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305章 赶班

小市民的奋斗 第二卷大时代 第305章 赶班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40:56 来源:小说旗

炮弹、子弹漫天遍野地在旅顺上空飞舞狂啸,数百架的俯冲轰炸机障蔽的天空,炸弹成串地锥楔到旅顺周围要塞工事的石层里和泥土里,猛烈的轰炸和炮弹仿佛是要把整个旅顺的毁灭一般,几乎是在日军拒绝投降后的第一时间,旅顺便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密集的轰炸和炮击。

“轰!”

随着一阵地动山摇,前沿战壕侧壁上抖落些许土粒和碎石,碎石落在钢盔上发出轻脆的金属敲击声,坐蹲在战壕中的官兵朝天空望去,只见十几架四发重型轰炸机正从头顶上掠过。

在战壕内巡视的李清云望着远处的升腾至半空的巨大烟团,知道这是2500公斤航弹爆炸扬起的尘烟,总攻之前空军会倾注一切力量把旅顺要塞荑为平地,几个小时以来,空军至少在这里扔下了超过400枚一吨以上的重型航弹。

露头朝着约有400米外的要塞看了一下,李清云为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而感到热血沸腾,他的心里滋生起极大的、长久以来所没有过的真实的喜悦,听着旅顺要塞传来如交响乐般的爆炸声,望着各个筑垒高地上炸弹爆炸时黑烟中火花的闪跳,他觉得自己象是置身在热浪滚滚的海洋里。身子有点儿颠簸,心也跳得厉害,密集的轰炸和炮击是总攻的前奏。

“东鸡冠山!”

李清云在嘴边轻轻的念叨着这个词,在这个山头在甲午战争时期清军的简易土木工事,曾经发生过甲午战争中清军陆军打的最顽强的一战,或许那算是甲午战时唯一的亮点吧。

但让李清云印像最深的却是山上的俄军堡垒,1898年,沙俄出于军事侵略的需要,在旅顺城区周围10公里的防线上大修防御工事,东鸡冠山是东线重点工程之一。沙俄维利奇科上校设计了东鸡冠山北堡垒,俄军雇佣了上千名华工用了四年时间将呈五边形半地穴式堡垒修成。

1904年6月,俄军在堡垒竣工后为防“泄密”,竟残忍地将一千多名参与施工的华工骗上“波罗”号舰船,行至旅顺口外将船炸沉,这千名无辜的冤魂至今仍在旅顺港外的深海波涛中悲愤地呐喊。

“冤魂又何止千人!”

李清云摇摇头在心中暗思道,旅顺城内的大屠杀,早已见于报端,只是没有准确的情报而已。

“……短衣匹马出乡关,喇叭铜鼓声……祈战死,临大敌,顶天立地吾儿身,平生只愿为国牺牲,头颅一掷轻……”

从战壕传出的些沙哑的歌声吸引了李清云的注意,这首歌李清云再熟悉不过,这是辽东战役打响后从广播中传出的《祈战死歌》,很多的国防军的官兵皆会唱这道歌。

“冬腊之间,日本兵营士卒,休憩瓜代之时,余偶信步游上野。满街红白之标帜相接,有题曰欢迎某师团步兵某君,某队骑兵某君者,有题曰送某步兵某君,某炮兵某君人营者。盖兵卒入营出营之时,亲友宗族相与迎送之,以为光宠者也。大率每一兵多者十余标,少者亦四五标。其本人服兵服,昂然行于道,标则先后之,亲友宗族从之者率数十人。其为荣耀,则虽我中国入学中举簪花时不是过也。其标上仅书欢迎某君送某君等字样,无甚赞颂祝祷之语。余于就中见二三标,乃送入营者,题曰“祈战死”三字。余见之矍然肃然,流连而不能去。日本国俗与中国国俗有大相异者一端,曰尚武与右文是也。中国历代诗歌皆言从军苦,日本之诗歌无不言从军乐。吾尝见甲午、乙未间,日本报章所载赠人从军诗,皆祝其勿生还者也。”

想起梁启超《祈战死》文中赞叹不已的日人祝其勿生还的祈战死,现在国内又何尝不是,三天前抵达大连的甘肃国民警卫队三营一千余兵官兵出征时,其家人皆送“死”字白布旗。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往勇直前,勿忘本分!”

祈战死!初源于梁启超《祈战死》一文,随文而风行的中国,尤以近岁,祈战死之说,更盛行中国,军人以战死为荣,宗族以军烈为耀。这或许和几年来舆论的宣传和政府对军遗重视不无关系,而元旦、春节、清明诸节,总统、总理各级官员都要到忠烈祠参拜,更是已经定例,为国战死者的可享无上荣耀已经慢慢改变了这个国家。

“……祈战死,临大敌,顶天立地吾儿身,平生只愿为国死,头颅一掷轻……”

轻喝着歌声恍惚间,李清云似乎又回到喀山前线的时光,尽管那些并没有这首《祈战死歌》,但在喀山太多的官兵正如歌中所唱一般,平生只愿为国死,头颅一掷轻。

“长官!您巡视了这么长时间!该休息、休息了,等打起来来了,可就没早没晚了。”

抱着枪正和战友们一起唱着这首“不祥之歌”阎二柱看到团长走了过来,于是便走过去轻声说道,因为两人从俄罗斯就是上下级关系,一起在喀山和毛子拼过命,这么多年下来,两人之间的亲密非外人所能理解。

“一闻着硝烟子味,就睡不安!”

说话时李清云感到有些疲意,腰酸似乎有点酸,头也有点晕眩,山、天上的云朵,不住地在他的眼前旋动着,至打从接到攻东鸡冠山的命令后,李清云就没怎么合过眼。

“长官,您还是到后面休息休息吧!”

看着长官眼中的血丝,阎二柱又轻声劝了一下。

下属的关心并没让李清云改变主意,在总攻之前,来前线的转转是李清云的习惯。

“不用!你休息去!养足精神到时的给我把这个东鸡冠山打来来!”

“长官,我这体力您又不是不知道,当年在喀山连打几天几夜都没合过眼!只要命令一下,咱们一定能把东鸡冠山打下来!”

说着,阎二柱抖抖身子,做出非常轻松、毫不疲劳的姿态,脸上带着一种跃跃欲试之色。

“长官,什么时候,上头才会下令对旅顺总攻!”

“先注意警戒吧!小日本的夜袭击渗透部队昨差点把重炮旅的阵地给敲了!”

李清云拍了拍阎二柱的肩膀轻声命令道,昨天的夜袭让司令官异常恼怒,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下令各攻城部队立即将分散散兵坑连接成战壕,同时加大巡逻队巡逻力度,以防止再次发生此类渗透事件。

“……根据我们从旅顺城内得到的情报,空军对旅顺实施的轰炸无疑是非常有效的,轰炸前,日军储备的食物可供城内守军及日侨民食用300天左右,而在空军用燃烧弹对旅顺城内的仓库进行重点轰炸后,目前其食物储备已经降至围城前水平的不足20%,也就是其食物不足60天所需,即便是其实行严格的食物配给,我们相信也不会超过90天,另外空军正进一步加大对城内各设施的轰炸力度,以期尽可能摧毁其物资储备,根据其水厂已被完全摧毁情况分析,目前要塞内供水设备已失效,如一处堡垒的有3000守军,其每天需水量至少需要升,如人为背水,需要700人一次背水,方能满足。我们已经同空军勾通,同时加大对要塞区的轰炸力度,以尽可能阻止日军向要塞背水,以尽可能减少要塞供应,以一座筑垒高地为例,”

在说话时,魏铭勤朝一旁端站着的见习参谋周定臣看了一眼,那个年青人并不赞同参谋部认同的“通道作战”,原因非常简单,即便是打通上岭子铁路,攻进旅顺城,国防军仍不可避免的需要一个山头、一个堡垒、一个炮台的进攻,不占领堡垒即便是占领了旅顺也没有任何意义,而这种通道实际上是变一面攻击,为两面合击,尽管利用各堡垒要塞非防御面进攻可减轻伤亡,但国防军仍需要附出大量的伤亡。所以在他看来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将以长期围困为主,把旅顺要塞变为死地,围死、困死饿死旅顺日军。

但是他显然忽略了一点,他的那种围困实际上是不仅仅是把旅顺围住了,同样也把第一集团军牵制在旅顺城下,攻城战将演变成一场耗时日久的围城战,在这种围城战之中,旅顺仍然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各防御体之间可以互相配合、协调指挥,这样他们坚持的时间无疑更久、更长,战斗力自然也更强大,而围城部队却需要考虑其会不会集兵发动反攻,一但其集兵发起反攻,单防线是否会被突破,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如果把将期分割包围,形势就完全不同。

“众所周知旅顺要塞群实际上是由侯石山、大顶子山,水师营南方堡垒、龙眼北方堡垒、东鸡冠山、二龙山、松树山、椅子山、案子山、大汤沟、潘家沟以及西南白狼山这些堡垒和筑垒高地构成,大家留意这个群字!从地形上看,尽管旅顺被群山环抱,但各山却不是绵延山脉,而是各个山头,这些山头构成旅顺防御核心的筑垒高地、堡垒,各独立高地之间以少量堡垒和野战工事连接,进而形成旅顺要塞群整体,如果我们一个堡垒一个堡垒的攻克,以大孤山为参考,我军需要承担1。5万人左右的伤亡,历时约在12天左右,方才能彻底夺下旅顺要塞克复旅顺。”

说到这里魏铭勤话声一顿,余光撇见与会的众人似乎对此并没有任何反应,伤亡1。5万,参谋部在制定攻击旅顺的作战计划时,拟算的伤亡数字为2万至2。5万,相比于这个数字,1。5万无疑是可以接受的、底伤亡的,自然也就成为可接受的伤亡比例。

“旅顺的地形在增加了我们的攻击难度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大家请看沙盘,在各筑垒高地间的开阔地带,其中分布的不过是零星堡垒,更多的是防御能力较差的野战堑壕工事,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占领少数的掩护筑垒高地,以此为据点向周边扩展包围,从而孤立要塞群!切断日军防御的线式体系,将变成孤立的要塞点,从而达到分割包围的目的,目前各要塞在失去供水系统后,其要塞储水至多可满足十天之用,考虑到战时淡水的高需求,即便是按照最底水平,各孤立要塞的淡水如失去补充,只能满足五至七天的需求!最多七天后,孤立要塞即面临断水之局,他们有食物,但是没有水至少能再坚持一周左右!如介时发起总攻,我们所需要面临将是一群被干渴折磨近乎崩溃的军队!而不是现在养精蓄锐部队!当然,长官,如此一来,我们至少还需要十五天的时间,同时为修建山下堑壕我们需要至少一百五十台装甲挖掘机!同时还需要装甲掩体,以确保居高临下的日军炮击时,无谓的死伤!”

魏铭勤的话声一落,会议室内的各师长官们便立即交头接耳起来,按照参谋部的计划,国防军应快速、坚决的打通长岭子铁路,以此为走廊攻入旅顺市区,进而向两翼扩散,强攻旅顺要塞,而这个计划实际上是和放弃单一走廊,攻击日军防御薄弱环节,以切割包围日军,利用筑垒高地上日军无淡水供的不足,围困高地日军,说白了就是想渴死日军。

和谷地堡垒有地下水供应不同,筑垒高地看似非常险要,但是这些小山头却没有任何淡水来源,过去水厂未被击毁时,其淡水供应是依靠自来水厂通过深埋管网向高地供水,上一次日俄战争时,在日军占领水厂后,切断供水是迫使俄军最终投降的一个因素,这也是空军在对旅顺第一轮轰炸中,就将水厂列为攻击重点的原因。

“参谋长,司令已经向参谋部承诺14天打下旅顺,而现在已过4天,距离最终期限还10天,攻占谷间堡垒地区难度并没有多大的难度,谷地的堑壕群在多天的轰炸中早已被炸垮,仅只剩堡垒支撑点尚有一战之力。但我们的时间现在非常有限,没有长期围困所需的时间。”

吴满屯站起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时间!时间是围困最大的问题,相信参谋部那边恐怕已经以司令部给出的时间,制定其它作战方案,现在更改恐怕会影响大局。

“我会向参谋部请示,要求推迟收复旅顺的时间!推迟那怕一天,就可以少死伤千人,无论如何,这都是值得的!”

张镇国在说话时声音异常平淡,似乎全不在意自己的“出言反而”,减少伤亡无疑是最重要的,至少于时间,无疑是可以等待的。

这时一直注意倾听着参谋长修定的作战计划的重炮一旅的一名军官站了起来。

“长官,即然攻城炮能把炮弹打进工事内爆炸,为什么我们不能把特种弹装入混凝土破障弹内?封闭空间将会成为最好的靶子!”

“把特种弹打进要塞内爆炸!”

瞬间无论是张镇国以及在场所有军官都来了兴趣,对于特种弹包括张镇国在内的所有国防军军官都不陌生,喀山战役时,被重重围困的远征军以及俄军主力之所以能够安全撤退,实际上就是因为当时远征军使用的大量化学毒剂,当时尽管只使用的数百吨混合毒气和几吨X毒气,但却成功的杀伤了数以十万计的苏俄红军。

“特种弹,给我2000吨特种弹我把彼得堡打下来!”当时在撤退时,远征军司令冷御秋在见识到特种弹的巨大杀伤力后,曾给西北军参谋部发过这样的电报,喀山化学战的直接结果就是,国防军军官越来越迷恋的化学武器,像杀伤率较差的光气炮弹,因其使用、储备权限均在师级部队长,直到导致在演习推演中出现了“特种弹横飞”的场面。

战争的最终目的无疑是赢得胜利,而在赢得胜利的同时尽可能减轻已方伤亡,不仅仅是部队官员所需要考虑的事情,其中涉及到诸如医护、后勤、技术等多种方面,而在其中最为关键恰恰就是技术,兵工技术的领先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已方伤亡。

西北第二机械集团,无疑是这个时代中国最庞大的军事工业集团,国防军几乎每一种武器装备以及各类军用物资都可以看到第二机械集团产品,作为中国技术最为雄厚的第二机械集团,在国内军工业界几乎如巨无霸一般存在,在一年前甚至被授权托管数十家国防科技委员会的机密研究所。

在西北实业大道旁的二机集团大楼,每天往来穿梭工作人员之中总会出现一些军人,对于这家和军方一直保持着最密切联系的二机集团而言,出现军人这并不鲜见,可今天当一辆吉普车猛的停在二机集团门前,一名身着野战服的军官急匆匆的跳下吉普车后,从他慢跑的步子中,多少会让人们感觉有些意外。

“军队需要305毫米以及600毫米破障毒气弹,而不仅仅只是爆破弹,4000枚!我们需要集团在未来五天内向军队提供4000枚305毫米和600毫米破障毒气弹!”

军官的话声一落,二机集团弹药处主管舒志泉一愣。

“五天?4000枚!李处长,您不是在开玩笑吧!目前大口径臼炮炮弹的日产量不过只有1000枚,这还是在委托7家外包工厂代工壳体的前提下,我们从来没有生产过的破障毒气弹,仅仅只是研制和试验可能都需要几个星期,你让我们在五天内提供4000枚从来没有生产过的弹种,怎么可能!”

舒志泉看着眼前李守安少将,这位国防军炮兵主管,眼中带着一种“不是我不帮你,是我们实在做不到!”

“舒主管,现在前线每天都在流血,如果没有毒气破障弹,旅顺的要塞国防军步兵只能用命去填,无论你能不能座到,5天4000发,是我们的底线,毒气装料全部为X毒剂,至于试验……你们现在只需保证一点,炮弹可以安全的打出去,然后可以像破障弹一样击穿2-3米厚混凝土层,至于储备时间、储备安全性、运输安全性之类的都不需要考虑,总之,现在我们要的是应急弹!只要能打进要塞内爆炸,释放出毒气就行,至于其它的可以等将来再解决。”

作为国防军炮兵司令的李守安在自己的要求被拒绝后,并没有选择用命令压迫对方,即便是李守安自己也知道在五天内完成从研究到生产出足够的炮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总理要求后方必须不惜一切保证前线的任何需求!如果不是因为这种要求几乎不可能完成,身为国防军炮兵司令的李守安根本不需要亲自出面,来二机集团谈这件事,为了赶时间李守安甚至是直接从炮兵试验靶场赶回来。

“于储备时间、储备安全性、运输安全性这些都不需要考虑?只要能把炮弹打出去?”

舒志泉被这个要求吓了一跳,这那里是要武器,分明是要试验体,如果是这样到好解决,可是集团那边……“我们绝不能容忍任何有瑕疵的武器从二机集团的工厂内走出。”这是集团自第一任经理史道姆先生提出的要求,不接受任何瑕疵是二机集团的骄傲,也正因如此多年来,二机集团生产的武器装备一直都有“不逊德国货”的美誉。如果像李长官说的造出那种甚至于连特种弹的基本试验都不可能通过炮弹并且让其出厂,无疑是在损害二机集团的声名。

从舒志泉神情的不断变幻,李守安多少知道他在想什么,自己口中的那种劣等货在二机集团是绝不能够出厂的。

“你们现在只需要设计、生产,我们现在就可以把全部款项打到二机集团的帐户!至于其它……”

“我们会满足你们的需要,5天4000发!但是我相信绝不会有任何技术质量问题!”沉默数秒的舒志泉突然开口说道。

西北市有机磷化学研究所,表面上他是一家化学农药独立研究机构,在国内广泛使用的诸如DDT等数百种化学农药都是有机磷化学研究所研制西化生产推广,但他的在另一个方面,却是接受第二机械集团的投资和管理,有机磷化学研究所就是过去的国科委第三研究所,一年前之前被西北集团代管,尽管已转入民用研究,但这里从来没有停止对军事的化学的研究,不过在表面上,人们永远只知道这里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农药研究机构。

“……直接使用现生产的305毫米以及600毫米混凝土破障弹壳体,将装药改为X化合物,化合物可以使用与药室同尺寸规格塑料容袋装容,这样可以保证在使用非密引信时,化合物不会发生泄露,根据我们研究所过去的试验采用塑料容袋充容X化合物,其在至少200小时内不会发生泄露,1000小时内的泄露量都是可以接受的,对人体的伤害都是微乎其微!”

施明德看着面前的舒志泉开口说道,在等待眼前的舒主管来时,施明德就仔细翻看了一下集团转来的技术要求,要满足集团公司提出的技术指标和时间,不能像过去一样遵守常规,只能利用现在炮弹直接改造,这种改造并不复杂,只是直接更换填料。

“就这么简单?”

对于特种弹舒志泉的接触并不多,毕竟在特种弹的生产更多是集中在有机磷化学研究所的下属工厂,公司只是负责下达任务同时提供弹壳体,舒志泉印象中每一种特种弹的弹壳体设计和引信设计都至少需要几周的时间,这一次怎么这么简单。

“先生,其实特种弹并不复杂,他和普通弹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过去之所以单独设计弹体和引信,实际上为了保证其在运输、储备过程中不至发生泄露,如果采用内置容器的话普通炮弹也可以装入化学弹,不过相对的,使用普通壳体和内置容器,化合物的装料会减少一些,大约是8%-10%。”

施明德在回答时笑了笑,很多人都把化学弹想的太过复杂,其实复杂的不是弹,而是化学毒气,但如果掌握生产方法和技术,化学毒气的生产并不复杂。

就像X-化合物一样,两年前未能掌握规模化工业生产的技术时,只能少批量生产每天仅只生产近百公斤,而且纯度有限,两年前俄裔化学家阿。依。阿尔布佐夫加入有机磷化学研究所后,其在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中加入了阿尔布佐夫反应式,这才解决了大规模生产的问题,而且毒剂纯度同样得到提高。两年前,X化合物的日产量不过只是以百公斤计,而现在却可以百吨计,当然前提是需要对西化集团的有机磷农药的生产线进行调整以生产X化合物,一直以来研究所的试验工厂仍然只是保持低量生产,以满足国防军的基本储备需求为产能。

化学装料的少多少并没有问题,现在的问题在于产量和时间。这才是舒志泉最关心的问题。

“那你们的下设工厂可以在5天内改造出足够的炮弹吗?”(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