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 第55章 兵部报到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第55章 兵部报到

作者:老街胖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30:21 来源:小说旗

“在我去兵部报到之后,可能暂时没有时间教你们,这几本书,是我之前写给当朝翰林院编修申时行的,也是你们的大师兄,你们三个好好学习,互相印证,有问题你们解决不了,我再来解答。”周博仁对着蒋升、孙正和张淳说道,“另外,这几本书就你们三人可以看,其他人不能看,你们要保管好。”

“是,师父。”三人同时给周博仁拱手,恭敬说道。

“另外,剩下的十七人,我给他们布置了任务,就是制造水力锻锤,这样就不用人工锤铁,以水为动力,可以做很多事情,你们去跟着他们一起制造,制造完毕后再看我给你们的蒸汽机图纸,这图纸也不能示人,你们能理解多少算多少,蒸汽机未来为师有大用。”周博仁补充说。

做甩手掌柜的感觉就是好。先扔给他们去研究,万一研究出来了呢,岂不是省了自己去解答,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惊喜,三个臭皮匠都能顶个诸葛亮呢,更何况三个有手艺的尖子生。

第二天,周博仁穿戴一新,去南京兵部报到。

作为连中三元且在京不久就被外派的冉冉新星周博仁来说,上班第一天就能见到南京兵部尚书,也是值得自己吹嘘一番的。

韩士英,字廷延,号石溪,四川南充县人。明武宗正德五年乡试中举,正德九年中进士,录吏部主事,转户部郎中。后外派江西榷锐。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韩士英升工部右侍郎加官保择将,总督漕运、巡抚江南。翌年,领南京兵部尚书衔。嘉靖三十一年加太子少保,授资政大夫参赞机务,领上卿上柱国兵部尚书。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接到明世宗朱厚璁的谕普准休归故。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终老林泉,卒寿于马兰沟。

这个老人家是个狠人,当初宁王朱宸濠久蓄异志,阴谋夺权,气焰十分嚣张,朝臣外吏奔走依附,唯恐落后。韩士英在江西榷税期间,宁王为扩大势力,千方百计拉拢他,并以重金相贿,都被他婉言拒绝。面对宁王的恐吓,仍刚正不屈,他那秉忠不移、直淳为国的大节,令宁王折服,后来才不忍加害。

连造反派都不敢惹的主,是有两把刷子的。

韩士英曾经督师戚继光转战浙江、福建,九战九捷,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倭头;白水洋战斗,全歼倭寇2000多名;长沙之战,消灭倭寇3000余名;横屿岛渡海之战,消灭倭寇1000多名。

周博仁知道,这个时代跟戚继光或者俞大猷交好的人,基本都不是坏人。

“下官参见尚书大人。”见到这个大佬,周博仁是真心敬佩,弯腰拱手说道。

“免礼,你就是新科状元周振南,一看就是一表人才,不愧是跟倭寇交过手的。”一上来,韩士英就给周博仁戴了个高帽。

“下管惶恐,虽没什么武艺,但是喜欢射箭,远远的击杀倭寇还是能做到的。”周博仁不知道这韩士英什么套路,先自谦,再透露出自己也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哈哈哈,振南过谦了。”韩士英捋了捋胡子,“老夫最喜欢能跟倭寇干架的人,能否详细讲一下去年击杀倭寇的经过?”

周博仁于是详详细细地说了下击杀倭寇的经过,听得韩士英连连点头。

看到自己上官似乎对自己有好感,周博仁也轻松了许多,就怕遇到个不讲理的,或者是严嵩派系的。

“振南不愧是我辈读书人的楷模,能文能武。不过这次倭寇有万五之数,你可有把握击溃?”

周博仁想了想:“不知现在这股倭寇在何处?”

“据胡汝贞所说,这股倭寇刚上岸就被俞大猷追击,逃到在福建以北的山区,未曾到达福州。”

周博仁大概明白了这股倭寇的位置。

韩士英又接着说:“这个俞志辅,不知道为何最近战力特别强,得到了一些黑刀和火铳,这刀比倭刀还厉害,吹毛断发,与倭刀对砍都能砍两半。这个火铳也打的隔很远,300多步仍能破甲,问他要点火铳都不给本官。”

说到这里的时候,韩士英气呼呼的,看来这大佬也没能占到俞大猷的便宜,因为这俞大猷就是个抠门货。

“下管曾与俞志辅有旧,黑刀和火铳,我这也有一点,尚书大人不嫌弃的话,明日我带过来。”

韩士英眼睛放光,立刻说道:“既如此,明天就拿来吧。”

我去,看来俞大猷不给这韩大人东西是有原因的,读书人真是张口就要,还义正词严的,好歹客气一下啊。

算了,谁让人家是大佬呢。

“振南,现在胡汝贞那边压力很大,倭寇逃进山区很难剿灭,你三日后启程去浙江找他吧。”

果然不出周博仁所料,马上就要去找胡宗宪报到去。

南京兵部没有啥事情,作为兵部郎中,周博仁的手下处理公务那是绰绰有余,自己喝喝茶等放衙就行,这是上班第一天,除了跟尚书唠唠嗑就是喝茶,养老圣地南京六部果然名副其实。

这三天自己得好好安排下。

水力锻锤已经造好,用水力带动的拉膛机也制作完毕,周博仁先用自己的钱下了黑刀和黑匕首各1000把,振南步枪1200把和相应弹药的订单,多余留200个火铳备用。另外还下了铸造了100门小炮,这小炮的图纸已经给蒋老汉,比俞大猷那边振南一号火炮好用,并交待蒋老汉造好后要秘密地储存自己订的东西,回头有人拿证物来取货。

在家的时候,周博仁告诉父母要带唐诗雨、小翠以及自己三个徒弟去浙江,周安之倒是没有什么,姚玉兰却把周博仁拉到一边。

“仁儿啊,你带唐姑娘和小翠去可以,但是不要忘了娶正妻之前她俩最好不要有子嗣。”

周博仁反应了好一会才明白自己母亲的意思,不禁哭笑不得,尴尬地说:“娘,孩儿明白,自有分寸。”

三日后,周博仁一行人站在长江口的船上,向岸上的大哥和娘亲挥挥手,缓缓离开了应天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