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崛起的家族 > 第472章 抗议丝绢税

崛起的家族 第472章 抗议丝绢税

作者:纸上的岁月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48:49 来源:小说旗

随风首先说了一下,他主要说的是生丝的行情,生丝的销售一直是他负责的:“这几年柞蚕丝的价格非常好,而且柞蚕丝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不用染色,非常受欢迎的。当然了,销售的最好的还是桑蚕丝,别的蚕丝就不行了,还是太小众了……”

随风说的这一段话,是非常真实的。亦杰也说道:“可是这两年,那个丝绢税太讨厌了,把个好好的蚕丝弄的不赚钱了。”

这个丝绢税非常的讨厌,其实是一个重复的税收。种桑养蚕,桑树种在田地里,已经交过田赋了,蚕吃了桑叶才能吐丝结茧,然后你再收个丝绢税,这根本就是个重复的。

更何况很多蚕丝出口了,还要再拿一次海关税,这就更加的讨厌了。

所以历史上,丝绢税很多次征收,又很多次不收了。

前几年又开始收了,以为收两次就算了,谁知道一收就停不下来了,很大程度上有固定下来的意思。

老憨看到孩子们已经提到正事儿了,笑着拿出了那封信。

信是杨举人写来的,杨举人那一次变故之后无心科举了,也无心官场了,从此在家中养蚕了,还带动周围的人也养蚕了。

杨举人在信中说,丝绢税极其不合理,杨举人要带头抵制丝绢税,希望老憨一家能够配合一下,这样成功率更高一些。

孩子们看过信之后居然非常激动:“太好了,如果去掉这丝绢税真的很好,本来就不合理的,这事一定要配合……”

老憨不得不提醒他们:“你们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达到目的,也不要太过混乱,具体该怎么做,信中写的很清楚了,事情要做的秘密一些,不要提前走漏风声,另外把那个子玉也带上,他已经是个秀才了,还是有一些号召力的。

读书人到底是不一样,杨举人号召大家养蚕,这些年居然发展的非常快,不知道杨举人号召大家抗税,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我还挺期待的……”

孩子们笑了起来:“放心吧,这事一定能办好……”

这次的事情有一些大,老憨还是让孩子们去组织,但是他不敢完全的袖手旁观了。

杨举人做的非常对,嘱咐那人把信一定直接交给老憨,就是害怕提前走漏了风声,如果让官府知道了,提前把几个带头起事的人找理由抓起来,那就万事皆休了。

所以老憨也不得不小心一些。

起事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

杨举人那个县首先带了头。杨举人手举一条横幅,上写8个大字:“为民请愿,再死一次”!

文人有傲骨,他们不畏权贵。文人有傲气,他们为民请愿的时候,不畏生死。

他们这样做,往往还能留下美名。

杨举人身后,是一大群老百姓,老百姓手里端着笸箩或者筐子之类的器具,里面装满了蚕茧。

养蚕既要缴纳田赋,还要再缴纳一个丝绢税,已经无利可图了,不如这蚕茧就不要了吧!直接送给知县大人就是了,大家合伙交了蚕茧,以后不养了。

如果朝廷执意要收纳丝捐税,大家就跪死在衙门口。

知县大人看到这么多人前来交蚕茧,心里一惊,他最怕的就是这一手,人一旦聚拢起来闹事儿,抓一两个领头的,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

杨举人带领众人跪在县衙门前,高声喊道:“请县令大人为我们百姓做主,废除不合理的丝绢税!”

喊声此起彼伏,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观看,更有别的养蚕户,也回家拿了蚕茧,跑到县衙门前,加入了抗税队伍。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县城,其他乡镇的百姓听闻后,也纷纷效仿,带着蚕茧前往县衙,一时之间,县衙门前人山人海,交通堵塞。

消息传来,老憨也很快被叫进了县衙,师爷故作镇定的说道:“知县大人对你也不薄,咱们这里可千万不要出这样的事情!”

老憨笑着说道:“你说晚了,他们此刻已经出发了,恐怕都到了半路上了,带头的人当中,就有我的儿子……”

师爷再也不敢故作镇静了,着急的说道:“你这是干什么呀!你图了什么呀!”

老憨仍然笑着说道:“别的县都闹起来了,我们这里一点动静也没有,不是那么回事儿!你觉得呢?其实事情也不难办,赶紧汇报到上面也就是了,只要不出现打砸抢烧之类的动乱,知县大人还不会有麻烦的,你说呢?”

师爷都无语了,憋了半天才说道:“好!好!你好样的……”

果然这话说了不到半个时辰,亦杰和子玉就领着人到了,形式都是一样的,身后也是大批的人,手里捧着笸箩之类的,里面装满了蚕茧。

喊出的口号也是一样的,请求朝廷废除丝绢税……

但是这一次围堵县衙,和以往乱糟糟的场面并不一样。非常的有秩序,一点都不乱。

读书人做事情还是很有号召力的,而且提前做好了工作,有人会在人群里维持秩序,绝对不会乱。

后来知县大人亲自出面,对众人说道:“大家说的是对的,本县也觉得丝绢税多有不合道理之处,大家想说的事情,本县已经知晓了,本县一定据实上报,还望大家能够回家,慢慢的等候消息,一来一回,可有数天之久啊,大家这样也不是办法……”

知县大人一番好话说尽,亦杰和子玉领着人撤了,知县大人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几个知县都把事情报了上去,这场抗议活动引起了州府的关注,州府派官员前来调查此事。

在了解了实情后,州官决定暂停收取丝绢税,并将此事上报朝廷,请求重新审议丝绢税的政策。

事情这么快就有了结果,还真让大家始料未及,随后的很多年,再也没有征收过所谓的丝绢税!一个举人的号召力居然有这么大。

但是很快又出了一个厘金税,所有交易的商品都收一厘的税,也就是1%的税。

但这并不是针对丝绸的,也算是成功了吧!

那养柞蚕的柞树是种在山上的,有的种在土岭上,不用交纳田赋,也没有了专门的丝绢税,于是被大力的发展了起来,很多山坡土岭上,都被种上了生命力旺盛的柞树。

有一段时期,山东这个地方出产的柞蚕丝,能够占到柞蚕丝出口总量的9成,比例还是非常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