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国崛起:我是霸权 > 第24章 发展

大国崛起:我是霸权 第24章 发展

作者:上官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13:41:41 来源:小说旗

28年是比较和平的一年,闫,冯,蒋,李都在准备北上,这就给了张云瀚机会。

利用27年在陇东地区的炼油厂,炼铁厂,运用以工代赈的手段,招收流民,负责修路,当然,还有俘虏,主要是马家军以及一些罪行累累的死刑犯,全部安排了系统出品的脚铐,由士兵押着修路。

战争打的是综合实力,未来的战争是全方位立体化战争,张云瀚从现在就要开始准备,钢铁是一个大国的标志,在军阀没有混战以前,华夏的钢铁产量还能看一看,现在战乱不休,工人跑路,很多工厂没有资金倒闭的倒闭,跑路的跑路,早就没有产量一说了。

张云瀚自从知道这些以后,安排情报局,带着大批的大洋去鄂省,申城平津地区招募工人,工程师,工资照样开,白花花的大洋就是保证。

2月底就有许多工人工程师开始陆陆续续抵达金城,张云瀚早就搞定了设备这些东西,并且用系统生化了大批的工程师来负责这些事宜。

1928年3月1日,西北重工集团成立,这是由政府牵头成立的政府企业,投入了大批设备,技术员,工程师。

第一批工程建设一个年产钢50万吨的钢铁厂,年发电量50亿千瓦时的火力发电厂,还有年产石油500万桶的炼油厂。

这是主要的工业,另外将陇东的枪械加工厂搬迁到金城,扩大规模,开始尝试仿制生产75mm山炮。

至于技术,张云瀚有的是,还有图纸,唯独产量不可能快速提起来。毕竟交通情况不好,经济发展不足。

另外将扩建火柴厂,造纸厂,印刷厂,自行车厂,酿酒厂,肥皂厂,农机厂,发动机厂等等。

第2,政府规定,只有识字的才会被工厂,政府录取,已录取的都要在半年内参加夜校,亦或是金城大学,陇东大学,西宁大学,风城大学的证书才可以继续工作,并且持证上岗,政府奖励2元大洋。

以上这些大学开始招收学员,政法系,机械系,金融系,农业系,等等。反正张云瀚的生化人几乎不够用了,已经开始高薪向其他省份聘请教师了。

另外,各地成立警察局,负责社会治安,警察将由系统兵担任局长,从各个民团抽调士兵成立,或者是退役士兵。

2月中旬,张云瀚终于再次听到了那一声叮!

“宿主完成主线任务,大国崛起系统升级,科技解锁至1931年,生化人奖励每月3000人。”

“发布下一阶段任务:十省之地。”

“我靠!十个省?系统你真的是!”

“唉,十个省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啊。”

张云瀚有些骂骂咧咧的看向地图。疆省可以拿下,绥远,陕省就不一定了,热河,察哈尔,川省。向南或者向东北发展。

张云瀚虽然心急,但是他知道,不能急,基本盘就在自己现在占据的西北三省了,培育人才,发展教育,再过五六年,自己就有一大批年轻人才。

还有工业,钢产量才能保证铁路建设,汽车制造,枪械炮弹生产。

电力要大力发展,超级武器的发展必须要大量的电力,西北风力资源这么多,必须利用起来。

……

在一片农田旁边,有一批农民正在热火朝天的开挖这荒地。在远处正有几个穿着短衫长裤的人慢慢走来。

“老乡诶,你们在挖什么呢?”

这几个人走到工人们旁边,其中一个人开口问道。

“我们就是开垦新地。”

“是开垦新的田地吗?”

“是啊,政府鼓励开垦荒地,现在到处都有人在开垦田地。新的田地都会有税收优惠。而且政府还给还会给补贴化肥,农药。听说这玩意儿用了之后,田地的产量会很高。”

“以前啊,我们这里几乎没人种这么多的田地,现在好了,听说政府办了一个砖厂,烧的砖用来盖房子老好了,所以啊我们今天多开垦几亩地,有了收成,卖些钱,就能从窑洞里搬出来了。”

“而且村里还有政府安排的打井的,新井就快打好了,到时候种菜什么的,就有水了,日子有盼头了啊。”

“那老乡,你们都种些什么啊?”

“以前啊,我们种的都是玉米,荞麦。”

“现在啊,政府鼓励我们种植大豆,玉米,小麦。”

“我看这一大片都是新开垦的田,都是您家的吗?”

“也不全是,我们家垦了10亩地,得给政府交两亩,我们也不抱怨,政府提供种子化肥什么的,应该的,以前这平原上,人都不多,都为了躲避打仗,现在好多了,张大帅的部队来了,没人欺负我们。”

“我看这田里怎么都是些妇人和上年纪的人呢?怎么很少见年轻人啊?”

“这啊,政府办工厂了,工厂一个月给2块大洋,但是人家要识字的,现在镇上办了个中学,他们都去识字去了。”

“您看啊,这一片土地,都是种地的,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也不让种,我们也理解,人家说了那叫什么风沙,咱也不懂。”

张云瀚笑笑:“大爷,那叫水土流失,咱们黄土土质松,一有暴雨,土就冲走了,所以啊,就得多栽树,土都没了,怎么种地呢?”

“哦哦,这样啊,您说水把土冲走咱就懂了。”

张云瀚了解了一会后,就带着人继续出发去别的地方调查去了。

那大爷看到张云瀚走了之后,才对着一直指挥镇上农民工作的小年轻问到:“那是谁啊?怎么排场这么大,前面那村头居然十几辆大车。”

小年轻笑笑:“大爷,那是咱张主席,张司令。”

“啥?张司令?哎呀,这,这咋不说一声呢,不留下吃顿饭吗?村里两只公鸡老壮了。”

……

张云瀚走在车旁,刚刚听那老汉说,一亩地能产120公斤粮食,这一家8亩地,再加上之前的土地,也就十来亩,一年就是2400斤收成,一个人一年也就300来斤,用了化肥以后,产量就能到150-200公斤,也就是350斤左右,一年就是3500斤,一家人才5-6口人,还能余1800斤粮食,能卖20块大洋,这可是完完全全种地的收入,以后有了农机投入,新品种小麦投产,这产量嘎嘎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