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过河卒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一殿中

过河卒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一殿中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08 02:27:11 来源:小说旗

经过连轴转的大议事后,终于走完了程序。

由齐玄素提议,在金阙充分讨论并投票通过,最后再由大掌教令来确定。

今天的太一殿格外热闹,除了中轴线留出一条过道,其他地方都站满了人,一眼望去,全是各色莲花冠,上次这么热闹还是大掌教升座。

因为西道门回归道门是大事,也是盛事,再加上这次议事拉开了金阙改制乃至道门改革的序幕,所以格外隆重。

在太一殿最深处也是最高处,有一方九层台阶的须弥座,上面放置着大掌教的宝座,所谓升座,总得有个座位才行。

迄今为止,在道门的所有大掌教中,只有排在最前头的玄圣和排在最后头的齐玄素没有举办过升座大典。

不过在许久之前,没有选出七代大掌教,还是三人议会和三储君的时代,八代大掌教更是遥遥无期,所有人都认为八代大掌教选举是几十年后的事情,在那个时候,齐玄素做过一个有关升座大典的梦。

齐玄素在梦中做了大掌教。

如今的齐玄素也是大掌教,不过他这个大掌教并非正常上位,不是选出来的,而是拥立的。

掌府真人是选出来的,不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道府大议先选出掌府真人,然后由金阙确认。另一种是金阙任命,然后由道府大议根据金阙的指导方针进行只有一个候选人的选举。

大掌教的选举与掌府真人的选举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不同,齐玄素属于第二种情况,也就是道门实权派们研究决定让齐玄素来做大掌教人,然后再走个选举程序。

七代大掌教则是选出来的,因为当时的道门上层实权派意见并不统一,要么选举,要么开战。

其中多少有点区别,就好比皇帝继位,正常传位登基和直接兵变,是两个性质。

不过在那个梦中,齐玄素是正常上位的,举行了升座大典。

就是在这座太一殿中——虽然那时候的齐玄素从未踏足过太一殿。

在梦中,齐玄素一步一步走上九层台阶。

忽然之间,齐玄素感觉好像有人拍了下他的肩膀,眼角余光隐约看到了一截绣着铜钱纹样的袖角,一闪而逝。

齐玄素猛地停住了脚步,艰难又缓慢地转过头来,望向身后。

他看到了张月鹿,也看到了三位副掌教大真人,然后还看到了其他的平章大真人,三十六位参知真人,以及数以百计的真人。

所有人都望着他,满怀敬畏。

唯独没有那个他希望看到的人影。

他满怀失望地转过头去,继续走向象征着大掌教的宝座。

在这个梦里,没有七娘。

不过终究只是一个梦而已,齐玄素没能正常上位。现实是齐玄素刚刚上位就面临道门分裂内战的局面,举行升座大典又如何?当时连三位副掌教大真人和三十六位参知真人都凑不齐,更没有大玄朝廷之人、儒门佛门之人、各国使臣和各界代表,强行举办也不过是徒增笑料。

不过齐玄素若能完成此番革新壮举,那就不仅仅是三位副掌教大真人,而是五位副掌教大真人,也不是三十六位参知真人,而是更多。

正常情况下,须弥座上只有一方宝座,不过今天在宝座前又临时加了一张玉案,用整块玉石雕成,而非拼接而成,这是东皇年间扩建玉京时从玉虚峰中开采出来的,之后再没有这么大的整块玉石。

玉案上摆着文房四宝。

齐玄素今天要在太一殿正式签署大掌教令。

诸位真人到齐之后,齐玄素方才步入太一殿,张月鹿和姚懿一左一右跟在齐玄素的两侧,落后半个身位。

齐玄素沿着中轴线穿过人群,登上台阶,来到须弥座上,绕过玉案,坐在象征大掌教的宝座上。张月鹿和姚懿仍是分别站在齐玄素两侧。

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大掌教不会来太一殿,更不会没事坐在这里,更多时间都是在微明殿中。

理论上来说,这个位置只有大掌教能坐,实际上并非如此,小殷跟着搬入小紫霄宫后,早就趁着没人的时候体验过了,正着坐,斜着坐,站着,躺着,倒立,全都试了一遍,就是冷冰冰的座椅,没有下面捧场的人,一点意思都没有。

齐玄素坐下之后,姚懿为齐玄素送上已经准备好的绫锦,两端是墨玉材质的长轴。

齐玄素亲自执笔在绫锦上写下:《金阙关于灵宝道的若干决定》已由玉京金阙壬戌年第八次议事通过,现予公布,自此令颁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然后张月鹿为齐玄素递上印章,由齐玄素亲手盖在绫锦之上。

最后齐玄素双手分别持绫锦两端的玉轴,向太一殿内的众人展示。

一瞬间,太一殿内响起了极为热烈的掌声,一众西道门代表站在极为靠前的位置,也是十分有戏,不由热泪盈眶,恨不得把正在鼓掌的双手高举过头顶。

徐小盈将灵宝道的代表、平章大真人皇甫嵩请上了须弥座。

姚懿准备了一份副本,同样由齐玄素签字用印,然后交到皇甫嵩手中。

皇甫嵩展开副本,再次向太一殿众人展示。

这份副本会由皇甫嵩带回南大陆西道门,由澹秀宫保存,同样意义重大。

殿内之人当然不吝于自己的掌声。

自此,意味着更名为灵宝道的西道门正式回归道门,在法理层面扫清了西道门出兵的最后一点障碍。

自七代大掌教飞升以来,坏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道门上下的悲观情绪很重。严格来说,选出八代大掌教和击杀姚令都算不上多么振奋人心,形势还是非常严峻。如今灵宝道回归道门,这终于是一个好消息了,而且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如果是太平世道,齐玄素仅凭此等功绩,便算是没有白做大掌教,后世评价最起码要在六代大掌教和七代大掌教之上。

皇甫嵩郑重收好副本,走下须弥座。

齐玄素起身绕过玉案,面向太一殿众人,发表了他作为大掌教的第一次正式演讲:

“二百余年前,玄圣和列位祖师中兴了道门,就在这昆仑山玉虚峰上,建立了一个完全有别于历代儒门朝廷的新政权,以平等为念,为了天下太平而努力至今。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可悲且残酷的内战。

“当年玄圣下令扩建玉京城,直到东皇年间才彻底完成,玄圣没能看到完整的玉京,可我们看到了,直到这一刻,我们还在享受着前人的余荫。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个烂摊子留给后人,我们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而不是前人砍树后人曝晒。

“此番内战的罪魁祸首,帝京秦氏者,齐州李氏者。这两家包藏祸心,窥窃神器,犹以一己之私,叛逆作乱,起不义之兵戈,坏天下之太平。人神之所共愤,天地之所不容。

“玄素,七代大掌教之弟子,奉恩师之成业,荷道门之厚恩。因天下之所望,顺道门之推心,承八代大掌教之尊位,秉持历代祖师遗志,志安天下。

“今灵宝道回归,又有全真、正一两道,南大陆、江南、西北、中原、昆仑、婆娑、婆罗、罗娑、西域,尽在道门之手,飞舟成群,仙人如云,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在此,我正式宣布,道门平叛刻不容缓,山河必须一统,天下必须太平,我们下定最大的决心,为了道门基业,为了天下太平,为了苍生百姓,为了道祖传承,为了玄圣理念,无惧困难,尽一切之努力。

“由太上道祖开创、由玄圣中兴的道门,当与世长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