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过河卒 > 第一百二十九章 紫霄宫人事

过河卒 第一百二十九章 紫霄宫人事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08 02:27:11 来源:小说旗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是一个很难改变的道理,无论古今,概莫能外。

虽然莫清第是个废物,但老同窗的情谊还在,在两个废物之间做选择,齐玄素当然选择那个与自己更亲近的废物。

所以齐玄素还是把莫清第提拔为青萍书局的辅理。

最早的时候,青萍书局只是一个单纯的出版机构,负责印刷书籍,玄圣夫人在闲暇之余喜欢写些话本自娱,便是通过青萍书局刊印出版。

东皇上位之后,天下初定,佛门和儒门再无力以武力抗衡道门,道门正式确立三教之首的地位。不过在教义之争上,道门还是处于弱势地位,过去多年,一直在三教中处于垫底的位置。

这不奇怪,在过去千余年中,一家之内,男主人信奉儒门圣人之道,女主人则拜佛礼佛,大户人家要设书房佛堂,没听说设道堂的,基本没有道门什么事情,这已经是常态,更是可见道门在这方面的弱势。

儒门和佛门虽然输了,但针对道门在这方面的弱点,决定转换战场,意图从教义层次影响道门,乃至于改变道门,不胜而胜,由此鼓吹三教合一,三教本是一家等等。

在婆娑洲有一个古老教派,对内分为四个层级,由上到下分别是:教士阶层、武士阶层、平民阶层、奴隶阶层。

儒门和佛门在正面战场失败之后妄图用三教合一的方式慢慢渗透道门,最终建立这样一个体系。即:儒门和佛门虽然失去武力,但掌握解释经书的权力,可以掌控思想和意识形态,成为教士阶层。道门虽然掌握强大武力,但因为在思想层面的弱势,只能成为武士阶层,充当教士阶层的护卫。

东皇面对这种局势,正式提出了“去儒门化”的说法。其实这个说法早在玄圣时代就已经出现,只是多少有点上不得台面,属于能做不能说,东皇直接将其定为道门的根本政策之一。直到五代大掌教时期才重提三教合一,不过这个时候仍旧要强调是以道门为中心的三教合一。

于是针对儒门纲常的道门平等横空出世。这些理论其实也是在玄圣时代就已经初步成型,只是不成体系,是东皇动用道门的官方力量将其整合起来,成为道门日后的主流思想。

在东皇时期,开启了大辩经模式,武力对抗暂时成为过去式,激烈的思想碰撞成为主流。大量的着作需要发表,青萍书局的重要性得到道门高层的重视。

因为道门发现,辩经这种事情,在双方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关键就在于谁的声音大,只要声音大到盖过对手的声音,就能一力降十会。

这里的“声音大”当然不是指嗓门,而是指传播力度。你的佛经刊印一百本,我的道经刊印一万本,不仅不要钱,只要领一本道经还送十个鸡蛋,你怎么跟我斗?两者传播力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百姓们也看不懂太高深的道理,看起来都大差不差,自然向着有利可图的那一边。

道门作为天下之主,掌握了最多的资源,最终靠着绝对的声量赢下了这次大辩经。

在这个过程中,青萍书局自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一个边缘机构发展为一个庞然大物,隐隐成为太平钱庄、太平客栈之后的第三大编外机构。

太平钱庄不必多说,掌管天下之财,配置之高,直追正常水准下的紫霄宫。太平客栈本质上是道门驿站体系、情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萍书局则逐渐成为道门宣传部门,负责引导舆论,刊发邸报,监管各种书籍刊物,为紫霄宫和金阙提供有关舆情信息等等。

不过道门武力太盛,从三代大掌教到五代大掌教,道门一直处在扩张阶段,堪称天下布武。在这种情况下,道门不缺自信,甚至是自负。任凭你舌绽莲花,敌不过摆在眼前的物质现实,慕强乃是人性,自然是天下归心,从南大陆到凤麟洲,从婆罗洲到婆娑洲,都视道门为天朝上邦,玉京这座山巅之城更是理想之国。

在这种情况下,道门内部自然不重视青萍书局,道门上下理所当然地认为道门天下是打下来的,不是念经念出来的,不念经也无所谓。于是青萍书局就变得很尴尬,油水当然是有的,而且不小,实权也是有的,不过主要是对外,在道门内部的权力并不算大。

太平钱庄的真人们享受参知真人待遇,一下子就是三个,青萍书局只是道宫级别,设掌宫一人,享受参知真人的待遇,只是不在三十六位参知真人的序列之中。有时候也会由其他参知真人兼任。

这样有一个好处,任免不必走金阙程序,取决于大掌教的一念之间。

就在前不久,齐玄素已经将青萍书局的掌宫真人撤职,改由姚懿兼任青萍书局的掌宫真人。

掌宫之下设辅理和主事,能力暂且不谈,个顶个关系深厚。

比如刚被齐玄素任命的莫清第,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关系户,不过是关系户顶替了关系户。

其实也不能怪历代大掌教喜欢往这里面塞人,齐玄素在考虑人事问题的时候,也面临这种困境。

有些人能力不足,又不得不安排,比如张玉月,放在地方道府肯定不行,事关民生,经不起折腾,要害部门也不行,一旦犯错造成的影响太大。

思来想去,就是女道士联合互助会这类衙门,可劲往里面塞人,就算犯了错,也是无伤大雅,那么这些部门的战斗力便可想而知。

姚懿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紫霄宫这边,毕竟掌宫大真人不在,首席辅理也不在,他这个次席辅理实际上当了紫霄宫的家,青萍书局这边就需要一个副手主持日常工作,齐玄素本想让莫清第来做这个副手,只是莫清第难堪大任,齐玄素只好另择人选,他忽然想起在江南道府历练多时的沐妗。

这些年来,沐妗的表现还算不错,又是张月鹿的旧部,齐玄素干脆把沐妗调了回来,担任青萍书局的首席辅理,实在不行再换人就是了。

除此之外,齐玄素又任命了紫霄宫的第六位辅理和第七位辅理,前五位辅理分别是:老殷先生、姚懿、颜永真、徐小盈、齐小殷。

第六位辅理也不算生面孔,不过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正是天师极为信任却没有具体职务的张无用。这个人有点类似姚司,在家族内部地位很高,在家主面前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却不在道门担任具体职务。

齐玄素此举有两个意图。

一是安抚张家,齐玄素最近的一系列举动让张家人很是不安,齐玄素要表明态度,他并没有过河拆桥的打算,只是对事不对人。

二是给张月鹿铺路,张月鹿想要在天师飞升之后掌握张家,必须在张家内部有自己的支持者才行,齐玄素认为张无用会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虽然张无用是六代弟子,但属于六代弟子中比较年轻的,还会在人间停留相当一段时间。

张月鹿这位大掌教夫人也是紫霄宫的上级,齐玄素把张无用调入紫霄宫,但齐玄素基本不会用张无用,他还是以姚懿为主,主要让张无用专门负责张月鹿那边。接下来就看张月鹿的操作了。

第七位辅理是姚武,从玉京之变齐玄素拿下姚令,就开始劝降姚武,七娘、姚裴、姚恕、姚懿轮番下场,几乎就是姚家全家上阵,姚武终于选择归顺。

齐玄素之所以如此宽容,道理很简单,姚武是仙人修为,值此用人之际,当然不能放过。而且齐玄素也的确需要一个直接听令于他的仙人助力,过去是何罗神,不过何罗神毕竟是神仙,要借助齐玄素降世,不是特别方便,那么姚武就比较合适了,姚懿和姚武算是一文一武。

关于紫霄宫的任命,不必经过金阙,齐玄素作为大掌教,完全可以独断专行,别人没有置喙的余地。

如今紫霄宫还剩下最后两个位置,不知会花落谁家。

任谁都能看出来,这一届的紫霄宫虽然不能与五代大掌教时期的紫霄宫相提并论,但一定会扭转紫霄宫的颓势,重新恢复到四代大掌教之前的正常水平。

紫霄宫与金阙就如一阴一阳共同构成道门的太极。

在这种情况下,紫霄宫辅理是典型的位卑权重,紫霄宫则是事实上的内廷,发展到最后,许多大事的决策事实上都会出自紫霄宫,作为外廷的金阙则成为走程序的地方,本质上是大掌教集权。

齐玄素这位八代大掌教虽然年轻,但已经下定决心要彻底扭转自六代大掌教以来的弱势。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五代大掌教过于强势,集权太过,引起反噬,削弱大掌教权力成为道门共识,是正确的。

六代、七代大掌教的弱势又间接导致了道门的分裂和内战,那么八代大掌教重新集权,加强大掌教的权力,又成了正确的。

都是正确,没有错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