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第205章 王巧儿(下)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第205章 王巧儿(下)

作者:西唐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4:13 来源:小说旗

当晨曦透过苏州城的薄雾,洒落在府衙的朱红色大门上时,陈云峤和他的新婚妻子王巧儿,身着官服,来到了这座繁华的城市。他们的脸上带着初到之地的兴奋,也带着对未知挑战的坚定。陈云峤被任命为苏州知府,这座江南水乡的治理重任,便落在了他的肩上。

苏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却也有着它不为人知的一面。许多书吏滥用权力,勒索百姓,甚至勾结官员谋取私利,让这座城市的官场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陈云峤作为农民出身,深知这些小官小吏的日常工作状态,也明白只有解决了吏治问题,才能真正让苏州恢复其应有的繁荣与和谐。

然而,初来乍到的陈云峤并没有立即展现出他的决心和手腕。他显得有些谦逊,甚至对政务也不太熟悉。每当官员们围在他身边,询问他关于地方治理的问题时,他总是谦虚地请教大家,这让那些早已习惯了欺上瞒下、捞取油水的官吏们,觉得这位新知府不过是个空有其表的文人,可以任由他们摆布。

一天晚上,陈云峤在书房里陷入了沉思。他望着窗外的月光,心中充满了焦虑。他知道自己肩负着皇帝的重托,也明白苏州的百姓们对他寄予了厚望。然而,他却感到自己力不从心,无法找到解决吏治问题的良策。

就在这时,王巧儿轻轻地走进了书房。她看到丈夫紧锁的眉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柔情。她走到陈云峤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温柔地说道:“云峤,你不必太过担心。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解决之道。”

陈云峤抬头看着妻子,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他叹了口气,说道:“巧儿,你不知道这苏州的吏治问题有多么严重。那些书吏们已经习惯了贪污**的生活,要想改变他们,谈何容易啊。”

王巧儿微微一笑,说道:“云峤,你忘了我也是出身官宦之家吗?我对官场上的这些事情也有些了解。依我看,要想改变他们,首先得让他们知道你的决心和手腕。”

陈云峤听了妻子的话,心中豁然开朗。他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对!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让他们知道,我陈云峤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摆布的人!”

几天后,陈云峤在府衙的大堂上召集了所有的官吏。他站在高台之上,俯视着众人,声音洪亮地说道:“各位同僚,我知道你们中间有些人一直在玩弄手段,欺上瞒下,为自己谋利。你们以为我不知道吗?其实我早就查清楚了!今天,我就要来整顿这个吏治问题!”

此言一出,在场的官吏们顿时一片哗然。他们没想到这位新知府竟然会如此直接地揭露他们的罪行。紧接着,陈云峤逐一宣布了几个罪行严重的官吏的名字,并将他们当场处死。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吓得大气不敢喘一口。

陈云峤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众人。他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中间还有很多人也有罪行,但我不会一棍子打死所有人。我只希望从今以后,大家能够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共同为苏州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场的官吏们都被陈云峤的威严和决心所震撼,纷纷低下了头。他们知道这位新知府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懦弱无能,而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和手腕的官员。

陈云峤自上任苏州知府以来,便以铁腕手段整治官场不良风气,深得百姓赞誉。他对于不作为和贪污的官员,向来是零容忍,短短时间内便弹劾处理了十多名官员,让整个苏州府的吏治焕然一新。

虽然陈云峤治理手段严厉,但他心中始终怀有一份人情味。那一年,苏州府衙不慎失火,火势凶猛,短短时间内便将整个府衙化为灰烬。在这场火灾中,府中的公文也被尽数烧毁,损失惨重。

火灾过后,府中的一名府吏跪在陈云峤面前,面色惨白,声音颤抖地请罪:“知府大人,府衙失火,公文尽毁,小人失职,甘愿受罚。”他低着头,等待着陈云峤的责罚。

陈云峤看着眼前的府吏,心知他平日里勤勤恳恳,只是这次火灾确实是个意外。他沉默片刻,然后缓缓开口:“火灾之事,非你一人之过。但公文被毁,确实影响重大。我罚你一百杖,以示警戒。”

府吏闻言,心中一紧,但想到陈云峤的公正与严明,他只能默默接受。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陈云峤接下来的话让他感到无比温暖。

“这百杖之罚,我替你承担。”陈云峤沉声道,“公文被毁,我也有责任。你回去之后,要好好反省,以后更加谨慎。同时,也要重新整理公文,确保不再出现此类失误。”

府吏听到这里,心中感激涕零,连忙磕头谢恩:“谢知府大人不杀之恩!小人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陈云峤的这番举动,不仅让府吏感激不已,也让整个苏州府的官员们对他更加敬佩。他们知道,陈云峤虽然严格,但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官员。

然而,陈云峤的威严并不仅仅体现在对下属的严格管理上。他对于朝廷派来的太监也毫不畏惧,敢于维护苏州府的尊严和权益。

一次,朝廷派来的几名太监在苏州城内横行霸道,他们随意使唤官员为他们服务,甚至对官员进行辱骂和体罚。有一次,他们要求吴县的主簿为他们办事,结果主簿因为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而遭到太监的辱骂和威胁。

王巧儿听说了这件事后,心中气愤不已。她找到陈云峤,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云峤,那些太监真是太过分了!他们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们的主簿呢?你必须为他出头!”

陈云峤听后,怒不可遏。他立刻召集了几名得力的侍卫,直奔吴县而去。当他赶到现场时,只见几名太监正气势汹汹地指着主簿大骂,而主簿则是一脸委屈和无助。

陈云峤走上前去,大声怒斥道:“你们怎么敢打我的主簿?难道你们认为县里只需要为你们服务吗?这里是苏州府的地盘,不是你们撒野的地方!”

太监们被陈云峤的威严所震慑,一时间竟不敢言语。他们没想到这位知府大人竟然如此强势,竟然敢与他们这些朝廷派来的太监作对。

陈云峤见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继续怒斥道:“你们若再敢胡作非为,休怪我不客气!我陈云峤在此立誓,必将维护苏州府的尊严和权益!”

太监们被陈云峤的气势所震慑,最终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他们知道这位知府大人不是他们可以轻易招惹的对象,以后在苏州城内必须收敛自己的行为。

事情过后不久,太监们为了平息陈云峤的怒火并挽回一些颜面,特意摆了一桌酒席向主簿道歉。他们纷纷表示以后不会再胡作非为,并承诺将尊重苏州府的官员和百姓。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太监敢在苏州府内胡作非为了。陈云峤的威严和决心不仅赢得了苏州府官员和百姓的尊重和信任,也让整个苏州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和和谐。

在苏州府的大堂上,陈云峤与王巧儿并肩而坐,面对着堆积如山的陈年旧案,两人的眉头都不禁紧锁。上一任知府因办事拖沓,导致这些案件如同杂草般滋生,百姓们饱受其苦,只能常常打官司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陈云峤望着眼前这一堆卷宗,深吸一口气,对王巧儿说道:“巧儿,这苏州府的事务果然繁重,案件堆积如山,百姓们受苦不浅。我必须尽快处理这些案件,为他们带来正义。”

王巧儿轻轻握住陈云峤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云峤,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你的才华和智慧,定能化解这些难题。”

在王巧儿的鼓励和支持下,陈云峤决定采取行动。他每天亲自坐镇一个县,专心处理那些陈年旧案。他公正无私,明察秋毫,每一个案件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令百姓们拍手称快。

一天晚上,陈云峤处理完一天的案件后,回到家中与王巧儿共进晚餐。他一边吃着饭,一边感叹道:“巧儿,今日我又处理了几十个案件,虽然累但心中却十分满足。看到百姓们得到公正的裁决,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王巧儿微笑着点头:“云峤,你做得很好。这些案件积压已久,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确实不易。但你要知道,案件处理只是第一步,如何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才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陈云峤点头称是,他明白王巧儿的意思。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开始在当地挑选一些公正公平的老人,让他们负责调解百姓们的纠纷。这些老人熟悉地方民情,经验丰富,他们的加入使得纠纷调解更加迅速有效。

在陈云峤的努力下,苏州府的吏治得到了极大的改观。然而,随着政务的逐渐理顺,陈云峤发现赋税问题成为了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苏州府大部分地方都是官田,民田只占到十五分之一,但税粮负担却异常沉重。百姓们因交不起税粮而背井离乡,田地荒废,一片萧条。

陈云峤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忧虑。他找到王巧儿商量对策:“巧儿,你看这苏州府的赋税如此之重,百姓们如何承受得起?我们必须想办法减轻他们的负担。”

王巧儿沉思片刻后说道:“云峤,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要向户部申请减免一部分税粮;其次,我们可以寻找一些荒废的田地,将其纳入官田范围,这样既能增加税收基数,又能减轻百姓的负担。”

陈云峤听后大为赞同,他立刻开始着手准备申请材料。然而,当他将申请提交给户部时,却遭到了户部官员的拒绝。他们认为陈云峤请求的减税数额过大,可能会对朝廷财政造成影响。

陈云峤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沮丧,他回到家中向王巧儿诉苦:“巧儿,户部拒绝了我的申请。他们认为减税数额过大,可能会影响朝廷财政。这可如何是好?”

王巧儿安慰道:“云峤,你不必灰心。我们可以再想其他办法。比如,我们可以向皇帝直接奏请此事。毕竟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的话户部总得听吧?”

陈云峤听后眼前一亮:“对!我们可以直接找皇帝!巧儿,你真是我的贤内助!”

在王巧儿的建议下,陈云峤亲自撰写了一封奏折,详细陈述了苏州府的赋税困境和减税的必要性。他通过关系将奏折呈交给了皇帝。皇帝看了奏折后十分重视此事,亲自召见陈云峤询问情况。

在皇帝的询问下,陈云峤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一一陈述出来。皇帝听后十分满意,他下令户部重新审核陈云峤的申请,并尽快给予批复。

不久之后,户部的批复终于下达。他们同意减免苏州府八十万石税粮的请求,并豁免了昆山县被水淹没的田地总计二十万石的税粮。这一消息传出后,苏州府的百姓们欢欣鼓舞,纷纷称赞陈云峤的英明和公正。

陈云峤看着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心中也充满了喜悦。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终于换来了百姓们的认可和幸福。他拉着王巧儿的手说道:“巧儿,如果没有你的支持和鼓励,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王巧儿笑着回应道:“云峤,我们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陈云峤到任苏州知府已有五年,这五年间,他勤政爱民,整顿吏治,深得百姓和官员们的尊敬。王巧儿作为他的贤内助,不仅在家中操持家务,还时常在政务上为他出谋划策,两人默契配合,使得苏州府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

这一日,阳光明媚,清风徐来。陈云峤因公务繁忙,需要出城处理一些事务。他骑着马,身后跟着几名差役,沿着官道缓缓前行。突然,远处传来阵阵哀乐声,幡幢插天,送殡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迎面而来。

陈云峤勒住马缰,示意身后的差役们停下脚步。按照旧例,凡逢民间红白大事,虽是上官经过,也要回避一旁,以示尊重。陈云峤深知这一点,因此他静静地待在路旁,让送殡的队伍先行通过。

送殡的队伍越来越近,数百人抬着棺材缓缓走来。陈云峤目光凝重,看着队伍中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悲痛和哀伤。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队伍最前面的一位马上骑士身上。这位骑士的穿着打扮十分华丽,但脸上却没有一丝伤心之意,反而显得有些轻浮。

陈云峤心中一凛,暗道:“这人好生面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他仔细地打量着这位骑士,突然想起了什么,眉头紧锁,对身边的差役说道:“你去查访一下,问清楚这死者是何人,这位骑士又是何许人也。”

不一会儿,差役满头大汗地赶来,他气喘吁吁地对着陈云峤禀报道:“大人,情况已经查明了。原来今日送葬的死者,是苏州府有名的大财主马先虎的夫人,她是突然暴病而亡的。这马先虎膝下无子,夫人又是他唯一的亲属,如今也离世了,这骑马在前的正是马先虎本人。”

陈云峤听完,眉头紧锁,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起多年前的那一幕。那时,他还只是个穷小子,那时,陈云峤为了见到王巧儿,被马先虎设下圈套,结果几乎被打得半死。

如今,马先虎的夫人突然去世,而马先虎本人在送葬时却毫无悲痛之意,这让陈云峤心生疑窦。他深吸一口气,对差役说道:“这其中必有隐情,我们不能就这样放任不管。你去传我的命令,让送葬的队伍立即停下,不得继续前进。把棺材暂时寄存在附近的庙中,我稍后会亲自去检验。”

差役领命而去,不一会儿,送葬的队伍就被拦了下来。马先虎见是知府大人亲自出面阻拦,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敢发作。他只好下马行礼,问道:“知府大人,这是何意?为何阻我送葬?”

陈云峤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马先虎,你夫人的死因有些蹊跷,我需要亲自检验。因此,我命令你暂停送葬,把棺材暂寄在庙中。”

马先虎一听,顿时脸色大变。他心知肚明,自己的夫人并非死于暴病,而是另有隐情。但他又不敢在陈云峤面前露出马脚,只好强装镇定地说道:“知府大人,我夫人的死因是医生诊断的,怎会有蹊跷?还请大人不要多管闲事。”

陈云峤冷笑道:“是不是多管闲事,我自有分寸。你只需按照我的命令行事即可。”说完,他转身对差役说道:“把棺材抬到庙中,我稍后会亲自去查看。”

差役们立即行动起来,将棺材抬到了附近的庙中。而马先虎则站在原地,脸色阴沉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这一次陈云峤是真的盯上他了,他必须小心应对才行。

在马先虎的宅邸之外,送葬的队伍已被暂时停滞。马先虎的亲戚们,大多是苏州本乡的显贵和名流,即便稍次一些的,也是当地的富裕人家,平日里都是傲视群雄的人物。然而,此时他们却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惊讶和不解。

“这位年轻的知府大人,难道真的要阻挠我们送葬吗?”一位长须的老者低声问道,他的眉头紧锁,显然对陈云峤的决定感到不满。

“是啊,我们和马先虎都是亲戚,他这样做不是在打我们的脸吗?”另一人附和道,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愤怒。

众人议论纷纷,最后决定派几个代表去找陈云峤,希望他能改变主意。他们来到知府府邸前,向守门的差役表明了来意。差役通报后,陈云峤亲自出门接见他们。

“知府大人,我们理解您的职责所在,但还请您高抬贵手,让死者得以安息。”一位中年男子代表众人说道,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恳求。

陈云峤站在台阶上,背手而立,脸上毫无表情。他缓缓地开口道:“诸位,我作为知府,有责任查明马先虎夫人的死因。如果她真的是暴病而亡,我自然会让她入土为安。但如果其中有什么隐情,我作为父母官,怎能坐视不理?”

“大人,我们都是死者的亲戚,我们怎么会不知道她的死因呢?您这样做,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另一位老者不满地说道。

陈云峤的脸色一沉,他严厉地说道:“你们与死者都有亲戚关系,更应该希望查明真相,还她一个公道。如果你们不服我的审察,我宁愿罢官回家,发誓再不到苏州为官。”

众人被陈云峤的话震住了,他们没想到这位年轻的知府会如此决绝。他们知道,再坚持下去也无济于事,只好暂且接受陈云峤的决定。

“既然如此,我们暂且听从大人的安排。”中年男子代表众人说道,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多谢诸位的理解。”陈云峤拱了拱手,然后转身回到府内。

回到府邸,陈云峤立刻将此事告诉了妻子王巧儿。

王巧儿坐在书房的窗边,皱眉凝思,手中的茶杯在轻轻转动,似乎她的思绪也随着茶水的波纹在翻涌。她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决然,仿佛已经下定决心。

“想当年,马先虎为了将我据为己有,曾向我吐露,总有一天他会亲手了结自己夫人的性命。”王巧儿轻声对陈云峤说道,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忧虑和坚定。

陈云峤坐在书桌的另一侧,眉头紧锁,面色凝重。他听到王巧儿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马先虎虽然为人狡猾贪婪,但如此狠辣的手段,还是让他感到震惊。

“马家在苏州是名门望族,势力庞大,我们必须要谨慎行事。”陈云峤沉声说道,“如果贸然行动,一旦没有确凿的证据,势必会引起马家的强烈反弹,到时候我们恐怕难以收场。”

王巧儿点头同意,她继续说道:“马先虎虽然野心勃勃,但他在处理事情时总是小心翼翼,很少留下破绽。因此,我们必须先探清来龙去脉,找到确凿的证据,然后才能一击必中。”

两人相视而笑,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但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将其打赢。

第二天清晨,陈云峤便托病卧床,不再出来审理公务。这一消息很快就在苏州城里传开了。诸乡绅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们以为陈云峤是在把阻丧当成儿戏一般,现在势必已经后悔,因此把自己关在衙门里不敢出来。

“这位年轻的知府大人,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一位乡绅在茶馆里摇头晃脑地说道,“他以为自己在苏州城里可以一手遮天,没想到马家的势力可不是他能轻易撼动的。”

“就是就是,他这么做岂不是自讨苦吃?”另一位乡绅附和道,“我看他现在是后悔莫及,正在衙门里耍小孩儿的脾气呢。”

这些话传到了陈云峤的耳朵里,但他却置若罔闻。他知道,这些乡绅的议论不过是无稽之谈,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自己的用意。陈云峤只是静静地躺在床上,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

而王巧儿则开始在苏州城里暗中调查。她利用自己聪明机智的头脑和广泛的人脉关系,王巧儿乔装来到了青楼风月轩,找到老鸨,老鸨看到王巧儿,才知道如今的王巧儿已经是知府夫人了。自己当年也派打手打过当今的知府陈云峤。怕受到责罚。当老鸨知道王巧儿找他是为了了解马先虎的夫人暴病而亡的事。老鸨还真知道实情。原来,马先虎最近又和风月轩的姑娘红翠好上了,结果被马先虎的夫人知道了。对马先虎又打又骂。马先虎一气之下,失手打死了自己的夫人。

王巧儿听了老鸨这席话,暗中庆幸终于找到了知情人。老鸨说:“巧儿,你让知府大人当断不断若开棺验尸时,只要探清隐处,则案情立刻大白于天下了!”

陈云峤得夫人王巧儿的指点,第二天就宣布病愈,出来理事。挨到晌午时分,挑选精细仵作,随同去验尸,并且吩咐道:“我让你看哪儿,你就看哪儿,小心别误了我大事。”仵作领命称是。

月光洒落在古老的寺庙上,为这庄严而又神秘的地方增添了几分诡谲。陈云峤,这位久负盛名的苏州府巡按,站在人群中央,面色凝重地注视着仵作检查一具新发现的尸体。

“你可得仔细瞧着点!”陈云峤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字都穿透了夜色的迷雾,直达每个人的心底。当仵作的手即将触碰到死者下身的衣物时,陈云峤微微皱了皱眉,用手指轻轻地指了指,示意仵作仔细观察。

仵作会意,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揭开衣物,只见死者的后脑勺已经深深地凹陷下去,仿佛被某种重物猛击过一般。周围一片死寂,只有微弱的虫鸣声和远处的风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场悲剧奏响了哀歌。

众乡绅见状,顿时哗然一片。他们纷纷跪倒在陈云峤面前,口中连连称谢,又高呼冤枉。陈云峤微微一笑,道:“诸公因何前倨而后恭啊?幸亏此案并没悬念着,凶手也终于找到了。”

他转身面向众人,问道:“马先虎来了吗?”众人闻言,纷纷议论起来。不一会儿,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被带到了陈云峤面前。此人正是马先虎,他脸色倏地变得死灰一般,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陈云峤看着马先虎,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吩咐手下道:“将这个嫌疑犯带走!”手下立刻上前,将马先虎押解出了寺庙。陈云峤又命人将死者埋葬好,这场惊心动魄的案件才算是告一段落。马先虎被判秋后问斩。

时光荏苒,这一年,苏州府遭遇了罕见的连续暴雨。天空中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如注般倾泻而下。短短数日之内,七千多顷良田被淹没在洪水之中,大量房屋和堤岸倒塌成一片废墟。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陈云峤没有退缩。他立即组织各地官员进行救援工作,同时亲自前往灾区勘察灾情。他见到那些被洪水冲毁的家园和失去亲人的百姓时,心如刀绞般疼痛不已。

陈云峤深知单凭苏州府的力量是无法应对这场灾难的。于是,他立刻向朝廷报告了灾情并请求援助。同时,他还亲自前往附近的城市和村庄筹集物资和人力支援苏州府的救援工作。

在陈云峤的不懈努力下,苏州府的救援工作逐渐取得了进展。洪水渐渐退去露出了被淹没的土地和房屋。然而在这场灾难之后却暴露出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高昂的赋税使得许多百姓在灾后无法自给自足只能向富人借高利贷结果常常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云峤向夫人王巧儿请教道:“夫人,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帮助这些百姓度过难关呢?”

王巧儿沉吟片刻后道:“相公,我觉得我们可以设立一个‘济农仓’用府衙的资金购买粮食存放在仓中。每当百姓们粮食短缺时可以来借粮到了秋收时只需归还粮食无需支付利息。这样一来百姓们就可以度过难关了。”

陈云峤闻言大喜道:“夫人。这个主意太好了!我立刻就让人去办!”于是他立即下令设立了一个名为“济农仓”的机构并任命王巧儿为负责人。他们用府衙的资金购买了二百万石粮食存放在仓中每当百姓们粮食短缺时就可以前来借粮。

这个政策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和感激之情。他们纷纷称赞陈云峤是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而夫人王巧儿则成为了陈云峤贤内助。从此以后苏州府的百姓们再也不用为粮食问题而发愁了。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秋后问斩的日子。那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仿佛天空都在默默地注视着即将发生的一幕,预示着马先虎即将迎来他的末日。

刑场之上,人声鼎沸,却又带着一种压抑的沉寂。陈云峤站在高台上,身穿官服,神色严肃。他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即将被行刑的马先虎。这个昔日睥睨一切的恶霸,如今已经是缚鸡之力全无,被两名官差牢牢地押在刑台之上。

马先虎的脸色苍白,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绝望。他望着高台上的陈云峤,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怨恨。他曾经以为自己的权势可以永保无虞,却没想到会有今日的下场。

“行刑!”陈云峤的声音在刑场上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个恶霸曾经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麻烦,如今终于要被铲除,他的心中既有释然,也有一丝的沉重。

就在这时,马先虎突然大声喊道:“陈云峤!你这个小人!你公报私仇!”他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不甘,回荡在刑场上空。

陈云峤微微皱眉,转过头看向马先虎。他缓缓地走到刑台前,目光与马先虎对视。

“马先虎,你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欺压百姓、强抢民女、杀死自己的夫人……你的罪行早已天理不容!今日判你死刑,是朝廷对你的公正审判!”陈云峤的声音铿锵有力,不带一丝感情。

马先虎听到这里,脸色更加苍白。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被官差牢牢按住。他愤怒地咆哮着,声音中充满了不甘和绝望。

“我……我不服!我马先虎一生纵横江湖,从未有人敢如此对我!陈云峤,你这个无耻小人!你等着!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马先虎的声音渐渐变得沙哑而疯狂。

陈云峤听到这里,心中不禁冷笑。他摇摇头,转身回到高台之上。他深知,马先虎这样的人,即使死了也不会悔改。但他的死,至少可以为那些被他害死的无辜之人讨回一个公道。

“行刑!”陈云峤再次下令。刽子手高高地举起了手中的大刀,阳光映照在上面,闪烁着寒光。

随着“咔嚓”一声脆响,马先虎的头颅滚落在地。他的双眼依然瞪得大大的,仿佛还在诉说着他的不甘和怨恨。然而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刑场上的人群开始散去,陈云峤也离开了高台。他心中虽然有些沉重,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和坚定。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即使这条路充满了艰难和危险他也要走下去为那些无辜之人讨回一个公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