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国崛起:我是霸权 > 第25章 大阔步搞发展

大国崛起:我是霸权 第25章 大阔步搞发展

作者:上官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13:41:41 来源:小说旗

1928年,是一个发展的年度,邱子文2军顺利夺取宁省,西北大部已经在张云瀚手中。

自主政甘省以来,西北军政府就开始不断改革,彻底废除以往三马,冯基善的政策,政府鼓励开垦,并且有白花花的大洋作为奖励,当然,政府收支也并不多。百姓多是拥护新的政策,农民税收大幅降低,在以往存在干旱地区,三年不征税。西北建工集团招收大量打井人员,下乡给村子打井。

其二,建工集团下属公路建设公司已经初步建立起交通,推土机等机械化设备大量使用,驾校的毕业生,纷纷找到了工作,工资都很不错,从庆城到金城,凤凰城,西平,主要公路已经拓宽完善,目前正在开始覆盖沥青。

其三,肥皂厂,火柴厂,锅碗瓢盆等等一大批轻工业产品涌入各地市场,农民挣的钱总要花出去吧,纺织厂生产的新布匹价格便宜,质量又好,许多来甘省卖货物的商贩,不仅没卖出去,反倒是进了不少的货,向邻近的几个省开始倾销,一大批大洋开始涌向建工集团,再加上军火贸易,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张云瀚目前的情况就是人才太少,好在系统每个月有3000名额。了解历史的张云瀚知道,金融危机就要来了,这个时候,自己一定要抓住机会,从白头鹰引入人才,并且要安插间谍,当然一些技术专利什么的,也要抓住机会拿下,设备不是问题,系统有的是,主要还是人才。技工学院都是两个月一批学生,然后直接送到工厂,实践中去学习,大量的技工涌入之后,一个个工厂快速建立。

其四,西北军政府整合了几家报社,投入设备,开办了一个新的报社,西北日报,日报主要是宣传政府政策,并且开设举报制度,如果有官员,或者是富商什么的草菅人命,欺压百姓,便可以写信举报,举报收信地址居然不是政府大楼,而是各地的警察局。张云瀚对此比较认同,警察局就管社会治安这些,而且各地的局长都是生化人,对他绝对忠诚,所以张云瀚很放心,之前缺乏人手,哪些以前的官员没有收拾,现在就不怕了。

张云瀚坐在办公室,在水泥厂的建设审批上签下自己的大名,夜校目前是人满为患,各个大学亦是如此,往往都是在操场上上大课,周围乌泱泱的全是人,全场肃静,很少有人会说话,毕竟现在学会这些字,完了就能进工厂,技校教的都是些需要技能的人才,但是一些普通工厂,只需要工人识字就可以,而且工资不低。

张云瀚上次暗访很满意,整个西北完全是打建设的热潮,各种政策,不仅使得本地百姓拥护,外省的农民也有搬迁的。张云瀚对各个大学的教育那是不遗余力的投入,要钱给钱,要设备给设备,当然,谁要是敢干出把设备卖掉这种事,情报局很快就会请他去喝茶。

张云瀚现在走的步子很大,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想要快速追上这些老牌帝国,就必须走弯路。

与此同时,中原又一次开始了北伐,校长知道张云瀚拿下青宁儿省的时候很生气,但是又觉得没什么,只是买了些武器而已,自己手下就有70万大军,区区几万人,而且还是荒凉的大西北,完全不在意。

长安,这个西北重镇,经过去年的战争后,已经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虽说远离大海,但是却是西北地区为数不多的大城市,这里有衣不蔽体的贫寒,更有纸醉金迷的奢华。

一个日用商店中,几个女人正在购买用品。

“赵太太,您看,这个肥皂,刚刚听掌柜的说,居然是从西边金城进的货,这些东西听说都抢不到。”

“你看,还有这么结实的铁锅,这价格都不贵。”

几个太太不顾形象的买了好多肥皂,还有香水什么的。

不一会,就又有一大批百姓跑着来将店里的东西席卷一空,店家笑着数钱:“快给二哥说说在拉一批货。这大洋花花来啊。”

3月底,第一座风力发电机成功发电,这意味着,未来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大自然中获取电力。张凯小心翼翼的将一块矿石放在包里,并在笔记上详细的记录了发现的过程,做完这一切,他才转身对两个其他民族的人说道:“让你们久等了。”

“没事,我们也没什么事情,张主席的政策我们都很拥护,而且张主席还发粮食,这些忙是应该的。”

另一个年轻的小伙好奇的睁着大眼睛看着张开:“听说你们有不用火就能发光的东西,还有在地上比马还跑得快的铁盒子。”年轻人好奇的一件件问着张凯,张凯也一一作答,很多东西都解释不清。

一行人不断向西行进,沿途发现了铁矿,煤矿,镍矿,铅矿等很多矿种。不久之后,修路队就向这边修出来了一条土路,铺上石子。再过些日子,一辆辆大卡车拉着机器到这里,很快一卡车的施工队来建造房屋,拉电线,一个采矿厂就建好了,之后就是工人陆陆续续到达,基本都是新手,不过再锻炼锻炼之后都没有问题。

建工集团下属农机厂,嘈杂的车间中,工程师正在指导新工人组装收割机,现在距离夏季小麦成熟还有三四个月,必须抓紧机会生产,争取今年每个镇上都有5六辆收割机。另外,其实收割机这些,张云瀚也从系统中偷偷生产,随后用车队拉进来,对外就是陇东厂区生产的,实际上,陇东厂区产量并不高。4月,自从系统升级以来,整个西北建设更加快速了,而且从陇东调来的老工人带新工人,大量经过培训的经验老手出现,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到4月底,钢铁产量已经达到30万吨,石油产量20万桶,大量的吉斯卡车应用在日常经济发展中。在校长还在和张雨亭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西北正全力发展,各种工业品倾销中原,川蜀等地。在各地施工队的建设下,许多道路开辟成功,石子路开始成为西北的标志,少数民族被政府带动,加入工业建设中,当然,畜牧业没有放弃,建工集团招聘了大量牧民,准备成立牛奶公司。小镇上出现了广播站,每天向人们讲述最近报纸上的事情,极大的拓宽了百姓的视野。到7月底,在政府农机的帮助下,西北大丰收,农民每户平均粮食获产3000斤,西北政府开始收购粮食,作为战略储备粮。现在的西北军政府财大气粗,大洋都快放不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