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春风十里有娇兰 > 194.步步为营

春风十里有娇兰 194.步步为营

作者:浅浅烟花渐迷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2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可残忍的背后意味着什么?我竟渐渐相信朱棣的话:“那现在他去了哪?”

朱棣不答反问:“他给你安排要去哪?”

眼睛一亮,“尧关?”朱棣点头。

在没见到阿平之前我这颗心不可能放得下,一直都说自己不是个悲天悯人的人,见过战争的残酷后我更想抓住自己能够抓得住的东西。所以当朱棣提出送我去尧关找阿平时我没有反对,只再一次环顾了眼四周,便深吸一口气跟着朱棣走向一路跟过来的马车。

长宁见到我十分紧张地拽紧了我,急声询问:“怎么样了?姐姐有没有事?”

“我没事,长宁别怕,我们已经安全了,这就去尧关。”

“现在去尧关吗?殿下呢?七哥呢?”

我拍了拍他的脑袋,“别问了,姐姐跟你一样糊涂呢,等会儿见到了就知道了。”

一直赶路到天黑大军才抵达尧关,没有心思去想其它,一心期盼在尧关的城头能够看见阿平的身影。走出马车抬起头,昏黑一片中只隐隐有火光,看不见那零落的身影是否有熟悉的。朱棣命人上前吆喝,高举篝火照亮帅旗,这才见城门慢慢从内而外开启。

看着这昏黑的尧关我几乎是泯灭了希望,可下一瞬从门内马蹄声响,一群兵士齐整地骑马出来。远远听见那处询问:“是元帅前来吗?”

朱高煦一听便高兴地喊了起来:“是老朱!”说着不等朱棣开口便先扬声而应:“老朱,是我们。”听他们此般称呼,来人是那朱能?也就是他们口中的朱将军,那他已经来了尧关,阿平呢?朱棣不是说……

心念翻转间顿然止住,因为我看到其中有一骑速度特别快,直接越过了其余所有的马匹,而马上的身影也越渐熟悉。我屏息等待,只听见马鸣声响,眼前黑影一闪,等我再定睛时那马上的身影已经疾冲而来,下一瞬我就撞进了一个怀抱。

我木木地问:“是阿平吗?”

“媳妇我错了,我不该让你去随军突围的,我好后悔自己下的决定,竟将你置身于那样的境地。”慌乱的,失而复得的,惊怕的,混合了这许多情绪的嗓音抵进耳膜。

再熟悉不过的怀抱啊,我的阿平。

我静静地任由他拥抱,心绪繁杂难平,之前一心牵挂着他,等到这一刻终于在他的怀中了才体味出来,原来劫后余生的滋味是这般的。

祈愿这场战役快快结束,也祈愿我与阿平再不要分离。

等情绪平复下来阿平才将我松开,目光流转至朱棣那处,“王叔。”

他没有言谢,但听出其语气也是感慨万千。我悄然在下握住了他的手,立即感觉到他反握了回来,并且握得极紧。

朱棣策马来到跟前,微俯了视线看我们,语气寡淡地道:“大家都先入关再作商议吧。”

没人有异议,军队驻守在城外扎营,一干将领都先后入了城。城守早已闻讯候在门处,一看到朱棣便俯首到底行礼,朱棣让其免礼,那城守起身后便道:“这位小将军来时说王爷您即刻就到,小臣还不信,没想当真能逢迎您大驾来我尧关小城,还请王爷快快随我来。”

听到此处我眉头一蹙,那城守竟是不知阿平身份,只当他是一名小将?回眸瞧着阿平的装束大致明白事情原委,想来阿平入关时并没告知其身份,或是随了朱能将军一同前来,这城守便只当他是朱能身边的一员小将了。也确实容易让人误会,与一般士兵无二的盔甲,应该是与那林中牺牲的士兵交换而穿的。

正自念转间听见朱棣突然沉冷了声呵斥:“大胆,皇太孙殿下在此,岂容你无礼?”

城守怔愣住没反应过来,左右张望并询问:“皇太孙殿下在哪里?”朱高煦顿时先笑起来:“炆哥,你这是真人在前却不识啊。”

我在旁算看出点明堂来了,他们父子是有意让阿平在这城守面前树威,而阿平并不愚钝,飘过去一眼后就淡声道:“既然在外,就不讲这些虚礼了。”

城守这才恍然大悟,惊看了眼阿平后就吓得一个倒栽摔在了地上,但又立即动作迅速地爬到阿平脚边叩首,口中连声喊:“皇太孙殿下,是小臣有眼无珠,不识泰山在眼前。小臣实在是太过糊涂了,恳请殿下恕罪。”

阿平对此皱了皱眉,往后退了半步后道:“不知者无罪,免礼吧。”

皇家威仪不言自表,这些东西恐怕早已经生在他骨子里了。阿平有一点好,他没有像诸多皇子皇孙那般有天生的优越感,哪怕他当真是天之骄子,可他依然能吃得贫苦,受得旁讽。只是偶尔会脾气臭一点,但那也只是面对自己人的时候,在外人面前的他从来都是温文尔雅。也就他能将一个副帅将领也扮演的文儒之气了,就难怪人家城守轻看了。

等那城守颤颤巍巍地起身时,我看他已经满头大汗,显然是当真被吓到了,而且起身后那冷汗还在直冒,估计是想及了之前种种无礼行为而后怕。但我们都无心理会他,进城之后阿平与我一同上了马车,长宁被他给“驱逐”出去让燕七带着了,独处的空间里两个人都没开口,因为此时并不是细说的时机,可手却彼此紧握着对方。

阿平在想什么我无从得知,自己脑中盘转的念是——还好,他平安无事。

人生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生命、时间和爱。

其中生命排在了第一位,生命不可回转,若没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再没比此刻更珍惜能够握着他手的机会,只要想及之前那个身穿他盔甲的人身中黑箭、一动不动躺在地上的画面,就感到心惊胆颤,那一刻我整个脑袋都是混的,每一步走在路上都觉踏不着地。

再不要经历此种了撕心裂肺的时刻了,我只想握着这个人的手一路往前就好。

忽觉马车停下,立即城守在外道:“殿下,小臣的宅院已经到了。”

阿平先一步下了马车,等站落到马车下后又转身回来搀我出来。不过我抬起眸就不由怔愣,这城守府的门楣当真是简陋。黑漆大门上已经有几处斑驳,就连门环都有些生锈,两旁的墙面也有几个大小的洞。

进到门内,发现就是一间普通的宅院,极其简陋。

想那蒙城虽然被北元军给洗劫一空,但原来城守府从建筑上来看还算是华丽的,面积也比这里大了不知多少倍。转眸见那城守一脸忐忑地缩在后面不敢开口的样子,怕是以为我们会嫌弃,岂料阿平与朱棣环视过后都没多言,只吩咐底下兵将们各自去收拾房间。可见他们二人都不是那种清高之人,对于恶劣环境不会有多怨言。

不过回想当初,一个是在银杏村里隐姓埋名生活几年的人,一个是伤重流落到银杏村外、最后被我救了住在山洞一段时日又当了一阵土匪头子的人,几时怕过吃苦了?

首先被整理出来的是议事厅,因为两批兵马迫切需要沟通彼此战场上的事情。我见要商议要事便开口提出先回避,但被阿平与朱棣都给否定了,说我是这次战役的参与者,理当有权听其经过,也免得事后再来向我解释。

如此我便留了下来,静立在一旁。听完他们所述之经过后,我乍舌不已,一场仗打得真叫是……步步为营,步步都是算计啊。

原来北元军撤离蒙城五十里外转向去开封,是为诱敌之计,试图将我军引出城,他们的目标从始至终都只有蒙城。而朱棣也识破了此计谋,和阿平商议之后决定将计就计,先由他领燕军佯装去追击,实则在途中兵分两路,一路绕走黑俊山藏匿在林中,另一路则反过来吸引北元军力来偷袭伏击。

朱棣断定了北元会有此招,是故来了个瓮中捉鳖,将伏击的北元军给“包饺子”了。而他与阿平定的计是,当有传讯说燕军被困时阿平不惜一切发兵救援,让北元以为奸计得逞大举朝援军杀来。此为守株待兔之计,貌似朱棣以身犯险引敌军围困,实则真正的诱饵是我们这边,因为北元惧燕王之名而定不敢与之硬碰硬,只会派遣数千人去夜袭伏击。而大部分的军力将都扑向我们与蒙城,蒙城在后,我们便是第一道要被踏平的防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