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 第54章 周氏培训班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第54章 周氏培训班

作者:老街胖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30:21 来源:小说旗

周博仁继续跟徐邦瑞详细交谈后,回到了自己家。

那倭寇已经被俞大猷部逼的南下到福建,在福建的山林里,还在山里转悠呢,这样看这也不是急需要解决的事情了。

自己已经与徐邦瑞约好,他那边负责造船,军事化训练大批船员,平时用来在朝鲜倭国交易,战时作水师。

周博仁负责建立自己的书院,培养技术人才,负责匠造各种兵器和火铳火炮,甚至还运作了一个卫所给周博仁指挥,至于这些武器和卫所的“批文”,徐邦瑞也顺带着搞定。

从魏国公家出来之后,周博仁来到了自己的铁匠铺,见到了蒋老汉和他儿子蒋升。

“周大人来了。”蒋老汉终于再次见到自己东家,而且还是官身,“见过周大人。”说完拉着蒋升要一起跪下。

周博仁见状上前拉住蒋老汉,连忙说:“以前怎么称呼现在还怎么称呼,见了我也不要跪,这不是折我的寿嘛。”

“哪能啊,见到官老爷就下跪肯定没错。”蒋老汉讪讪的说道。

这也是封建社会小人物的无奈。

“无妨,现在铁匠铺子,生意怎样?”

“回大人的话,咱这铁匠铺子,除了上次大人要给俞将军的那批货,剩下都是用百炼铁来生产农具,咱的百炼铁的价格比生铁还便宜,这附近的铁匠要么来咱铺子里干活,要么转行到其他地方去了。基本上应天府所有的农具,都有咱家铺子来生产。”

“哦?目前有多少手艺成熟的铁匠?”周博仁忽然觉得这个蒋老汉似乎已经成功收购了应天府的所有铁匠铺。

“现在咱的铁匠铺子,有铁匠加木匠一共230人,手艺好的,也得有80个人,剩下主要是学徒。”

“那这80个人都认字吗?”

“手艺好的铁匠确实有几个认字的,但是不多。”蒋老汉掰着手指头数了一下,“基本上都是铁匠的子嗣,自己也不是匠户,本来想去让儿子去读书,结果发现不是这块料,加起来会认字的有20个。”

“哦,这么多?”周博仁很诧异,本来能以为有一两个就不错了,没想到能有20个人,简直是上天给自己赏饭吃,“这样,您把这20个人明天叫到我府上,我给他们包吃包住发月例钱,给他们讲课,然后帮我制造东西。”

“这怎…怎么使得,大人包他们吃住就已经很好了,更何况还是让他们读书,怎么还发月钱?”

“我不是让他们读书去考科举,而是更好的造东西出来,否则他们在这儿自己也能赚钱,为何一定要跟着我呢。一个月二两银子够不够?”

周博仁说完就觉得后悔,一个月二两银子太低了,难道自己是周扒皮?

“这也太多了,铁匠一年能赚个三五两已经是老天爷赏饭吃,包吃住一个月还二两,一年可就24两,他们全家都可以不用干活了。”蒋老汉摇摇头,觉得东家是有银子烧的。

“没事,自己人,就这么定了,蒋升也认识字吧?”

“认识的,认识的。”还没等自己老爹说话,蒋升就抢着道。

“那明天就由蒋升带着,一起到我府上吧。”

“多谢周大人!”蒋老汉和蒋升同时喜道,跟着自己东家混,绝对不会吃亏,因为东家不但有钱,还是个不小的官,对于他们这种平民老百姓来说,是个绝对难以仰望的存在。

周博仁回去的时候,在扩建后的自己家,找了个大屋子,把当时用来教申时行的黑板拿过来装好,摆好20人的桌椅,准备继续自己的教学事业,反正官员报到只要在截止日之内就行,还剩下半个月,足够周博仁教他们的。

为了进一步加快进度,周博仁找徐邦瑞,从太府那里拿了不少标准的度量器具。

明代对度量衡的管理非常严格,所有度量衡器具均由官府制造,以保证量值的统一。政府对私造度量衡器具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凡私造斛斗秤度者“依律问罪”,知而不揭发者“事发一体究问”。

此外,明代还设有专门的行政机构负责度量衡的管理,如太府。负责制造和校准度量衡器具,确保其准确性和统一性。

这次的教学,周博仁准备教基本的数学知识、物理力学部分和一部分关于冶炼的化学知识,普及阿拉伯数字和标点符号,以及度量衡的转换。

关于设备制造,先从水利机械讲起,看看吸收效果如何,再逐步教蒸汽机。

当然,对于这些学生,周博仁还打算强化他们的体能,跟着自己每天锻炼,这些人,就是以后自己的班底,也是自己的种子。本来还指望申时行,但是现在想想看,还是首辅之位比较适合他,毕竟历史上他就是首辅。

接下来的半个月,真是苦了周博仁。

实际上手教他们,真的是各种情况百出,接受能力比申时行差了太多,不得已周博仁放慢了教学进度,以至于这半个月结束后,他们才堪堪学到水力机械制造。

不过也有好处,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发现了其中有三个人接受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人,一个是蒋升,其他两个,一个叫孙正,另一个叫张淳。这三个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年轻,最大的也就是蒋升了。

在周博仁去兵部报到的前一天,周博仁把这三人交到自己面前。

“蒋升、孙正、张淳,你们三个是在我教学过程中,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最强的,而且你们也承接了父辈的手艺,接下来我准备让你三个继续跟我学习,我做兵部郎中的时候可能会去其他省份,你们也跟着我去,我有空就教你们。”

三人立刻跪了下来:“谢师父。”

哈?周博仁没反应过来,自己这是又收了三个徒弟,在他们眼中,跟随别人身边学习就是拜师学艺。

“也好,我就做你们师父。”既然古人脑子一根筋,就用他们的逻辑来吧,反正虱子多了不痒,弟子多了不愁。

“你们先回去,给你们家里人说一声。”

“是!师父。”三人特别激动,跟着连中三元的官员学习,这是他们几辈子也修不来的福分。

听说他们三人回去以后的三天内,媒婆把他们家的门槛踩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