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170章 书院的目的

初唐小闲人 第170章 书院的目的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让没有观察多久,便开始寻找出口。

“八阵图”的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四正阵,以水火金木四元素,为龙虎鸟蛇四奇阵。

四正四奇,此为八大阵。

而大阵之中又有小阵,可随山川地势的变化而灵活变换,一共是六十四小阵。

百家书院做出了其中三十六种小阵,便意味着这座迷宫可以有三十六种变化。

能将迷阵做得如此复杂,足以证明墨家与公输家的底蕴。

不过,阵势未启之前,这就是一个寻常迷宫,还难不倒李让。

作为一个qq三国的骨灰级玩家,李让不说熟知八阵图的每一种变化,但也不至于会被困在一个迷宫里出不去。

只是需要点时间而已。

李让陷入了思考,给他带路的墨家弟子也很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看着眼前的一道道叠墙,李让嘴里念念有词。

“西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者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

念完之后,李让闭上眼睛想象了书院的朝向。

书院是坐北朝南之象,但书院利用了视觉错位将迷阵之内的方向颠倒了过来。

所以,迷阵之中的方向是反的。

睁开眼睛,李让感受了一下方向,忽然咧嘴一笑,喃喃自语道:“八阵之中,生门在艮宫所在的东北方位,所以,真正能进入书院的方向在迷宫之中应是西南方位才对。”

李让一直都是一个行动派,确定了方向,便顺着西南方向的甬道走去。

甬道的尽头是一道木墙,正常看见了木墙之后,第一想法应该是原路返回。

但李让没有,他走到木墙面前,轻轻伸手往着左边扒拉一下。

几乎都没怎么用力,墙壁便被李让拉开。

而后,一道更加高耸的木门便映入李让的眼帘。

带路的墨家弟子走上前,一脸敬佩道:“李县侯不愧是集百家之大成者,在下佩服。”

“雕虫小技而已,不值一提。”

李让谦虚了一句,随即指着眼前这道紧闭的大门问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道门,才是书院真正的大门吧?”

“呵呵,不错,此门正是我书院之正门。”

青衫少年说着,抬起手便推开了大门。

“能走过迷阵来到我书院大门口之人,我书院便不会再设置任何阻碍,李县侯,请。”

李让抬眼看了一眼门后的景象,忽然明白了少年口中的不会再设置任何阻碍是什么意思。

门后空旷一片,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之上别说树,连根草都没有。

广场的尽头,是一座古拙的大殿,门额上书龙飞凤舞的开智堂三个斗大之字,落款正是李世民的私人小印。

李让迈步朝开智堂走去,那青衫弟子继续开口介绍:“李县侯,我百家书院取开智,善识,定宗开设三堂,三堂可容纳弟子六千名。其中开智堂设学六年,善识,定宗各设学三年,一共十二年,十二年期满,入职大唐科学院,另私设有归真堂为书院学子所有,可专司钻研学问......”

随着少年的讲述,百家书院的真正面貌也在李让眼前逐渐铺开。

十二年制的教育方式,各堂开设的科目与类别都有详细的归类。

李让越听,眼睛越是冒光。

这哪是百家书院,干脆改名百家大学算了,竟然连星相学这么冷门的学科都准备开授,更别说寻常的算学,格物,医学,哲学......

百家书院这是要逆天啊。

李让津津有味的听着墨家弟子讲述书院的全貌,脚下却没有停住脚步。

他想看看百家书院还有多少好玩的东西。

一路走过开智堂,善识堂,定宗堂,归宗堂,甚至连书院茅厕李让都没有放过,进去痛痛快快的放了一泡水。

主打的就是一个来都来了。

将整个百家书院逛完,一个上午的时间也就悄然而过。

然后,李让得出了一个结果,百家书院的综合条件比起后世的理工类大学丝毫不差,就是地方小了一点。

毕竟,全校加起来就只能教授六千名弟子,放在后世也就和一个高中的规模差不多大。

但......这是在大唐。

寻常地方书院能够教授一两百名学生已经算是有点规模的书院了。

大唐的官方指定大学国子监,在巅峰时候人数也就八千人上下,那还是在开元年间,还是加上了各国遣来的遣唐使留学生才有那么大规模。

所以百家书院能教授六千名学子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李让逛完书院开始往回走,而其他的宾客才开始逛。

书院举办一个建成仪式的目的说白了就是招生,招各种有权有势还有钱的学生。

请大唐这些勋贵过来,就是在变相的展示书院的实力,好让他们来当冤大头,把家中的子嗣送过来上学。

毕竟,百家书院这么大一座书院,不可能全靠李世民一个人养着。

倒不是说李世民养不起,而是涉及到一个面子问题。

百家传承千年,最后却成了依附于帝王的囊虫,以百家那些老家伙的骄傲,是绝对无法接受这个结果的。

况且,百家也不可能一直依附帝王。

如今李世民倒是看重他们,谁能保证李世民的继承人也能像李世民一样?

否则他们吃饱了撑的安排那么多弟子站在风雪里等候,还要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来装逼,大家凑一块吃吃喝喝不是更热闹?

基于这个目的,随着书院之中聚集的宾客越来越多,一幕幕喜相逢的场景也在每一个角落里上演着。

李让一路走回大门口,便已经“偶遇”了好几位长辈。

而这些长辈家中,大多都有一些不省心的子嗣。

比如程咬金家里有三个缩小版的混世魔王,程处默,程处亮,程处弼,小小年纪便有了长安三害的名声。

再比如李让的两个小舅子,李景仁与李景恒这哥俩,仗着李让老丈人李道宗的威名,在宗室子弟之中乃是堪称恶霸一般的存在。

还有尉迟恭家那两个双生的孽子,尉迟宝庆与尉迟宝林,三岁偷看侍女洗澡,五岁就敢偷侍女的贴身衣物。

现在才十三岁,连外室子都已经生了好几窝了。

房玄龄家老二,长孙无忌家老二老三,高士廉家的老四.......

总而言之,长安的一群二代之中,基本上都是令人谈之色变的人物。

李让年纪比他们大了一茬,所以很少和这群二代们打交道,就算打交道也是和他们的父辈。

但这些人的累累恶名,即便李让久居太平村都有所听闻。

而这些人,就是书院第一批要招收的弟子。

李让估摸着等过完年,要是书院能将这些人都管控起来,长安的百姓很大概率要给书院送来万民书万民伞和锦旗。

书院为民除害啊,简直大快人心。

时间来到中午,李让回到书院门口,开始百无聊赖的等待起来。

等待什么,当然是等待最重要的宾客驾临,然后好开饭啊。

书院建成这么大的事情,李世民这个大老板肯定......不会来。

主要是李世民最近正在头疼如何恢复关中与外界的联系。

关中的雪大,北方的雪只会更大,河北河东陇西山东关内辽东幽燕这些地方的都在关中的北方。

大雪封路,传递消息就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消息又不能不传递,因为谁也不知道究竟有哪些地方受灾了。

而针对受灾的地方,朝廷若是不能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做出应对,很容易激起民变。

自古以来,脾气最弱懦的是民,脾气最火爆的也是民。

李世民是亲眼看见过“民怒”有多大威力的,堂堂千年世家的陇西李氏一夜之间就沦为一片废墟。

那比任何武器,任何手段,任何计谋都要令他恐惧,所以,由不得他不慎重。

但......李世民虽然不会来。

书院建成这么大的事情,李世民肯定还是要派出代表来替书院站台的。

毕竟,经过李让的一番洗脑之后,李世民很清楚书院的存在代表着什么。

那是大唐的另一条腿,也是彻底瓦解世家门阀的关键所在,他必须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至于他会叫谁来,有可能是太子李承乾,也有可能是长孙皇后,更有可能是母子两人联袂而来。

...

很多时候,李让都非常痛恨自己那准得令人发指的推理能力。

因为门外传来的两声尖锐的暴喝,无不在预示着,这一次他又猜对了。

“皇后娘娘驾到~”

“太子殿下驾到~”

听见这两道刺破云霄的声音,李让忍不住嘴角一抽。

他还想着若是李世民派李承乾来的话,他就可以在迷宫后面等着,不用去外面吹寒风了。

他是真不想出门取接驾啊,外面真的太冷了。

荒原上连颗树都没有,寒风吹来没有任何遮挡,直奔人的门面,能吹进人的骨头里。

但长孙也来了,他就算再不情愿,也必须出门接驾。

“李小子,愣着干嘛,出门接驾啊。”

闻声而来的程咬金看见瑟缩在墙下的李让,忍不住出声催促了一句。

抬起头,看着程咬金野兽一般魁梧的身躯,李让的嘴角露出了一抹不怀好意的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