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慢穿万界,炮灰的别样人生 > 第17章 街道来人

慢穿万界,炮灰的别样人生 第17章 街道来人

作者:阿珍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16:34:54 来源:小说旗

崔清河送来的户口本放到了老太太那里,粮油本她给了林青鹿,以后每个月领票买东西的事情,就全权交给她了。

下午林青鹿写了信,寄到了医院和程家屯,给亲近的人报了平安。

还从外面找了点泥土,把土灶弄了弄。

实际上,若是愿意改造,可以把正房东耳房那里铺上炕,冬天不耐寒的老太太可以在那边睡,只要烧土灶就能给那边提供温度。

她把这个想法跟曲兰珍说了,老太太很感兴趣。

在老家是住惯了炕的,虽然现在的床挺结实看着也干净,但是冬天还是住炕最暖和。

且耳房屋子小,稍微烧烧就暖和了。

曲兰珍记下这件事。

秋天的时候找人建好就行,晾干了正好冬天用。

崔清河还给林青鹿带来了一些课本,都是唐陆行,唐家二儿子的本子。

这孩子因为不好好学习,被他爹提溜到部队训练去了,没在家。

于是林青鹿就有了从小学到初中的所有书籍。

看着那基本上算是崭新的书本,可以想象书本的主人是如何“爱惜”了。

去供销社买了草纸和笔本,她学的很认真。

也学得很快。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青鹿很快适应了京城生活。

她深居简出,出门的时候最多就是微笑,不熟悉的人面前都是沉默寡言的人设,所以日子过得很清净。

老家很快有信过来,姚淑芳和程英的小手工一开始只是放在集上卖,后来有镇上的姑娘专门来买,俩人都挣了点小钱。

林家因为钱的事,林风雷和林家父母已经和林巧妮形同陌路了,林风云和父母也有了隔阂,因为林金梁和黄翠田觉得儿女都信不过,决定自己拿着林青鹿交给大房的钱,林风雷自觉有钱了,对妻子人选的要求也变高了,一拖再拖还是没有结婚。

魏芸代嫂子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并且鼓励她好好学习。

林青鹿一一看过,并且自己歪歪扭扭写了回信。

东城这边有夜校,林青鹿在通过了曲兰珍关于小学课本知识的考核之后,晚上收拾完就会去夜校学习。

老太太很支持她。

在她的钓鱼技术得到唐家人的众口称赞之后,院子里多了两个大水缸。

是唐海航专门弄来放在厨房附近的。

每周都有一两天,崔清河要专门骑着车来到粉丝胡同拿鱼。

无他,不拿鱼缸就要满了。

林青鹿也在有意识地为那三年做准备,鱼干做了很多。

还用鱼和肉铺子的人打好了关系,用大鱼换大肉,吃不了就熏干。

曲兰珍很喜欢她这种仓鼠囤粮一样的行为。

觉得这样的小姑娘守家顾家。

秋天里,林青鹿考过了夜校里相当于高中学力的毕业考试,并且被颁发了学业证书。

粉丝胡同的院子里也开始建火炕。

工人是唐陆行找的。他休假的时候终于见到了未曾谋面的奶奶,对这位开朗豁达的老人十分孺慕,一休假就会来粉丝胡同看奶奶。

“小花,你手艺真巧,这饼干怎么做的,还挺好吃。”

唐陆行往嘴里扔了一块烤的硬硬的小饼干,觉得用来磨牙再好不过。

他也是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和哥哥一样继承了父亲的身板,笑起来脸上有个酒窝,是个挺开朗的青年。

他和小花岁数差不多,所以说话也比较随意。

“恐怕是你正在长身体,所以吃啥都香。”

老太太有时候胃口不好,林青鹿正好让来盘炕的师傅给弄了个烤窑,给她做点没吃过的点心垫垫肚子。

这小饼干做的时候翻车了,曲兰珍咬不动,唐陆行倒挺喜欢。

林青鹿一听他咯吱咯吱咬东西的声音都觉得牙酸。

牙口真好。

“今年的建国庆典,可惜我没赶上。”

唐陆行很遗憾,当时他有任务,没能去现场亲眼看。

“我去了,奶奶和连阿姨手里的花就是我做的。”

林青鹿笑笑,指了指堂屋桌上的花瓶。

“咦,我还以为是真花呢。”唐陆行上次回来是两个月前了,还真没注意到屋里的改变。

“小花的手才巧呢,当时我们在石原县,小花就是靠着做布花才能给自己看病的。”

曲兰珍去检查过火炕,感觉很满意,回来听见俩人说话,笑着说。

唐陆行听过小花的家事,但是没想到她还有这个手艺。

“当时你妈妈知道她有这个手艺,拿了不少布头给小花,做了好几捧真花一样的花束,还有胸花,我们去的时候,人家都可稀罕了。”

老太太与有荣焉。

“咚咚咚,有人在家吗?”

有人敲响了院门。

会是谁呢?自她们搬到院子里以来,和别家交往不太多。

林青鹿开门一看,是街道办的秦主任。

她是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人,面容坚毅,有一双很亮的眼睛。

“冒昧打扰了。”秦玉芳笑着说。

她也是为了布花的事情来的。

“我这次来是想问问小花,愿不愿意教导一些困难家庭,让大家跟着学做布花,挣点手工费用。”

她顿了顿,“也不用将所有步骤都教给别人,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工序,让一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志能……”

曲兰珍看向林青鹿,“小花,你怎么想?”

林青鹿给她倒了杯水。

秦主任笑着接了,感慨道,“我也知道自己这个请求有些贸然,不过确实有些街坊的日子过得艰难。”

比如老柯家,家里六个孩子,男人早逝,公婆多病,剩下儿媳一个寡妇,最小的孩子才半岁,根本离不开家去上班,只能做点零碎活计,日子过得别提多恓惶。

街道办的帮扶也只是杯水车薪。

林青鹿想了想,再问过曲兰珍的意思后,很爽快的答应了,“做这些花并不难,离开老家前,我教过村里的姑娘,她们学得很快。”

女性大多心细,而且这年代衣服被褥什么的都是自己做,也有针线活的基础。

街道工厂办起来的话,能解决很多人的生计问题。

比如新娘结婚的胸花和各种场合戴的头发发带还有摆放在家里的仿真花,销路应该都很不错。

“真是太好了,有你这样无私奉献的同志,这事一定能成,销路街道负责!”秦主任大喜,紧紧握着她的手,心里越看越喜欢。

“小花同志有对象了没有?大姨给你介绍一个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