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官途借势 > 请叫我小杨

官途借势 请叫我小杨

作者:凤凌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7:30: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 =>

杨东轩到省城来主要目的是跑一跑平秋市一中剥离的立项,城南区和市里目前阻力很大,根子在于项目运作资金。 有了专项资金,推动这一工作的阻力便小。

周瑾瑜刚才说的那些话,让杨东轩心里虽有些失落和不甘,但事实就是如此,这时候也想通这一点。这样大的项目,市里哪会交在杨东轩这样一个区教育局副局长来主抓?不说这个项目建成后会给平秋市留下多大政绩,市里的领导们哪肯错过给自己仕途加分的机会。真让杨东轩来完全负责,本身就显得市里领导的不负责。再者,这个项目资金有两个亿,隐含的直接利益可不小,也不可能失控交出。

当然,最后项目立项成功,运作时杨东轩作为具体监督落实的人,可能性也大。领导们或许不会将他完全踢开。

对杨东轩说来,真推动了这一项目,在区教育局甚至在平秋市都站稳了脚跟。除了这一因素外,金牛建设集团的发展、自己事业、责任感等等,都有足够的动力让他为此努力。

跟李伟热乎一阵,有周瑾瑜在两人也不好深谈。上车进入城中干道,周瑾瑜似乎在想事情,杨东轩知道这是要去见省里某一个关节点的领导,也静心下来,将事关平秋市一中剥离相关之事梳理清楚,组织一些言辞,免得自己应答出现缺漏。

这样的准备非常重要。

车直接进省府,杨东轩不知杨卓林或熊锐聪他们今天会不会到省府,假如碰上了得有一个说法。对杨卓林和苏培秀可说破在跑剥离项目,而熊锐聪那边却不能说开。熊锐聪之前的态度**不明,即使没有表露出来,也能够推知一些,更主要的是他在市里的背景,对一中剥离持怎么样的态度?

这个就比较重要了,弄不好将会是大阻力。

在省里稍有眉目,就得跟杨卓林汇报,城南区和平秋市的推动工作得由他来主导,比杨东轩自己努力推动显然要强得多。

向领导汇报也是最基本的规矩。

省府不是新建楼群,规模不算太大。进大门后有不同的楼群,李伟开这车,熟悉地转来转去。进到里面,一幢四层楼前停下,下了车,李伟说,“杨局长,这里是省府督导大楼,我们先找教育督导室。”

周瑾瑜编制虽落在省人大,却又是省府政策研究室的负责人之一,在省督导这边同样挂有职衔。他的能量有多大,只有省里核心层能够有充分的估算,李伟虽跟在他身边办事、服务,却了解不多。

往楼上走,到教育督导室,有工作人员见李伟和周瑾瑜,很有礼貌过来问候。得知要找领导谈工作,忙带路往领导办公室走。

省府这边的教育督导处工作职能相对特殊,介于省教育厅和省府之间,编制虽在省府,工作性质偏重在教育厅。对周瑾瑜这样一个特殊人物,屈亚男即使是副厅级大人物,也不敢有丝毫懈怠。站起来,笑呵呵地说,“周老来了,欢迎您来我们督导室指导工作。”

“亚男,今天我是陪他过来,没我什么事。”周瑾瑜难得说一句幽默的话,径直到沙发去坐。李伟笑着,对屈亚男说,“屈厅好。杨局长,这位是省督导室屈亚男厅长,主要负责全省教育布局方面的工作。”

“屈厅长好,我是平秋市城南区教育局杨东轩。”杨东轩自我介绍。

“杨东轩局长是平秋市城南区教育局副局长,负责教育方面的建设工作。”李伟伟杨东轩介绍,“今天到省里来,是杨局长在工作上有些想法向屈厅长汇报。”

“我是诚意来向屈厅长请教,还望屈厅长辛苦指教啊。”杨东轩态度先做出来。

虽然第一次见杨东轩,这人还是平秋市那边的人,又年轻,在教育界没什么名气,但屈亚男不会小看怠慢,能够请动周瑾瑜的人,谁会简单?在心里将平秋市的人都过一遍,似乎没找到与周瑾瑜相关的关系。

平秋市不仅经济落后,教育上一直也落在全省后面,省里谈教育除非用到反面例子才会提到平秋市,教育上口任何试点、优惠政策,通常都将平秋市忽略了。

屈亚男想不到省里谁的关系会落在平秋市去搞教育,可脸上却显得亲切,看李伟的态度也能判断一些迹象,说,“李处辛苦。杨局长从第一线到来,我们正好听一听,了解更多一线的工作。杨局长年轻有为、今后多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省里这边的工作会少一些失误。快请坐。”

有办公室人员泡茶端上,屈亚男请杨东轩坐了,才转身与周瑾瑜说话,“周老,教育方面您是真正的权威,得多给我们指点,让我们少走弯路,工作上减少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周瑾瑜没接话,他的层次在那里,屈亚男要惦着脚尖才能勉强够得住。但他此时显得亲和又摆出事不关己的样子,屈亚男知道该怎么做。

喝了茶,李伟、屈亚男聊几句,便将注意力放过来,说,“杨局长有什么工作我们一起聊一聊。”

“屈厅长,我是年轻后辈,您叫我小杨,叫东轩也行。跟屈厅长求教工作上的事,心里也安定些。”杨东轩说,先不谈工作,却做好长期打交道的架势。

“杨局长客气,我、我便称你东轩。”屈亚男说,“平时在工作上有什么想法,都可聊一聊,互通有无嘛。”

“屈厅长,半年前我是平秋市一中以为普通教师,也是班主任,在平秋市一中教五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学校学位缺失,一年比一年严重,到如今,初中学生流失不小,而初中毕业后至少有一半学生没有学位继续读。

这些年,农村、乡镇人口迁移,城镇化加强,平秋市至少扩充一倍,人口也相应扩充。而平秋市在教育发展上,基于经济落后,出了小学新增两所之外,初中增一所民营性质的,学位不多,最高容量才五百人,高中也增一所民营学校,学位容量不足五百。

这一现状使得平秋市市区、郊区的教育工作压力非常大。扩充学位、新建一所规模在五千学位的学校已经是急迫的工作……”

平秋市目前的教育窘态、压力,杨东轩是反复思考过的,相比其他地区,已经是很严重的情况。这些工作本来该平秋市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市委主要领导来推动,发展、布局也该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如非有周瑾瑜跟着来,杨东轩自己找屈亚男谈这话题,便成为笑话。

此时,屈亚男耐心极好,见杨东轩表述很有条理,虽还没有将话说透,基本明白他的意思。心里在盘算,平秋市那边建设远比其他地区落后,落后十年以上。省里也有人提到该改善平秋市的状况,不过,平秋市在任领导没有明确提出,省里也在观望。

如今,对教育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大为提升,资金也充裕得多,当然,相对教育建设的缺口,这些资金还不能满足实际所需,在实际投入建设中,必然会分步到位。先选择哪地区、县市,省里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和权力,也与地区领导的积极性相关。

屈亚男态度虽好,却不会给什么承诺,等杨东轩将他的想法阐述差不多,平秋市那边将平秋市一中剥离,重新修建一所学位五至八千人的学校的提法,也是中规中矩的规划。按新标准建这样一所学校,确实能够缓解平秋市目前的现状,不过真要做全面的、至少十年的超前规划,却又显得单一了些。

不过,从杨东轩所站立的角度来看,又是很不错的提法。

屈亚男对杨东轩夸几句,之后表示会将平秋市的情况给省府提议,一旦有立项的意向,会及时将信息反馈到平秋市。

杨东轩表示感谢,提出中午一起吃个饭。屈亚男谢绝了,有周瑾瑜在旁,他哪肯去吃请。

出了省府,李伟电话联系教育厅那边。对方得知是周瑾瑜过来,便说在办公室等他们过去,李伟说,“张处,除了周老,还有下面市里来的领导,我们都空着肚子呢。”

那张处长笑呵呵地报了地方,李伟说不必这样正规,简单些便饭就可,要不,周老不肯过去。

到那边,确实是一家规模不大、装修精致的小楼。进包间,是中档饭所。里面已经有四个人,三男一女。到前厅等候着,见杨东轩他们到来,笑眯眯地迎上。先跟周瑾瑜客气过,才听李伟介绍,跟杨东轩握手、寒暄。

省教育厅四个人都是省厅负责教育基建方面工作的,处长张大友、副处长陈亮、办公室主任孙小玲、办公室干部小滕,有周瑾瑜在,这些人显得热情、客气。进了包间,李伟再次为双方引荐,介绍杨东轩的身份和到省城的意图。

周瑾瑜同样不说话,由着杨东轩自己表述自己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