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 第337章 李由:只要赢阴嫚,别的都不喜欢!

丞相府中。

夜色渐浓,但府内的灯火依旧通明。

李由身影如风,穿过府中的回廊,神色匆匆。

他的内心充满了焦急与期待,因为他知道,自己带来的消息对父亲来说极为重要。

书房内,李斯正手持一卷简牍,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国家大事。

李由推门而入,也顾不上礼仪,直接开口道:“父亲,出事了!”

李斯抬起头,看着儿子慌张的神色,心中一沉,“由儿,何事如此惊慌?”

李由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父亲,今日朝堂之上,那些儒生们言辞激烈地反对秦池尚公主之事。”

“他们说秦池与公主同姓,按古礼,同姓不婚。”

“陛下现在还未做出决定,此事我看怕是要黄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斯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作为大秦丞相,自然知道这场婚事对于皇室和秦池的重要性。

然而,那些腐儒的反对确实出乎意料。

李由很高兴。

父亲乃大秦丞相,与陛下有着多年的默契。

陛下曾经答应过,赢阴嫚公主会是他的。

可现在却被这秦池给截了胡。

虽然宗正同意了这门婚事,但奉常那边却以古礼为由严词拒绝。

同姓不婚,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陛下不可能不考虑这一点。

向到这里,李由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他并非担心秦池尚公主的进程会被中断。

反而在想,陛下或许还是会赐婚给秦池,但未必会是大秦的公主。

咸阳城内六国贵族众多,为何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公主呢?

比如楚女、齐女或魏女?

总之,别让秦池娶秦赵的公主就是了。

李斯眉头紧锁,目光如炬,他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呵斥道:“由儿,你岂不知此事非你我能够左右!”

“那些儒生的反对,不过是他们一贯的纠缠与聒噪。”

“宗正、奉常,乃至整个朝堂,都无权让陛下改变主意。”

“儒生们此次反对,无非是因为秦池在朝堂上公然粉碎了他们分封的主张,现在他们想借此机会反击。”

“但陛下对儒生本就无甚好感,更不可能在此事上让步!”

李由被父亲突如其来的呵斥震得心神俱颤,他低下头,脸色煞白,心中五味杂陈。

他原本以为父亲会站在他这边,至少能在陛下面前为他美言几句。

但现在看来,自己的想法太过天真。

“父亲,”李由声音微颤,“儿子并非想让陛下改变主意让秦池不娶公主,只是……只是不想让秦池娶赢阴嫚。”

“若父亲能在陛下面前提及此事,或许……”

“住口!”李斯打断了他的话,“你以为这是儿戏吗?”

“陛下金口玉言,既已答应秦池尚赢阴嫚公主,岂能轻易反悔?”

“你休要再提此事,否则别怪为父不留情面!”

李由心中一阵凄凉。

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改变什么。

他默默地站在那里,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他原本以为父亲会理解他、支持他,但现在看来,自己在这件事上只能孤军奋战。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激荡。

他知道,现在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和忍耐。

原本想着,或许有一天,赢阴嫚公主真的会找不到合适的夫婿,而那时,他也就还有机会。

毕竟秦池不可能一人尚两位公主,这是有损帝王威严和脸面的事情。

可谁知,父亲居然会如此呵斥。

李斯目光严肃,沉声叮嘱道:“由儿,此事与我李氏无关,你切记不可卷入其中。”

他深知朝堂之争的险恶,不希望儿子因一时冲动而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看着李由紧皱的眉头和不甘的眼神,李斯心中一软,又安慰道:“你也不是小孩子了,应当明白陛下的心思。”

“就算陛下让阴嫚公主嫁给秦池,他也不会忘了你的。”

“秦廷宗室之中,还有几位公主,以后陛下自会赐给你一位,你又何必急于一时?”

李由听后,双拳紧握,咬牙切齿地低吼:“父亲,我想要的只有赢阴嫚,别的公主我根本就不喜欢!”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显然对赢阴嫚公主情有独钟!

李斯闻言,脸色骤变,厉声呵斥道:“闭嘴!你只有这个选择!”

“你是我的儿子,是大秦丞相的儿子!”

“你的婚事不能由着你的性子来!要懂事!”

他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震得李由心头一颤。

李由虽然满心不甘,但在父亲的呵斥下,却也没有再反驳什么。

他闭上嘴,满脸的怨气和怒气,显然对父亲的决定感到失望和愤怒。

他心中明白,父亲哪怕是丞相,在朝堂上的地位也不及那个新晋的大庶长秦池。

这一刻,李由心中充满了恨意。

他恨自己当初没有在战场上多立功,为什么那个秦池就能连连立功?

现在南北战事已经结束,他到哪里去寻找立功的机会?

没有仗可打了,难道他李由的前途就到此为止了吗?

李由的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但他也知道,现在自己无力改变什么。

……

翌日,晨曦初露,百官齐聚朝堂,盛装肃立。

秦池手持玉圭,神色沉稳,步入这庄严肃穆之地。

祖龙身披帝袍,腰悬帝剑,威严而神秘,缓缓步入朝堂,宣告大朝会开始。

淳于越,当今这位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此刻挺身而出,带头出列,慷慨陈词。

他的声音洪亮而激昂,回荡在朝堂之上:

“陛下,臣反对秦大庶长尚公主!”

“非是臣对大庶长有何偏见,实在是此事有违古时宗周之礼,万万不可行啊!”

他挥舞着长袖,情绪激昂:“同姓不婚,此乃古人之智慧,亦是我儒家坚守之礼法。”

“大庶长与公主同姓,岂可成婚?”

“此举有悖伦理,乱我朝纲,请陛下三思!”

其他儒生见状,也纷纷附和,言辞激烈地反驳着秦池尚公主之事。

他们引经据典,从宗法、礼制到天道、人伦,无一不批驳此举之荒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