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 第七十一章 《清静经》出,净明钟成

飞火殿,炼器室。

八卦炉内,真火熊熊。

此宝只是一件灵器,若强行炼制法宝,极可能炸炉,运气好点儿得一件法宝,运气差点儿鸡飞蛋打,劳而无获。

是以玄明没直接炼宝,而是取出战利品:白骨丧钟,这件宝物虽在大战中受损,但并未跌落品级,依旧是法宝。

玄明打算去芜存菁,洗练此宝,借三昧真火、太乙救苦天尊法身之力与混元法则,祛除白骨丧钟上的污浊祟气,再加入一些静心清神的灵材,使其蜕变为清灵之宝。

这么做既省时省力,为正式炼制法宝积累经验,合理利用丧钟,又不会让八卦炉不堪重负,反而能吸收法宝灵光,增加底蕴,滋长灵性,为蜕变为法宝做准备。

真火燃烧至八卦炉能承受的极限后,闭目养神的玄明终于睁眼,左掌一翻,掌心多了一口缩小成铃铛模样的骨钟,缭绕祟气,散发不祥。

右手轻挥拂尘,打开八卦炉盖,他轻挥掌心,将骨钟送入八卦炉中,后顺手斜甩拂尘,反手再斜甩一下拂尘,一正一反为一次,反复九次才停手。

八卦炉内真火受到牵引,于火海中凝聚出九条火龙,缠绕在白骨丧钟上,不算游走,煅烧此宝,每次游弋一圈,便有大量祟气被焚烧。

九九八十一圈后,白骨丧钟洁白无瑕,气息干净,样式古朴,看上去祟气被剔除干净,可玄明清楚,这只是表象。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白骨丧钟想真正重获新生还差得远。

九龙咆哮,开始环绕骨钟反向游弋,每游走一圈,竟还有大量祟气被抽离驱散,三昧真火渗入骨钟内部,缓缓烧向深处,连其中灵魂法则都被被火之法则煅烧,祛除其中阴暗部分。

———

暗中与太平教有勾结的权贵、江湖势力、修行宗派等联手设下的重重阻力不断被突破,大玄朝堂上,临近三百岁高龄的大玄人王震怒,尤其是从天璇星君口中知晓龙脉被污后,派遣出更多兵力与修者,平乱之心坚决。

天璇星君亦在其中,与其他星君一起,乘坐战舰,遨游云海,直奔苍龙山。

正在与白衣道人兜圈子的锦袍青年收到消息,眉头紧皱,感受到身后逐渐逼近的气息,俊美脸上浮现一抹厌恶,施展遁术,迅速离去,继续拉开距离。

风阳郡城,儒家大贤与八尾狐妖互不相让。

地阳郡内,佛门罗汉与板角青牛争锋相对。

水阳郡内,道门真君与四角夫诸剑拔弩张。

火阳郡内,法家法王与不死炎鸟刀光剑影。

于四郡之中疯狂作乱、四处点火的太平教徒以及显露出来与之有关的势力已经撤去,四郡与周遭郡城为富不仁的富户与权贵被灭门,墙上写着他们条条罪证,锄暴安良之余,收集了大量金银财物;也有众多修行势力覆灭,劫掠了众多修行资源。

当然,为了维持好名声,太平教也杀了不少为非作歹又不跟其有瓜葛的妖魔鬼怪,临走前,还带走部分愿意追随他们的百姓与修者,局势逐渐稳定,倾向大玄朝廷一方。

玄虚等真人相继入苍龙山,文鳐鱼与山雀妖红豆也没闲着,或摘取灵药,移栽灵植,寻觅天材地宝;或迁移生灵,点化灵慧禽兽;或迁移小型灵脉与地脉。

有时也会来到已经陨落的大妖洞府,寻其多年收藏,丰富求真观收藏,增加宗门底蕴,碰到作恶妖魔也会顺手斩杀,他们没瞒着龙脉被污、苍龙山极有可能山崩地裂的消息,专门传播出去,让山中众妖早做打算,也让在苍龙山支脉上开宗立派的势力未雨绸缪。

这也是玄明与众道定下的谋划之一:将太平教的图谋化暗为明,大白于天下。

外界情形如何,玄明暂不知情,他全神贯注,专心炼器,九龙反向游弋八十一圈后,白骨丧钟洁白如玉,晶莹剔透。

盘坐在正对八卦炉的上首蒲团上,玄明掐指捏诀,炼器室内神光夺目,清辉无暇,太乙救苦天尊法身降临,缩小至八尺高,玄明化光,入主法身玄关。

太乙救苦天尊法身盘坐在蒲团上,从净瓶中取出杨柳枝,朝八卦炉内撒甘霖,同时灌入净化神力。

白骨丧钟被深层进化,冒出丝丝缕缕的黑气,被三昧真火焚烧殆尽,化为燃料,三天三夜后,太乙救苦天尊法身散去,玄明重新落坐蒲团。

正值凌晨,黑夜深邃,星斗满天,明月皎洁,打开天窗,他运转九息服气神通,海量星辰精华与月华倾泻而下,被吸收炼化,化为法力,滋养元神。

直到东方既白,又吞噬半个时辰朝阳紫气,玄明才关了天窗,张开道图,包裹八卦炉,先投入混元大道初始阶段的太极法则,阴阳归一,洗练白骨丧钟;后精益求精,投入深层混元大道的归元法则,将白骨丧钟上邪门符文给化去,只保留最纯粹的能量。

此时,白骨丧钟内外澄净,宛如被打磨百年的珍珠,绽放灿烂光华,灵魂法则也返本归元,少了花里胡哨的旁枝末节,尽管更单一,可效果也更纯粹。

———

炼器室内,火浪翻滚。

玄明打开八卦炉,陆续扔进去三十六口青铜大钟,下山化缘前,他曾嘱咐求真观众真人,令他们与众多道观交换晨钟。

至少得是建观三十载、有入道真修坐镇的道观,晨钟常年受道气滋养,终年于破晓时分敲响,才具备灵性与醒神之能。

这三十六口晨钟便是由此而来,当然,顺便也交换了三十六面暮鼓,被玄明暂时放着,留待以后使用。

三昧真火威力不俗,可在玄明登峰造极的控火神通下没有将晨钟烧成灰烬,化为众多青铜液体,在八卦炉中流动,被真火反复淬炼提纯。

他还投入众多清心醒神的灵材,与青铜液体融合,待火候足够,玄明牵引提炼了九九八十一次的青铜液,浇筑到白骨丧钟上。

同时双手如穿蝴蝶般打出道道法诀,刻画众多符文,凝成种种禁制,组成座座法阵,主要针对神魂,依照白骨丧钟原先特点,侧重攻击与辅助。

玉骨为里,青铜为表,灵魂法则为核心,白骨丧钟初步转化为青铜钟后,八卦炉内武火转文火,缓缓煅烧青铜钟。

朝引紫气,夜采月华,玄明借日月阴阳增强铜钟灵性,提升其品质,玉骨为灵材,青铜为凡俗,在阴阳玄机滋养下于钟内形成一个特殊两仪图,达到微妙平衡。

只是还不够,玄明以指为笔,运转《清净诀》,在铜体上勾勒篆体云纹,书写《清净经》: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前世时,他便对道家文化颇感兴趣,翻阅了众多道经,了解了不少传说,闲暇时曾游览老君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等道家名山。

此生入道后,玄明记忆力格外清晰,前世道家经典仿佛印在脑子里,只是第一次不能随意使用,需要碰到机缘,也就是触发才能在此世显化。

眼下便是契机,他福至心灵,才能将写出这本《清静经》,跟昔日初次与阴山之主交手时他修成太乙救苦天尊法身时能够诵念出《太乙救苦护身妙经》一样。

这般际遇令玄明对这口钟更期待。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

冬去春来,浮云山冰消雪融,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在八卦炉内待了八十一日的法宝终于出炉。

钟成之日,天光破晓,整座浮云县的大小钟自动响起,百钟齐鸣,震耳欲聋,一股清和之气自浮云山上迸发而出,直冲霄汉,千里生祥云,万里传道音。

书生听了,提神醒脑;武者听了,神采奕奕;老人听了,耳聪目明;孩童听了,精力旺盛;女子听了,心灵手巧;青壮听了,精神抖擞;中年听了,重振雄风;修者听了,茅塞顿开……

众生百态,皆在一钟。

山下修者循声眺望浮云山,面露好奇与敬畏;山上道人喜气洋洋,齐奔飞火殿。

炼器室内,熄了八卦炉。

摊开手掌,古朴铜钟自动缩小,乖乖落到掌心,仔细端详手中法宝,感受到其中磅礴能量,玄明满意抚须含笑。

“从今往后,你便是净明钟。”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忘我守一,六根大定;

内外无物,心神净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