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局一只麻袋,古董全靠捡 > 第1924章 我的了!

开局一只麻袋,古董全靠捡 第1924章 我的了!

作者:金生水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9:01:31 来源:小说旗

第1924章 我的了!

陈阳轻轻摇头,眼中带着几分高深莫测,“高厅啊,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可是实打实的乾隆年间皇家御用珍品,每一笔每一画都经得起推敲。”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瓶身,“您看这瓶子的来历,可是有迹可循的。当年乾隆皇帝最是讲究,凡是入宫的瓷器,都要详细记录在档。这件瓶子就在清宫档案里有明确的记载。”

“您仔细看,”陈阳指着瓶子的细节,声音中带着浓浓的欣赏之意,“这两侧的坠环螭龙耳,做工何等精妙!每一片鳞片都清晰可见,龙须飘逸灵动。瓶颈和足部的青花装饰,更是绝妙。您瞧这缠枝花卉与螭龙纹的搭配,多么和谐!底部的如意云头纹和莲瓣纹,更是一丝不苟。这发色深浅的层次,可不是一般工匠能掌握的。”

他轻轻转动瓶身,继续道:“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这洋彩桃花源图。您看这西洋画法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完美融合,柳树与桃花的色彩层次分明,江水的点染若隐若现,巨石的皴法更是精妙绝伦。最绝的是这云气的处理,似真似幻,将整个画面的意境提升到了极致。这可不是简单的工艺,而是艺术啊!”

“说实话,”陈阳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这样的珍品,就算是在故宫博物院,也是要重点保护的国宝级文物。今天能在这里见到,也算是我们的缘分了。”

“您再看这画工,”他手指轻点瓶身,“每一笔都透着皇家气派。这可不是寻常作坊能做出来的。当年御窑厂的工匠们,那可都是能工巧匠中的翘楚。这种级别的瓷器,从泥料到釉色,从构图到烧制,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严格把关。稍有不慎,就会被毁掉重来。”

高唯中听得入神,不由得点头称是。陈阳继续道:“这瓶子能保存到现在,而且品相如此完好,实在是难得。您看这金彩都还完整无缺,连原配的活环都在,这在民间几乎是不可能看到的。”

“所以说啊,”陈阳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这就是真正的稀世之宝。不光是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陈阳目光如炬地凝视着面前的瓶子,修长的手指轻轻划过瓶身上精美的洋彩,神情专注地向高唯中解释道:“高厅,你且过来仔细看,这件瓷器的工艺可是独步天下。器身上的青花采用的是最上等的高温钴料,匠人们先将其绘制于颈足之上,再覆以一层晶莹剔透的透明釉。”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继续道:“这第一次烧制可是要经受 1200 度以上的高温煎熬啊!这温度,足以让普通的陶瓷变形走样,但您瞧,这瓶子依然完美无缺。”

陈阳的手指沿着瓶身缓缓移动,“更神奇的是,在这之后,能工巧匠们还要以五彩斑斓的彩料描绘这通景桃花源图,每一笔每一画都要精准到位。最后再在细节处点缀上金彩,以 700 到 750 度的低温进行二次烧制。”

他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赞叹,“就这样,一件绝世珍品才算大功告成。这可不是寻常工匠能够驾驭的技艺,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在琢器之中,虽然乾隆朝以全洋彩居多,但像这样青花与洋彩完美结合的作品,却是凤毛麟角。”

说到这里,陈阳小心翼翼地将瓶子轻轻放回原处,仿佛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他的动作轻柔得令人屏息,继续说道:“高厅,您可知道吗?这件青花夹洋彩瓶在乾隆一朝可是开创先河之作。最令人称奇的是,这两只活灵活现的螭龙耳及其活环,竟是与器身一气呵成,浑然天成。”

他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我去年在沪上博物馆见过另一件相似的珍品,那是一件婴戏图双环耳瓶,不过风格迥异。若您有兴趣,《中国陶瓷全集·清》上对那件藏品有详尽的考证解析。这两件瓷器,可谓是乾隆朝瓷器艺术的巅峰之作了。”

高唯中站在一旁,不住地点头附和,那副专注的模样仿佛已将陈阳讲述的每一个细节都刻进了脑海。陈阳看着他这副神情,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一丝会心的笑意,心想这种状态怕是只能维持到走出陈列室的那一刻,就像夏日的泡沫,看似晶莹剔透,转眼即逝。

在古董这个深不见底的领域里,越是滔滔不绝地解说,听者便越容易陷入一种似懂非懂的错觉中,甚至还会在心底暗暗感激自己如此无私地倾囊相授,殊不知等他转身离开,那些专业术语和历史渊源,终究会像退潮时的浪花一般,悄然消散在记忆深处。

“高厅,这物件我可不好给你估计,”陈阳轻轻抚摸着双耳活环大瓶,眼神中闪过一丝专业鉴定师才有的精光,“这玩意儿啊,一百万也是它,五十万也是它,当然还有可能买到五百万。你要是放在国外拍卖行,说不定还能拍出上千万的天价来。”

陈阳顿了顿,又补充道:“前两年,就有一件类似的乾隆青花,在伦敦佳士得拍出了八百多万英镑的天价。这些老物件啊,就看买家的眼光和胃口。”

他用手指轻轻叩了叩瓶身,发出清脆的声响,“而且这件的品相特别好,釉面完整,纹饰清晰,连那对活环都保存得极为完好。这在收藏界可是难得一见的极品。”

高唯中听完陈阳的话,也是开心地笑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陈老板,你这么一说,我反倒更放心了。你都把行情摸得这么透彻,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这样,到时候你就看着办,卖多少全凭缘分。反正我相信你的眼光。”

高唯中的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咱们讲究个缘分,到时候该多少就多少!”

当陈阳的目光掠过下一件瓷器时,眼神不由得微微一亮,似是捕捉到了一抹难得的惊喜。这竟是一只看似极其普通,却暗藏玄机的瓷碗,碗敞口呈自然弧形,斜壁内敛曲线恰到好处,像是经过繁复的雕琢而得出的娴静之美;圈足设计紧凑细致,透露着早期制器匠师的深厚功力。

\/

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纹碗

内壁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那釉色细腻得仿佛清水流过肌肤,透出一种恬静的质感,底部的白釉无款识,这份无字的宣述似是高贵的沉默,让人忍不住猜测其身份背景。外壁则以青花勾勒出松、竹、梅三君子的清逸之态,幽幽一抹青料流转于釉面之间,绘制工艺运用自如,每道笔触都显露出流畅而精确的匠心。

松柏巍然挺立,秀骨凌霄,竹叶生机勃勃,繁盛中略显儒雅,寒梅独放,清芳幽幽,那松竹梅纹不仅仅是构图上的佳作,更寓意了恒久不衰的常青、正直不屈的品格与洁净高雅的情操。

\/

整件瓷器,简洁中透着清秀,严谨中富有诗趣,其笔力如鹰掠长空,线条间蕴藏的劲道令人倾服,而苏麻离青更是神来之笔,那深入胎骨的浓烈与鲜艳,让瓷碗在光下多了一层饱满的生命力。

在圈足的釉面下,一道窑缝露出了些许历史的痕迹,却又如瑕疵美般增添了一分韵味,令人不由浮想联翩。

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纹碗!这可是个好物件,不要看这只瓷碗看起来不起眼,尤其是圈足还有一道窑缝,但这只瓷碗2000年时候,加德可是拍卖出去了三百多万,虽说三百多万钱不是很多,那就在眼前几年,这就跟捡一样。

“这物件……”陈阳小心翼翼地捧着瓷碗,眼神中闪过一丝惋惜,“哎呦喂,哎呦喂……”他不自觉地摇头叹息,手指轻轻抚过碗身那精美的松竹梅纹,“高厅啊,这可真是让人心疼,这可是宣德本朝的物件,您看看这工艺,这釉色……”

陈阳将瓷碗轻轻翻转,手指停在圈足处,“您瞧瞧这里,这道裂缝……”

他故作惊讶地说道,“这么漂亮的一件宣德瓷,居然还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要是完整无缺的话,这可是能值几十万的好东西啊!现在好了,成了残器,这价值可就大打折扣了。”

“这……”高唯中眯着眼睛凑近观察,眉头微皱,“陈老板,我记得这缝隙一直都在的,应该是窑烧时就带的吧?您看这痕迹,年代感很足,不像是新伤啊。”

陈阳心中暗暗称赞,面上却不动声色。这高唯中果然不是等闲之辈,换作其他人早就慌了神,他倒是冷静得很,连窑缝的新旧都注意到了。看来这生意得换个法子做啊。他轻咳一声,小心地将瓷碗放回托盘,“高厅,问题就在这儿。无论这裂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对于收藏品来说,有缺陷就是有缺陷。”

“您想啊,”陈阳继续解释道,手指沿着瓷碗优美的弧线缓缓划过,“这可是宣德年间的精品,您看这松竹梅的笔触,这釉色的层次,还有这胎质的细腻程度,都是难得一见的。要是完好无损,拍卖场上少说也得七八十万起步。可现在……”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神中充满惋惜,“就因为这么一道裂缝,价值直接腰斩都不止。这年头,收藏界最看重的就是品相,有瑕疵的东西,再珍贵也会被人嫌弃。这么好的宣德青花,真是可惜了。”

高唯中听着陈阳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眼神中依然带着几分怀疑。陈阳见状,又补充道:“您要是不信,可以去查查拍卖记录。前些年,一件类似的完整宣德青花,在香港拍出了百万高价。可但凡有损的,价格能打个对折就不错了。”

他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将瓷碗往高唯中面前又推了推,“说实话,我都替您心疼。这么一件难得的宝贝,就这么贬值了。”

高唯中眉头紧锁,目光在瓷碗和陈阳脸上来回打量,似乎在权衡真伪。陈阳见他这副模样,心中暗笑,面上却愈发诚恳,“高厅,我也是实话实说。这东西现在,能卖个十万八万就不错了。”

“唉,”他又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惋惜,“这就是古董行当的规矩。完整的价值连城,残缺的一文不值。这么精美的宣德青花,真是可惜了。”

“那这件瓷碗……”高唯中在旁边皱着眉头看向了陈阳,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衣角,显然对这件宝贝的处理方式颇为纠结。

“这件瓷碗要是就这么废了,实在是可惜,”高唯中叹了口气,“您看能不能……”

“嗯……”陈阳低头摸着下巴,做沉思状,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这样,你先送到京城去,我认识几位修复大师,到时候我来想办法,总不能让这么一件好物件糟蹋了。”

“真的能修好?”高唯中眼睛一亮,声音中带着几分期待。

“这种窑缝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陈阳专业地解释道,“关键是要找对人。”

“那您觉得修复后还能保值吗?”高唯中小心翼翼地问道。

陈阳轻轻摇了摇头,“这个我还真说不准,得看修复的效果。不过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力而为。”

“行,那就麻烦陈老板了。”高唯中看着陈阳笑着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信任。

“高厅,不用这么客气,”陈阳呵呵一笑,眼角流露出几分真诚,“就凭您和我师叔的关系,这忙我总是要帮的,我们继续看其他的吧。”

陈阳说完,又仔细端详了一下手中的瓷碗,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这可是宣德年间的珍品,这种程度的窑缝根本不影响价值,反而还能证明其年代的真实性。

想到这里,陈阳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他装作若无其事地将瓷碗放在一旁,实则已经在心中暗暗盘算。

这宣德青花瓷要是流入市场,怎么也得卖个四五百万。陈阳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故作随意地瞥了眼那只瓷碗,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陈阳打了一个响指,这瓷碗我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