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306章 丰收的喜悦

初唐小闲人 第306章 丰收的喜悦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南的丰收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又是紧锣密鼓的耕种。

随着两季粮食的收割,三季稻的好处逐渐显现出来。

除了高产,耐旱之外,由于其生长周期短的特性,对于地力的消耗也不大。

江南的农田,尤其是熟田,其肥沃程度远超关中。

大江每一次泛滥积攒下来的淤泥,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同时,又在历史上留下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名。

所以李让不担心江南的地力无法承受无休止的耕种。

更何况,大唐的百姓也有补充地力的方法。

首先最简单的自然是使用农家肥,其次是以上一季的稻草沤肥,而后是深耕细种。

要深耕细种,那就离不开曲辕犁。

这个时候,曲辕犁的好处也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是小巧,就算没有大牲口,人力也能拉动,就是辛苦一些。

其次是适应性强,不管是山地,水田,旱塬,只要人能到的地方,曲辕犁就能使用。

不像以前用的直犁,体积太大,以至于一些规模较小,处在山坡或者乱石滩之间的土地无法使用,只能依靠人力用锄头去挖。

曲辕犁的出现,极大地节省了翻地所需的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百姓们的生产效率。

高产的稻种加上曲辕犁,再少一些天灾。

要是让大唐的百姓安安心心种上十年地,说不定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就要改名叫做贞观盛世了。

贞观盛世啊。

盛世......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

李让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什么叫做盛世荣光。

为此,他带着纨绔们忙碌了半个多月,终于在中秋这一天,将第三季的稻种种进了肥沃的水田之中。

下午,李让双手附后站在田埂边上,看着田里随风摇曳的禾苗,再看看一身淤泥的纨绔们,再看看一身淤泥的自己,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纨绔们站在李让身后,一脸自豪地看着眼前这一片种满了希望的田野。

很难想象,这片整齐的农田,农田里整齐的禾苗,竟然出自一群来到江南之前连穿衣都不用自己动手的纨绔公子哥之手。

他们确实有自豪的理由。

“干得不错!”

李让轻声夸奖了一句,纨绔们顿时挺直了胸膛,露出一副豪气云干的表情。

收回视线,李让扫视了一圈来到江南之后被他当作牛马来用的纨绔二代们。

他不得不承认,纨绔们真的长大了。

尽管他们之中年纪最大的只有十六岁,年纪最小的只有十三岁。

但李让承认,他们长大了。

因为,他们现在干活已经不需要李让拿着鞭子在屁股后面追了。

只需要李让交代下去的事情,他们总能完成得漂漂亮亮的。

“真的不错!”

李让揉揉站在自己身旁,已经比去年高了半个头的长孙涣的小脑袋。

长孙涣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

“我宣布,今年的任务完成了,回家!”

李让大手一挥,纨绔们顿时原地起跳,一个个像是脱缰的野马一般顺着官道你追我赶。

至于李让,李让当然是选择坐牛车。

驱赶着晃晃悠悠的牛车,望着在道路之中嬉戏打闹的少年们,李让笑了笑,也没有出声阻止。

一年时间过去,纨绔们的改变肉眼可见。

性子成熟了许多,少了些纨绔气,多了些少年气。

或许该跟长安报个喜啊。

纨绔们长大了,朝气蓬勃,很像这个国家的未来。

一路胡思乱想着回到侯府,李让美美地泡了个热水澡,趁着现在还没开饭,一头钻进了书房。

报喜肯定是要报的。

就算忽略纨绔们的成长,江南的大丰收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

五百万石粮食入库,意味着大唐总算有了一点家底。

尽管相对整个大唐来说,这点粮食并不算多,但至少在出现什么天灾**的时候,大唐也不至于一点还手之力都无了。

而且这么多粮食,肯定不可能一直放在江南。

江南的气候虽然温暖,但温暖的同时也很湿润,这么多粮食,要是在江南发芽或者发霉了,那李让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李让奋笔疾书,不到半个时辰,面前便多出十一封信件和一封奏折。

信件是给纨绔们的家长的。

纨绔们虽然令人讨厌,但纨绔们的家长,都是李让来到大唐之后,或多或少对他有过帮助的长辈。

利益归利益,人情归人情,这个界限李让一直拿捏得很准。

他们既然放心把自家的逆子交给李让调教,该负起的责任李让当然也得负得起来才行。

将纨绔们在江南的变化告知他们,乃是应有之义。

至于给李世民的奏折,就很公事公办了。

早在他还在和江南士族谈判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将转运粮食的任务交给江南水师。

但是直到现在,江南水师的人也没有派人和他接触,这明显是将他的意见当耳旁风啊。

所以,上一封奏折催促一下,也很正常。

至于报喜,则是顺便。

反正就算他不报喜,扬州官场也会将数据报上去。

再不济暗中那个影子老六还盯着江南,李让可不认为那个老六跳出来警告他一通之后就会回归长安。

以都水监传递情报的速度,说不定现在李世民早就知道了江南大丰收的消息。

将信件和奏折用蜜蜡封好,交给陈一安排快马送回长安,李让便来到房间开始胡吃海塞。

......

与此同时,长安也有三大喜事。

今年没有天灾,没有**,关中的粮食大丰收。

百姓丰收,此为一喜。

另外,大唐的皇后,于今年秋天为大唐的皇帝陛下诞下一女。

自此,长孙皇后已为大唐皇帝陛下诞下三子三女。

帝悦,钦封此女晋阳公主,起名明达,并赐小名兕子,意为强壮的犀牛,祝愿皇嫡三女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帝得贵女,此为二喜。

还有三喜,系大唐百川书院文理二院秋日招生过后,书院学子突破两万人大关。

三喜临门,整个长安都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帝令,长安大放宵禁三天,举国欢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