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三卷新时代 第18章 恐惧

小市民的奋斗 第三卷新时代 第18章 恐惧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40:56 来源:小说旗

“我个人认为,英、法、美国三国的这个“通告”并不是最后通牒!我们担心三国卷进战争,他们同样担心自己卷进战争!”

话音方落蒋百里就用手指沾了一些茶水,在茶几着凭着记忆画出一份大至的南洋地图,尽管并不标准,但有些神似。

“总理,英国在东南亚的利益主要是在缅甸以及马来半岛、法国的利益是中南半岛!三国都清楚我们的海军实力,他们或许可以在海上击败我们的海军,但是在陆地!在他们的直接利益点上,我们的陆军都可以直接威胁到他们!”

说话时蒋百里的手指在地图上画出了几条线,几条从云南、广西插出线,直插入新加坡。此时蒋百里抬头看了一眼司马,嘴唇轻动。

“而最重要的是……三国根本没有做打仗的准备!”

蒋百里的话让司马眼前一亮。

“英国、法国、美国是已经开始调动舰队增援南洋,但是他们的陆军呢?至今都没有得到加强。他们加强南洋舰队实力的行动,实际上正是心虚的表现,他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舰队威慑上,他们是在用舰队传达一个信号,让我们掂量一下自己的海军实力!干涉兰芳海军是核心,他们试图用威慑让我们胆怯直至退缩,但却同时暴露出他们的弱点,欧战方才结束,无论是英国或是法国都尚未从长达7年的战争状伤中走出,甚至包括美国在内,他们同样不愿意和我们兵戎相见!”

尽管明白这不过只是蒋百里的推测,但在稍加沉默后,司马把视线投向石磊,希望他在情报方面给自己一定的支持,一直以来情报在国务院的决策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总理,我赞同蒋参谋长的看法,英、法、美三国目前不具备再次发动战争的条件。”

石磊平淡的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他们保卫东南亚的决心!不能排除其孤注一掷的可能性!”

石磊的话刚说完,蒋百里就接了过来,这是蒋百里接任参谋总长后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所以,我们要做的并不仅仅是以强硬对强硬!这一次的兰芳独立事件,并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决策。在我国表现出适当的强硬同时谋求外交上的解决。”

外交?司马一愣还存在着外交解决的可能性吗?这一点非常值得怀疑。顾维钧的脸上同样出现了一些疑惑的表情,三国的态度这么强硬,外交解决无疑是自取其辱。

总理的疑惑在蒋百里的预料之中。

“当敌人用强硬来掩盖其实力不足时,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戳破他们的气球,让他们意识到如果双方开战的话,结果就是两败俱伤!我们现在必须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联兵演习,海军、空军、陆军、国民警卫队所有军种,同时在同一时间内展开以保护华侨与本土遭受入侵,全线反攻的大规模军事演习!用这场演习向英、法、美三国传递一个信号,就是我们决不然害怕全面开战!并且已经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

注视着眼前有些激动的蒋百里,司马的脑中浮现出后一场著名的军事演习,直到数十年后,都令西方世界感到恐惧的“7小时核战争”,那场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几乎让北约与华约擦枪走火,令世界陷入核战之中。

想到后世那场“7小时核战争”对西方的触动,司马点了点头,基本上赞同通过大规模联兵演习向三国传送信号,迫使三国回到谈判桌前,并做出适当的让步。

“百里,把你的初步设想说来看看!”

“这次演习不同于过去的南洋舰队会操或陆军各军区会操,初步设想是因我国侨民遭受屠杀,在我国展开护侨行动后,诸列强国家介入并入侵我国本土,敌军入侵我国广东、广西以及云南地区,国防军陆海空三军展开全面反攻,反攻地区除遭受入侵的广东、广西以及西南地区外,为策应西南地区反攻,海军袭击舰队以及潜艇部队悉数出洋开展破交战,国防军驻突劂斯坦部队以及突劂斯坦国民警卫队展开策应性进攻,空军远程轰炸机部队从突劂斯坦起飞对苏伊士运河地区实施破交攻击……总之,动用一切力量,向诸国展示我们拥有足够的反制力量!”

蒋百里的设想让司马皱眉沉思着,尽管一系列的演习可以向敌方展示中**队的反制能力,但是这些仍不足以威慑英、法、美三国,必须要让三国意识到一个问题,即其一但对华宣战参战国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还不够!仅仅只有这些还不够让他们意识到宣战后果的严重性!”

“在通过军事演习表明态度的同时,我们亦有可能与英、法、美三国走上直接对抗!这对我们无疑是不利的!”

顾维钧从外交方面提出了自己对大规模联兵演习的看法,走向对抗无疑与中国目标的外交政策不符合。

“但是现在还有韬光养晦的可能性吗?”石磊轻轻的接了一句,已经到了这份上,再韬光养晦的话,或许就是示弱于人了,下一步或许就是步步进逼!

小客厅内再次陷入沉寂,在沉默了一会后,司马闭上了眼睛长叹了一口气。

在所有人都离开总理办公室的这间小会客厅后,蔡锷留了下来,制定的详细的演习方案自然会有参谋部负责,之所以留下来,是蔡锷认为自己有必要留下来。

看着站在窗边拉开了窗帘神情显得有些凝重的总理,蔡锷轻叹口气。

“很难是不是?”

“松坡,知道吗?我再次当选总理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考虑过一个问题!”

望着窗外的西北市,这座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城市,司马的语气显得有几分沉重。

“嗯?”

“两界总理八年!我可以当八年的总理,为什么我不可以再当两界总统呢?然后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这样我可以有十六年的时间,去主宰这个国家!而且还不会打破我当初许下的两界诺言!”

站在窗边的司马回过了头来,望着自己的这个亦兄亦友的“下属”。

“是主宰!”

迷恋权力!每一个男人都会迷恋,尽管在初当总理时司马的内心有些惶恐不安,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难以压制的兴奋,以至在夜间无人司马都会从梦中惊醒反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是真的吗?”,但是这些年,自己却变了,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现在的习惯并开始适应“国务院总理”的身份,慢慢的痴迷于这种几乎主宰世间一切的感觉。

但是想到自己曾许过了两界诺言,司马甚至在心中琢磨着如何在不违反两界诺言的同时,达到自己的目的,后世那个先总统后总理的俄国人给了司马一些启示,但在心中同样担心这会不会在未来形成一种惯例。

“权力是毒药!你过去说的!”

对于司马会产生这种心态,蔡锷不觉得的好奇,如果说他没产生这种心态才是最奇怪的事情。但是心中却不禁忧心他会不会真的再做两任总统,到那时谁会去阻止他呢?……蔡锷叹了一口气。

“我害怕了!”

望着自己的朋友,司马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初看三国通牒时的愤怒和现在的恐惧,让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恐惧和压力让司马心生退缩之意,同时怀疑这个挑子自己是不是真的能担起来。会为会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毁灭自己亲手嫡造的这一切。

对未来的担忧,现在变成了恐惧!和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三大列强进行对抗、甚至于宣战,看似非让牛!但是代价是什么?代价很可能是毁灭!毁灭所有的一切,就像后世的德国、日本一样,到那时可真的是后悔莫及了。

联想起那两个国家的遭遇,不怕?才怪!

但是怕又有什么用呢?在这个没有核威慑的时代,国家的安全根本不可能得到最终保障。他们已经逼到了家门口,不采取一些行动的话,或许到时他们真的会步步进逼,一时的示弱只会让敌人更加张狂,最终他们甚至可能忘乎所以。

看着面前的眼神有些涣散、神情略显疲惫的总理,蔡锷知道自己的这个朋友需要一些帮助,有时言语去开导并不能解决问题。

“走!我们一起去一个地方吧!”

从国务院地下停车车驶出的挂着普通牌照的中华335型一出国务院大楼地下停车场,几张通行证即被收了起来,黑色的335型轿车在西北市的公路上非常常见,7年来335型轿车已经推出了三代车型,一代比一代更精美、设计更为典雅,装有一台3。5升发动机的335型豪华轿车,不少收入颇丰的各公司、企业的中高层大都会购买这种象征着身份与地位的豪华轿车,一定程度上他代表着富裕起来的中国生活方式的顶点。

车外行人道上熙攘的行人,老人、儿童,更多的是一些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这些大都是沉浸于热恋中的青年,现在的西北有十六所公立以及大学,自由恋爱是很多青年男女的追求,大学给他们提供了方便。

“松坡!知道吗?当初这里是一片不毛之地,我在这里建了第一家工厂,当时工厂生产的是手表,梅花牌的!挣了很多钱,暴利!那怕就是现在同样也是!名牌!几天后的奥运会使用的也都是梅花计器!当然是赞助的!”

望着车外西北市,原本神情显得有些疲惫司马像是要记下眼前的一切,如同炫宝一般的对蔡锷说道,眉目间的涣散之色已经消失,显得有那么几分得意。

这个城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影子,无论如何,只在西北市还在,任何人都无法抹去自己的在这坐城市留下的印迹。

蔡锷点了点头十年前,谁能想到当初的这片不毛之地,会变成中国最大的都市,包括数十个工业卫星城在内的西北市总面积已经超过2700平方公里,下辖42个区,而且这个都市圈一直在不断扩大,甚至连同张家口市都已经沦为西北市的一个区,这一切都是他一手创造的。

“所以,很多人都说,你既不是一个真正的政客,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商人!但由商富国兴民,后由商而仕,官至中国第一人,中国历史上,你是第一个!”

在中国或者说全世界,一些人对司马做总理时的一些表现和政策总有些许不满,在很多人看来,司马无论是做商人或是做总理,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总是会牺牲自己利益!

做商人时,他坚持在西北推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薪金2元、免费的医疗保障、看似的短期吃亏的分期付款等等,很多在国人眼中注定要吃亏的生意之道,不仅没让他吃亏,反而让西北一天比一天富足,国内大量的熟练技工源源不断的移居西北,西北的高工资、高福利迫使国内各工厂不得不在尽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工人工资以及福利待遇。

受益于这些源自西北地区的政策,在中国一个由公务员、白领、教师与工人构成的中产阶级群体正在发展状大,他们消费着中国绝大多数工业品,直接、间接的创造着更多的社会财富,这个群体正在改变着这个国家。

“中国能有今天之和平,在于总理永远不想着干掉对方!”,这是国人对今天和平的评价。在司马就任总理之时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日益白热化,但拥有绝对军事优势的司马并没有选择用武力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与地方谈判。

在西北军的军事压力下,各方不得不选择坐下来的谈判,用谈判解决问题。随着京城的历时长达半年的谈判,宣告着中国的真正统一,在达成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仍保留着一定权力。牺牲的只是中央以及地方一部分权力,双方的相互妥协令中国走上正轨。

不是商人!不是政客!

松坡的话让司马笑了笑,这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从来不是一个政客,也不是商人,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为什么一定要做个商人或政客呢?

“我把这当成对我的恭维!”

“呵呵!只是实话!”

蔡锷笑了笑,或许这正是自己把身边的这个比自己小十余岁的年青人当成朋友,而不是总理或长官的原因,无论他站在什么位置,总能保持着内心那种平民式的良善。只不过现在对权力有着些许的迷恋。

先前的惶恐不安随着两人的谈话慢慢的从司马心中淡去,此时车外的街道显得有些冷清,不过绿化到是非常不错,车已经到了主城区与卫星城之间的森林绿化带,森林绿化带是西北市绿化工程中最特别的所在,主城区与卫星城之间有宽为2公里至3公里的绿化带,除去各类移植树木外,其间还分布着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初时的绿化带不过只是零星分散着些许移植大树,更多是新植小树,尽管这里距离“森林”之称仍很遥远,围绕着西北市区的数圈绿化带或许要到几十年后才能成为真正的森林。

“我天生没有当领袖的命!只想做个好人!做一些事情,如此而已!”

“我们到了……”

此时汽车已经拐进了绿化带间的林荫道,朝狭窄的柏油路两边望去,除了树、还是树,其实树林原本也不大,不过却也是是树木茂盛,显得林子很深而已。没走多长时间,汽车就走到了头。

西北市荣誉军人院,这是共和六年,尚为西北边防公署主任的司马在陆军医院慰问伤兵,见那些伤残官兵为自己的余生担忧,为了免除伤残的官兵的后承之忧下令兴建。“将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来保卫他们祖国的将士们安置到这里,让他们在安静祥和的环境中度过他们的余生……”。

随后边防公署出次近500万元,在主城区与轻工区之间的森林绿化带内,建立这所中国第一所荣誉军人院。

从共和六年的至今,全国几乎每一个省都先后建立了荣誉军人院,以安置本地伤残官兵。荣誉军人院是只限于伤残军人的疗养院,只要是曾经西北军、远征军以及国防军中服役的伤残官兵,随时可以向各地荣军处申请入住,手续极为简单,只须核对身份后就可以入信。荣誉军人院内包吃包住,有医有护,院中人出入自由,养老送终到底。

汽车在灌木围墙前停了下来,蔡锷和司马两人下后车走了进去,映入眼前的是一排排两层高的中式红砖瓦房,隐于茂密的树木之后,宽敞的疗养院收拾的干净整齐。每一排的楼房都是相连的,外面有个公共的走廊。偶尔有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或护士,急匆匆的走过。

平房前面,有很大一片草地。除了中间的条长长的水泥路,两边都是草坪,有些不知名的小花小草长了出来,其间零星散布着一些的桌子,桌边围着些许男人在那里聊着天或下着棋,这里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却也很也让人感觉到些许温馨。

对于这座荣军院司马并不陌生,在它尚在规划时自己曾多次修改疗养院的规划,西北市荣誉军人院的初步规模方案设计师们参考了“巴黎荣军院”的设计,将荣军院与博物馆合为一体,这个方案被司马否决了,“让他们在安静祥和的环境中度过他们的余生”,荣军院的设计即按照伤残军人疗养院设计,全部遵循着无障碍原则。

“他们为国流血牺牲,国家要给予他们最高的荣誉!”,在荣军院建成后,每年春节前司马都会抽时间亲自来到这里给老兵们拜年,荣军院的伤残老兵并不多,只有一千多人,要么是一些彻底失去劳动能力伤兵,要么是年龄很大又没有家人的“老兵”,毕竟很多中国人并不愿意呆生活在荣军院内,他们往往喜欢和家人呆在一起。

施晨用左手拿起一个的棋子,重重的落在老伙计的卒上。

“吃你一个……”

说话时余光看到了走进荣军院的两个人,待看清来者的模样后,施晨先是一愣,连忙站了起来。

“长官到!”

站起身来的施晨像过去在部队时一样吼着口令,原本正在下着棋着的老兵们纷纷站起身为,除了那些坐在轮椅上无法站立的老兵。

在司马身旁落半个脚步的蔡锷见老兵们站起来后,抬起右手行了个军礼。

“敬礼!”

随着一声口令,老兵们同时回礼。他们的军礼是杂乱的,有左手、有右手,甚至还有光秃秃的手腕。

不一会在荣军院后院的老兵们在得到悄息后,也纷纷赶到了前院,围在总理和总长周围。

“总理好!总长好!”

老兵们笑咪咪的向总理和总长问着好,尽管他们每年只来荣军院两三回,但这些已成废人的老兵,知道国家从来没把他们忘记。

望着眼前的这些荣誉军人,司马的心有些酸酸的,尤其是看到那些二十一、二岁高位截肢的年青人,尽管他们的表情大都很安详笑容,但却无法直视他们,这些青年在自己生命最为炫目的时候,为了国家付出了他们的一切,有时牺牲于战场对这些青年而言或许是一种解脱,伤残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反而会不断的折磨着他们。

“总理……”人群后一声略显稚嫩的声音传了过来,顺着声音望去,司马看到坐在轮椅上的少年颇为兴奋的用双臂转着轮椅,草地上轮椅行动并不方便,见少年有些吃力,旁边的老兵连忙推着轮椅让他靠近一些,司马连忙朝那个少年走了过去。

望着走到自己面前的总理,少年的眼中满是崇敬之色。

“总理好!前国防军第三十一师九十二团二营列兵王三向您致敬!”

自己终于见到总理了,自己来荣军院当天,他们就自己早来半天都能看到总理,原本以为要等到首义纪念日,谁想才五月总理就来了。

少年脸上的笑容、带着些许绒毛的上唇,让司马意识到这个叫王三的少年很年青,轮椅上的他只有半个身子,而轮椅旁系着一个尿袋。

“多大了!”蹲下身来的司马声音有些发涩,他最多也就十八、九岁吧!应该是去年和日本人打仗时落下的。

王三的脸上依然带着笑容,似乎为自己能够看到总理而兴奋着,总理的话让他一愣。

“到年十……20!”

“说实话!”

少年的犹豫和迟疑让司马意识到王三远比自己想象的年青。

“十……”

“总理,小三不到16,去年和小日本打仗时,南方有些省管的不太严,他虚报年龄参的军!去年在朝鲜被炸成这样,小三命大,搁旁人早死了!过完春节才从陆军医院转过来。小”

一旁的施晨替王三回答着,三是荣军院里的年龄最小的,也是最乐观的,和其它的高位截肢的伤兵不同,成天笑呵呵的。

虚报年龄从军!

去年中日战争结束之后,国会曾经专门成立调查委员调查此事,一些年青的学生为了能赶“最后一仗”,他们在征兵处虚报年龄,很多人还是小屁孩。最后国会清查出了8756名虚报年龄的新兵,最小的只有13岁,最大的17岁,其中126人在战场上阵亡,更多的人受伤,其中有国防军最年青的烈士14岁的杜安平。这一调查结果导致多省征兵处军士官提前退役。

看着轮椅上高位截肢的少年,司马在心下轻叹一口气,拍了拍王三的手,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感觉到总理似乎有些异样王三心中一暖,像过去一样的笑眯眯的安慰起别人来。

“总理,跟牺牲的战友比,我还活着,够幸运的了!再说,在这里……这些大哥叔叔们平时可照顾我了,而且有吃有喝的……嘿!这的日子过的,想当年皇帝也不过如此吧!”

“你小子!”

施征笑拍了下王三的肩膀,换来的是一阵笑声。

“小三,在战场上你怕吗?”

司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或许是因为的自己压抑在心中的恐惧吧!

总理的问题让王三犹豫着不知道怎么回家才好,沉默了好一会才抬起头。

“怕!可怕有啥用,都到那份上了,不打下去……就真完了!”

“怕!可怕有啥用,都到那份上了,不打下去……就真完了!”

少年的回答对司马而言似乎是提醒,连一个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为什么自己不懂了。还犹豫什么,都到了这份上了,如果步步退缩的,最终还是会完蛋。与其像捷克一样不放一枪一弹就亡国,不如摆开阵势,做出拼个鱼死网破的样子,把他们逼回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