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桃花的长安行 > 第117章 朝中元老的态度

桃花的长安行 第117章 朝中元老的态度

作者:爱吃太姥银针茶的凤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15:50 来源:小说旗

胡不归反复摩挲着手中的信笺,匿名信上的字迹潦草,却字字如锥,直刺他的心房。丞相,这位三朝元老,真的会是暗藏的敌人吗?他深吸一口气,将信笺投入烛火,火光映照着他深邃的眼眸,其中是化不开的浓重疑虑。

几日后的朝会上,气氛却一反常态的轻松。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谈笑着,似乎对即将开始的朝会毫不在意。胡不归和邬桃并肩走进大殿,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不同寻常的氛围。

果然,当胡不归开始汇报最新的军队改革成果时,丞相慢悠悠地站了出来,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王爷,您这一番改革,可谓是雷厉风行,成果斐然啊!只是老臣有一事不明,这军队是强大了,国库可还充盈?您可别忘了,这国库可不是聚宝盆,经不起这般挥霍啊!”

丞相的话音刚落,原本安静的大殿像是炸开了锅,官员们纷纷议论起来,言语间充满了对改革的质疑和嘲讽。

“是啊,王爷,这新式武器造价高昂,军队训练更是耗费巨大,长此以往,国库如何承担得起?”

“丞相手握国库钥匙,他老人家可是最清楚不过了,这钱啊,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我看啊,这改革就是劳民伤财,哗众取宠!”

尖酸刻薄的言语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向胡不归和邬桃。邬桃紧紧地握着拳头,指甲几乎要刺破掌心,她想要反驳,却被胡不归轻轻地握住了手。

胡不归面色平静,目光扫过那些或嘲讽、或担忧、或幸灾乐祸的面孔,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熊熊烈火。他深知,改革触犯了这些人的利益,他们必然会群起而攻之。

他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说话,却见一个官员站了出来,阴阳怪气地说道:“王爷,您可别忘了,这后宫不得干政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邬桃的身上,嘲讽之意不言而喻。

邬桃感到自己的脸颊微微发烫,周围那些目光仿佛带着灼热的温度,想要将她钉在耻辱柱上。她下意识地想要往后退缩,躲避这令人窒息的审判,却被胡不归温暖干燥的手掌紧紧包裹。

胡不归感受到邬桃的紧张,轻轻捏了捏她的手以示安慰,随后他向前迈了一步,将邬桃挡在身后。他直视那位阴阳怪气官员的眼睛,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王的事,王妃自然有权过问,更何况,王妃所言皆是为国为民,何来干政一说?”

“王爷,这……”那官员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胡不归直接打断。

“诸位大人,”胡不归环视四周,目光锐利,“本王知道,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你们害怕改变,害怕失去手中的权力和地位。但你们想过没有,如今的唐朝,外有强敌环伺,内有积弊难除,若再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什么?!”

他顿了顿,声音洪亮而坚定:“军队改革,势在必行!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支臃肿**的军队,而是一支精锐强悍的军队!只有这样,才能保家卫国,抵御外敌,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大唐重新走向辉煌!”

胡不归的话掷地有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邬桃站在他身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和敬佩。她知道,胡不归肩上承担着怎样的压力和责任,但他从未退缩,始终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至于国库空虚的问题,”胡不归接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本王自然有解决之道。开源节流,才是长久之计。本王已经命人着手整顿商税,严惩贪官污吏,相信假以时日,国库必定会充盈起来!”

邬桃也站了出来,她深吸一口气,将现代社会的一些经济学知识与大唐的现状相结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向那些顽固不化的官员们解释了改革带来的长远利益。

“诸位大人,你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长远的未来!改革,或许会带来暂时的阵痛,但最终受益的,将会是整个大唐,将会是我们所有人!”

邬桃的话,如同一颗石子,在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官员开始窃窃私语,他们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思考和动摇。

然而,丞相一派却依然不为所动,他们冷笑连连,对胡不归和邬桃的解释嗤之以鼻。

“说得天花乱坠,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我看啊,这改革就是一场闹剧,最终只会以失败告终!”

胡不归和邬桃的努力,似乎并没有撼动那些顽固势力的决心,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荆棘和坎坷……

## 冷嘲热讽

邬桃的话音刚落,大殿之上便响起了一阵轻蔑的笑声。丞相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眼神里满是嘲讽:“王妃娘娘真是伶牙俐齿,说得头头是道。只是老臣愚钝,不明白王妃娘娘说的这些新奇玩意儿,究竟能否填补国库的亏空。”

他身旁的几位官员也跟着附和道:“是啊,王妃娘娘说的这些,我们闻所未闻,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王妃娘娘莫不是把我们当傻子不成?以为随便说几句漂亮话,就能让我们相信这所谓的改革?”

这些尖酸刻薄的话语,如同锋利的刀刃,毫不留情地刺向邬桃。邬桃感到自己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胡不归察觉到邬桃的异样,轻轻握住她的手,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他转过身,目光如炬地扫视了一圈那些冷嘲热讽的官员,语气冰冷:“诸位大人似乎对本王和王妃的改革计划颇有微词?不妨直说,何必拐弯抹角?”

丞相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王爷言重了,老臣只是担心王爷和王妃年轻气盛,被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冲昏了头脑,最终损害的还是大唐的江山社稷啊。”

“哦?那依丞相之见,如何才算切合实际?”胡不归反问道。

“自然是维持现状,以不变应万变。”丞相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大唐立国数百年,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治理,岂能说改就改?王爷和王妃还是不要好高骛远,妄图改变祖宗留下的规矩。”

“祖宗之法难道就不能改吗?”邬桃忍不住反驳道,“若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大唐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

“放肆!”丞相猛地一拍桌子,怒斥道,“王妃不过一介女流,竟敢妄议朝政!简直是胆大包天!”

邬桃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胡不归拦住了。他深知,与这些顽固不化的老臣争辩,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毫无意义。

“丞相大人不必动怒,”胡不归语气平静地说道,“本王和王妃的改革计划,并非一意孤行,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至于最终能否成功,时间会证明一切。”

说完,他不再理会丞相等人,拉着邬桃转身离开了大殿。

虽然胡不归和邬桃的表现得到了一些中立官员的认可,但他们的改革计划仍然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丞相利用自己的权力,暗中破坏了一些改革项目的实施,导致改革进度受阻。

胡不归和邬桃意识到,要想继续推进改革,必须先解决丞相这个最大的障碍。但是,丞相位高权重,根基深厚,想要扳倒他,谈何容易?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拉开帷幕……

夜幕降临,长安城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王府书房内,柔和的烛光映照着两道身影。胡不归眉头紧锁,凝视着桌上摊开的卷轴,那是他与邬桃日夜赶制出的改革方案,却被丞相为首的保守派官员视为洪水猛兽,百般阻挠。

“桃桃,你说,我们该如何才能让丞相不再阻拦改革?”胡不归放下卷轴,揉了揉眉心,语气中透着几分疲惫。

邬桃为他斟上一杯热茶,安慰道:“王爷莫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总有一天,大家会明白我们的用心良苦。”

胡不归接过茶杯,轻抿一口,苦笑道:“但愿如此吧。只是这丞相老奸巨猾,在朝中根基深厚,想要扳倒他,谈何容易?”

邬桃沉思片刻,说道:“王爷,我们不妨以退为进,先弄清楚丞相究竟为何要如此反对改革。或许,我们可以从他身边的人入手,探听些消息。”

胡不归眼前一亮,赞赏地点了点头:“桃桃言之有理,我这就派人去查探一番。”

几日后,派出去的人回报,说丞相府上近日频繁有官员出入,似乎在密谋着什么。胡不归和邬桃心中更加警惕,他们意识到,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

就在他们准备采取行动时,丞相突然派人送来了一封请柬,邀请胡不归和邬桃参加三日后在丞相府举办的赏花宴。

“赏花宴?”邬桃接过请柬,秀眉微蹙,心中升起一丝疑惑。

“这老狐狸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胡不归接过请柬,仔细端详,却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去!为何不去?”邬桃放下请柬,目光坚定,“我倒要看看,他究竟想耍什么花招!”

胡不归看着邬桃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握住她的手,柔声道:“好,我们一起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保护你。”

三日后,胡不归和邬桃盛装打扮,带着几名侍卫前往丞相府。马车缓缓驶入丞相府,停在雕梁画栋的大门前。

胡不归和邬桃走下马车,抬头望去,只见丞相府内张灯结彩,宾客云集,一片热闹景象,仿佛真的只是一场普通的赏花宴。

然而,胡不归和邬桃心中却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他们知道,这平静的表面下,或许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