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两百零六章 停仪观水,龙沙高城(求月票)

长风掠云,俯瞰江天。

夏日的赣水自南边的苍莽群峦间奔泻而出,如一条挣脱锁链的蛟龙,鳞甲翻涌,白浪滔滔。

等到流经南昌城西时,或是被大江西岸的万寿宫仙气所摄,抑或是被东岸的南昌巨城所伏,滔滔江水在这里变得缓缓悠悠,同时也成了仙凡两境的分隔。

此地两岸草木蓊郁,层林叠翠如泼墨,江岸近滩还有蓼花赤若丹砂,芦苇青如翠幔,仿佛霓霞。

万寿宫在望,三清山仪仗逐渐降下云头。

此时,有江中渔夫、江边钓者以及南昌城人,见到了仙人白日显圣,纷纷惊诧大叫,随后便是叩头赞颂。

仪仗中,程心瞻正在观赏赣江,因为每次从三清山到南疆乃至武陵一带,都会横跨赣江,所以他对赣江还比较熟悉。赣江又是豫章境内第一大江,滋润着这一方水土,所以他向来对赣江倍感亲切。

此时,他忽见江心有一沙洲高高隆起,沙碛皎白如新雪,蜿蜒百丈,形似蟠龙饮涧,极富神韵。

夏日下,沙脊灼灼生辉,似龙鳞映日,洲尾一脉细沙没入碧波,恰如龙尾曳浪。洲上蒹葭簇簇,随风伏作龙鬃,偶有鹭影掠过,惊起簌簌青涛。

咦?

他看着江心白色沙洲,觉得甚是奇异。

他记得很清楚,自己第一次路过赣江,是在山中学法一年后下山前往南疆游历,那是明四百二十五年的夏季,自己才十六岁,路过此地时未曾见到有沙洲。

等到修道的第三年,也就是明四百二十七年,那年年初「桃都」在白玉镜折断了,自己在山中静修一年,学习炼法和雷法,年末的时候自己按照约定下山去苗寨送年画,那是第二次路过赣江。

那次自己就看见江心有白沙露头,不过那时才见到白沙一点点。

第三次过赣江就是自己结丹之后去浩然盟领差事,带着一批人去苗疆救援红木岭,不过那次人多,大家御空飞掠,很快就过去,倒是真没注意这江心沙洲的变化。

没想到,这第四次过赣江,相比初见沙洲,这都二十年过去了,沙洲也从白沙一点变成了卧江白龙,那龙脊都快与旁边的南昌城墙齐平了!

二十年弹指,程心瞻也颇有沧海桑田之感,同时他有些疑惑,这沙洲质色如此白净,难不成赣江上游还有什么白石山在?

“轰隆隆——”

这时,正是夏日晴空,忽然骤响惊雷!

只是转眼之间,便是乌云密布,狂风骤起。

夏日的雷暴雨说来就来。

江中渔夫、江边钓者、两岸游人以及贩夫走卒,见到马上就有暴雨来临,也顾不得再跪拜神仙,纷纷往南昌城以及就近的跨江大桥的桥洞下面躲去。

此处就得说一说这造福南昌城以及附近村镇的跨江大桥了。

赣江南昌段江面宽足有五里有余,单凭凡人自然是不可能造出这样的跨江大桥的,此桥实乃仙迹,乃是万寿宫弟子所筑——这既是情理之中,亦是无可厚非。

三清山应元府会梳理统计每年春雷,以防有邪祟滋生;龙虎山会派弟子下山分发符水,治病救人。那万寿宫作为天下道门水法第一,自然每年都有弟子山下伐怪筑桥。

即便是杀性之重如蜀中玄门,怀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理念,恨不得天天与人斗法夺宝,几乎把蜀地的旁门魔道、妖精蛟龙杀绝了,但也没听说过有门下弟子敢欺辱凡人的。相反,往往是有凡人上仙山告状,说是有鬼怪害人什么的,那蜀中弟子定是要放下手头一切事,二话不说下山除怪的。

要是不为民谋福,还叫什么名门正派呢?

赣江上万寿宫弟子筑了很多座桥,至于眼前这座位于沙洲龙头上游的古朴大桥,则是万寿宫所做的最古老的一座桥,连通着西山与南昌,名为寿昌桥,寓意也是极好的。

此刻,这座千年大桥仍在为民谋福,许多人都躲在桥下的大江两岸,躲避着突如其来的暴雨。

暴雨倾落,江面骤起烟霭,龙形沙洲若隐若现,好似一条白鳞真龙。

只是须臾功夫,夏雨便大到天地之间一片蒙蒙,水天苍茫处,唯闻涛声裂岸,草木狂舞。

三清山仙家仪仗,自然不惧风雨,整支仪仗队伍就是一座法阵,此时整体发着五彩法光,将风雨隔绝在外。

“停一下!”

程心瞻忽然喊了一句。

万法经师说话,队伍自然响应,就在五里赣江正中心、龙形沙洲之上停了下来。

“怎么了心瞻?”

霍静言问道。

程心瞻手指在法袖中掐算,口中回道,

“董师,院长,我看眼下这夏汛雨水份数极大,很有可能酿造汛洪,雨水来的突然,桥下尚有许多百姓避雨,弟子担心江水暴涨后恐有江水卷人乃至水漫两岸、涂炭南昌之祸,要不我们稍作驻足,万一真有水祸,也好及时出手。”

霍静言闻言皱眉,心瞻的雷法他是知道的,当年在龙虎法会上祈晴雨的法术惊艳了所有人,说下几滴就下几滴,他现在说恐有水祸,那恐怕真的会发生。

既然心知可能有害,眼下又有许多凡人在,旁边又是巨城,那还真不好视若无睹。只是取经也是大事,要是误了时辰,那是极为失礼的,偏偏净明派又是最讲礼数,这可不好办了。

“就依心瞻,在此等候。”

这时,董守仁发话了,且道,“事出有因,我想万寿宫不会怪罪的。”

于是,取经仪仗就定在赣江上空。

本来寿昌桥下避雨的百姓们看着江水逐渐漫涨,大雨又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心中难免恐慌。但这时有人看见天上的神仙忽然在江心上停了下来,并朝着桥下看过来,便能猜出神仙们是在有意守候,于是心中大定,忧虑尽散。

跟在仪仗后面看热闹的人自然也都停了下来,一开始他们有些不解,但等飞近些看到桥下避雨的人,自然也就明白了三清山的意图,并纷纷交口称赞。

于是,一个「停仪观水」的典故就在口口称赞相传间成型了。

————

就在三清山求经仪仗暂停赣江上空的时候,在大江的西边,净明祖庭也被夏雨笼罩着。

西山,又名散原山,是许天师的道场,其景色秀丽自然是不必多说。

散原山南北走向,绵延数百余里,峰峦旖旎,溪漳蜿蜒,谷壑幽深,此刻天上暴雨倾盆,但落在散原山中,却只是化作了蒙蒙细雨,给峰峦缠上了岚雾。

所谓:翠、幽、俊、奇齐聚,是为散原山。

此刻,在散原山外,万寿宫同样起了仙家仪仗作为相迎,只见有九尊翼展均逾十丈的彩鸾在空中翱翔飞舞,四五十丈长的尾羽便似九道彩虹当空飞浮。

金莲铺成的法道从散原山里面铺陈到外面,像是一道金桥悬挂在空中,另外还有鱼龙虚影在金桥两边跳跃。

九鸾迎宾和鱼龙跃金的仪仗也足可见净明派对三清山这次求经的重视。

此刻,在金莲法桥之上,作为主家,净明派的人已经在候着了。

人群中,沈照冥都已经远远看到求经仪仗中三清圣像了,天音仙乐也从东方传过来,正是翘首以盼之际,却忽然天降暴雨,随即那求经仪仗也停下来了。

沈照冥心急,便施展法眼看过去,当然不是眉心竖眼,只是双眼瞳术,当他看见江水漫涨,桥下躲着行人,当即就猜到了三清仪仗停下的原因。

于是他看向身边人,问道,

“师尊,正值夏汛,忽降暴雨,是否派遣门下弟子沿江探查,遏洪救民?我们要不要去接一接三清山的道友们?”

沈照冥的师尊是一个中年道士,仪表堂堂,衣着考究,就是神情有些古板,迎宾人群都站在他的身后,想来在万寿宫里的地位很高。

此人看着暴雨,说道,

“虽然是夏汛期间,但今天的日子是钦天司挑的,昨夜我也看过了星象和露水,今日不应该有雨。”

沈照冥首先往最坏的方向想,“那是有人篡改了天时,是想引发江洪,水淹南昌?还是有人不想我万寿宫与三清山交好,故意延误取经的时辰?”

量远道长听见徒弟的猜测不由笑了笑,说道,

“这里是豫章,不是南荒,又是在我万寿宫眼皮子底下,哪有人有这个胆子。为师看过了,这雨水完全是天意,没有人为施法的痕迹,乃是星象测算之外的变数。”

沈照冥点点头,“那我们?”

量远道长转头对身侧的人交待了几句话,然后再来回答沈照冥,

“防洪肯定是要的,为师已经提醒治洪司的同门准备去了,不过我们先不必动,天意忽然降雨,定然也有道理,兴许就是对取经的法劫考难,我等看看再说。”

沈照冥虽然担心好友,但听着师尊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便只好候着。

————

狂风呼啸,暴雨是越下越大,没有一点收小的迹象。

程心瞻面色沉重,江水漫涨,逼得在桥下躲雨的百姓一直在往桥根高处走。

“轰隆——”

又是一阵巨响,可这次,声音却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在地上,程心瞻脸色剧变,看向了赣江上游,即便是在暴雨之下,依旧可见那里腾起了大片的烟尘。

上游的河道两岸有山体塌方了!

紧接着,便看见洪水如龙,巨浪如山,浩浩荡荡奔向下游。

程心瞻如离弦之箭,离开了仪仗,直奔上游。

“救人。”

董守仁言简意赅。

于是仪仗中所有弟子包括霍静言在内全动了,留着幡旗、乐器、经轿等仪仗悬在原地,纷纷飞至大江两岸,抓起慌乱的人们远离大江,用法力送到南昌城头。

董守仁坐镇在仪仗队伍里,守着三清圣像没有动,同时注意力都在程心瞻身上,准备随时出手。这时,他心里的想法和量远道长的不谋而合。

或许,这测算之外的雨水就是对求经的法劫考难,说不定就是许天师的旨意,该是心瞻去扛的。

不过程心瞻此刻却是没有想太多,他见到雨水引发了塌方山洪,于是就第一时间冲上去,就是这么简单。

等到冲出去后,他才想起来,虽然前些日子自己已经以爽灵元神夜游湘西,取回了莲花法身、龙虎金丹以及一应宝物,但今日自己为表尊敬,是特意以肉身本尊出门迎经的。

然而此时肉身里劫雷还没炼化消解干净,法力运行不畅,能踏空飞行已是不易,要想施展**力来接下山洪那还真是力有不逮。包括此时身上的各件法宝,也都还在经受劫意淬炼,同样不好出手。

这时,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上的如意。

好像就这个能用了。

青黄两色,水火相济,龙虎之形,这一看就知道是掌教特地为自己挑的法宝。

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便以你来治水吧!

程心瞻心中这般想着,便运转金丹,从金丹里调取雨罡和地煞二气附到龙虎玉如意上,同时手掐五岳印指向如意,心生灵犀,口中便现念了一段咒语,

“地煞化龙,坤元为形;

玄水生虎,坎炁通灵;

龙镇九渊,虎摄沧溟;

玄黄交彻,山海可平;

敕镇洪峰,——急急如五岳四渎律令!”

随着咒语落下,龙虎玉如意便崩解为两团灵光,并化作龙虎之形迎向山洪,龙虎在飞驰的途中又在变换着形态,黄龙化作山岳之形,镇压洪峰,青虎化作一团水浪,逆流而上。

而等到龙虎与洪峰相触时,又并非众多观望者预想的那样龙虎撞碎巨浪或是巨浪拍碎龙虎,龙虎只是如游鱼一般融进了洪峰之内,化作了阴阳二气缓缓旋转,化解着洪峰一路开山破河而来的力道。

同时,黄龙牵引着山石沙砾快速沉降,青虎引导着清澈的江水缓缓往下游流淌。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阴阳相济,分化牵引,程心瞻这是用上了真武太极的法意。

随着黄龙青虎不断顺势后退,洪峰也逐渐被化解于无形,等到来到寿昌桥时,水位已经不再漫涨。

而程心瞻为了防止太多山石沙砾堆积在江底造成悬江,便以黄龙牵引着这些雪白色山石沙砾都堆积到江心龙兴沙洲上来,并以地肺玄黄气夯实,把江心沙洲变成了一座江心雪山。

这样以后即便是赣江再发山洪,等到了南昌城附近,洪峰也会被此山所挡,山洪被一分为二,水势便会由急变缓,给下游人争取逃命之机。

此时,江心雪山上盘着黄龙,山头比江边南昌城的城头还要高。

程心瞻松了一口气。

而此刻,散原山外,亲眼目睹这一切的量远道长却是身子止不住的颤抖,口中反复说着一句话: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沈照冥不解,自家兄弟手段确实高明,但也不应该使师尊如此失态呀?

也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响彻散原山,也震散了天上的乌云,这道声音威严至极,沈照冥一听就分辨出,这是掌教保元真人的声音,但今时不同往日,这道威严的声音里又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大开山门!所有在山三境以上弟子,随我出山迎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