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醉枕大明 > 第213章 针砭朝政

醉枕大明 第213章 针砭朝政

作者:会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36:35 来源:小说旗

菜已布好,酒已开封,四人坐定开席。

纪浩拿过那坛秋露白酒给刘大章、胡柏奇斟上,随即又给王煜和自己斟满。

刚才纪浩提议找地方饮宴更多是为了游玩有些累了,想顺便休息一下。不过刚才等待酒菜的闲聊,听说了刘大章、胡柏奇两人的事情,倒是真心想要结交一下了。

听自己二舅哥王煜讲述,这刘大章名气着实不小,其画作被广为推崇,其诗词名气也不小。其父刘澄甫和叔父刘渊甫都是嘉靖初年有名的海岱诗社主要发起人,诗名卓着。其曾祖是成化年间内阁大学士刘珝,弘治皇帝御赐祭联:忠裨于国,允称一代名臣;孝表于乡,堪称三朝元老”,并加封太傅,赐谥号文和。他是上一科青州府院试的案首,本来上一科的秋闱便是解元的有力争夺者,但是因其父病故,不得不守孝,未能参加上科秋闱。如今守孝期满,今科秋闱是公认的山东解元最热门人选。

而据刘大章介绍,胡柏奇的父亲是胡宗宪,曾任青州府的附墎县益都县做知县,前些年因为父母先后去世,是以丁忧在家多年,直到去年才起复,如今在边地任宣府镇巡按御史。胡柏奇这些年因为就读松林书院,一直留在青州府读书。

虽然如今的胡宗宪仕途才处于刚起步阶段,还只是一个七品巡按御史,在大明还算不得什么人物,但是纪浩却知道他很快会成为大明朝廷的重要人物。他日后出任直接总督,主持东南大局,重用戚继光、俞大猷,最终剿灭倭寇,在大明历史上,可是与于谦并称“功勋最着者二臣”的存在。

纪浩了解了二人的情况之后,自然生起结交之意。这两位论起家世来,可都不是普通人家,而且学识能力都不简单,未来说不定成为自己可以抱着的大腿呢。

美酒斟满,纪浩端起酒杯酒杯对刘大章和胡柏奇笑道:“久闻章山兄、奇峰兄大名,今日得见,实在是三生有幸,小弟就借这一杯薄酒聊表仰慕之情!”

王煜听纪浩的话,也忙很识趣的一起举杯道:“久闻两位兄长大名,今日得见倍感荣幸,小弟跟文泽一起敬章山兄、奇峰兄!”

刘大章见两人说得诚恳,当下笑道:“两位贤弟实在是太客套了,咱们四人在此相聚也是缘分,咱们为这缘分共同满饮此杯!”

胡柏奇见状,没有说话,只是也端起酒杯随着刘大章一起敬酒。

随即四人一起同饮杯中美酒。

不过胡柏奇敬酒的时候未说话,放下酒杯时却自嘲道:“你们两位久闻章山兄大名还有可能,但是在下却是没什么名气的,估计你们连在下区区贱名,今日也是头一次听说吧。”

刘大章听了胡柏奇这样直接的话语,连忙在旁转圜道:“奇峰就是这样直筒子性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两位贤弟别介意。”

纪浩和王煜都是打个哈哈,笑道:“不介意,不介意。”

只是纪浩心中却暗道:虽然我没听过你的名字,但是你老爹的名字我却闻名久矣。

当下,四人就着这阳溪湖的时鲜酒菜,一番把酒言欢,几杯酒下肚,聊得的事情也逐渐多了起来。

刘大章见纪浩随口吟出的词作便是经典,而且其行书飘逸潇洒、自称一派,颇有同道之人的亲近感,是也是颇为愿意与之结交。而纪浩听王煜介绍了刘大章的身世生平之后,觉得这人说不定以后能是条大腿,自然也有心结交。

是以,这一番饮酒畅谈,几人倒是聊得颇为投机。

刘大章和王煜都算是饱学之辈,胡柏奇虽然比起他们两个稍有不如,能在松林书院待了这么多年,这水平自也不差。

四人中只有纪浩算不得什么饱学之士,但是他两世为人,特别是他曾在后世那个知识爆炸、资讯发达的年代生活了二十多年,天南海北、古今中外的见闻知道的也着实不少。虽然几人偶尔聊起这诗词文章、佚闻典故来,纪浩和他们不在一个频道上,但是他有时说起一些奇闻怪谈来,刘大章三人也是闻所未闻,是以对纪浩也不敢小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四人越聊越热络起来,颇有相逢恨晚的知己之感。

此时四人都已经开始有些面红耳酣,说话顾忌也少了许多。

纪浩见胡柏奇今日一直板着个脸,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很是有些不解。

说起来他家世也不错,而且他也年纪轻轻就考中秀才,虽然今科的科试未过,但是以他的学问在松林书院都是拔尖的,考中举人似乎也是迟早的事情,似乎没有整日心情不快的理由。

此时趁着酒劲,他不由的把心中的好奇问了出来:“奇峰兄今日为何一直郁郁寡欢?”

胡柏奇沉声道:“朝廷奸佞当道,我辈无法铲除奸邪,是以心中不快。”

“呃……”纪浩没想到自己随口一问,胡柏奇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一时有些张口结舌,不知道怎么回答。大家在这天南地北的闲聊,聊得都是诗词文章、风花雪月,这家伙冷不丁冒出朝廷奸佞当道的言论,他一时真不到接什么话好。

刘大章见状,在旁对纪浩说道:“文泽不用理这家伙。他就一死板性子,整天想些不相干的事情!”他跟胡柏奇是好友,见他最近郁结于心,是以今日特地拉他出来游湖散心。

随即刘大章对着胡柏奇道:“朝廷的事情不是你一个小秀才需要去想的,你安安心心学你的文章,考你的举业便行了。今日出来游玩,你便好好宽心散心便是。”

胡柏奇脸色通红,猛地一拍桌子,大声道:“我辈文人虽处江湖之远,但也应忧虑庙堂之高的事情。严党奸邪害死夏阁老、曾总制,连脾气谦冲的翟阁老都被他们逼出内阁。如今朝廷被严党只手遮天,只顾逢迎圣上,搜刮百姓,而我辈文人却对其无能为力,如何能宽心游玩?”

胡柏奇口中的夏阁老自然是前内阁首辅夏言。夏言为人有治国之大才,为人刚正不阿,心系天下,胸怀万民,为士林榜样。而其口中的曾总制则是节制延绥、宁夏、甘州和固原四大军镇的三边总制曾铣。曾铣节制三边,鞑靼不敢来犯,为西北之屏障,然而两人却被严党所害,天下无不惋惜。而其口中的翟阁老是夏言首次卸任首辅时的内阁首辅,为人冲和,甚得士林拥戴,因为其为青州府人士,在青州士林威望更着。

胡柏奇这一番话说完,纪浩三人一时沉默无语。

在坐的四人也都是知道如今朝局的,只是严党势力如日中天,他们还都是白身,除了义愤填膺,也是无能为力,是以都不愿去面对,也不愿意去提及。

纪浩发现这胡柏奇确实是真爽性子,四人这还只是初见,这种交浅言深的话竟然都说出来了,而且纪浩刚才已经表明了自己是去京城赴任的锦衣卫百户的身份。

显然,通过刚才的一番交谈,胡柏奇认定纪浩和王煜是可以交心的人。若不是认定纪浩是可以交心之人,估计他也不会说这一番肺腑之言。要知道,锦衣卫可是有侦缉天下的职责,胡柏奇这话要是被纪浩汇报到上峰那里,可能没多久就会被严党侦知。

纪浩对此倒是暗暗有些感动,对这个面冷心热的书生多了几分好感。

不过纪浩虽然欣赏胡柏奇的一腔热血,但是却没法做些什么,因为来自后世的他很清楚的知道,严嵩一党在朝廷只手遮天的局势还会持续十几年。这期间很多义愤填膺的官员去弹劾严嵩,下场都很惨。只要嘉靖皇帝保持对严嵩的信任,他便不会倒台。

历史上同样擅长揣摩嘉靖心思,背后还有裕王支持的次辅徐阶,经历了无数的斗争,才斗倒了严嵩父子,他们几个微末之人,对这种庞然巨物般的存在基本毫无办法。

四人沉默半晌儿,王煜开口道:“朝堂之事,我等俱都是白身,就算义愤填膺,也无法上达天听。不过奇峰兄也不必过于愤懑,小弟相信朝堂自有忠义之士,他们自然不会坐视奸佞当道。”

胡柏奇却依旧愤愤,直愣愣的说道:“我看够呛,朝廷若是有忠义之士,严党奸佞也不会只手遮天了。而且我也不太同意时庸你的看法,若是人人寄希望于别人出手弹劾奸佞,那估计大家都只能会坐等了。诛除奸佞,以正视听,我辈文人应当义不容辞才对。”

刘大章这时叹了口道:“奇峰你说朝廷有奸佞,我辈应当正视听没错,但是也要等有那个能力之后再去做。在此之前,应当保存自己,留下有用之身,日后才有施展的机会。我辈如今应当努力读书科考,等到登科出仕了,再仗义执言不迟。如今我们一介白身,连上奏折达天听的机会都没有,这时候妄议清除奸佞,只会让自己麻烦缠身,且毫无用处。”

《大明会典》规定只要是官员,不管是几品,都有权利上奏折的,理论上来说哪怕是不入品流的典史、驿丞之类也可以,当然如果是吏,那是不可以上奏疏的。

刘大章说这话的意思,自然是劝胡柏奇现在先安心举业,等到登科为仕有权上奏折之后,再谈诛除奸佞。

王煜也说道:“如今朝局不宁,我辈更应努力。等到金榜题名,咱们争取进都察院当个御史,到时这朝廷若有不公之事,我辈定当为之发声。”

胡柏奇听了两人的话,神色渐渐平静下来。其实他何尝不知道这些,哪怕他现在再如何义愤填膺,也是无济于事。只是他心中有块垒,今日遇到志同道合的友人,不吐不快。

他父亲胡宗宪丁忧起复之后,如今就是都察院外放宣府镇的巡按御史。最近他曾写信让父亲为天下计弹劾严嵩一党,但是父亲却来信严厉斥责于他,让他安心在松林书院学习,不要妄议朝政。这才让他最近心中更加郁郁不快。

如今听到王煜和刘大章话,知道他们说得在理,也是为他着想,是以心里的块垒稍稍缓解。

纪浩没想到这胡柏奇还是个热血青年。他后世的记忆中,他父亲可是跟严嵩的关系很暧.昧,正是有了严嵩的支持,他才能够主持东南大局,安心剿灭倭寇。也是因为他跟严嵩的关系,导致了严嵩倒台后,他被清算,以悲剧结束一生。

世事难料,或许经过社会的风霜洗礼后,胡柏奇也会变吧,但起码现在还是那种颇有正义感的青年士子。

当下,纪浩也在旁道:“朝廷有奸佞,我辈更应该努力奋进,争取早日出仕为官。只有有了本钱,咱们才能跟奸佞去斗争。”

胡柏奇这时看着纪浩道:“文泽你现在不是已经是锦衣卫百户了吧,作为朝廷正六品的命官,你是有权上书弹劾严党的。”

纪浩刚才说话时,一时忘了自己已经是锦衣卫百户了,此时听了胡柏奇的话,不由的有些尴尬。虽说大明只要是官员就有权上奏疏,但有权归有权,你一个小官随意上奏疏,也是犯忌讳的,朝廷很可能会认为“妄议政事”。除非一些涉及朝廷政治斗争的特殊事情上,且后面有人怂恿或罩着,不然那些微末小官基本不会有人上奏疏。

况且,这严嵩一党可是还有十几年才会倒的,这个时候招惹他们,很可能会死无葬身之地的。历史上严党专政时,有名越中四谏、戊午三子分别弹劾严嵩,下场可都很惨。纪浩觉得在没有实力的时候,去招惹严嵩他们实在是不明智,而且他也没有那个胆量。

纪浩有些尴尬的开口说道:“小弟觉得这事儿应当从长计议,积蓄力量,等实力足够了,再全力一击。”

胡柏奇想了想,说道:“文泽说得也对。”

刘大章这时在旁转移话题道:“今日大家是出来游湖散心的,咱们不谈国事,只聊风.月。”

王煜也赞同道:“对,今日良辰美景,咱们只聊风.月。”

纪浩也忙附和道:“对,对,只聊风.月。”

胡柏奇脸上露出一些笑意,不似刚才板着脸了,微微点了下头,没有说话。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