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春风十里有娇兰 > 195.信仰

春风十里有娇兰 195.信仰

作者:浅浅烟花渐迷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2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也是为何朱棣能够及时赶回来救下我的原因,他脱困之后率先领精骑兵疾奔而回,先撕开北元军的一道口子并且将我救下,而另一边由朱能率领余下燕军与阿平里应外合将北元军夹击在内。北元做梦也没想到自以为的诱敌之计,最终成为了它最大的败笔,也终将在此次战役里伤亡惨重。

据朱能汇报,目前北元残余力量全都撤逃向北面,是往北元而回的方向去了。

众将听完都大叹此仗打得畅快,纷纷喊说要喝酒。城守立刻命人送来了好几坛酒与大碗,破开之后一人倒了一大碗,朱高煦最是殷情,一手端了一只大碗走过来,“炆哥,这碗给你,咱们喝上一碗?”

我首先惊了一跳,那碗中酒液是透明水色的,闻着酒香也像是烈酒,他竟要与阿平干上一碗?不行,阿平一碗下去定然要醉倒的。

错身上前一步,有意与朱高煦打混:“有酒喝为何没有我的份?”

朱高煦闻言错愕地看我,狐疑而问:“你也要喝?”我挑挑眉,直接从他手中端过了那碗酒,途中故意洒落了一些于地上,然后道:“刚才不是说我也参与了战争,为何庆祝就没我的份?”朱高煦辩解:“可你是女……”

随着我一瞪眼,他那“女人”二字嘎然而止,还贼头贼脑地左右张望了下,见没有人注意我们这边才松了口气,压低声偷偷地说:“还好我反应快啊。”

我对他嗤之以鼻,就这反应还叫快?不是我瞪眼,差点就当众说出我是女人了。

突的手上一空,我端着的酒碗易了手,到了阿平那处去了。他抿起唇角说:“这碗酒是我的,不许来与我抢。”话落就去与朱高煦碰了碰碗,然后放到嘴边轻压了一口。

朱高煦见状眼珠子转了一圈,干笑了两下道:“炆哥,咱哥俩是自己人就不拼酒了,我找老朱去喝啊。”看着他落荒而逃的样子,不由觉得好笑,这真是一个活宝呢。

最后也没人来与阿平拼酒,就连朱棣过来也只是轻抿了一口。倒是阿平端起酒碗对朱棣道:“王叔,今日你对兰的救命之恩我必铭感于心,在此敬你。”

竟见他直接把余下那大半碗酒给全干掉了,我就是想阻止也已经来不及。

阿平将碗底朝下比了比,意为一滴不剩,随后笑着道:“侄儿恐酒力不胜,就不陪王叔饮酒了。众将领们也都辛苦了,王叔还请早些歇息,侄儿先告退了。”

朱棣眸光浅凝而来,嘴角勾起淡淡的弧度,低应:“去吧,你们也都累了,这里自有我来应付。”话落时若有似无地瞥了我一眼,使我心头漏跳了一拍。

阿平点点头没再多言,拉起我就走出了议事厅。城守懂眼色的立即上来询问:“殿下,将军,您二位是要歇息了吗?请随小臣走,这就带你们去厢房。”

这城守许是看阿平一直带我一道,又同乘一马车,便将我也当作了作战的将军。没必要和他多解释,便由他想去,跟着穿过了拱门后就到了后屋。说是厢房,其实就是隔开了的房间,大约有个四五间的样子。

只听城守在旁询问:“殿下,小臣为您安排在主厢房,这位将军就住您隔壁如何?”

阿平蹙蹙眉,“你只需指哪间房便可退下了,无需你再忙碌。”

城守闻言不敢有异议,连声说是指了某一间门,随后便退出了后屋。

暂时将领们都还在前屋喝酒,此处静谧无人,就只有我和阿平两个。推开屋门,见里头简陋家居也不奇怪了,假若这屋子当真就是那城守的家,那么他日子过得真的是好生清苦。

应该是一名清廉的官吧,这样的人不由让人感到敬佩。

桌上预先点了一盏油灯,应是城守之前来准备的。夜里有风,屋门开了后那灯芯的火苗就随风晃晃悠悠而动,目光凝了凝就听见耳边阿平低道:“我不喜欢那个场合。”

“呃?”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敛转眸看向他的脸,发现面无表情下隐隐有着难过。不禁询问:“你怎么了?”他突然将我一把抱进怀中,把下巴抵在我的头上,“媳妇,我可能真的不适合从武吧,他们能够在牺牲无数生命取得胜利后可以庆祝了畅快痛饮,我不能。我一闭上眼就看到自己的兵士们一个个倒下的画面,他们有的中箭,有的被刀砍断了肢体,还有……”说到后来他的语声里已有一丝痛意。

我会心疼他,但这时候该让他将压抑在心中的东西说出来,于是紧随而问:“还有什么?”

“还有被选出来留在树林作为靶子吸引敌军注意的那一千名士兵,他们其中一人穿了我的盔甲冒充主帅。媳妇,那些人很可能已经都……没了。”

是没了,我亲眼看见那个穿着他盔甲的士兵倒在地上,一箭穿心而过,毫无声息。还有那满地的尸首,断了的残肢,那里有我们的人一千个啊,他们都成了这孤山深野里的孤魂。

到这时我的感官知觉才渐渐恢复,满脑都是战后的景象,从前世到今生,这是我见过最多死人的一次。之前因为心系阿平安危脑子里一片空白,可眼下那无边的恐惧便不由从心底滋生,迅速蔓延,乃至身体微微颤抖。

阿平并没发现我的异状,径自沉浸在他的情绪里:“为什么要有战争?为什么就不能和平共处?千山万水,战争下的亡魂,他们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战争是因为……人的贪欲,有人想要权利,有人想要财富,有人想要美女,有的人贪心更大,想要这天下都臣服于自己脚下,这便是战争的起源。我们人类总在追求一些遥远的东西,也一生在为此而奋斗,说好听些这是没法改变的自然规律,说难听些其实就是人太贪婪与自私。所以才有成王败寇,也所以才有改朝换代。”我顿了顿,轻拍他的肩背柔声再道:“阿平,这不是你的错,是这个时代的环境必然,无可更改。”

我一心想要宽慰他,将自己的比较超时代的理念都说了出来,却感觉阿平的身体震了震,从我身前退开半步留出空间来,目光下凝落于我的脸上,眸中情绪我一时难明,略感忐忑。

看了我片刻后他才开口:“成王败寇我相信,可是有皇祖父的英明神武,有朝臣上下一心守卫,北元兵经此一役必将元气大伤,我们只需乘胜追击定能将他们驱逐出境。所以改朝换代在我们大明朝绝不可能,我朝也必将传承万代。”

我没有说话,这是一个皇族子孙对国家的信仰,这也是一个储君对后世的坚定,我不该去戳破这美好的宏愿。可是心底却不禁升出一股悲哀,历代皇帝都想千秋万代,可有哪朝哪代真的能够如此?纵观历史横流,没有!哪怕古有秦皇汉武,后有唐宗宋祖,依旧不能。几乎每一个朝代的崛起都很强大,而到后期都将没落,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说这种叫时代的进步,当时听了没觉得有什么,现在身处历史横流,目睹战争残酷,我开始觉得这个进步的代价太过沉重。

而阿平永远都不知道,真正在后世取代明朝的根本就不是蒙古人,而是满族人。所以但凡俗人,谁又能看得到那么远?哪怕是朱元璋一代枭雄,他也只能将国家朝政安排到自己离世为止,尽可能的为阿平创造时机,却不知……

冥思被前屋的一声哄笑而打断,两人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看向门外,当然什么也看不见,但觉外面氛围与里面截然不同。就像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庆祝声还能隐约传来,可都被排斥在屏障之外。我仔细留意了下阿平的神色,他没有再表现得像刚才那般低落,可眉眼间的厌恶骗不了人,暗自轻叹了口气。

似乎这样的场合确实不适合阿平,他的心中还有悲悯与慈善,对已故的亡魂满心愧疚与悲伤,不像朱棣和那些将领见多了生死,面对战争的残酷已经麻木。就连朱高煦,都已然适应杀戮与血腥,他再不是当初为救我杀黑店老板的那个颤抖少年,这时的他砍杀一名敌军将领会变得很兴奋。

可能这就是文与武的区别,阿平在当初就选了从文,而今即使走上武的岔道来也改变不了他文治天下的心思;而朱高煦随父从军又出征,这次战役对他而言是场历练,让他不再害怕杀人,反而从中得到了成功的快感。

想想觉得其实挺可怕的,从内心深处出发,我并不想阿平像朱高煦一样改变,不是残忍不残忍的问题,而是当一个人的心越变越凉,越变越硬时,很多本质的东西也会随之而改变,比如,善良、敦厚,以及包容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