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 第4章 申时行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第4章 申时行

作者:老街胖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30:21 来源:小说旗

街边的摊位卖的东西是不少,可是都是些小玩意。有卖桌椅板凳等小家具的,一看风格就是木匠家人自己打造的;还有卖篾匠编的一系列稀奇古怪的容器,周博仁看了也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还有卖各种鸡鸭的,随地一摆也没有摊子,任凭绑了腿脚的鸡鸭扇动翅膀扑腾,甚是有趣。

周博仁走着走着,累了,到旁边的一个茶铺坐了下来,要了碗上茶。这茶水分为上茶和茶,上茶估计是给一些有身份人的茶,茶应该就是普通百姓喝的大碗茶了。

茶上了以后,看到店家穿着朴素的衣服,端着明显应该是茶铺里最好的碗,这玩意像杯子又像碗,周博仁看着里面飘着的茶叶,仔细地看了起来。

面对陌生的大明朝,周博仁对一切都感兴趣。

茶铺子也有其他人坐着,离周博仁比较远,自己穿的明显就是丝绸质地的衣服,周博仁也明白在封建社会,人的阶层分的很清楚,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像自己明显是个富家公子哥,身上还带着自己母亲给的白玉佩,应该是自己比较显眼,周博仁总觉得街上的人在时不时偷瞟自己,让自己很不舒服。

“少爷,车里有茶水呢,何必在这种地方喝茶水,端的辱没了身份。”李管家站在一旁悄悄的对周博仁说,感觉自己也跟着掉价。

“怕什么,我又不是官员,也不是皇亲国戚,还不能在街边喝茶了。”周博仁有些好笑,怪不得街上总是有人在看自己,原来是这样。

“这小茶铺子都是些泥腿子和商贾来的地方,少爷喜欢与这些人同乐,也是挺好的。”李管家苦笑道,少爷现在变化太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随他去吧。

此时,有一马队过城门而来,一连十几辆马车的商队,甚是壮观,一行人纷纷停车来此茶铺歇脚。十几人都是商贾打扮,其中一个年轻人颇为英俊,一副儒生打扮,在商队中很显眼。有明以来都是重农抑商,尤其是读书人看不上商贾,更别说与商贾一起行动,所以这年轻人甚是扎眼。

“小二,每人来碗茶,再上些点心。”商队一个大汉说道。

“好嘞,各位稍待。”一看来了大生意,茶铺老板很开心,转身忙活去了。

周博仁对此如好奇宝宝一般,盯着商队那波人,尤其是那年轻人,看了不知道多少眼,这已经属于不礼貌的行为。

被看着的儒生年轻人也不恼,茶上了之后迎着周博仁的目光,双手一举茶碗,对着周博仁说:“这位仁兄,请了!”

周博仁略显诧异,举着茶碗也做了个请的动作,不禁对这青年很有好感,喝了一口,周博仁主动起身,抬手介绍自己到:“在下周博仁,应天府人士,不是兄台是?”

那位年轻人随即也起身,抬手到:“在下平江府徐时行,字汝默,跟着商队来应天府做些小买卖补贴家用。”

徐时行?周博仁想了想,他记得嘉靖年有个状元叫申时行,也是字汝默,不过这家伙为啥姓徐呢?

不过既然叫时行,与申时行名字一样,表字也一样,平江府就是现在的苏州,跟申时行老家一样,于是周博仁试着问道:“汝默兄是姓徐吗?”

见到有人这么问自己,徐时行一愣,随即道:“在下曾被过继给舅舅徐尚珍,因此姓徐,不过家父姓申讳士章,申是在下的原姓。”

周博仁心里一惊,暗道幸运,这家伙可是未来的大明首辅啊,跟张居正是一个时代的,好家伙,遇到个未来大腕,可得好好打打关系,以后还不得起飞啊。

于是周博仁恬不知耻的跟申时行聊了起来。

申时行祖宅在平江路混堂弄,一直在东华堂里寒窗苦读,申时行的曾祖父是申周,生有两个儿子,申堂和申乾。申乾是申时行的祖父,字易卿,号东城,申时行的父亲申士章,字俊民,号古愚,平江府学生。申时行的母亲去世后,申时行父亲悲痛欲绝,将读书求取功名、入仕光耀门嵋的愿望全寄托在申时行一人身上,于是更加用心教导,申时行好学勤奋,十六岁进入县学。

如今申时行已经20岁了,上一次乡试不中,为了补贴这几年为自己读书的家用,准备将一些家乡特产跟着商队来应天府卖掉。

周博仁心里一动,如果能将申时行收为徒弟,岂不是以后自己真正起飞了。这个时代,师父的地位非常高,而申时行作为未来的首辅,肯定属于人上人的,这个时候拿下,岂不是爽歪歪。

那应该怎么做才能收他为徒呢?

“不知周兄弟可参加下次应天府乡试,博个举人功名?”申时行问道。

周博仁自然是知道自己就算去也是出洋相的,自己冒牌秀才几斤几两心里还没点13数吗,要是没有什么机遇还真不会去,即使自己老爹拿着棍要求自己去也不去。

周博仁诚心说道:“说实话我不打算下次考,我更沉心于实用之学。如今江南日子过得红火,更有许多士子寒窗苦读,比前人更为精进,竞争激烈,没有万全准备难以出人头地。我于农事医学和匠造之学略有研究。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让老百姓生活更好的人。”

听到这几句诗,申时行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嘴里喃喃着不知道什么,一时之间甚为失态。

“汝默兄?汝默兄?”周博仁用手在申时行眼前晃了几下。不知道申时行咋了,中邪了这是。

“在下听闻周兄随口的一首诗,竟然失态至此,见笑了。周兄还说自己学业不足,如今随口一诗竟有如此大才,汝默不及也。”申时行垂头丧气道。

周博仁竟然一不小心装了个大13,忽然想起来这首诗是清朝人写的,怪不得申时行如此模样。

周博仁心里一动,说不得自己能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他成为自己弟子。

“汝默兄可知,百无一用是书生?”

“不知,倒想请教?”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周博仁又装了一个13,接着说,“书生,武不能卫国,文不能禁贪腐。商人能互通有无,匠人能做得好物。整天吟诗作对,苦思八股,百无一用。”周博仁摇摇头,心里对书生的意见跃然于脸上。

申时行先是从听到新诗的激动,到陷入深深的思索,以至于旁边的商队都先行走了也浑然不知。

对于申时行来说,读四书五经,听圣人之言,是古往今来天经地义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周博仁这种标新立异的言论他还是第一次听到,他从来没想到,不受重视的商贾和工匠,在周博仁这样秀才的眼中,竟然这么的重要。

“这个世间的发展是不断的革新的,比如在汉代,书籍还是写在竹简上,后来出现了造纸术,雕版印刷,甚至活字印刷,使得书籍的价格不断降低,若没有工匠们不断的努力,穷苦人家还没有办法读书。”周博仁继续道。在这个时代可没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

“因此我立志要研究实用之学,让田亩种出更多粮食,让物品流通到蛮荒之地,让百姓生活的更容易,让天下人都有书读。”周博仁憧憬着,希望自己不白白穿越这一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