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桃花的长安行 > 第164章 证据确凿,还想抵赖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皇帝手中的信件和名单仿佛千斤巨石,压得王允喘不过气来。他张口结舌,想要辩解,却又无从开口。

“这……这都是诬陷!是胡不归和赵海串通一气,伪造证据陷害微臣!” 王允慌乱地跪下,额头抵着冰冷的金砖,冷汗浸湿了衣襟。

“诬陷?你以为朕是三岁孩童吗?” 皇帝怒不可遏,猛地站起身,指着王允的鼻子怒斥道,“这封信上的字迹,分明是丞相亲笔,这名单上的人名,也都是与你过从甚密的官员,你还想抵赖?!”

王允脸色惨白,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他瘫软在地,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皇帝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下令:“来人!将王允革职查办,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随着皇帝一声令下,侍卫们一拥而上,将王允押了下去。金銮殿上,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

胡不归站在人群中,望着王允被押走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他终于洗清了冤屈,还了自己一个清白。

然而,他知道,事情还没有结束。王允虽然被捕,但他党羽众多,在朝中根深蒂固,想要彻底铲除他的势力,并非易事。

果然,不出胡不归所料,王允被关进天牢后,并不甘心失败,他暗中联络旧部,企图越狱东山再起。

“王爷,我得到消息,王允在狱中活动频繁,恐怕是在策划越狱。” 一天,李逍遥匆匆走进书房,面色凝重地对胡不归说道。

“哦?看来这条老狐狸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胡不归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抹寒光,“他也不想想,天牢是什么地方,岂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王爷,不可掉以轻心,王允老奸巨猾,我们必须加强防范,以防万一。” 邬桃也走了进来,担忧地说道。

“夫人说得对,我们不能给王允任何可乘之机。” 胡不归点点头,沉思片刻后,对李逍遥说道,“逍遥,你立刻去一趟天牢,加强守卫,务必严密监视王允的一举一动,有任何情况,立即向我汇报。”

“是,王爷!” 李逍遥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天牢内外都加强了戒备,任何可疑人员都不得靠近。王允的一举一动都在胡不归和李逍遥的掌控之中。

然而,王允毕竟是老谋深算之辈,他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在暗中观察,寻找机会。

这一天,天牢外突然传来一阵骚乱声,似乎有人在试图闯入。

“不好!王允要越狱!” 胡不归心中一惊,立刻起身向外走去。

胡不归刚冲出书房,迎面便碰上了神色慌张的李逍遥,“王爷,不好了!有人劫狱!”

胡不归面色一沉,立刻意识到这是王允的阴谋,他故意制造混乱,趁机逃脱。他当即立断,喝令道:“逍遥,你立刻带人去追捕王允,务必将他捉拿归案!我去天牢看看情况!”

说罢,胡不归飞身前往天牢。此时的天牢外,喊杀声震天,火光冲天,一群黑衣人手持利刃,与守卫展开激战。胡不归一眼便看出,这些黑衣人个个武艺高强,训练有素,显然是王允的精锐死士。

胡不归毫不犹豫地加入战局,他身形如电,掌风凌厉,所过之处,黑衣人纷纷倒地。李逍遥也带着人马赶到,加入战团,很快便扭转了局势。

然而,就在这时,天牢深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便看到王允在一群死士的护卫下,冲了出来。他满脸狰狞,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显然是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

“胡不归!今日之仇,来日必报!”王允咬牙切齿地怒吼一声,便要突围而出。

“想走?没那么容易!”胡不归冷哼一声,身形一闪,便挡在了王允面前。

“给我杀!”王允嘶吼着,指挥着死士向胡不归发起猛攻。胡不归临危不乱,他挥舞着长剑,将所有攻击一一化解,同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抓住机会,一剑刺穿了一名死士的胸膛。

眼看大势已去,王允心知今日难逃一死,他突然仰天大笑,状若疯癫,“哈哈哈哈!胡不归,你以为你赢了吗?我告诉你,我死了,你也别想好过!我的那些旧部,迟早会为我报仇的!哈哈哈哈!”

胡不归没有理会王允的疯言疯语,他手腕一抖,长剑刺穿了王允的喉咙。王允瞪大双眼,不甘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随着王允的死,这场叛乱终于平息。胡不归立刻下令,将所有参与叛乱的官员全部抓捕归案,并亲自押解着他们,前往皇宫面见皇帝。

金銮殿上,皇帝听完胡不归的禀报,龙颜大怒,他拍案而起,指着那些跪在地上的官员,怒斥道:“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朕待你们不薄,你们竟敢勾结王允,意图谋反!来人啊!将他们全部拿下,严刑拷问!”

在铁证如山下,这些官员再也无法狡辩,只得俯首认罪。最终,皇帝下令,将所有参与叛乱的官员全部处死,抄家灭族,以儆效尤。

自此,这场由王允掀起的叛乱彻底平息,胡不归也终于洗清了冤屈,恢复了清白。然而,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远在边境的敌军,得知王允倒台,朝廷内部出现混乱的消息后,顿时蠢蠢欲动起来,他们暗中集结兵力,准备趁火打劫,入侵大唐……

## 桃花灼灼映长安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拨云见日

王允伏诛,朝堂之上似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然而,胡不归深知这平静下暗流涌动,边境战事吃紧,他必须尽快解决后顾之忧,才能放手一搏。

不出所料,远在边境的敌军统帅拓跋烈听闻王允倒台,大唐内乱的消息后,不禁仰天大笑。他召集众将,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大唐气数已尽,如今正是我们进犯的最佳时机!传令下去,三日后,挥师南下,直取长安!”

消息传到长安,朝野震动。皇帝忧心忡忡,紧急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诸位爱卿,如今边关告急,该如何应对啊?”皇帝的声音中透着一丝疲惫。

朝臣们面面相觑,却无人敢轻易发言。王允叛乱刚平,军队还未休整,士气低落,此时敌军来犯,无疑是雪上加霜。

“陛下,臣愿领兵出征,击退来犯之敌!”胡不归站了出来,语气坚定有力。

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爱卿有此忠心,朕心甚慰。只是如今朝中局势未稳,你若离京,朕……”

“陛下放心,臣已安排妥当,定保长安无虞。”胡不归语气沉稳,胸有成竹。

皇帝思虑片刻,终于点头答应:“好!朕封你为征北大将军,全权负责此次战事,望你能不负朕望,凯旋而归!”

“臣领旨!”胡不归单膝跪地,双手接过皇帝递来的令牌,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出征前夕,胡不归来到邬桃的房间,轻轻将她拥入怀中。

“桃儿,我要去打仗了,你在家要照顾好自己。”胡不归的声音低沉而温柔。

邬桃抬起头,眼中满是担忧:“你要小心啊,我等你回来。”

“放心吧,我会平安回来的。”胡不归在邬桃额头上轻轻一吻,转身离去,背影透着一股决绝。

胡不归率领大军抵达边关后,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先是派人散布假消息,迷惑敌军,然后又暗中联络周边小国,组成联军,从侧翼对敌军形成包围之势。

拓跋烈轻敌冒进,中了胡不归的计谋,被困在包围圈中。胡不归抓住机会,发动总攻,唐军士气高昂,势如破竹,敌军节节败退,最终大败而逃。

此战,大唐军队一举收复失地,胡不归也因此立下赫赫战功,被皇帝封为护国大将军,权倾朝野。而邬桃也因在这场斗争中的贡献,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对象。

捷报传回长安,百姓欢欣鼓舞,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然而,在一片欢庆的气氛中,李逍遥的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他知道,这场战争虽然结束了,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 桃花灼灼映长安

朝臣们面面相觑,却无人敢轻易发言。王允叛乱刚平,军队还未休整,士气低落,此时敌军来犯,无疑是雪上霜。

“陛下放心,臣已安排妥当,定保长安无虞。”胡不归语气沉稳,胸有成竹。他知道李逍遥率领的江湖势力已经暗中抵达长安,足以保护皇帝和邬桃的安全。

“臣领旨!”胡不归单膝跪地,双手接过皇帝递来的令牌,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他知道,这一战,不仅关乎大唐的安危,更关乎他和邬桃的未来。

胡不归率领大军抵达边关后,采取了谨慎而有效的策略。他深知敌军来势汹汹,不可硬碰硬,于是先命一部分军队驻守边关要塞,阻挡敌军主力,自己则率领精锐部队绕到敌后,突袭敌军粮草辎重。

与此同时,李逍遥也率领着他的江湖队伍,深入敌后,伺机而动。他们像是一把尖刀,精准地刺向了敌人的心脏,烧毁了敌军的粮草,扰乱了敌军的军心,为胡不归的正面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过数次激战,胡不归终于将敌军主力包围。拓跋烈穷途末路,最终被胡不归生擒。

捷报传回长安,百姓欢欣鼓舞,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皇帝大喜过望,下旨封赏有功之臣。胡不归因功被封为太子,李逍遥则被封为“护国侠士”,成为了民间传颂的英雄。

这一日,长安城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胡不归和邬桃十指相扣,漫步在长安街头,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耳边欢快的锣鼓声,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在一片欢庆的气氛中,李逍遥的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他知道,这场战争虽然结束了,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