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 第285章 突然开始爆语句的小朋友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汤头歌里的这些药方,石大嫂都念了一年多了,今日一下子收获满满,就连她这个帮佣,都觉得满满成就感。

“哎哟,兰兰,你看这~”

石大嫂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作为带过学生带过徒弟的余大夫,非常能体会石大嫂此时的心情。

“好好,宁宁开窍了,还要感谢石大嫂,辛苦你一天天反反复复带着她读书!”

石大嫂搓手。

“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余红兰想了想。

“明天星期天,我带宁宁到医馆去,刚好进了一批草药,我去看看,让宁宁也去认一认。”

要是有天分,三岁可以开始入行了。

刚好马上就是宁宁三岁生日,可以送她一套自己编撰的启蒙医书,开始灌耳式记忆了。

对比自己当年从四书五经开始学习,这一代已经轻松好多了。

学医理的同时,还要学习认识草药,这个很便利。

这么多年,余大夫身上的药味就没断过。

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保留着师父教导的习惯,没事装两味药在身上,闲暇就拿出来把玩,只有常年跟真药为伍,假药才能逃不过她的眼睛。

这些年,余大夫不仅在发展中草药,也在警惕假药。

未来因为利润的驱使,还有法律的薄弱,市面上假药横行,导致人们对中医形成了中药很贵,吃不死也治不好的印象。

宁宁在家就没少伴着药味入眠,被妈妈带到医馆,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师父!”

刘娟见余红兰来,挺开心的。

现在余红兰工作很忙,只有休息天才会过来坐诊,有时候单位还要加班。

“今天我来抓药,不坐诊,你们忙你们的。”

张锡纯见到宁宁,挤眉弄眼逗孩子。

宁宁纯净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他会动的眉毛,盯着看的认真,一点都没觉得这样多好笑。

张锡纯很快就觉得没意思,从抽屉油纸包里摸出一块山楂丸递过去给宁宁吃。

余红兰见到山楂丸就想笑。

身边所有大夫逗宁宁都是给山楂丸,过年的时候在马英麟那吃了一把,回家干了一大碗饭,还破天荒的一天大了两次。

宁宁捏着山楂丸咬一口,没有师公给的甜,不过聊胜于无,吃着玩。

很快,余红兰进入工作状态,保和康在首都人民心中已经是值得信赖的老字号了,除了日常接诊病人时候开的药方,还有人会自己来抓药吃。

甚至还有一些早年没落在民间的大厨,如今又干回老本行,调料买不到,直接到医馆来买。

总的来说,还是挺忙的。

余大夫抓药,手就是秤,基本精准,速度也快,宁宁盯着妈妈的操作,看的眼花缭乱。

很快,余大夫开始不经意的使唤宁宁,帮着拿药,指着抽屉说药名。

三次之后,余红兰又喊宁宁。

“帮妈妈抓一把党参!”

今天使唤宁宁帮忙拿的药品种类控制在五种药,都在低处药柜里。

宁宁一听要党参,直奔党参抽屉。

小小的身体对比之下,常规尺寸的抽屉跟大匣子似的。

宁宁直接用药铲怼了一下递过来。

余红兰笑着道谢,称出对应的数量放入纸包包好。

一小时训练下来,宁宁累的站不稳,挨着药品口袋靠上去。

余红兰见差不多了,带着宁宁去制药间搓药丸子。

只用一个隔离围裙,就把宁宁全身都包裹住了,带上防尘帽子和口罩,宁宁盯着妈妈做保赤丸。

这个丸药是马家独有,六十多道工序,对小儿积食,发热,呕吐,感冒,便秘腹痛,咳嗽等都有奇效。

从余红兰行医开始,就是卖的最好的一味药。

药厂一直都有在做成品,不过为了保持手感,也为了手工制药的传承,余大夫还是单独辟出制药间,所有大夫必须会做。

蒸煮炒搓,小小的机器上,余大夫用搓板不停地按压揉搓,最后小米大小的丸药就从机器底部漏下去,滚上一层密封,就是成品丸药。

余红兰让宁宁在一旁休息的时候,孩子又盯着妈妈的动作,不多时,就离余红兰越来越近。

余红兰不动声色,看她凑过来,就把最简单的过筛程序交给她,也不需要负重,只要摇动手把,让机器筛就行。

中间需要时不时停顿一下,手动把肉眼可见却筛不掉的大家伙挑出来。

易小宁小朋友做的轻松无压力。

让余红兰惊讶的是宁宁的节奏。

余红兰自己为了计算时间,喜欢数数,这是前世学心肺复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一零零一,一零零二,一个数为一秒,一般三十秒停顿一下。

但是宁宁小朋友不过是观察了一会儿,就学会了,估摸着三十秒上下不超过五秒,就停下机器,捡出大块杂物。

余红兰觉得,对数字这么敏锐的小朋友,或许将来有其他兴趣爱好也未可知。

被师父高强度高要求训练过来的余大夫,对自己的孩子也不手软。

做完一套工序,余红兰带着宁宁离开制药间,回办公室休息。

帮了这么多忙,小朋友累得不行,坐在妈妈身边的椅子上,一点调皮的力气都没有了,摸出荷包里,张锡纯给的山楂丸。

一开始可有可无的零嘴,这会儿成了补充体力的好东西。

余红兰拿出启蒙医书,这些都是西南小朋友的教科书。

“宁宁到妈妈这里来!”

小朋友欢喜的蹭到妈妈腿边。

余红兰弯腰把她抱起来放在腿上,翻开医书,读第一课给宁宁听。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

宁宁经过昨天的汤头歌,整个人像是突然开窍了一样,跟在妈妈身后牙牙学语。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

带着孩子读完第一页,基本可以确定,孩子能坐得住,余红兰就有了决断,合上书。

“宁宁要不要跟着妈妈学医?”

宁宁露出还没长全的牙齿,笑的眉眼弯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