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233章 归国!

小市民的奋斗 第二卷大时代 第233章 归国!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40:56 来源:小说旗

“……发生在共和八年一月底的那次大撤退,或许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撤退,从欧俄地区撤出的近卫军以及护**30多万人,还伴随着145万反抗社工党、支持沙皇的流亡者,其中主教、僧侣及修女等占了27万。此外,贵妇人和她们的孩子共有20余万人,这是一支近180多万人的队伍!为了确保这些人以及军队安全撤出,边防军的将军们做出了他们一生最为困难的决定,在喀山的红军阵地上再一次施放了数以百吨的“廉价”而有效的混合毒气!最终造成了超过十万红军官兵在两周内死亡,甚至于直到30年代仍然曾在喀山城下作战的红军官兵因后遗症死亡……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凛冽的寒风吼叫着,风雪像拉锯一般刺在身上,给有史以来罕见的大迁移人群带来了难以形容的苦难。在无边无际的铁路两侧到外是,冻僵的人、丢弃的雪橇、冻死的马匹……终于一切的苦难最终都平息了下来,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俄罗斯的大。一切都过去了。悲伤、痛苦、叹息、低语、憎恨、愤慨,一切都同撤退过程中红白双方的35万灵魂一起消失了……尽管现在一些俄裔仍然说“他们拯救了160万人,但是却抛弃了一亿八千万俄罗斯人!”,但是更多人的却明白,我们拯救却是一份希望!一份属一亿八千俄罗斯人的希望!”

——共和一百年《历史杂评》评论员清教徒STG44《时代的进行曲》。

在战争之后,撤退的一方往往都会的采用“焦土政策”,根据这一政策,由俄罗斯帝国政府签署命令,在部队撤离欧俄地区时,所有俄国境内的军事设施、交通运输、通讯系统、工业设备以及敌人在当前或将来可以用来继续其战斗的物质和原料,都必须被摧毁。

尽管教导师第一坦克旅承担着垫后掩护部队撤退的任何,但是却还有另一支部队,他们需要承担起另一个任务,将部队沿线撤离的地区的铁路、桥梁、车站建筑、注水站全部炸毁!以防止被红俄利用,承担这个任务的是由中俄两**队临时混编第一混合旅兵旅。

旋烟在铁轨上移动——一辆装甲列车,正沿着路边满是雪冠的铁路缓缓驶来,装甲列车上的炮口像是巨幅轮条闪闪发光,这是被派来增援掩护部队撤退的三辆的装甲列车中的一辆,装备有远程重炮全身的枪炮如刺猬一般的装甲列车是大部队撤退时最好的掩护,甚至于比第一坦克旅更为有效,火力强大的装甲列车一直被的布署在撤退部队的最后方。

在临时用木材构建的铁路桥上,数十名战士在绳索的帮助下,在桥上安装着炸药,一但最后一支辆列车撤出过这座木制的铁路桥,他们就要引爆铁路桥防止被俄国人利用,在沉重的装甲列车通过时,在横梁上正在安装炸药的战士甚至可以感觉到桥梁似乎是在微颤。

装甲列车的通过,意味着后面已经没有了撤退的部队,站在骑在白色的战马上的允克杰转身对身旁的一名铁道兵上尉命令道,就在允克杰下达着命令的时候,已经通过的装甲列车,缓缓倒了回来,在装甲列车后,有几节平板货车。

“王上尉!立即让你的人开始安装炸药!”

随后几个黑影骑着马快带通过铁路桥,在对岸的铁路路基下,熟练的安装起了炸药,这条铁路是他们抢修的,而此时同样需要他们亲手炸毁!

数十分钟后,河对岸不断的传来连绵起伏的爆炸声,伴着每一声爆炸,允克杰都可以看到骑在马上的铁道兵部队的王铁林上尉的肩头都随之一颤,天知道为了抢修这条铁路,他们付出多少努力。

“嗵!……”

随着数声巨响,一周前,数千名铁道部队官兵在冰河上架起的木桥被炸塌了,在河岸边上千匹战马随着剧烈的爆炸发出轻细微嘶鸣。

“允旅长,知道吗?为了修这座桥,我们有70多个战友因冻伤截肢!三个星期,这座桥只用了三个星期!就炸毁了!”

骑在马上的王铁林在说话时,神情有些凝重,当时自己虽然没有参加这座铁路桥的抢修,但是却从其它人的口中知道,修这座桥时铁道兵第三十八团付出的牺牲。

“王上尉,把这座桥留给了俄国人,等他们把自家的事解决了,就会沿着这条铁路朝乌拉尔打过来!”

允克杰的语气很轻松,第一中俄混成骑兵旅的任务,就是将沿途一切可能会被俄国人的利用的设施全部炸毁,绝不能留给俄国一点可以利用的设施。

在最后一批部队撤出喀山之后,空军在喀山的红军控制区内施放了大量的混合毒剂,造成了大量红军官兵的伤亡,再加上每撤出一段距离后,空军的布毒飞机就会在撤离的走廊地带施放混合毒剂以阻碍红军可能的追击,尽管在短期内看似红军是不会追击,但是谁知道以后会不会……还是炸了的好!

“可惜了!这些钢轨!要是……哎!”

望着河道碎冰上露出些许路轨,又扫了眼正在枕木上倒着煤油的战士,王铁林摇了摇头,如果不是时间紧迫,或许可以考虑将这些路轨全部拆运回国,尽管这些路轨大都是西伯利亚沿线铁路备用轨,但是就这么留下来,实在是可惜至极。

“咱们能做的就是炸毁沿路的设施,这些路轨和路基……能炸毁多少是多少吧!反正咱们现在只能烧毁这些枕木!撤退!”

话音一落,允克杰双腿用力一夹马身,操着马沿着铁路朝东跑去,第一混成骑兵旅的上千匹战马在铁路两旁发出的轰鸣声如冬日的雷鸣一般,在他们身后,是绵延数公里的橘色火线,那是铁路枕木在燃烧时形成的火线。

在接下来的两天之中,第一混成骑兵旅沿着铁路线继续破坏着一切可能被利用的设施,铁路、铁路桥、火车站、注水、甚至于连同沿线分布的那些已经空无一人的村镇同样是被破坏的目标,在寒冬的俄罗斯,那怕就是留下一个马厩都是在帮助自己的敌人。

共和八年二月十四日,这一天是欧洲人的情人节!伊热夫斯克这座乌拉尔西部、卡马河下游支流伊日河畔的城市,此时吸引着整个俄罗斯的目光,这座规模并不大的城市,却是帝俄政权在欧俄地区控制的最后一座“大城市”,而此时这座毁于战火的城市却显得比往日更为混乱,街道上到处是从各地赶来的,想要登上最后的列车的俄罗斯平民。

“嘟!……”

在火车的嘶鸣之中,一列火车缓缓驶离了车站,即便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仍然不断有人跳上已经开动的列车。从各地赶来的俄罗斯难民的涌向了这座伊热夫斯克火车站,惊慌失措的人们拼命的挤上任何一辆列车,车票已经失去了意义,拥动的人群希望离开这座城市,不仅是喀山,所有近卫军控制的区域都在进行撤退,他们将撤到乌拉尔山以东!

整个欧俄都将放弃!得到消息的俄罗斯人不愿意呆在欧俄忍受苏维埃和社工党的压榨,他们中的很多人将最后一切希望放在了西伯利亚铁路,现在只有东去的列车才能把他们带出去,尽管更多的人尝试着用马车逃离这里,但是无疑铁路和列车才是最安全的!

“哒、哒……”

火车站上不断的响起枪声,这是在警告那些仍然在试图拥上列车的俄国人,每节闷罐车厢内都拥进了数百人,拥挤的车厢内几乎都没有放脚的地方,车厢内没有军人、富人、贵妇、小姐、农民之分,此时的他们只有一个身份,难民!他们要逃离这里!

但列车的数量有限,必须要优先保障军队的撤离,尽管根据伊尔库茨克方面的指示,铁路当局已经抽调了一切可以的利用列车,但是和数以百万的要撤离的俄罗斯平民相比,列车的数量无疑是有限的,此时几乎在每一个沿线的火车站,为了争夺登上列车的机会,这里上演着种种人间最为悲劣而无奈的一幕幕,男人丢弃了自己的妻儿,女人为了换取离开的机会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

西伯利亚铁路成为了俄罗斯难民的一条生命线。铁路线上几乎每时每刻都有运送难民以及军队的列车,不仅车厢内挤满黑压压的一片,甚至连车顶上也坐满了人……那些人即便是冒着被刺骨的寒风冻死的危险的也要离开这里,在很多人看来,冻死也好过在沦为红色魔鬼的奴隶!

只要到达圣叶卡捷琳堡就安全了,在乌拉尔近卫军和中**队已经构建了坚固的防线,红匪绝不可能突破那条防线!沿着乌拉尔山以及乌拉尔河天堑分布的防御工事将会成为红匪的死地!

“夫人!请你们帮帮我救救我的妻子!”

在不断的有行人通过的街道上,一名头戴着旧式帝俄军帽的俄国男人不住的向那些提着行李,拼命朝火车站赶去人们求救!在路边的一个废墟之中,不断的传出一个俄国女人的痛苦的呻吟声和叫喊声。但街上的人们步伐沉重,脸上毫无表情地从他的面前走过,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帮助他,此时人们只想搭上最后的列车,逃离这个该死的地方。

人性在此时显得有些脆弱,甚至有消息传来,那些承受着巨大伤亡的红军部队已到达不过一百多俄里的瓦克良姆,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打到伊热夫斯克,现在伊热夫斯克几乎没有什么军队!

看着远远驶来的一辆卡车,已经绝望的俄国男人像是作出什么决定一般,朝着废墟中看了一眼,然后义无反顾的站到路中央,张开双臂似乎是要用生命去拦下那辆卡车!

“滋!”

卡车最终停了下来,卡车上悬挂着一面中国的国旗,但是从车上跳下来的却不是军人,而是一个中国平民,卡车后面站满了准备撤离这里的东方人,他们都是中国商人。

“你想死了可是!那有你这么拦车的!”

跳下车的商人大声嚷嚷着,他的手中提着一支手枪。

“求求你们!请帮帮我!我的妻子正在分娩!”俄国男人一见有人下车,连忙跪倒在地上大声的恳求着。

“这……”没想到碰到这一势的商人显然一愣,脸色为难了起来,火车站里的那般列车随时都有可能出发,万一要是错过了……

“这什么这……我去看看她可能撑住了,娟子、秀梅,你们几个下来一下,要是能撑住把她抬上车!”

一个中年妇女跳下车打断了那个男人的犹豫不决,大声的嚷嚷着,这兵荒马乱的也不能见死不救不是。

人性有时总有不经意间闪现出他的光辉,国人的善良往往在最艰难的时候总会温暖一些人心。

20世纪初是曾经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数千的骑兵的最后的辉煌,无论是在中东的热浪滚滚的沙漠或是东欧辽阔的平原上,骑兵和他们的麾下的战马一起,用他们手中的卡宾枪和马刀去印证着骑兵最后的辉煌。在战场上骑兵和他们麾下的战马一同出生人死,每一个骑兵很重视他的马,战马在一定程度上几乎被骑兵视为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他们会给自己的战准备充足的草料,精心饲养,把马看作自己的救星、兄弟,战马是每一个骑兵最亲密的战友。

无风的冰原上空气是冻结的,**如同喊不破的寂静。而一旦起风,转瞬间一股股浅灰色的雪雾,便发狂似地平地而起,推涌堆叠越卷越高,又倏地俯冲急扑下来,将地上的一切淹没在雪尘烟雾之中。

第一中俄混成骑兵旅的战士们纷纷在冰原上跳下了战马。辎重车上储存的一些骑兵们从辎重部队弄到的一些燕麦、豆饼,甚至于他们还找到一些胡萝卜,这些都战马最爱的食物,寒风吹抚着冰原,冰原上被冻实的冰雪上总有一些雪粒在风的作用下,如精灵一般随着风舞动。

在冰原上,表情凝重的战士们默默的开始替马卸鞍,却好像马镫和笼头冻得黏手似的,平日里只需要一两分钟就能做完的事情,此时他们做很久,骑兵们的动作很慢、很轻柔,就像在脱去自己爱人的衣物一般。鞍辔卸完了,也没有人再动动手。一个面色沧桑的老兵,防寒服似乎挡不住这冰原的寒风,他的身体急剧的颤抖着,他不停的抚抱着马头,双眼之中的流露出那种即便是老婆或许都未曾享受过的温情。

黑色的顿河马的马匹耳里全是雪,在风口前鼓起粗糙的舌苔,将马嚼子咬得嘎吱响。在它的马鬃上挂着些许雪花,面色沧桑的老兵轻轻的用刷子为马刷去身上的雪花,通灵性的战马仍然像过去一样,不时的在老兵经过时用马首轻触着老兵的身体。

终于老兵准备好了一切,眼中带泪的的解开一个布口袋上,从里面捧出一把掺了盐粒的燕麦,将两手捧着燕麦拢着伸向马嘴。黑马扇动两肋费劲地嚼了起来,一些漏掉的麦粒立刻被雪花裹挟而去。马儿不甘心地用蹄子刨着积雪。

老兵看到这一幕,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中的泪水,泪水滑落了下来,老兵连忙轻抚着战马,从布袋中倒出所有的燕麦,静静的看着战马把雪上的麦粒吃完,然后从口袋里拿出几根胡萝卜,眼中带泪的喂着自己最亲密的战友和兄弟。

乘火车撤退,沿线设施破坏交由工兵部队以及的空军执行,这一条看似简单甚至于结束了第一混成骑兵旅苦难般的任务的命令。却需要骑兵营的官兵做出最痛苦的决择,他们需要在上车前处死自己的战马,此时留下一支枪和留下一匹战马的道理是相同的,凡是可能为敌军所用的人员装备必须要通通带走,带不走的就要就地消毁。

上千匹战马不可能送上列车,也没有那么多车皮供他们战马分享,这一千多名官兵一共不过只分到了五节车厢而已。骑兵旅的战马既然不能带走,更不可能将这些训练有素的战马留下来给社工党用。杀死战马是唯一的选择。

因为马会跑开,所以只能将战马拴于原地。

“叮、叮……”

冰原上不时响起清脆的金属敲击声,那是钉钢吹姆⒊龅纳?簦?执是用来拴战马的。

“兄弟,那……那边收拾好了!”

这时一个军官走了过来,拍拍老兵的肩膀轻声说道,然后朝一边走去,走了数米之后,那名军官背对着所有人,肩膀不停的抽搐着,所有人都知道他在哭。

“黑……黑子……”

牵着战马朝一边走去的老兵在把马拴在钢瓷希?坪跸胨敌┦裁矗??腔懊凰低辏?媳?兔偷淖?诒??洗笊?靠蘖似鹄矗??榈恼铰砜吹阶约旱恼接言诜派?罂奘保?缘糜行┟曰蟆

“呒……”

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冰原上响了起来,第一混成骑兵旅的上千名官兵的几后先后放声大哭,任何人都能听出他们伤心。

在距离战马不到百米外操纵着的机枪战士同样在大声哭着,一些爱马如命的哥萨克几乎恨不得冲上去把自己的马带回来,但在马和人之间!他们只能做出最沉重的选择。

没有任何人愿意亲手杀死自己的战友!即便他只是一匹马而已!这就么僵持着,几分钟过去,骑兵旅的中俄两国的军官们没有任何人愿意下达开枪的命令。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辎重部队的一名军官走到双眼通红的允克杰面前,这时候需要痛下决心。

“允旅长,还是让我们来吧!”

允克杰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朝着马群中那匹白马看了一眼,似乎是想把它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然后才转身走来。

“哒……”在允克杰转身走出数米后,机枪声响起来。允克杰呆呆的站在那里,双腿甚至连抬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转知望了一眼,允克杰似乎看到。子弹钻进了自己那匹雪风的马耳之间的凹骨处,它的两条晶莹修长的白腿,像两根折断的冰柱似的一下子扎进雪里,冒着热气的乌血,顺着毛色油亮的马脖子淌了下来。

冰原上凄厉的马鸣声令人毛骨悚然,只不过几分钟,原本站立在冰原上的战马全死了,他们曾经是骑兵们在战场上最亲密的战友,鲜红的血从流满了整个冰原,一片殷红。

目中的含泪的骑兵们看着满地的马尸和殷红的冰原,列队向着曾经自己最亲密的战友重重的敬了一个军礼,然后才在军官的命令下列队朝火车站走去,骑兵们不时的回头凝望冰原上马尸和那片殷红,这一切终将留在他们的记忆之中。

水蒸汽在车门踏板上形成了一道道高低不平的冰趟子,车厢里散发出一股暖烘烘的油灰气味。闷罐车的车厢地板上上挤满了士兵,车外的仍然不断的有人像疯子一般试图挤上列车,甚至于一些漂亮的俄罗斯女人跑到运送军人的列车车厢旁,不顾严寒的敞开自己的大衣,露出的自己雪白的**只为了换取上车的权力,为了登上列车的机会,她们不惜一切代价,总有人可以得愿以偿,最终跳上列车,尽管车厢人非常已经非常拥挤。

就在这时火车站内一辆火车头重新吼叫了起来,喷出的腾腾雾气在车轴联动杆上结起了白霜。车外大片的俄罗斯田野,闪动着或坚硬或柔润的光泽飞速退去,在原野上随处可以看到冒着黑烟的俄罗斯民宅,以及正燃烧着烈焰的庄园。

在咣啷、咣啷作响的车厢内,十几个俄罗斯女人挤缩在一个角落,尽管她们是用裸露自己的身体换取了上车的权力,但是等她们上车后,却发现车厢内的这些中国人军人并没有任何人碰她们,甚至于她们还非常难得的得到了一些食物,用一名中**官的话说“都不容易!”。

这时一直沉默的车厢内,突然有人领头唱起了军歌。歌声显得有的些悲壮,一些人甚至唱着唱着哭出了声来……

“黄河英雄黄族汉,亚人应种亚洲田。青—年,青—年,切莫同种自相残。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

歌声配以车外飞舞的雪花映衬下显得雄浑苍凉,路基边一闪而过的水塔电杆仿佛白色的幽灵,在歌声的震撼下一个个消隐而去。此时的天空仿佛罩在了一个巨大的磨砂玻璃药瓶中,雪花不情愿地缓缓沉淀下去,好像是在透明的药水中泛起的沉渣。

冬夜的伊尔库茨克,因为宵禁的缘故,街道上显得漆黑一团。只有偶尔一些政府机构和宾馆里透出的的灯光,给漆黑一团的街道带来一丝光明,街道随处可以看到执勤的近卫军和警察,街上的近卫军大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这些人大都是临时征募的,更多的部队已经被充实到了乌拉尔,近卫军以及护**将在那里构建坚固的防线,以阻止未来红俄可能的进攻。

不过更让人心安的是,中国政府已经决定向乌拉尔防线派出十个师协助他们建立乌拉尔防线,不久之后还会再出更多的部队。从中国开来的源源不断开来的运送上增援部队的列车更是让那些惊慌失措的俄罗斯人相信,中国人仍然坚定不移的他们站在起一起,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即便是再自大的俄罗斯人,也不会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可以阻挡残暴的红俄。

索科夫皇家饭店是一座U型的庄园式饭店,同样是伊尔库茨克最好的酒店,酒店是在一年半以前,由一个东逃的俄罗斯富商购买的曾经的贵族庄园改造而已,这座自建成以来就是在俄经商的外国商人的首先,而现在这座酒店同样是司马下榻之处。

透过阳台上看着幽静的街道,杨琳轻轻的推开阳台,凄厉的寒风立即扑面而来,温度的突降让杨琳的忍不住浑身一颤,杨琳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顾一切的向台里要求到到伊尔库茨克来,或许是因为自己想在他失意的时候陪在他的身边吧!尽管只能远远的望着他。

杨琳和其它记者的居住的房间和司马的住处隔望,虽然在这里看不到司马,但是想到他距离自己并不远,杨琳总会感觉到一丝心安和安慰,站在阳台上的杨琳朝着对面望去,那间整个饭店最豪华的套房的灯依然亮着,似乎那里的灯从来都没有熄灭。

收到最后一批部队已经撤出伊热夫斯克的电报,司马如解脱一般重重的靠着椅背。结束了!俄罗斯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了,表面上为了帮助的俄罗斯抵抗红俄和乌拉尔防线派出了十个师,但是在从国内派出十个师的同时,将在未来的半年内将身经百战的远征军悉数撤回国!

“先生,杨秘书长来电,希望您立即回国主持国内政务!国会和民众对您长期滞留伊尔库茨克有些不满!”

徐子敬恭敬的站那汇报道,国人很难接受身为总理的司马在上任伊始就滞留在国外,甚至于连春节都是在伊尔库茨克渡过,对于国内的可是争论不已,尽管官方的已经出面澄清,先生在伊尔库茨克是为了迎接远征军,把喀山被围的部队撤回国。

听到徐子敬的话后,司马稍加思索后,又看了一下时间。

“你立即通知俄方,嗯……因为国内事物,我们将在凌晨三点回国!”

现在的红军因为撤军时的大规模的轰炸以及化学武器的袭击,伤亡不可谓惨重,再加上铁路交通一定程度上被空军截断,按照参谋部的估算,红军的在远征军撤军至少在半年至十个月内都无力东进,而一但到了春季,在边防空军的保护下,红军即便是可以组建东征部队,但绝不可能发起有效的进攻。界时乌拉尔防线已经构建完成,红军根本没有机会东进俄罗斯的一切是暂时结束的时候了!

“他要走了吗?”

接到通造的安娜一愣神,尽管安娜知道他会在最近几天离开俄罗斯,但是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快,甚至于连自己计划的那场盛大的宴会都没有举办就要匆匆的离开这里。

“吉娜,准备汽车,去索科夫饭店!”

伊尔库茨克火车站,收到通知的帝俄政权的高级官员们站在寒风之中为那个中国的总理送行,此时在帝俄政权内部,尽管一些人仍然不愿面对现实,但却不得不承认,现在只有中国能够帮助他们,如果中国撤出了一切都将结束,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们,必须正视现在的中俄两国之间的“友谊”。

“安娜,相信我,有一天,你一定会重返彼得格勒!”

因为有送行的人群的关系,司马并不能拥抱这个女人,这个自己孩子的母亲,只能握着她的手,轻声对其说道,和红俄之间的战争并没有真正的结束,即便是不久之后签定协议后,和红俄之间也最多只是停战。

“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安娜看着即将上车离去司马,眼中流露出不该在此时表达出爱意,尽管知道这或许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承诺,但是安娜仍然愿意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隔着车窗看着那个穿着身毛皮大衣,头戴着白色的狐皮帽的女人,司马的脸上带着些许愧色,一切都结束了,曾经她将一切希望都放在自己的身上,而现在……帝俄政权失去了欧俄,暂时保住了西伯利亚,未来……

“嘟……”

终于火车鸣响了汽笛,缓缓驶离了伊尔库茨克火车站,望着渐渐远去的车站,一直站在车厢旁的司马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这一次离伊尔库茨克下一次自己还会在什么时候来到这里?此时的国内会用什么来迎接自己?一切都是未知数。

“先生,在回国之即可以接受一次我的专访吗?”

顺着有眼娇柔的声望去,司马看到走道内站着一个轮廓中带些许西方人味道的女孩,一双灵动碣眼巴巴的望着自己,眼中没有一丝的怯色,这个女孩好像有些面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

尽管此时心跳在不争气的加速,脸颊感觉有些火辣辣的,但是杨琳仍然没一丝惧意的伸出了自己右手,脸上带着那种小女孩的笑容,自己终于鼓起勇气站到了他的面前。

“先生,我是西北广播电台的杨琳!”(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