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61章 好聚好散

初唐小闲人 第61章 好聚好散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世民毕竟是皇帝,不可能在国公府待太久,酒过三巡之后,便带着亲卫呼啦啦的回宫了。

李世民一走,程咬金自然也不会多留。

临走前再三叮嘱李让以后多去程府走动,说到李让没法再推脱,只得点头应下之时,才满意的仰天大笑出门而去。

正堂里只剩下唐俭和李让相对而坐,一时间,气氛竟有些尴尬起来。

半晌之后,李让朝唐俭拱手道:“公爷,给您添麻烦了。”

刚才他数度驳了唐俭的面子,也不知道唐俭现在心里是个什么想法。

总归先道个歉是没错的。

尴尬的气氛被打破,唐俭面色复杂的看着李让,眼神之中带着某种李让看不懂的莫名之色。

片刻后,唐俭无奈的罢罢手。

“也罢,终究是国公府庙小,容不得你这尊大佛。”

闻言,李让沉默了一瞬。

随后洒脱一笑道:“公爷说笑了,小子本就是个泥腿子,实难登大雅之堂,给公爷添麻烦了。”

李让的语气很轻松,心里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

有点愧疚,又有点释然,却唯独没有后悔。

可能,官场确实不适合他吧。

见李让如此作态,唐俭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随后意味深长的说道:“李家小子,你生在了好时代啊。”

李让微微一笑道:“全凭公爷提携,小子也为我大唐感到自豪。”

两人说的话牛头不对马嘴,但两句话说完之后,两人都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唐俭大笑一阵,罢罢手道:“既然陛下的态度松动,老夫也该修书一封送往任城王处,就不多留你了。”

李让起身朝唐俭拱手道:“叨扰了公爷两日,小子也是归心似箭,便就此别过吧,公爷,小子告辞。”

“还叫公爷呢,难道老夫当不得你小子一声伯父之称?”

唐俭佯怒了一句,李让当即改口道:“唐伯伯,小侄就先告辞了。”

“老夫让唐兴送送你。”

唐俭说着,亲自陪同李让走到礼堂门口,唤过来侍立一旁的唐兴耳语几句,就见唐兴小跑着走远。

随后转头笑道:“李家小子,以后若是再弄出有什么像肥皂之类的新事物,不妨考虑考虑与老夫合作,长孙无忌那老匹夫难道还能比老夫亲近不成?”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若是再有什么好东西,小侄岂能便宜外人。”

对于这样的机会李让求之不得,此刻当然是满口应下。

要说他手里的好东西,那可就多了去了,不过现在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

不多时,唐兴便去而复返,身后还多了一辆马车。

“李公子,老奴送您!”

“有劳。”

对唐兴道了句谢,李让再度朝唐俭一礼。

唐兴将李让送到了国公府门口,指着一旁的马车笑道:“李公子,公爷给您准备了一些礼物,还请笑纳,另外公爷嘱咐老奴转告公子,空闲时节不妨多来国公府走动走动,国公府的大门永远为公子敞开。”

“还请唐管家转告公爷,承蒙公爷错爱,小子得空了一定上门叨扰。”

应了一声,李让便翻身上马,顺着宽阔的朱雀大街纵马狂奔。

虽然才进长安城两天时间,但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太平村了。

至于国公府回的一马车礼物,自然会有国公府的小厮送至太平村。

昨日进城,李让来得匆忙,根本没有时间精力欣赏沿途的风景。

今日出城,顿时让李让有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之感。

也不知道是不是缘分,经过那片桑田时,李让再次遇到了昨日遇见的那群孩子。

他们爬上高高桑树,腰间悬挂一个箩筐,箩筐里装满了桑葚。

“小娃,你这桑葚卖吗?”

“这树上有许多,你自上来摘便是。”

那小娃回头应了一句,见李让骑在马上,不由得愕然道:“是你啊。”

“是我!”

李让笑了笑,问道:“那我自己上来摘,可没有箩筐装,能否再卖我一个?”

“不行,不能卖给你了,昨日卖你一个,回家被耶耶打了一顿,说我败家!”

小娃急忙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口中连道:“不能卖,不能卖......”

李让笑笑,也不强求,寻了一棵大树伸手攀上一根粗枝,纵身一跃便上了树。

这爬树的本领,看得另一棵树上的几个小娃死死地瞪大了眼睛。

“真厉害!”

在几个小娃满脸崇拜的目光之中,李让掀起衣袍抓着树枝用力摇晃几下,已经熟透的桑葚便像雨点般落下。

没一会儿,李让怀中便多了一袍桑葚。

大青马有灵性,自己乖乖的走到树下站着。

李让轻轻一跃,整个人就稳稳的骑在了马背上。

给几个孩子留了个笑脸,李让双腿轻轻磕在马腹之上,马儿就晃晃悠悠的顺着官道慢慢的走着。

抓起一把桑葚塞进口中,李让脸上顿时露出了满足的神情。

大青马晃晃悠悠的走进了太平村,一群小屁孩顿时迎了上来。

“二蛋哥哥,你不是去长安城吃大席吗,脸上怎么变黑了?”

李让跳下马来,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衣袍之中的桑葚,一群小屁孩顿时恍然大悟。

随后你一把我一把的就将桑葚抓了个底朝天,只给李让留下一件被桑葚的汁水染成紫色的袍子。

看着一群小孩子,李让眼中满是笑意。

他承认国公府很好,但他更喜欢太平村。

这里的人,这里的物,这里的一花一草,还有他即将竣工的大宅子,他都喜欢。

其实对于唐俭会这么轻易的放弃他,他并不意外。

没有人会无偿将资源提供给一个自己不能掌控的人使用,包括李让他自己也不例外。

但李让不后悔。

光是一件和亲之策就让他和唐俭之间产生了分歧,要是继续在国公府待下去,将来指不定反目成仇。

既然如此,还不如大家好聚好散。

有阴山大营的情分在,将来大家也还能正常的往来,一些不涉及到核心利益的事情,也都还能站在同一个立场。

挺好的。

李让对自己有信心,就算没有国公府这个铺路,他也能在这个时代活得风生水起。

走到水渠边洗掉脸上的桑葚汁,李让一把揪住狗娃的衣领问道:“王叔他们还在谷场支棚子吗?”

狗娃点点头,含糊不清道:“耶耶说今年的粮食抽穗早,要早点把谷场支好,不然下雨了就麻烦了......”

李让松开狗娃的衣领,拍拍他的小脑袋:“行,去玩吧!”

看着一群孩子嬉笑着远去,李让牵着马便朝着谷场走去。

作为村子里的一员,他觉得他有这个义务为村子出一份力气。

谷场上,一群大老爷们儿正在干得热火朝天。

支柱子的支柱子,搭棚子的搭棚子,扫粮仓的扫粮仓。

原本像谷场上搭的这种棚子,搭一次能用好几年,但前三年关中大旱,粮食歉收,棚子上面的麻布经历风吹雨打之后会变得不牢固,所以前几年就收起来了。

现在要重新搭建,自然要费不少功夫。

一群干得热火朝天的汉子看见李让,也只是随口打了声招呼便又各自忙碌起来。

李让也急忙加入了忙碌的大军之中。

他不会搭棚子,唯一有的就是一把子力气,所以村长王叔毫不犹豫的将扛杆子的重任交给了他。

现在这个时候可不管你是官是民,一切都必须以夏收为紧要。

就算县太爷来了,看见这个场景也得上前帮忙干一天活儿才能走。

然后李让就在谷场之上连扛了三天的木杆子。

木杆子,就是干掉的树干,搭建棚子,修补粮仓都能用到。

忙碌了三天,谷场顿时变了一个模样。

二叔公也发话了,从今天开始一直到秋粮下种,谷场的集市封闭,唯有粮食全部收完,才会再次对外开放。

这个决定当然是获得了村子众人的一致拥护。

傍晚,李让揉揉有些酸疼的肩膀,一屁股坐在粮仓的门槛上,开始等着王家婶子送饭过来。

夏收的时候,村子里的食物都是由村长王叔收起来统一分配,挑出几个手脚麻利的妇人负责给劳作的所有人提供食物,其他所有人都需要下地干活。

因为麦子与其他粮食不一样,需要赶在雨季来临之前抢收。

否则一旦沾水就会烂在地里,一年的辛苦也就白忙活了,不仅官家的赋税交不上,村民们也没有足够的粮食熬到秋收的粮食进仓。

所以《观刈麦》中才会有一句五月人倍忙的写实。

在等候食物的当口,二叔公拄着鸠杖来到李让身边坐下。

“二蛋,过几日官家来村里查探粮食的长势,你的二十亩永业田就该划下来了,翻田之事你不用担心,村里有大牲口,就是这粮种你得自己想想办法,村里可匀不出来给你。”

李让点点头,应道:“放心吧二叔公,粮食的事情孙儿已经请人想办法了,不会误了夏种,倒是咱村里的大牲口数量太少了,孙儿想着是不是该添置两头,毕竟光孙儿一个人就六十亩地,就怕到时候周转不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