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火红大明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投资会议

火红大明 第二百一十三章 投资会议

作者:呆某讲故事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7 23:40:57 来源:小说旗

相比于老宋几人比较悠闲的谈话,杨向东和投资的商人们充满了铜臭的味道。

“相信诸位在进入会场之前就已经看过招商银行拿出来的商业合同了吧。”巨大的长条桌子周围坐满了30多个商人,杨向东坐在首位上,身后是巨大的清华公司锤子镰刀标志。

这个标志是去年年末在会议上经过投票决定的,而标志的统一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杨向东决定建立新的党派。这次从前线回来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给老宋结婚,还有招商银行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杨向东决定在台湾库叶岛外东北地区挑选优秀干部,筛选各级高层管理人员的文件建立新的党派。

建立党派的事情按下目标,这次会议的主要问题就是关于与荷兰人战争开始以后,切断荷兰人北上的贸易线。而吞并吕宋周边岛屿之后,兴华公司间接控制着从旅顺到南美地区的商业贸易路线。

“我们与日本的贸易历史悠久荷兰人的退出对于我们来说是巨大的好消息,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兴华公司占据吕宋周边岛屿之后,南海便就有了适合当地的货物出售,但是相比于西班牙人控制的地区来说,货物的种类还是有些欠缺。当然也并不是我们没办法取代荷兰人,除非一些从更远地区跨洋而来的商品之外,新华公司的商品已经完全可以取代。荷兰人提供的同类商品,甚至可以提供荷兰人没办法提供的商品。”李国助作为福建地区的大代表率先发言,作为主要根据地在日本的他来说它更适合,提出这些在日本方面有大量贸易的商人的利益。

“确实如此,其实对日本的贸易从这几年的情况上来看。河南人的商品。在质量和数量上不如兴华公司。在座的诸位有些老朋友甚至做了某些商品的总代理,独家代理权也让诸位看到了这些商品带来的巨大利润。”杨向东说着扫视了一圈在座的商人。

“确实如此贵公司的商业诚信,我们也是很清楚。我看贵公司这次的商业合同上要求我们统一船只样式,并且将一些船厂的股份打碎重组。”此时开口的一位商人让杨晓东投来目光。杨向东认识此人,此人以贩卖生丝起家,搭上了和福建地区商人的线进行对日本的生丝贸易,在贸易取得成果之后投入了造船业。

“相比于我这个在航运上初出茅庐的旱鸭子,海上运输的情况大家比我更清楚。福船对于南海地区和北上日本贸易确实可以完全够用。但是诸位也见识到了我们公司使用的帆船样式,从我们公司最新改进结合了欧洲盖伦船优势之后的新帆船。不仅在航速上有了巨大的提升,在操作性上和人员的使用上也有显着的对比。招商银行提供的资料上来看很多商人也在,我们订购了大量这种船只。孙掌柜你的一些船工也到我们的船厂进行培训过。但是孙掌柜也知道,有好的技术没有好的材料,也没办法生产出好的产品。这次参加进来的船厂将会重新打算股份,我们将以技术入股和材料入股的方式,对入股的造船厂提供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杨向东也是直截了当的提出了内部的原因。

要知道兴华公司的造船技术在其顺利在台湾扎根之后,兴华公司的船只有一直在更新,从自己可以搜集到的资料上来看,仅仅是浮传新华公司就进行了两次大的更新。而在拥有西方人使用的盖伦船之后,兴华公司又结合了盖伦船与福船的一些优缺点进行改良,之后又发行了三个版本。也就是说现在兴华公司手中可以看到的就有五种版本的船只构造,新华公司不仅船只构造优良,而且其拥有非常好的建造船只的木材,得益于新华公司优秀的保密制度。这些有着造船厂的商人只知道新华公司这里有最好的木材,却不知木材从哪里得到。

这些人也曾经非常渴望得到兴华公司的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技术都并不会外传,但兴华公司也没有藏私的想法。在兴华公司的招商银行没有建立之前,兴华公司就对采购了一定数量船只的造船厂提供船工的培训服务,结果大家发现这种事情就和肉包子打狗一样。很多去了兴华公司船厂进行培训服务之后,很多推荐去的优秀船工,甚至冒着违背合同产生的巨大违约金也要到兴华公司船厂工作。这也导致福建地区优秀的船工需求特别大,但是船工的薪水也开始水涨船高。而相比于老式船工学艺的那种方式,培训一个船工的时间非常长,而兴化公司可以通过一年半的时间如同下饺子一样,几十数百的基础船工就可以到造船厂进行工作,而工作最多两年时间,其中很多非常好的基础传功就会得到晋升和培训的机会。这些船厂的掌柜也不是傻子,他们也花了大的价格和力气挖了很多这些。兴华公司所属的船工,但是发现他们只能完成一部分的工作,没办法对整个造船过程进行统筹和总体的规划。

这次兴华公司对这些造船厂进行打碎重组,对诸位有船厂的掌柜的来说,算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是股份却完全不在自己的手里,甚至兴华公司会占据绝对的股份。种类似于明抢的行为,让一些船厂掌柜的其实非常不认同。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没有造船厂的商人却需要这种船只。以至于在战争开始之前,兴华公司造船厂船台日夜不休每天都有工作。而自己的船厂只能沦为修理厂,修理那些下水很久却又不到报废时间但是需要准备的福船。天启三年开始,一些船厂就面临倒闭的情况,而这次新华公司决定插足造船厂其实对于这些面临倒闭船厂来说,其实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遇。其实兴华公司完全可以将这件事情再拖1~2年时间,很多造船厂。入不敷出,兴华公司完全可以以低价采购这些造船厂但是没有这么做,而正因为兴华公司没有这么做也让这些船厂的掌柜可以坐在这里讨论。

“统一造船厂,统一制作流程这对于部分船厂的掌柜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合同内也说了。船厂的培训和维修翻新全部由兴华公司负责。大家觉得不满的原因也就是兴华公司占有了太多的股份。大家清楚翻新改装旧船厂的代价不比新开一个船厂的代价小。我们公司也不想做趁火打劫的事情,日本对于货物的需求是有限的,开通到南美地区的航线福船完全没办法胜任这种工作,新的船只需要新的船台和设备。复古新船厂的股东新华公司也会第一时间考虑其在南海的商业投资和对于南美地区贸易的投资。”杨向东重新陈述了一下合同内的内容,至于自己亲口这么说,也是为了更加有说服力。看着诸位在座的商人沉默不语,杨向东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经至少在六个不同的祠堂见过同一句祖训耕读传家,华公司口中所说的绝对股份的原因也仅仅是船厂的地皮归兴华公司所有,这些视土地为生命的商人,让杨向东很是不满。

这次招商银行提出的商业合同是公司高层讨论出来的结果,因为战争的爆发导致新华公司所有的生产力全部集中在了军事上面,导致很多船厂不得不停下商船的制作,反而开始制作战船和武装商船。

这导致很多需要船只的商人不得不等待这场战争的结束,而公司讨论的结果是战争将会持续1~2年的时间。这期间商船的制作一定会被拖延,而那些因为商业竞争而被淘汰的船厂,如果是在和平时期兴华公司肯定会趁热打铁,现在阶段是因为战争的开始,兴华公司没办法对荷兰人控制的地区进行贸易,这就需要开辟新的贸易航线。

相比于西班牙人一年来四五艘船,这几年最多20条船的商业规模,兴华公司控制的吕宋周边岛屿产出的商品和兴华公司本来生产的产品,需要一个替代荷兰人控制区的新的出货地。

而福船的性能决定了没办法进行跨太平洋的贸易,公司的推测是仅仅跨太平洋的贸易就需要200~300条船规模。尤其是未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移民计划,需要的船只规模就更大了。

仅仅依靠台湾朝鲜吕宋的造船厂根本没办法满足这种需求,福建地区现有的船厂就是兴华公司所需要的,而这些船厂以现在的情况来说也没办法满足需求必须进行扩建和改造。

商业合同在去年底就已经给那些有意图和有过合作经验的商人提供了,这快两个月的时间没有任何头绪,也就导致了杨向东决定亲自召开这场会议。而钱桂松这个作为贸易部的总负责人也有些无奈和不好意思。

这场会议一直开了一天的时间,当天晚上李国助和钱桂松在兴华公司的内部食堂吃了个便饭,李国助对于投资船厂有想法,毕竟从他的父亲李旦开始,兴化公司就是自己的商业伙伴,而李旦可以维持到天启五年初才撒手人寰,兴华公司的医疗团队也有很大的帮助,决定投资船厂不仅仅是因为李旦叮嘱自己不得脱离和兴华公司的合作。也是因为自己通过这份合同确实认为兴化公司的合同有搞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