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 第3章 试验田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第3章 试验田

作者:老街胖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30:21 来源:小说旗

要说朱元璋还是会选都城。应天府,现在的南京,又名建康或者金陵,是现在着名的六朝古都。

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改集庆路称为应天府,“应天”之名意指“上应天意”。

明朝洪武元年八月,作为明朝京师。

永乐十九年明成祖北迁,以顺天府为京师,南京应天府作为留都。

周府的庄子在聚宝门外面,刚好路过秦淮河。清晨的秦淮河,还能看到画舫在河上驻停,有的还能看见画舫上有女子在洗漱,一股浓浓的脂粉气息。

周博仁前世便是南京人,只不过穿越过来时,这里人的口音与自己明显不同,应该是传说中的官话,虽然不同,不过既然是后面南京话的祖宗,还是有几分相似,周博仁适应的也快。

随着两轮驴车晃晃悠悠的行进,周博仁被颠的七荤八素的,感叹着这时候既没有橡胶,官道也不是水泥或者沥青路,这驴车也是两轮的,因为没有转向装置,所以没有四轮的车子。

不一会儿,周家的庄子到了。这庄子很大,分布在秦淮河支流附近,取水较为方便,果然是上好的水田。

根据周博仁所了解的,自己所在的周家是个旁支,跟族里关系并不好,族中有个叫周文龙,字应乾的,曾任河南磁州知州,被罢官回乡,族中势力也一落千丈。

好在自己这一支的爷爷曾中过举人,虽然已经过世,且未曾在朝中候补过官员,但是也留下了如今的家业,如今自己的家也算是耕读世家,自己冒牌了这个时代的周博仁,竟然还是个秀才,出乎自己的意料。

庄子里有个管事的,叫李三,是李管家的弟弟,前两年李管家求着周博仁父亲给他弟弟安排了庄子里管事的位子。

李三见到周博仁直接跪下了:“小的李三见过周少爷!”。

这个李三五大三粗的,跟李管家这种身子瘦瘦弱弱的判若两人,说是一家人很难让人相信。

“起来吧,以后见我不用跪,给我介绍下庄子吧。”

“回少爷的话,咱庄子现在是三百五十余亩,根据不同的地方,种的水稻和小麦。离河近的,咱就种水稻,离河比较远的,就种麦子。”李三憨厚的搓搓手说道。

“带我去看看。”周博仁突然想到之前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有说水稻和鱼一起养殖的,可以净化水质、减少鱼病、提升水产品的品质,鱼粪还能滋养水稻,达到双赢,增加亩产,说不定可以试试。

随着李管家和李三,周博仁走在了田间的田埂上,看到不少佃农已经开始翻地,过几天就是插秧的时候。

“那个,李三啊,你有没有听说在水稻田里放鱼来养?”周博仁问。

“少爷,稻田里养鱼?”李三一脸困惑,“那鱼会不会把秧苗给吃了?”

李三对这种想法表示很震惊:“小的还从没听过稻田里养鱼,不知道能不能养,怎么养?”

周博仁想了想,看了看田埂,跳下田里去,用手比划了下田埂与田的高低差,估计在20厘米左右,感觉这压根不够养鱼的。

“李三,这边所有靠河种水稻的田,把所有梗之间的地,挖深一倍,另外在插秧10天后,捉一些河里的小鱼来养在田里,如何?”

还没等李三回话,李管家立刻说:“不行啊少爷,咱府上全靠这些田吃饭呢,这么大的事需要报告老爷的,另外这也不全是咱得地,有些是那些农户投到咱府上的,他们也不会听咱的。”李管家明显急了。

也是,毕竟有个着名演员说过,迈步不能太大,毕竟步子大了容易扯着那啥。

周博仁想起了一个老人画圈圈的故事,于是,周博仁偷偷一笑:“既然如此,那么就在这沿河的地方划两百亩用来这么做,可以吧?”

李管家和李三对望一眼,李管家只好道:“好的少爷,只不过这咋弄呢?”

“重要的是挖深一些,大概手指到手肘的位置,另外四面要用网围起来,别让养的鱼跑了。大概每亩放300多条小鱼就成。”

李三歪着脑袋想了一下,心里已经有了办法。

“我给你一个配方,可以做肥料。”周博仁对李三说,把在系统中学到的土法制作化肥的方法说了出来。

“另外你记住,这些个水稻养鱼和化肥制作的方法都要保密,要是我晓得外面的人知道了,你懂吧。”周博仁用眼神威胁李三,把李三吓得一哆嗦。

系统要求他每赚一两换一个积分,他可不想分享这个方法给别人,这样自己未来岂不是赚不到更多的钱。

李三对这个少爷实在是无力吐槽,他不清楚这个少爷为啥到庄子里指点种庄稼,虽然他刚才说的什么化肥听起来应该比现在的农家肥好,看来应该是少爷读书读来的。他暗暗下决心,自己以后有机会也要读书。

周博仁要是知道自己这一趟能让庄子管家萌发出读书的想法,应该会哭笑不得。

“这些化肥就用在麦子的种植上吧,水稻里面应该暂时用不到。”周博仁觉得水里的鱼分泌物就够了。

忽然系统的声音响了起来:“主人亲,系统中心发了一个任务,收一个徒弟,可以获得一等奖哦!”

在周博仁想着明朝亩产的时候,脑海里突然的声音把他吓了一跳。

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突然要收徒,自己去哪儿收徒啊,自己还是个秀才,什么四书五经可不懂,更别说八股文了,这才来明朝几天啊,遇到这么个任务。

“那个,收徒怎么收法,我没搞过啊,难不成大街上我随便找个人拉去收徒?还有我四书五经都不会啊!”周博仁莫名其妙。

“主人,一等奖是给你的手机配一个太阳能充电器,你不考虑考虑吗?”

“我去,这个可以啊,我手机是1t内存的,当时为了上课看小说和视频存了不少资料呢,这几天待机都没电关机了。”周博仁很兴奋,完全忘记了之前的懵逼。

李管家和李三,看到自家少爷一个人在田里手舞足蹈的,下巴都要掉下来。

李三扭过头对自己的哥哥说:“哥,少爷他经常这样吗?”

李管家艰难的摇摇头:“我也是第一次见,料想少爷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说不定喝了几口孟婆汤。”说完李管家惊恐的抖了抖身子,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回去的路上,周博仁坐在车上,仔细思考着应该怎么找徒弟。

这时候驴车进了聚宝门,周博仁向外看去,人群熙熙攘攘,看来大明中期还是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路边各种小摊位,卖什么玩意的都有,周博仁心中烦闷,下车走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