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 第512章 典集全揽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第512章 典集全揽

作者:我叫陈田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9 16:37:02 来源:小说旗

庄子并未直接点明最后典籍的藏匿之所,而是抛出一个谜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一,藏于何处?”众人沉思,老子捋须笑道:“道友此言,可是指那混沌之地?”庄子点头:“正是。”混沌之地,传闻是百家争鸣之地未成形前的混沌状态,凶险异常,进去的人十有**都无法生还。

消息一出,众人哗然。

先前支持孙子的学者,此刻也面露难色,显然对这混沌之地心存畏惧。

就连一向勇敢的昭阳如月,也忍不住拉了拉孙子的衣袖,眼中满是担忧。

孙子却神色不变,反而露出一丝兴奋的光芒:“好一个混沌之地!若能从中取回典籍,岂不更添一份传奇色彩?”他环视众人,语气坚定:“诸位,可愿与我一同前往,完成这最后的使命?”

在孙子的鼓舞下,众人心中的恐惧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决心。

他们整理好行装,跟随孙子来到了混沌之地的入口。

只见眼前一片迷雾,遮天蔽日,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入口处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四个古朴的大字:生死勿论。

孙子并没有贸然进入,而是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并结合之前收集到的线索,推测混沌之地内部的结构和可能的危险。

他迅速制定了进入的策略,并将任务分配给众人。

众人对孙子的决策充满信心,纷纷表示服从。

孙子深吸一口气,率先踏入迷雾之中,其余人紧随其后,消失在茫茫白雾之中。

“记住,”在最后一人进入后,迷雾中传来孙子低沉的声音,“跟紧我,不要掉队……”

混沌之地内部并非如众人想象般一片虚无,而是充斥着奇异的光影和扭曲的空间。

踏入其中,便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万花筒,令人目眩神迷。

刚走几步,便触发了第一个机关——地面突然裂开,露出深不见底的深渊。

孙子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昭阳如月,同时大喝一声:“墨家弟子,速来搭桥!”墨家弟子们训练有素,立刻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木板和绳索,在深渊上架起一座简易的桥梁。

众人小心翼翼地通过桥梁,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周围的墙壁又开始移动,似乎要将他们挤压成肉饼。

孔子见状,吟诵起儒家经典,一股浩然正气散发开来,竟将移动的墙壁暂时定住。

趁此机会,孙子指挥众人快速前进,终于来到了一片开阔地带。

这里立着一座古老的祭坛,祭坛中央摆放着一口巨大的青铜鼎,鼎内盛满了散发着奇异光芒的液体。

孙子猜测,这鼎内的液体便是维持混沌之地稳定的关键,而他们要找的典籍,很可能就藏在鼎的下方。

正当孙子准备上前查看时,祭坛周围突然出现了数道黑影,这些黑影速度极快,身形飘忽不定,似乎是某种守护灵。

黑影向众人发起攻击,招招致命。

孙子立刻指挥众人迎战,老子和庄子两位道家代表也施展出各自的神通,与黑影缠斗在一起。

战斗异常激烈,众人虽然凭借各自的专长勉强抵挡住了黑影的攻击,但仍然险象环生。

昭阳如月紧紧跟在孙子身边,为他挡下了一次又一次的致命攻击。

就在众人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孙子突然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从鼎内传来。

他心中一动,立刻大声喊道:“所有人,将力量集中到我身上!”众人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毫不犹豫地照做了。

孙子将所有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然后猛地一掌拍向青铜鼎。

只听一声巨响,鼎内的液体瞬间沸腾起来,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向四周扩散开来。

黑影们在这股能量的冲击下,纷纷化作飞灰消失不见。

能量波动逐渐平息,祭坛中央的青铜鼎也缓缓裂开,露出了里面藏着的东西——那是一卷古朴的竹简,散发着淡淡的金光……

“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典籍?”昭阳如月看着那卷竹简,喃喃自语道。

孙子没有回答,而是伸手将竹简取了出来,缓缓展开……

竹简上,赫然写着几个古篆大字:“天机不可泄露……”

孙子凝视着竹简上的“天机不可泄露”五个大字,眉头紧锁。

昭阳如月始终伴随左右,她的存在仿佛一缕清风,拂去孙子心中些许凝重。

他偶尔投向她的目光,温柔得如同春水般荡漾。

这最后的典籍,比预想中更加神秘。

就在这时,竹简突然金光大盛,耀眼的光芒刺得众人睁不开眼。

待光芒散去,竹简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枚古朴的玉佩,静静地躺在孙子手中。

玉佩温润如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正面刻着一个“道”字,背面则刻着复杂的纹路,如同天上的星辰般神秘莫测。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这玉佩有何用处。

老子上前一步,仔细端详着玉佩,沉吟片刻后说道:“此物非凡,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或许便是开启典籍的关键。”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赞叹孙子的机智和老子的博学。

有了玉佩,他们终于可以解开典籍的秘密,获取其中的知识和智慧。

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成功收集了所有散失的典籍,学者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这场文化复兴的壮举,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然而,喜悦过后,新的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如此数量庞大的典籍,该如何妥善保管,防止被破坏或窃取呢?

众人纷纷发表意见,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孔子主张将典籍存放在儒家学宫,由儒家弟子负责保管,并以此为基础,重建礼乐制度,恢复周礼。

墨子则认为,典籍应该共享,建立一个公共的图书馆,让所有人都可以阅读和学习。

道家则提出,典籍应该回归自然,藏于名山大川之中,只有有缘人才能找到。

各家学派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孙子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昭阳如月见状,轻声道:“不如我们先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将典籍暂时存放起来,然后再慢慢商议如何处置?”

孙子点了点头,采纳了昭阳如月的建议。

众人商议后,决定将典籍暂时存放在鬼谷,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最佳的藏匿地点。

于是,众人开始着手准备搬运典籍。

就在学术交流的场地布置到一半时,孙子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目光投向远方,低声说道:“有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