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 第511章 最后的反对者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第511章 最后的反对者

作者:我叫陈田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9 16:37:02 来源:小说旗

阴冷的声音来自孟子,他身后还跟着几个对孙子“百家融合”计划心存不满的学者。

他们神情严肃,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敌意。

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方才劫后余生的喜悦荡然无存。

“孟子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昭阳如月上前一步,毫不畏惧地直视孟子。

孟子冷哼一声:“什么意思?这‘百家融合’,分明就是儒家屈尊于其他学派!老夫绝不答应!”他身后的学者也纷纷附和,言辞激烈,大有与孙子等人决裂之势。

孙子神色不变,语气平静:“孟子先生,融合并非屈尊,而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难道先生认为,儒家之外的其他学说,便一无是处吗?”

“哼!歪门邪道,岂能与我儒家圣人之道相提并论!”孟子语气强硬,寸步不让。

他身后的几个学者,更是对孙子的方案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对儒家正统的亵渎。

眼看双方剑拔弩张,老子缓缓开口:“孟子先生,你何必如此执着?道法自然,融合亦是天道。”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令孟子等人心中一凛。

孔子也站出来打圆场:“孟子,孙子此举,也是为了百家兴盛,你莫要固执己见。”然而,孟子却丝毫不为所动,反而更加激动:“孔子先生,您怎能也如此糊涂!这融合之策,分明就是……”

孙子不慌不忙,将方案中的各个要点再次详细剖析,阐述如何既保留各学派特色,又能融合创新,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文化盛景。

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逻辑清晰,论证有力,令在场众人无不叹服。

就连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学者,也不禁开始反思。

就在众人以为孟子即将被说服之际,他却突然冷笑一声:“孙子,你说的天花乱坠,可终究只是纸上谈兵!我且问你……”

孟子冷笑一声:“孙子,你说的天花乱坠,可终究只是纸上谈兵!我且问你,这‘融合’该如何进行?难道要将各家经典混杂在一起,成一锅大杂烩吗?”他身后的学者也纷纷附和,有人质疑融合后的学说会失去各自特色,有人担心资源分配不均,有人则认为这根本就是行不通的空想。

孙子早料到会有此番阻挠,他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融合并非简单的拼凑,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好比治病,需对症下药,各家学说,各有千秋,取长补短,方能药到病除。”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诸位可还记得,前些日子,墨家机关术与儒家礼乐相结合,打造出的那场盛大祭祀?那便是融合的初步尝试,效果如何,诸位有目共睹。”

反对者的声音小了一些,但孟子依旧不肯罢休:“那只是个例,如何能代表整个学派?况且,祭祀之事,本就与儒家密切相关,墨家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孙子不慌不忙,又举了几个例子,例如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与法家严刑峻法的结合,如何有效治理了边境动乱;又例如阴阳家对天象的观测与农家耕作经验的结合,如何提升了粮食产量。

他列举的例子,都是各家学派合作的成功案例,让反对者们的声音逐渐弱了下去。

眼见孟子等人哑口无言,庄子突然开口,他一改往日的洒脱,神情严肃:“孙子,我支持你的计划,但这‘融合’的方式,我却有个不同的想法……”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与其将各家学说融合成一个新的体系,不如保留各自特色,让它们像百花齐放般,共同绽放光芒。如此,岂不更符合天道?”

庄子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是一愣,就连孙子也露出了沉思之色。

列子也附和道:“庄子所言极是,百家争鸣,本就是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若强行融合,反而会扼杀各家学说的活力。”

一时间,书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孙子眉头紧锁昭阳如月在一旁握紧拳头,她的眼神……

昭阳如月在一旁握紧拳头,她的眼神充满信任地看着孙子。

孙子感受到她的鼓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庄子先生和列子先生的提议,确实发人深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确是理想的景象。”他顿了顿,语气一转,“但诸位想过没有,如今百家争鸣,却也乱象丛生。各家学说之间,相互攻讦,甚至兵戎相见,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老子缓缓点头,表示赞同:“孙子所言不虚。百家争鸣的初衷,是为了探寻真理,而非相互倾轧。”孔子也站出来支持孙子:“融合并非要消灭差异,而是要在差异中寻求共识,共同进步。”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发声,让反对者们更加动摇。

孟子脸色铁青,他没想到,连一向超脱世外的道家,也站在了孙子一边。

他身后的学者们,更是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孟子准备再次开口反驳时,一个儒家学者突然站出来,对着孟子拱手道:“先生,弟子以为,孙子先生所言极是。融合并非坏事,我们不妨一试。”

这人的发言,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他几个原本摇摆不定的学者,也纷纷表示支持孙子。

孟子见状,气得浑身发抖,他指着那些学者,怒斥道:“你们……你们这些不肖子孙,竟然背叛儒家!”

然而,他的怒斥,已经无法挽回局面。

越来越多的学者,站到了孙子一边。

最终,孟子只得愤然拂袖而去,只留下几个死忠的追随者,也跟着他离开了书房。

“好了,既然大家已经达成共识,那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吧。”孙子语气平静,仿佛刚才的争论从未发生过。

他环顾众人,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

“且慢。”庄子突然出声,他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在开始之前,我还有一件事要告诉大家……”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孙子,“关于最后的典籍藏匿地……”

“它比我们想象的,要危险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