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181章 以鸭代雁

初唐小闲人 第181章 以鸭代雁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让从萧府出门,天色已经擦黑,巡街的武侯也敲响了两次净街鼓。

净街鼓三响,代表着宵禁开始,现在距离下一次净街鼓响还需一刻钟的时间。

陈一驾着马车过来,问道:“侯爷,咱们现在出城恐怕已经来不及了,今夜要不然去侯府将就一晚?”

李让伸了个懒腰,沉思片刻之后点点头,吩咐道:“派几个人弟兄骑快马回去,明日早早的将库房里那些准备好的礼物送来长安。”

陈一点头应下,迅速从亲卫中点出几个人,吩咐他们趁着现在城门还未关闭出城去。

李让跨上马车,淡然道:“走吧。”

“侯爷坐稳了。”

陈一招呼了李让一声,驾起马车便开始朝着南城狂奔。

李让封侯的时候,李世民不仅赐了他封地封户和金银丝帛,也赐了他一座宅邸。

就是这位置嘛。

嗯......也在朱雀大街上,但在朱雀大街的南端。

众所周知,长安城南城基本上是没什么人的,更是被好事者称为鬼城。

不过,没人有没人的好处。

首先便是清净,其次便是面积很大,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公府的面积。

据说里面还有一个湖泊,是引清明渠的活水建造而成。

陈一将马车赶得飞快,一群亲卫更是打马狂奔。

而朱雀大街上,像李让这样着急回家的人还不少,其中绝大部分是从平康坊出来往家里赶的人。

其中又以鲜衣怒马的纨绔子占了绝大部分。

李让和这些纨绔没什么交集,此刻自然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赶在净街鼓三响的最后时刻,一行人终于成功赶到了家门口。

“侯爷,到了!”

陈一的声音响起,李让掀开帘子跳下马车。

眼前的侯府充斥着历史的痕迹,斑驳的大门承载着岁月,两座和狗差不多大小的镇门兽倒是新的,因为这是礼部送过来表明他身份所用的。

李让是以军功封爵,门上还应该挂着半副仪仗表明将门的身份,但旌节和斧钺都被李让搬去了太平村。

所以,眼前的侯府用两个字就能形容——陈旧。

不过,李让基本上都在太平村住,这座侯府最多当个临时的落脚地,新旧也就无所谓了。

守在门口的两个亲卫推开房门,李让迈步走进前院,迎接他的是一片死寂。

“弟兄们都睡下了?”

李让问了一句,一个留守侯府的亲卫立即上前恭声应道:“回侯爷的话,弟兄们恪守的乃是军中的作息,此刻已经歇下,可要属下召集弟兄们前来见礼?”

“算了,既然都睡了,就不要打扰他们了。”

李让罢罢手,背着手朝府邸深处走去。

......

翌日,一行长长的车队早早的从明德门进了长安。

李让也老早早的就从床上爬起来开始整理仪容仪表。

老实说,登岳父母家的门,李让还是有点忐忑的,尽管昨日才见过老岳父。

毕竟这种事情,两世为人,他都还是第一次经历。

无数次的问询陈一自己今天的形象如何,陈一不厌其烦的夸赞她俊朗之后,李让才带着车队驶出侯府,朝朱雀大街北端的任城王府而去。

理论上来说,李让今日去任城王府算是去下聘的,还应该准备两只大雁才行。

但现在大冬天的,李让也没法去找大雁,只能从侯府后院的湖泊里逮了两只野鸭子。

所以,今日的朱雀大街上就出现了一个奇景。

一队打扮得喜气洋洋的车队,领头的马车上却绑了两只鸭子,鸭子还时不时的就扑腾一下。

如此奇景,自然引起了各家门房的围观。

得亏朱雀大街上住的都是权贵人家没有普通百姓,不然李让此举怕是要被长安的百姓笑死。

一路走来,李让都没脸冒头。

虽说陈一提出用鸭子冒充大雁的主意是他同意的。

但这个事儿吧,他就难评,非常难评。

到了朱雀大街北段,围观的人便不止是门房了,一众勋贵大佬得到了消息,也是饶有兴趣的倚在门上看着车队缓慢前进。

“哈哈哈哈哈......”

路过程咬金的宿国公府时,更是收获了一长串的大笑声。

李让掀开马车帘子,一眼就看见了程咬金抱着肚子站在大门口笑得前仰后合。

“老匹夫!”

李让咬牙切齿的低声骂了一句,随即下令加快了速度。

终于,在煎熬了好一阵子之后,车队终于行到了任城王府门口。

两个青年一脸古怪的站在王府大门口,正是李让的大舅子李景仁与小舅子李景恒。

李让刚刚跳下马车,大舅子李景仁便迎了上来,强忍着笑意,指着车顶的鸭子问道:“妹夫这是来王府加餐来了?”

到了王府门口,李让反而平静下来了。

有道是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李让今日决定将这个道理贯彻到底。

反正他已经没什么脸可丢的了。

所以听见大舅哥略带揶揄的话之后,李让便煞有其事的点点头拱手道:“大兄好眼力,小弟今日发觉我侯府后院水池里的游鱼,皆成了此鸭口中之食,须知游鱼虽小却也是天地灵物,此鸭无端造下这许多杀孽,堪称罪大恶极,小弟便罚它们先游街示众,再归祭五脏庙,以赎其罪。”

李景仁:“?”

李景恒:“?”

围观群众:“?”

李让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一通,大街上的无数张脸集体懵逼了一下?

而后,面色全都变得怪异了起来。

鸭子吃了游鱼,所以鸭子就要受罚?

这是什么道理?

李景仁也是愣了一下,他总觉得哪里不太对,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看着围观群众的表情,李让淡定得一批。

以前鸭子不用受审,因为没这规矩,但现在开始,有了。

见李景仁愣在当场,李让也不搭理他,而是朝小舅子李景恒拱手问道:“怎么,小弟就这么干看着?”

此言一出,李氏兄弟如梦初醒,急忙伸手邀请李让进门。

李让返身从马车里抱出一个盒子,跟着两人大大咧咧的走进了王府。

至于外面懵逼的人,让他们懵逼去好了。

跟随李氏兄弟一路来到正厅,李道宗已经和王妃柳氏高坐主位,就等李让前来见礼。

而李家兄弟二人将李让带到这里,便返身前去处理李让带过来的聘礼。

李让只得独自上前,恭恭敬敬的给两人行跪拜大礼:“小婿见过岳丈,见过母亲。”

今日李让是来下聘的,所以李道宗的那些侧妃啊夫人啊都没资格出现在正厅,倒是免去了李让做磕头虫的命运。

李道宗端着架子,只是微微点头,柳氏面露微笑,上前一步扶起李让。

“呵呵,贤婿无需拘谨,王府就是你第二个家,起来吧。”

柳氏的声音很温柔,这声贤婿叫得也很自然。

但她能这么说,李让却不敢真的这么做。

李道宗能在当上礼部尚书,还能掌控宗正寺,说明他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非常看重规矩的人。

昨日他生气的原因便是因为李让叫他王爷,而不是岳丈。

毕竟帝王口含天宪,按照规矩来说,李世民给李让和金城赐婚当日,李让就得改口。

有了昨天的教训,他自然得按照规矩来,这也是他为何非要弄两只野鸭子来充当大雁的原因。

大雁,宗正寺肯定是已经准备好了。

但李让不能假装没这回事,没有大雁我搞两只鸭子,至少能说明我是个守规矩的人,只是条件不允许,所以只能滥竽充数,而不是我李让没有规矩。

这事儿重要吗,放在世人眼里是不重要的。

但放在李让和李道宗之间很重要,原则问题,该守则守。

当然,这是现在,等以后混熟了李让肯定会想法子把李道宗带偏。

毕竟历史上的李道宗之所以会被流放象州,说到底便是原则性太强了,明知那是长孙无忌假借李治的名义排除异己,他还是选择奉命,这样的原则性那就不是重规矩了,而是要命的缺点,得改。

李让规规矩矩起身,口称:“小婿谢过岳丈,母亲。”

而后打开礼盒,将装有孙武佩剑的盒子取出出,双手举过头顶献给李道宗,再将准备给柳氏的礼物献上。

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以一个肃穆的姿态。

直到二人接过李让献上的礼物,气氛才算是轻松了一点。

李道宗打开礼盒,看着盒子里的绣绿斑斑的铜剑,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指着不远处的小案几笑道:“行了,坐吧,你既是王府之婿,便是半个王府之人,往后理应与老夫那两个不成器的孽子多多往来才是。”

“是,小婿省得。”

李让笑着点头应下。

李道宗这是在提醒他,从今往后王府的人才和他是一家人,而不是那些老匹夫。

见李让领会到了自己的意思,李道宗也不欲多说,罢罢手道:“既然来了,便陪你母亲说说话,本王还有要事在身,先行一步。”

看着李道宗对胜邪剑爱不释手的样子,李让哪里还能不知道他的想法,当即拱手笑道:“小婿知晓,岳丈请自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