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桃花的长安行 > 第163章 生死未卜

桃花的长安行 第163章 生死未卜

作者:爱吃太姥银针茶的凤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15:50 来源:小说旗

天边的启明星还未隐去,胡不归便已起身。他轻手轻脚地走出山洞,生怕惊扰了仍在熟睡的邬桃。洞外,晨雾弥漫,将山谷渲染得如梦似幻。清冷的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草木香,让胡不归略显烦躁的心绪稍稍平静了些。

李逍遥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这让他寝食难安。昨日与敌军交战,损失惨重,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很可能就隐藏在朝堂之上。胡不归握紧了拳头,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力。

“不归哥哥,你在想什么?”身后传来邬桃轻柔的声音,将胡不归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桃儿,你怎么起来了?天还早,再睡会儿吧。”胡不归转身,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我睡不着,想着出来看看。”邬桃走到他身边,目光扫过他略显疲惫的面容,心疼地说道,“你也不要太担心了,逍遥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

“但愿如此吧。”胡不归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不过是安慰彼此的话罢了。

用过简单的早饭后,队伍再次出发。为了躲避敌军的追捕,他们只能选择偏僻的小路,一路翻山越岭,行进十分艰难。

这日午后,队伍行至一片密林深处,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胡不归心中一惊,连忙下令众人隐蔽。

“看来是敌军追上来了。”李二牛压低声音说道,“殿下,我们和他们拼了吧!”

“不可轻举妄动。”胡不归冷静地分析着,“我们现在人困马乏,不宜硬拼,先看看情况再说。”

话音刚落,只见前方树林中冲出一队骑兵,人数不多,但个个身披重甲,一看便知是精锐之师。他们似乎也在搜寻着什么,在林中来回穿梭,并没有发现躲藏在暗处的胡不归等人。

“奇怪,他们好像不是冲着我们来的。”邬桃低声说道。

“先别管他们,我们抓紧时间离开这里。”胡不归当机立断,带着众人悄然撤离。

他们一路小心翼翼地绕过敌军搜索的范围,直到傍晚时分,才找到一处相对安全的废弃营地,决定在此休整一晚。

“这地方荒废已久,应该不会有人来。”李二牛检查了一下四周,说道。

“小心驶得万年船,二牛,你带几个人去附近巡逻一下,注意安全。”胡不归叮嘱道。

“是,殿下。”李二牛领命而去。

胡不归和邬桃走进营地中央的一座破败的营帐中,准备休息。就在这时,邬桃突然发现地上散落着几张泛黄的纸张。

“这是什么?”邬桃好奇地捡起纸张,仔细一看,顿时脸色大变。

“不归哥哥,你快来看!”邬桃惊呼道。

胡不归连忙走过去,只见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迹,内容竟然是丞相与敌军通信的密函!

“怎么可能?!”胡不归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他一字一句地读着密函上的内容,脸色越来越阴沉。

密函中详细记录了丞相如何与敌军勾结,意图颠覆唐朝政权,甚至连起兵造反的时间、地点、兵力部署等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个老贼,我绝不会放过他!”胡不归咬牙切齿地说道,心中燃起熊熊怒火。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直敬重的丞相,竟然会是这场叛乱的幕后黑手!

“有了这份密函,我们就可以揭穿丞相的真面目,向父皇证明我们的清白了!”胡不归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然而,他并不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

胡不归反复查看手中的密函,确认字迹确为丞相手书无疑。这份铁证让他既愤怒又振奋,愤怒于丞相的背叛,振奋于终于找到了自证清白的机会。

“桃儿,这份密函事关重大,我们必须尽快赶回长安,将此事禀报父皇!”胡不归语气坚定,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可是,逍遥他……”邬桃担忧地看向角落里昏睡的李逍遥,他身上的伤势虽然在邬桃的悉心照料下稍有好转,但依然虚弱无力,经不起长途跋涉。

“逍遥就先留在这里养伤,我会派人来接应他。”胡不归明白邬桃的顾虑,但他心意已决,“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尽快行动!”

正当两人商议之时,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李二牛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神色紧张地禀报道:“殿下,不好了,外面来了一队人马,将我们团团围住了!”

胡不归心中一沉,难道是敌军发现了他们的行踪?他将密函小心地藏入怀中,拔出腰间佩剑,沉声说道:“走,出去看看!”

走出营帐,只见营地四周火光冲天,数百名手持火把的士兵将他们团团包围,为首一人身穿黑色斗篷,看不清面容,但从他身上散发出的凌厉气势来看,绝非等闲之辈。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包围这里?”胡不归上前一步,厉声质问道。

黑衣人冷笑一声,缓缓摘下斗篷,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面孔,赫然是丞相府的首席幕僚——王允!

“胡不归,你勾结敌军,意图谋反,如今证据确凿,还不束手就擒!”王允声色俱厉地喝道,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胡不归心中一惊,难道是王允发现了密函?不可能,密函一直被他贴身保管,绝无泄露的可能!

“王大人,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我何时勾结敌军,意图谋反了?”胡不归强作镇定,反问道。

“哼,死到临头还敢狡辩!”王允冷哼一声,大手一挥,“给我拿下!”

话音刚落,周围的士兵便一拥而上,将胡不归等人团团围住。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暴喝:“住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拨开人群,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他身穿粗布麻衣,腰间佩着一把朴实无华的长剑,但浑身上下却散发着一股令人不敢小觑的威势。

“你是何人?竟敢插手此事?”王允眉头一皱,厉声喝问道。

中年男子没有理会王允,而是径直走到胡不归面前,躬身行礼道:“殿下,属下救驾来迟,还请恕罪!”

胡不归顿时愣住了,他从未见过此人,为何他会称呼自己为“殿下”?而且,听他的语气,似乎是自己人?

“你……你是?”胡不归疑惑地问道。

中年男子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缓缓说道:“属下是丞相大人派来保护您的……”

### 桃花灼灼映长安

中年男子的话让胡不归心头一震,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男人,脑海中思绪翻涌。丞相竟然暗中派人保护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是说……你是父亲派来保护我的?”胡不归压低声音问道,语气中充满了怀疑。

“千真万确,殿下。”中年男子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块刻着“忠义”二字的令牌,“这是丞相大人交给属下的信物,请殿下过目。”

胡不归接过令牌,仔细端详着,这块令牌他再熟悉不过,正是父亲的贴身之物。难道说,父亲真的在暗中保护他?可是,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为何又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诬陷,被追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父亲他……”胡不归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殿下,此事说来话长,请容属下稍后再向您解释。”中年男子看了看四周,低声说道,“如今情况紧急,我们还是先离开这里再说。”

胡不归点点头,他知道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他转头看向王允,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冷笑道:“王允,你以为就凭这些人就能抓住我吗?今日之耻,我胡不归来日必将百倍奉还!”

“哼,死到临头还敢嘴硬!”王允冷哼一声,正要下令动手,却见中年男子突然拔剑出鞘,剑光一闪,几名冲上来的士兵瞬间倒地不起。

“什么人?!”王允大惊失色,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男子竟然有如此身手。

“保护殿下,杀出去!”中年男子没有理会王允,而是大喝一声,带着胡不归等人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去。

王允眼睁睁地看着胡不归等人逃走,气得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今天是抓不住胡不归了。

逃出包围圈后,胡不归等人一路狂奔,直到天色渐晚才停下来休息。

“多谢壮士相救,敢问壮士尊姓大名?”胡不归感激地问道。

“属下姓赵,单名一个海字。”中年男子抱拳说道,“殿下不必客气,保护殿下是属下的职责所在。”

“赵海,我父亲他……究竟是怎么打算的?”胡不归终于忍不住问道,他迫切地想要知道真相。

赵海叹了口气,说道:“丞相大人早就预料到太子之位会引发朝堂动荡,他担心殿下年少冲动,会中了奸人的诡计,所以才暗中安排属下保护殿下,并搜集证据,希望能够在关键时刻助殿下洗清冤屈。”

“原来如此。”胡不归恍然大悟,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敬佩,原来父亲一直都在暗中保护他,只是他一直都不知道。

“赵海,你告诉我,我父亲他还留下了什么后手?”胡不归急切地问道,他知道,有了父亲的安排,他一定能够反败为胜。

“丞相大人深知朝堂之上错综复杂,他暗中培养了一批忠心耿耿的官员,并留下了他们的名单和联络方式,相信只要殿下能够找到他们,就能得到他们的支持。”赵海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名单,递给胡不归。

胡不归接过名单,如获至宝,这正是他目前最需要的。他紧紧地握住名单,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但他已经不再是孤军奋战,他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他一定会为父亲洗清冤屈,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得到丞相的暗中支持,胡不归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苗。他深知,想要推翻王允的诬陷,单凭武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获得朝野上下的支持。

“桃桃,我有一个想法……”胡不归看向邬桃,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邬桃自幼在民间长大,深受百姓爱戴,在百姓中极具号召力。

“你说,只要能为你洗清冤屈,我什么都愿意做。” 邬桃握住胡不归的手,毫不犹豫地说道。

“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将真相告诉百姓,让他们知道我并非贪生怕死之辈,而是被奸人所害!” 胡不归紧紧握住邬桃的手,眼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邬桃点点头,她明白胡不归的用意。如今朝堂被王允把持,想要通过正常途径洗清冤屈难如登天。唯有获得百姓的支持,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与王允抗衡。

于是,邬桃走街串巷,将胡不归的遭遇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说给百姓听。她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胡不归如何英勇抗敌,如何被奸臣陷害,说到动情处,甚至忍不住红了眼眶。百姓们原本就敬佩胡不归的为人,听闻他竟遭此不白之冤,顿时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为胡不归讨回公道。

一时间,关于胡不归的遭遇传遍了大街小巷,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在城中四处张贴告示,声援胡不归。更有甚者,不远千里赶到京城,只为亲眼目睹这位被奸臣陷害的英雄。

民间的力量汇聚成一股洪流,逐渐冲击着朝堂之上王允的统治。皇帝迫于压力,不得不重新审理此案。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胡不归身穿朝服,昂首阔步走进金銮殿。他的身后,站着邬桃,以及手持丞相手书和名单的赵海。

“皇上,臣有冤情要诉!” 胡不归跪在大殿中央,声音洪亮,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大胆胡不归,你勾结敌军,意图谋反,证据确凿,还有什么可说的?” 王允站出来,指着胡不归怒斥道。

“证据确凿?王大人,你口口声声说我勾结敌军,可有证据?” 胡不归冷笑一声,目光灼灼地盯着王允。

“这……”王允一时语塞,他手中的“证据”,不过是伪造的罢了。

“皇上,臣这里有丞相手书一封,以及一份名单,可以证明臣的清白!” 这时,赵海站了出来,双手呈上丞相的信物。

皇帝接过信件和名单,仔细阅读起来。他的脸色由最初的不屑,逐渐变得凝重,最后更是勃然大怒,猛地将手中的信件和名单拍在龙案上。

“大胆王允,你竟敢欺君罔上,陷害忠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