执勤的卫兵亦不时扭头望着那群达官显贵。

范鸿飞忍不住在心中揣测起这段合肥的态度起来,自从戒严令之后,段祺瑞的表现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一面派人到西北谈和,一面下达戒严令,多次发布公告亦未针对边防公署,甚至于陆军部还电令驻俄模范军以国事为重,切记使命,万不可受他人煽动与边防军不和,以酿滔天之祸,成国家、民族罪人。

“志翔,我会向总统进言邀请司马进京共商国事!”

沉默了近半小时后,尽管声音不大但段祺瑞有些冰冷的声音仍如炸雷一般在众人耳边响起。徐树铮、靳云鹏等国务院的幕僚亦被惊呆了,之前总理并没有和众人商议过此事。

“总理今之之举可比当年华盛顿两届退任之举!想国人必会铭记总理今日之壮举!”

范鸿飞面带敬色说道,段祺瑞选择无疑是明智的,但绝不是他唯一的选择,当然其它的选择无疑会让他遗臭万年。但单凭其愿意放弃权力之举,就足以让范鸿飞有足够的理由去尊敬眼前的这位国务总理。

而此时段祺瑞已经径直走城下走去,只留下满面惊诧不已的幕僚。

“总理,为什么?模范军或许阻止不了西北军南下,但西北即便是赢了,也会是惨胜!而且我们不是没有机会!”

坐在车内徐树铮看着眼前默不言语面无表情的段祺瑞争辩道,总理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根本没和任何人商量过,请司马进京共商国事,无疑等自认失败。

“又铮,我们非要为了一场明明打不赢的战争,去耗尽国家的最后一点血气吗?罢了!作总理,司马比我好!”

段祺瑞在说话面带悲凉之色。两年前在先总统袁世凯临死前,对徐世昌和自己执手交待,按照《约法》,应由宋卿继任总统,让自己要好好辅佐他。先总统的遗言自己一直铭记。当在川作战的张敬尧等将领致电表示愿推举自己为总统时,亦被断然拒绝。

两年来尽管自己苦心经营,勉力维持中央,外人只道总统、总理不和致使府院不和,可却没看到中央政府面临的窘境,当时内无可用之财、外无可用之兵,中央仅只占据名义,如无自己勉力靠着过去的些许威望、交情维持,只怕国内战祸早已燃起。

现在的把国家交给司马,相比自己西北的财力、兵势均可做为中央依持,如此才能解决自清末起地方势大、中央势微之势,司马有中央之名,必会行令改革国内体制,此时段祺瑞只希望自己选择不会有错。

之所以在司马借议会之名表明态度后,除不愿一世英明,因恋权所酿战祸而毁于一旦之外,当然还有就是三年来西北的一切说服了段祺瑞,司马既然能将贫乏的西北制为中国首富之地,把国家交给他至少比旁人更让段祺瑞放心,相比于他人,至少司马不恋权,而且能拿捏好度。

而最重要的是被冯国璋视为依持的第三师的背叛、模范军第一师第一旅的背叛,已让段祺瑞心灰意冷,这一切无不说明,中央陆军没有几支部队能阻挡西北的银弹和炮弹的逼诱,即便是打起来,最终的结果恐怕也将是一支又一支的部队要么被西北军消灭,要么长官被西北收买投敌。

“重开大选,选第二届国会,制预算,裁冗兵,定省制,分军区,至宪法成,而共和之基以固。”

段祺瑞看着车外的空无一人的街道轻声重复着西北联合议会的通电。段祺瑞是个性格刚烈、直来直去的人,时常刚愎自用不听从他人劝告,尤其是在拿定主意之后,就像当年袁世凯称帝时,即便是辞职也不愿盲从。

“又铮,待总统发出邀请司马进京共商国事通电后,也是时候解除京城戒严了,还有对京城各校的监管也一同解除,我等不可为国家之罪人。”

望着满布街头的军警以及门市紧闭的街道段祺瑞轻声交待道,戒严令一下几令京畿之形同死城,戒严令也并未阻挡住西北学生的脚步,西北的银弹加炮弹为那些学生打通了进京的道路,划拨五百万元只为学生开路。全中国只有不缺钱的西北才会做出如此之事。

夜静的更深了,带着此许凉意的秋风从半掩的窗外吹入,总理办公室还是挤满了人,都是些帽子上带着鸡毛帚子和穿制服的高级军官,他们大都已经听说了总理的决定。试图劝说的段祺瑞收回成命再行商定。

驱车从总统府来到总理办公室的张国淦一进办公室,就被段祺瑞引入了另一间办公室。

“大总统让我来问问总理的意思!”

无魄鼠辈!

段祺瑞在心中嘲讽着黎元洪,同时板起那副古铜色的面孔,面带一如既往的傲色。

“我说过,邀请司马进京共商国事,无论到时有天大的事,都由我姓段的一力承担。请大总统无需再优柔寡断,只需要联名发电即可!他不发电亦可,现行内阁制,身为总理自有权解散议会!”

随即便转身出了办公室,去劝说室外的诸将。

在京城国会议员大都将住宅置到内一区,究其原因非常简单,内一区与东交民巷使馆区相邻如果有事,国会议员即可随时逃入使馆区寻求庇护,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政治的悲哀,连国会议员置业亦先考虑逃难。

西裱褙胡同有一处前清时贝勒的大宅,现在是国会参议院议长王家襄的私宅,刚一入夜先后数辆汽车便驶入了西裱褙胡同,尽管已经入夜大宅书房内依然的灯火通明。

如果说先前现居于圆明园的西北学生要求总统、总理辞职,让国会参众两院的议员大都以旁观者的身份,准备伺机投机的话,现在西北联合议会要求解散逾期国会、重新大选的通电,却让大多数国会议员感到恐慌,几年来第一界国会的议员早已习惯拿着高额津贴、为地方派系摇旗纳喊行以票换银之举,至于逾期的问题根本无人考虑,他们甚至于隐隐觉得国会议员似乎应该终身制。

现在西北联合议会以国会参众两院议员逾期两年而未改选,其行为违法理,甚至不吝用非法国会形容。“国人亦未死绝,无可再行选举!”西北联合议会通电之绝决可谓是触目惊心。

一时间京城的的数百名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慌了起来,一时之间不知当如何是好,国会议员与他人不同,国会议员并不任何实权,根本无力反对实权派系。

“大总统已经同意联电邀请司马进京共商国事!段总理是铁了心准备解散议会了!”

看一下从总统府送来的消息王家襄对眼前的众人说道,西北要求逾期国会解散的通电传来之后,参议院副议长王正廷,众议院正副议长汤化龙、陈国祥以及数名国会议员都来到自己这里商议对策,大家谈了几个小时都没有任何结果。

而现在总统府传来的消息让原本寄望于大总统的众人彻底绝望起来。西北和袁世凯不同,袁世凯非法强行解散国会,国会可迁南方组建非常国会,而西北却是用“逾期”为实由,要求解散国会进行第二届国会选举,其要求合乎法度,国会因为逾期未选,而被西北责成非法国会,即便是南迁结果自然可以想见,现行国会本就是非法国会,国会那还能以法理取胜于人。

“若不然,国会议员投票延长议员任期!”

犹豫了的一会王正廷开口建议道。

“延长议员任期,企能堵天下悠悠众口,只怕到时会贻笑大方!徒惹世人耻笑我等!”

半闭眼睛似养神状的汤化龙轻声说道,打蛇打七寸,西北这着妙棋逼的国会参众两院只有能坐视国会解散另行选举。

西北联合议会要求解散逾期国会的声明通电,如沸油中的凉水一般把中国政局搅得更加混乱,全国各地一时之间为之侧目,但稍有良智之人都明白西北联合议会的声明的根本目的,为司马出任总理铺平道路,在人们的意识中西北从屑于武力夺权。

“西北以国会逾期为口实要求解散国会,意在重新大选,利用其复兴谋取国会多数席位,为司马出任国务总理铺平道路,西北的意不在用枪炮夺权,而是想借国会之势和平夺权。现在复兴党在全国各省、市、县皆有设有党部,各级党部均唯西北总部是从,按其党章规定,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如果上级组织坚持原决定,下级组织必须执行,并不得公开发表不同意见。复兴党结构紧密超乎外人的想象,所有党员言行举指均受党纪结束。第一届国会解散后,无疑形同一体的复兴党将是最大的赢家!复兴党除了拥有外界难以想象的资金作为依持外,还有西北的官方、半官方宣传为其张目,我们想在国会选举中取胜的机会非常渺茫。”

在提到复兴党时胡汉民脸色显得有些无奈,复兴党从组建之初就展现出了超过国内任何政党的天然优势,西北以足够强大的实力作其依持,而自身严密的组织结构、目标政治纲领的明确这一切都是国内任何政党难以媲美的。

现在消息还没传来,只是通过在京城一些渠道的得到这个消息,不过最快也就是明天早晨估计全国就会知道这个消息,到时举国上下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沸腾模样,胡汉民可以想象出来,早在半年前,国内的就有人喊出同样的声音,而现在这一切终于变成了事实。

“没有希望?我们不是赢得上一次选举了吗?这次就没有机会?”

西北解散逾期国会、重开大选的通电让身处上海的荪文和部分中华革命党的成员看到了机会,但现在听胡汉民这般解释,荪文的眉头顿时皱紧。

“先生复兴党一直坚持所宁缺勿滥的原则,任何申请入党者由两名党员正式推荐,填写入党申请书,向党本部或居住地市县支部提出申请,而且还需要经过一年的考检,如无正式党员推荐,只能作为外围服务人员。像上海复兴党党部八成工作人员都是志愿服务人员,大都是在大学生。复兴党全国各省党员除各地政府官员外大都为当地知名士绅,以上海为例,上海但凡资本过五万者至七成上均为复兴党党员,在江苏这个比例亦在六成以上。在安徽亦超过四成,山东、河北、河南、江西、湖北、浙江等省均超过五成。按照其年会上公开的数字,全国复兴员党员超过五十三万人,其中西北约占半数。先生,全国几乎每省约有数千人至少两万人不等的复兴党党员,这些人无不是当时政要士绅、知名人士,每县均有十数人,因复兴党实行严格的党员考核制度,这些党员在当地大都是享有良善之名,按现行国会议员选举办法。各散各地的复兴党员无疑会听从上级指派,全力助已方候选人当选。复兴党和我们不同,他们是一个整体。而我们……连李根源、章士钊、钮永建、陈强现在都是复兴党党员!”

胡汉民的脸上带着些许苦笑。在癸丑二次革命讨袁失败,先生、黄兴、李烈钧等皆避居海外,国民党亦被袁所解散。先生认识到革命形势主要必需把袁打倒,乃于民国三年在日本组织了一个中华革命党。尽管在组建中华革命党时,试图整合革命党力量为一体,但是结果无疑是失败的,甚至最终导致了国民党的分裂。当初残留于国会的国民党右派,而以章士钊、李根源为首的右派大都在过去一年中加入复兴党,国民党已经不是七年前的那个国民党。

“展堂,不改组政党,革命亦无前途可言!行言、雪生二人当初反对我党章程,哎……论其组党,我们不及司马良多。”

想到当初众人反对之由,荪文不禁有些感慨。当初为团结革命力量,自己在誓词里加上了“愿牺牲一己生命、自由、权利,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一段话,并要求入党的人在誓词上印上指模,又规定党员分为‘首义党员‘、‘协助党员‘、‘普通党员‘三种。黄兴等人对这些要求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忠于个人,不够民主、平等。最终导致了国民党的分裂。

而现在复兴党用一个巧妙的面对党旗宣誓的入党仪式取代了这一切。“我志愿加入中华民族复兴党,承认党纲党章,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奋斗终身。”

相比之下复兴党无疑更为成熟,严格的入党要求,确保了其党内未混杂有鱼龙混杂之辈,用党的纪律制度保证党的团结盟,靠党的制度要求党员的服从。

“二十一条纲领比三民主义更吸引人!”

先生的感慨让的胡汉民在心中冒出了这个念头但却未说出来。相比于三民主义,针针见血的二十一条纲领吸引了太多国人的眼球,对国人而言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帝国列强的压迫、凌辱,而西北的二十一条纲领前五条,就是要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复兴党成功的把国内政党惯言的内部矛盾转为外部矛盾,以外部矛盾、国家民族的生存为号召团体上下的方法无疑是成功的,成功的吸引了国内忧国忧民之士,进尔以一致对外、复兴中华为名实现了上下的一体团结。

“吾入复兴党不为革某人某派之命,仅为国家民族之复兴!对外争国家民族之尊严!对内谋百姓安居乐业之政!”

章行言在入复兴党时答记者问的话已说明了问题,复兴党的策略成功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