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 第338章 秦池:你们儒生的礼,与我大秦何干?

周青臣首当其冲,他昂首挺胸,言辞激昂,手中紧握着一份卷轴,那上面记载着古老的典籍和礼法。

高声朗诵道:“《周礼》有云,‘同姓不婚,恶不殖也’,此乃古人之明训,意在防止血脉过于相近而导致后代不繁。”

“大庶长与公主同出一源,若成婚配,岂非逆天而行?!”

他话音未落,一旁的漆雕毕便迫不及待地补充道:“正是如此!”

“天道有常,人伦有序,同姓为婚,岂非乱了纲常,逆了天道?”

“我辈读书人,怎能坐视此等悖逆之事发生?”

淳于越颤声附和:“《礼记》亦言,‘娶妻不娶同姓’,这是为了维护人伦秩序,保障子孙后代的福祉。”

“大庶长身为朝廷重臣,更应恪守此道,为天下人作表率,而非肆意践踏礼法,贻害无穷!”

朝堂之上,儒生们群情激愤,他们或挥舞着手中的典籍,或慷慨陈词,痛陈同姓为婚之弊。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与执着,仿佛要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来扞卫这古老的礼法和天道人伦。

一时之间,朝堂上陷入了寂静之中。

三公九卿们纷纷沉默,群臣们看着这群慷慨激昂的儒生,竟无一人出列反对。

秦池心中暗叹,他明白自己尚公主的事情对于朝堂上的其他人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因此无人愿意站出来为他说话。

这也正常,毕竟朝堂之上,利益为先。

秦池深吸了一口气,既然无人愿意当他的“嘴替”,那他只能亲自出马了。

他当即出列,直面那群儒生,声音洪亮地问道:

“敢问诸位,你们所引的周礼、礼记等典籍,到底是哪一朝的经、哪一朝的典?”

淳于越冷哼一声,不屑地回答道:“自然是古礼宗周一朝的典籍。”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秦池的不屑和轻蔑。

秦池微微一笑,继续追问:“那为何要延续宗周的礼制呢?”

他的问题直指核心,让淳于越不得不正面回应。

淳于越嗤笑一声,回答道:“我大秦一统华夏,九州归一,延续的自然是宗周的社稷与江山。”

“这礼制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他试图以大义来压制秦池。

然而秦池并不畏惧,他哈哈大笑,反问道:“当年西周立国之时,天子垂拱而治,可曾遵守过夏商之礼?”

“为何我大秦共祖乃是殷商的飞廉,却要沿袭周王的制度呢?”

“这岂不是不合理吗?”

他的言辞犀利、直指要害。

淳于越被秦池的反问弄得一愣,随即怒斥道:“你这是偏论!”

“宗周立国自然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原因。”

“而现在我们讨论的是你尚公主的事情,与宗周礼制的关系。”

“你不要混淆视听!”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秦池的愤怒和不满。

秦池面带微笑,言辞却如锋刃般犀利:“大秦统一六国,覆灭宗周,取其九鼎以定天下,此等伟业,岂是宗周所能比拟?”

“我秦国赢姓,源自殷商飞廉之后,乃恶来之子嗣,说到底,我大秦是复兴了当年殷商之法与礼。”

“那么,我们与宗周又有何干系?”

“为何非得承袭宗周之礼不可?”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上的儒生们,继续说道:“莫非是因为你们儒生承袭自宗周,便认为天下都应遵循你们的礼?”

“真是可笑至极!”

“你们儒生的礼,与我大秦又有何相干?”

这番贬斥之言,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儒生们的心头。

他们气急败坏,怒气冲冲,却一时语塞,无法反驳。

就在这时,周青臣挺身而出,他面色凝重,目光坚定。

他深知此刻不能退缩,必须为儒生们挽回一些颜面。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呵斥道:“秦池,你休要狡辩!”

“宗周礼制历经数百年沉淀,已成为天下公认的道德规范。”

“你口口声声说复兴殷商之法与礼,却忽视了时代的变迁。”

“如今的大秦已非昔日的殷商,岂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

他顿了顿,环顾四周,见群臣都在认真聆听,便继续说道:“你所谓的殷商之法与礼,早已不适应现今的社会。”

“而宗周礼制则代表了文明与进步,更符合当下的道德观念。”

“因此,我们坚持遵循宗周礼制,并非因为我们是儒生,而是因为这是天下大道、人心所向!”

周青臣的言辞铿锵有力、有理有据,赢得了不少朝臣的点头赞同。

秦池冷笑连连,步步紧逼:“周青臣,你既说周礼深入人心,那我便来与你细细掰扯。”

“想当年,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妻,这岂不是违背了你们所谓的‘同姓不娶’之礼法?”

“然而,当有人问及孔子,鲁君是否知礼时,孔子却答:‘知礼’。”

“这不是明显的包庇鲁昭公吗?”

“这就是你们儒生所推崇的礼法?”

“若鲁公能违背,我秦池为何就不能?”

此言一出,周青臣顿时愣住,而那些儒生们的脸色也是骤然大变!!

他们没想到秦池竟会拿出这样的例子来反驳他们!

一时之间,竟无人能够出声应对!

秦池见状,笑意更浓,他继续乘胜追击:“不仅如此,晋献公、晋文公、晋平公,还有吴王僚、吴王阖闾等人,他们都曾娶同姓女为夫人。”

“那么,按照你们的说法,他们也都算是违反了周礼?”

“你们的周礼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为何这么多人都能违反,甚至还能在实践中辅以运用?”

“更有趣的是,连周天子自己都曾娶过同姓女,你们为何却对此闭口不谈?”

这一番反驳,真可谓振聋发聩。

儒生们被秦池问得哑口无言,他们面面相觑,心中虽然愤怒至极,却找不到合适的言辞来反驳。

淳于越更是咬牙切齿,暴怒到了极点,但他也明白,此刻的自己已是无法反驳秦池的观点。

这场朝堂上的争论,似乎已经以秦池的胜利而告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