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 第286章 孩子的启蒙教育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第286章 孩子的启蒙教育

作者:鹿鸣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0:42 来源:小说旗

“学医,跟妈妈学医!”

要么说小女孩说话就是早呢,前些天还不爱说,一开窍,咬字清晰,语句连贯。

余红兰笑道:

“易小宁小朋友,学医以后就是易大夫了,跟妈妈一样。”

宁宁害羞的把脸埋在妈妈怀里,虽然听不太懂,但是跟妈妈一样,是非常久远且了不起的事情,她还远着呢!

余红兰看宁宁笑起来弯弯的眼睛,跟许久不见的丈夫一模一样,忍不住心中一动,有点思念易沉跃。

有了这个决断,在宁宁三周岁的生日上,余红兰就给了宁宁一套医书。

庄彦华见状,有点意见。

“学医很苦,你自己也知道,还很脏很累!”

唔,当初余红兰用一副十枣汤,让水肿成紫皮茄子的何首长一个中午缩水的场景,可能对她造成巨大冲击,这么多年都难以忘怀。

余红兰笑着解释。

“外婆放心,我只是看孩子有点天分,小时候还是白纸一张,这么好的启蒙时光,不能荒废了,这才让石大嫂没事就读点医书给孩子听听,不强求。”

庄彦华一听。

“本来我还以为你要等两年,既然现在就开始教育,那不如让她把外语都学上!”

余红兰还没表达意见,庄彦华又道:

“也算是女承父业,她爸爸就是会三门外语的,宁宁在语言方面绝对差不了。”

对女儿学业有帮助的,余红兰不反对。

“这样当然好,不过我们家一门娘子军,可没有这方面人才,我也是个土鳖,外婆您看,要是不嫌弃,白天我让石大嫂把宁宁给您带过去教?”

庄彦华被余红兰的形容逗乐,土鳖还能这么形容自己,很新鲜。

“不用来回跑,孩子小,你不在家,也没人会开车,我有空就过来。”

余红兰点头。

“也行,不过一切都以孩子的接受程度为先,启蒙而已,别让孩子厌学了。”

庄彦华满意的笑。

“这个我懂,沉跃小时候就是跟着我启蒙的,现在不是挺好么?听说他自学了法语。”

余红兰不知道这些,只知道他会英语和俄语。

“对了,他在安哥拉的时候还学了葡萄牙语。”

“你看看,我就说嘛!

女儿随爹,沉跃这么优秀,宁宁绝对不差,以后跟爸爸一样当个外交官或者翻译家,都比当大夫体面。”

余红兰听到这就不高兴了,收敛笑容,端起手边茶杯。

庄彦华说完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赶紧找补。

“哎哟,你看我,又胡说八道,我这是年纪大了,反而见不得小辈吃苦受罪,看来太仁慈了不能管孩子,孩子的教育还是得你们当爹妈的操心,我还是管管我外孙得了!”

余红兰想起易绍清。

“绍清最近怎么样了?”

庄彦华恍然,想起这大半年来格外沉默的二外孙。

“你不说我还没想起来,那孩子先前跟受了什么打击似的,总说自己不是啥好人。

不过从夏天开始就听说他要办厂,还说优先录用穷苦人。

这一点我还是支持的,不过绍清那孩子有点理想主义,这么多年也不见成熟多少,我看还是有的磨。”

余红兰想起去年年底,自己匆忙之下的安排,之后就忙于工作,忘了过问,如今放任他这么久,没走歪路,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

“有时间我去看看他。”

庄彦华点头。

“也好,孩子在我这,我工作忙,没工夫管他,就怕他走歪路,以前沉跃在家,还能盯着一些,这两年沉跃不在……说起来,沉跃也要回来了!”

余红兰知道易沉跃和庄彦华肯定是经常通电话的。

“唔,明年三月就满三年了。”

庄彦华有点恍惚。

“时间过得真快,三年一下子就过去了,我也老了!”

说着怅然若失,三年前她还在职场厮杀,跟外商谈判,和伙伴们携手,在外商的底线上来回横跳,上兵伐谋,用计策挑动多国争夺大陆市场,看着他们舍不得又不得不应的跳脚模样,成就感十足。

如今她就是个退休老人,无所事事,准备跑来教三岁小儿读书。

落差不可谓不大。

余红兰笑道:

“您虽年长几岁了,成就却在,且影响深远,我们第一代外交官起点就高,开了个好头,每一代都是天花板级别的优秀。”

庄彦华被余红兰几句话逗得眉开眼笑。

“瞎说,我们这些人哪里能跟伟大的先生比!”

先生是新国成立后第一代外交人,哪怕当时积贫积弱,仍旧凭借人格魅力博得多国支持,被非洲兄弟抬进联合国。

友好外交关系影响至今,至以后几十年,会一直延续下去。

“哪里不能比了?您看您教导出来的沉跃,学语言,手到擒来,而且大家内外兼修,外观也出众。”

庄彦华心里美滋滋的,不由感叹。

“兰兰,你算是越来越有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样子了。”

就说话滴水不漏还不让人觉得谄媚的水平,比过去当大夫的时候直来直去强太多。

余红兰抿唇笑。

“人都是在进步的,都是您这一辈教导的好,等我们这一代老了,还有宁宁这一代呢,都是您这代人保驾护航,错不了!”

庄彦华哈哈大笑,心情舒畅。

说好了要去看易绍清,余红兰一直忙到快年底,才有功夫去易绍清的店里看看。

不过扑了个空,店里员工落落大方的给余红兰指路。

易绍清在口袋胡同里面租了个房子,弄成小作坊,开始折腾做衣服。

余红兰非常不看好。

跟当初余红星不看好季伯明的服装厂一样。

棉纺织业在北方本来就什么优势都没有。

销路,很窄,尤其是东北,一年冷九个月,有半年都是冬天。

原材料,没有。

都要从外面运输进来,劳动力价格又不占优势,还要再运出去销售,加上款式没有南方灵活多变,根本就是花钱找罪受。

余红兰找到易绍清的作坊,易绍清正在跟送原材料来的人掰扯。

余红兰站在院门口看了一会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