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桃花的长安行 > 第116章 长治久安之道

桃花的长安行 第116章 长治久安之道

作者:爱吃太姥银针茶的凤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15:50 来源:小说旗

胡不归轻轻地将邬桃拥入怀中,在她耳边低语:“桃儿,我们该回去了,长安还需要我们。”邬桃明白,边关的宁静只是暂时的,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回到长安后,胡不归被正式册封为太子,掌握了更大的权力。他和邬桃没有沉溺于胜利的喜悦,而是马不停蹄地开始实施他们的改革计划。

首先是军队改革。胡不归深知,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他提高了士兵的待遇,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并亲自参与训练,以身作则,鼓舞士气。他还引进了邬桃带来的先进武器和战术,对军队进行现代化改造。

“一支军队,仅仅依靠蛮力是不够的,”在一次军事会议上,胡不归对着 聚集 的将领们说道,“我们要学习新的战术,掌握新的武器,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邬桃则将目光投向了人才培养。她向胡不归提出了建立军事学院的想法,旨在培养更多优秀的军事人才,为军队注入新鲜血液。

“殿下,我们不能只顾眼前,更要着眼未来,”邬桃认真地说道,“建立军事学院,可以让我们拥有源源不断的优秀将领,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胡不归对邬桃的想法深表赞同,他从国库拨款,选址城郊,亲自参与学院的规划和建设。他希望这所学院能够成为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为大唐的未来输送栋梁之才。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一些老臣认为这是劳民伤财之举,纷纷上书反对。胡不归顶住压力,力排众议,坚持推进学院的建设。他深知,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他不会因此而退缩。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未来,”胡不归坚定地说道,“我相信,历史会证明我们是正确的。”

在胡不归和邬桃的努力下,军事学院终于破土动工。看着眼前这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他们心中充满了希望。他们相信,这所学院将会为大唐的军队培养出无数的优秀将领,而他们也将继续并肩作战,为实现他们的理想而奋斗。

而一位在战场上身经百战的将军,也正踏上前往长安的路途,他将在这所学院里,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壮志凌云

巍峨的长安城门下,一位身披风尘的将军策马而入。他便是曾镇守边关多年的赵将军,如今卸下战甲,带着一身的荣耀和伤疤,接受了胡不归的任命,成为了军事学院的第一任院长。

赵将军治军严明,对学员的要求近乎苛刻。他将自己多年征战沙场的经验倾囊相授,从基础的队列训练到复杂的阵法演练,都亲身示范,一丝不苟。学员们在他的带领下,不仅提升了军事技能,更磨练了意志,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弓箭手,瞄准目标,三点一线!” 训练场上,赵将军的声音洪亮有力,学员们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却无一人叫苦叫累,他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是对保家卫国的决心。

除了军事训练,邬桃还着手改革军队的后勤保障体系。她深知,强大的后勤保障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支撑。她借鉴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建立了完善的物资储备和运输系统,确保军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得到及时的补给。

“军队打仗,粮草先行。我们不仅要让士兵们吃饱穿暖,更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邬桃在一次会议上说道。她的话语虽然轻柔,却充满了力量,赢得了在场官员的一致认可。

为了鼓励民间发明家为军队提供更先进的武器装备,胡不归和邬桃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他们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收集和评估民间发明,并给予发明者丰厚的奖励和荣誉。

“民间藏龙卧虎,有很多能工巧匠。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让他们为大唐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邬桃对前来拜访的工部尚书说道。

消息传开,立刻在民间引起了轰动。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轻铁匠,从小就对各种机械装置充满了好奇,他从邬桃的话语中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自己多年梦想实现的可能……

李明,一个在长安城郊外打铁为生的年轻人,从小就对各种机械装置有着近乎痴迷的热情。他家中的角落里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那是他日复一日尝试、改进的成果。当“鼓励民间发明”的消息传到他耳中时,李明的心中燃起了一团熊熊烈火。他放下手中的铁锤,毅然决然地带着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敲响了工部的府门。

工部官员最初对这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并不在意,但当李明充满激情地讲解起他的发明,并进行演示时,所有人都被深深地震撼了。那是一架设计精巧的弩炮,与传统弩炮不同的是,它可以将弩箭发射到更远的距离,并且威力更大,精准度更高。

消息传到邬桃耳中,她立刻意识到这项发明的巨大价值。她亲自接见了李明,并鼓励他继续改进完善。在邬桃的支持下,李明得到了充足的资金和最好的工匠协助。他没日没夜地工作,不断改进弩炮的设计,终于,一架能够远距离攻击,威力巨大的新型弩炮诞生了。

新型弩炮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攻击力,也让胡不归和邬桃的改革计划迈进了一大步。然而,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保守派官员对胡不归和邬桃的做法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这些改革措施违背了祖制,是在动摇国之根本。

“王爷,王妃,我等并非质疑你们的用心,只是这军队改革,自古以来都是慎之又慎之事。如今你们大刀阔斧地改革,置祖宗规矩于何地?万一出了什么乱子,谁又能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在一次朝会上,一位老臣站出来,语气沉重地说道。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官员的共鸣,一时间,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胡不归和邬桃面对着这些质疑,心中也十分清楚,改革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反对。但是,他们更明白,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大唐要想在未来的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军队作为支撑。### 第116章 壮志凌云

胡不归和邬桃并没被反对的声音所动摇,他们深知改革之路必将充满荆棘,但他们更明白,唯有破旧立新才能使大唐焕发新生。

“诸位大人所言,本王和王妃并非没有考虑过。”胡不归语气沉稳,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然,祖宗之法虽好,但并非一成不变。如今我大唐边境屡遭侵扰,兵力不济,装备落后,难道我们还要固步自封,坐视国土沦丧吗?”

邬桃接着说道:“李明研制的新型弩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这难道不是提升我军实力的有力证明吗?改革是为了让大唐更加强大,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是为了让大唐的旗帜永远飘扬!”

邬桃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令在场的官员们无不为之动容。他们看到了胡不归和邬桃的决心,也看到了改革带来的希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胡不归和邬桃顶住压力,雷厉风行地推行着他们的改革计划。他们建立了新的军事训练体系,引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并大力提拔有才能的年轻将领。

在他们的努力下,大唐的军队面貌焕然一新。士兵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新型武器的列装更是让他们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边境上的战报传来,捷报频传,曾经肆虐的敌寇被一一击溃,大唐的边境再次恢复了平静。

改革的成果有目共睹,那些曾经质疑的声音也渐渐平息下来。朝堂上,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支持胡不归和邬桃,他们看到了大唐中兴的希望。

然而,就在改革计划初见成效之时,一封匿名信再次出现在胡不归的案头。信中只有短短几句话:“小心丞相,他并非真心拥护改革,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下,切记,切记!”

胡不归握着信纸,眉头紧锁。他知道,改革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必然会招致他们的嫉恨。但这封信中透露出的信息,却让他感到了一丝不安。丞相位高权重,是朝中的元老,他真的会暗中策划针对自己的阴谋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