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官途借势 > 90.散 谈

官途借势 90.散 谈

作者:凤凌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7:30: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收拾心情,将心里的不安散去。

见肖子山在门外等着,杨东轩急步走去,可不想肖子山有什么想法。肖子山在杨卓林身边办事,对自己的态度够好,往往这种情况下更有必要主动一些,将彼此的关系维系好。不管自己身后有什么状况,杨卓林虽清楚内情,不会为难自己。但态度做到位会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帮助,学到很多东西,哪怕在工作上、处理人际关系上有疏漏,也会有人善意提醒,从而得到及时弥补。

“肖哥辛苦了,你发个信息来我自己找到包厢会安心些啊。”说着给肖子山塞一包烟,这些小动作杨东轩平时也不多,今天也是到看下面工地,得两包好烟才这样做。肖子山没故作矫情,拿了烟撕开给杨东轩一支。两人往楼上走,抽着烟,肖子山说,“杨区,最近你忙省里试点建设项目,城南区最新的动向都关注。”

“还真没关注,肖哥,最近为一点私事接连请假……”“哦,也没什么大事。工业方面的事情,熊区长为区里要立大功了。”肖子山不会乱说话,杨东轩意识到他提这事应该跟杨卓林提出见面吃饭有关,或许,吃饭讨论的就是这个引进大厂?好在田涛说了一些情况,不管怎么说,引进大厂子是好事,但摇手将厂子落户在十里牌则会变好事为坏事,虽不关自己什么事不在自己职权范围,议论一番总不至于让熊锐聪完全敌对。

熊锐聪怎么想不去管他,不过,议论这个大厂引进言辞上却要注意,不能让人说自己是妒忌、眼红,见不得被人立功。这种事假如沾上,对以后的发展影响真不小。

两人边走交流不多,肖子山也是提一提让杨东轩现有准备,至于领导会有什么想法、做法,肖子山自然不会多嘴。能够到这一层次的人,谁肚子里没有些扎实的东西?他看着杨东轩从普通教师在一年之内起来,超越大多数人到实职副处级别,背后有多强大的支持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岂会简单?

提一句,是在示好。说多了,那是对领导智慧看低,是犯错误。

肖子山敲门,随即推门进去,杨东轩跟在后,肖子山说,“书记,杨区长到了。”“书记,我迟到了,该批评,等下自罚三杯赔罪。”杨东轩笑着表态。包厢还有苏培秀和另一个人在,杨东轩便招呼,“秘书长好。”

“杨区长到了,我给你介绍一位客人。”苏培秀说,“这位是从省里过来的大老板,江生江总。”杨东轩伸手跟江总握手,说,“欢迎江总,到城南区体会体会城南区的热情。”

“江总在省城做实业的,书记请动这尊财神可费不少力气。”苏培秀说,听他这话,杨东轩心里反而有些茫然,肖子山提示了熊锐聪引进大厂项目,这时候苏培秀极力介绍江总,难道两者一体?可又不像啊。

“苏常委说远了,我不过一个小商人,能够得到杨书记邀请,万分荣幸。”江总笑着说,对杨东轩不是很在意。像他这样在省城玩转久了,什么大人物没见过?到平秋市城南区来,也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主要是散心的性质,没必要对地方小领导们在意。但跟杨东轩握手,也表现出热情,这仅仅是职业习惯罢了。

这段时间,杨东轩接触到的人不少,特别是与省里沟通侍育发展规划建设试点工程项目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领导、行局、部门,知道杨东轩来历的和对他完全陌生的都有,便见到各人人物、各种脸孔、各样脸色,同时对人在自己面前的情绪也能够看得出一些。对江总的态度,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江总过谦,大财神拔一根毫毛都能运作一个大项目了。”

“杨区长这话更不敢受,做生意的不管怎么吹牛其实就是借势,借地方发展大势来赚钱,要不然,把钱往水里丢不管多少都不会起泡。”江总笑呵呵的,似乎在说笑其实也是表示自己来平秋市的用意。

“江总这话是本情,能够看清一个地方的大势,就是能耐就是发达的本钱。做生意的千千万,真做出头的都是顶尖人物。”杨卓林说。

“杨书记也是一个看清发展大势的智者。”江总说,这话有几分真不知道,江总如此说也是因为他受杨卓林所邀到平秋市城南区来做一点注脚。见彼此说话都有用意,杨东轩听出两三分来,便坐下喝茶,不准备参言插话。

苏培秀、杨卓林不时说几句城南区建设方面的话题,撩拨着江总,想将话题引出来。江总却不肯多说,也不提来城南区的用意。杨卓林试了两三次也放弃了,说话风向便转向一些。苏培秀突然说,“东轩区长,熊区长前些日子跟省城那边接触,引进一个大厂项目,听说了。”

“苏常委,这阵子家里有点私事,断断续续请了几次假,回来后一直在几所学校那边转,被缠在里面出不来,区里的消息都没听到。”杨东轩不知杨卓林的用意,先退一步。“这是城南区的大好事,引进一家大厂,对城南区经济结构的改善大有可为啊。”

“确实是这样。”苏培秀说。

“书记,不知引进的是哪方面的厂子?”杨东轩确实不知详情,这种事本来属于机密,但苏培秀显然是要将这个作为一个主要话题来讨论,杨东轩这么问便是给领导脚踏板。

“金属制造和加工业,产覆盖在这一区域,能够消化掉,销路不是问题。”杨卓林说。

“钢铁加工?有色金属、还是电镀业?”对于金属产业,涉及面非常广,可产能够在平秋市这一区域消化掉的行业却又不多。应该与近来发展迅速的房地产也有关才合理,房地产业崛起,消耗的钢材急剧飙升,就近加工、炼化等确实有很不错的前景。杨东轩无法判断这个投入千万的大厂,主业是什么,但隐隐的担忧越加重了。上次在省城时,与周瑾瑜说到江南省的经济与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异同,便说了近几年发达地区对重污染产业的限制,使得这些产业向内地迁移,想不发达、较封闭地域迁移、落户。平秋市地区很可能这种产业老板目标,引进这家大厂,会不会就是这种情况?

心里有这担心,却不能直接说破。即使这家大厂真是这种迁移重污染产业,杨东轩也没有立场直接抵制。

“这家大厂的具体业务还不知,有待进一步接触。”杨卓林说。

“书记,大厂引进是好事,能够改变我们产业格局,有了第一家大厂进驻,就必然会有第二家、第三家。城南区有交通优势,铁路、水运都便利,是不是要组建一个工业园区?”组建工业园在城南区也早提过,只是,市里、省里都没听过这方案。倒是平秋市有意要成立一个新区――经开区,将进入平秋市的工业项目集中在一块管理,是平秋市最优整体布局。

如今各地组建开发区、经开区、工业园区的热潮已经过去,各级部门对这类也有比较明确的限制和审批。不过,平秋市还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经济开发区,城南区如果引进几个长、几个不大不小的项目,也可争取运作出一个开发区或工业园区。

杨卓林看一眼过来,不知杨东轩真实想法,他对经济方面不熟也没什么,这时说出这话却将话题扯大了。

“市里几年前就在酝酿成立经开区,条件都无法达到指标,城南区即使引进这个项目,离成立工业园的硬指标还远得很。”苏培秀说,“城南区真有成立工业园的实力,书记肯定成市里主要领导了。”

“话扯到哪了?没的让江总笑话。”杨卓林笑着说,对苏培秀的话没在意,“城南区交通相比平秋市其他区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毕竟在平秋市这一方地域,在外面的人看来,整个平秋市都是落后、封闭、贫困的,那会有商家看中这里?”

“其实,平秋市如果有一条高速通往省城,再贯穿临省,才真正解决具体问题。”杨东轩说。

“高速路?”苏培秀笑笑,“谁都想啊,可谁肯到平秋市来修高速路?”

“还是面对现实,锐聪区长如果真引进千万的大厂,落户在什么地方是即将面对的问题。”杨卓林说,“这几次接触,对方有意在十里牌建厂,区里该有什么态度才好?”

“杨书记,我插句话。”江生说,“十里牌这个地方用来建厂太可惜,划为商业用地,建造一组别墅群,不用五年,就成为抢手地块。”

在十里牌建别墅,当然会有人肯买,城南区将这地块炒起来,确实能够拿到一大笔收入。杨东轩看江总一下,见他无风无波动样子,他的目标是要地?

杨卓林摇摇头,对江总的说法只能笑笑。杨东轩说,“书记,对方看上十里牌,是因为那里的水还是水运?”十里牌有一个小码头,运货叙轮停靠便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