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慢穿万界,炮灰的别样人生 > 第18章 未雨绸缪

慢穿万界,炮灰的别样人生 第18章 未雨绸缪

作者:阿珍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16:34:54 来源:小说旗

啊,这就大可不必了。

林青鹿敬谢不敏。

秦主任哈哈笑着,“行啦,小姑娘面嫩,而且还年轻,合该为国家多做些贡献再成家。”

“既然你答应下来,那么街道就准备先办个小合作社,你做顾问,回头给你发一份工资,这个社长由我来担任,到时候咱们争取做出好看的花束,将来敬献给伟大的领袖!”

秦主任走了,曲兰珍说,“小花,你想好了,这可是一门手艺。”

别到时候后悔,可就晚了。

“奶奶,这没什么,其实这布花别人拆开研究研究也能学会,又不是多难的东西。只是到时候我恐怕耗费些时间去教人。”

到时候在家的时间就少了。她本职工作可是保姆来着,不能本末倒置吧。

“嗐,你这孩子,”曲兰珍爽朗一笑,“当初说的就是找个和我作伴的人,这些日子你给我照顾的好好的,比儿子都贴心,我凭啥不让你有点个人时间?”

放心去。

“要不,奶奶你可以跟小花一起去,到那儿认识人才多呢,一起说说话不也挺好的。”

唐陆行说。

老太太来了京城,其实并不总是出门,离儿子近了,一举一动反而要注意。

比如小花,她从不说是保姆,问就是跟自己作伴的小姑娘。

唐家夫妻认为就是适应现在的风气,不给他们找麻烦。

因此家里人都很在意,谁有空就过来陪着老太太说说话,省的她太寂寞。

“这倒是个好主意。”曲兰珍应下了。

她倒不是故意深居简出,实在是和小花一起之后,这个学生总是给她惊喜。

学认字很快,学京话也快,教她毛笔字和刺绣,这孩子仍旧学得快。

简直像是一块拼命吸收知识的海绵,老师得掏空自己才能教导呢。

她当老师当的过瘾,完全不觉得出门和一堆老太太唠嗑有什么好了。

街道办事的速度很快,或者说秦主任等人雷厉风行,林青鹿被邀请到一处打扫好的旧屋子,这里就是她教导学生的地点了。

也是街道“合作社”的起始之地。

来学习手工的有二三十位大姐,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和练习用的布头也就绪,她就开始了自己的顾问生涯。

曲兰珍作为编外顾问,也帮了不少忙,甚至在林青鹿旁边看了看会了,做的还挺好呢。

一个月后,“红色向阳花”工厂的同名布花,成了京城大院家庭必备的装饰物。

能够在领袖像的前面摆一两只漂亮的花束,是最新流行的时髦。

鲜花献给最敬爱的人,这句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话也风靡全城。

结婚的时候胸前别着鲜艳的小花簇,也成了新娘的愿望之一。

街道工厂大获成功,秦主任乐得合不拢嘴巴。

有些布头适合做补丁,有些精美的丝绸或者纱绢的布头根本不适合,拿来做布花不仅是废物利用,还是一种勤俭节约的表现。

布头很快就不够用了,林青鹿想起在火车上遇到的人,还专门打了电话过去找襄垣纺织厂的刘海涛,专门从他们那里订购了一批不一样花色的散碎布料和瑕疵布。

秦主任也有自己的人脉,认识纺织厂的领导,才能这么有信心在街道办工厂。

不然换成别人,第一步就要难住,因为原料难寻。

再小的布头子也有用,也并非所有人都舍得花钱买一朵不能吃只能看的花朵。

不过不久之后应该就不同了。

林青鹿的小小蝴蝶翅膀扇起,总能带来一些改变。

这个时间点,《日报》发表社论文章,最早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

见事情果然如自己所想的那样,林青鹿叹口气。

重要时期的历史进程不可影响,希望送去的技术不在此列吧。

风起青萍之末,还是专注自身吧。

她在旧书市场和旧货市场淘到了许多旧书和老家具,回去布置了自己的房间。

曲兰珍偶尔过去找书看,笑她,“你怎么比我老太太还古板?”

都是一些绣谱和画画的书。

林青鹿实话实说,“我想试着绣人像呢。”

最终目的就是绘制一幅领袖像。

曲兰珍明白了她的意思,“这是好事,你先用别的图像练练。”

她现在虽然眼不花耳不聋,但是刺绣这样费心血的事情已经做不来了。

“嗯,我想着先给您绣一幅试试。”林青鹿笑着说。

“现在的照片都是黑白的,我想给您绣个彩色的,不过得找找不同颜色的丝线。”

这当然是不容易的,现在的线,颜色就那么几种,于是林青鹿就买了本色的绣线,自己按照书上和记忆里的方法染色。

她现在的工资仍旧是十五,比工厂的学徒工还多一块,如今吃一次老莫,也就是年代文里常出现的莫斯科餐厅,一餐才一块五到两块,过得节约一点,五六块足够一个人生活。

况且她吃住都是免费的。

曲兰珍和唐国兴都说过要给她涨工资,但是林青鹿拒绝了。

给她一百块也只是个数字而已。

因为很多东西有钱没票买不到,有票没东西也花不出去。

还是那句话,她不缺东西,只是缺明面上拿出那些东西的理由。

冬天很快到了,曲兰珍搬到了东耳房居住,崔清河帮着家里运回了煤球煤块,林青鹿还出门跟人买了些木柴,足够一个冬天烧的了。

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家里没有厕所,得去公共厕所。

冬天天冷,几乎家家屋里都放了尿盆,夜里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不然只能忍受风吹屁屁凉。

林青鹿早早腌制了白菜小葱和糖蒜,趁着没下大雪,还跑了好几个地方,回来后,来家看老太太的唐家人都震惊了——

“小花,你这是把京城河里的鱼都捞干净了吗?”

林青鹿心虚地笑,没办法,这不是鱼自己上钩的嘛,咋地也不能再放生了啊。

海航和陆行兄弟俩都是跟着她见识过的,很快就反应过来,前去接手。

鱼不多,但大,她是雇了两个人给拉回家的。

“今天运气特别好,钓了好几条都是大鱼,我拿不回来,就请人家帮我送回来了。”

听着都觉得像是吹牛,可送鱼人就是被一群老爷们骂老天的声音吸引过去的。

这小姑娘跟龙王转世一样,每竿必有收获,这其中还有看上去根本不可能被钓上来的二三十斤的鱼。

你说让旁边的人上哪儿说理去。

有个爷们儿不信邪,让小姑娘在他的位置用他的鱼竿钓,结果小姑娘在那马扎上坐了不到五分钟,就上鱼了,不服不行。

“我许了两位大哥一人一条鱼,先给他们的留出来。”

俩人得了鱼都高兴得不得了,把林青鹿的战绩一顿宣扬,听得唐国兴和连海棠一愣一愣的。

唐国兴偶尔也钓鱼,但从没见过运气这么好的人。

“小花啊,改天大伯跟你一块去,也见识见识。”

【59年对大白菜、萝卜、葱、蒜、豆制品、副食调味品、蛋糕和糖块也按照城镇人口分配,限量凭票供应。

粮食定量一直在变,60年灾害困难时期,沪市市区居民每旬(10)天定量150克,到九月调整为100克,差不多一只洗面奶的重量。

61年京城年人均消费肉是八两半,这是最繁华的首都。

煤票也是凭证件按照人口定量发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