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桃花的长安行 > 第165章 比翼双飞,白首偕老

李逍遥的不安并非空穴来风。边关虽已平定,但拓跋烈残余势力仍在暗处蠢蠢欲动,边境地区也时有零星战火,想要彻底消除隐患,还需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理和安抚。

然而,这些担忧李逍遥只字未提,此刻的他只想与好友分享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他举起酒杯,对着胡不归和邬桃朗声道:“恭喜你们,从此比翼双飞,白首偕老!”

胡不归回以一笑,眼眸中满是温柔:“逍遥,今日的安宁,你功不可没,这杯酒,我敬你!”

邬桃也举起酒杯,眼波流转间,尽是感激:“李大哥,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帮助,桃儿敬你一杯。”

三人一饮而尽,心中都充满了感慨。回想起初识时的惊险与波折,如今的平静与幸福更显珍贵。

国家在胡不归的治理下,逐渐恢复了元气。百姓们从战乱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田野里,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预示着丰收的喜悦;市集上,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春去秋来,转眼间,便到了胡不归和邬桃成婚的日子。

这日,长安城成了欢乐的海洋。街道两旁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想要一睹这场盛世婚礼的风采。

婚礼在太子府举行,宾客云集,热闹非凡。皇帝亲自到场,为这对新人送上祝福。文武百官,王公贵族,江湖侠客,纷纷前来道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邬桃身穿大红喜服,头戴凤冠,在喜娘的搀扶下,款款步入喜堂。她明眸皓齿,顾盼生辉,宛若九天玄女下凡尘,美得不可方物。

胡不归一身红色吉服,身姿挺拔,面如冠玉,眼眸中满是宠溺和爱意,望着款款而来的邬桃,他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幸福的弧度。

拜堂仪式结束后,宾客们纷纷落座,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李逍遥和与胡不归出生入死的将军并肩而立,看着眼前幸福的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这盛世,如你所愿。”李逍遥举起酒杯,对着胡不归轻声说道。

“是啊,这太平盛世,是我们共同守护的。”胡不归举杯与李逍遥相碰,眼神坚定。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还将面临许多挑战。但只要他们兄弟齐心,携手并进,就一定能够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李逍遥和与胡不归出生入死的将军并肩而立,看着眼前幸福的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二人皆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此刻眼眶却泛起泪光。

“这盛世,如你所愿。”李逍遥举起酒杯,对着胡不归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几分敬佩。

“是啊,这太平盛世,是我们共同守护的。”胡不归举杯与李逍遥相碰,眼神坚定,语气铿锵有力。“从今往后,我们更要肩负起这份责任,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将军也举起酒杯,豪迈地笑道:“说得好!为了百姓,为了这大唐江山,干!”

三人一饮而尽,豪情万丈。他们曾在战场上并肩作战,也曾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如今,他们更约定,未来要继续携手同行,为这片土地的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婚后,胡不归和邬桃没有沉溺于二人世界,而是更加关心民间疾苦。他们深知,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于是,他们常常微服私访,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

有一次,他们来到城外一个小村庄,看到田地干涸,庄稼枯萎,百姓愁眉不展。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今年雨水稀少,河道干涸,无法灌溉农田。

“这可如何是好?再这样下去,今年的收成怕是要颗粒无收了!”一位老农望着干裂的土地,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要是没有收成,我们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啊!”另一位村民也跟着唉声叹气。

看到百姓们焦急的模样,邬桃心中十分难过。她想起自己曾经在现代社会学习的农业知识,或许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困境。

“夫君,我想到一个办法,或许可以解决水源问题。”邬桃附在胡不归耳边,低声说道。

胡不归听完邬桃的想法,眼前一亮:“好主意!我们可以试一试!”

于是,在胡不归的组织下,村民们开始按照邬桃的建议,在村子附近开挖水井,修建水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清澈的井水终于涌了出来,流进了干涸的田地,滋润着干渴的庄稼。

看到这一幕,村民们欣喜若狂,纷纷向胡不归和邬桃跪拜,感谢他们带来了希望。

“谢谢太子殿下,谢谢太子妃!”

“你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看着百姓们感激的眼神,邬桃心中充满了感动。她意识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为了收获爱情,更重要的是,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而这,也为她之后在长安开设慈善学堂,教授平民子弟读书识字埋下了伏笔……

邬桃亲眼目睹了百姓因为识字不多而难以改变命运的困境,心中五味杂陈。回到长安后,她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村民们期盼的眼神。

“桃儿,在想什么?”胡不归批阅完奏折,见邬桃坐在窗边,眉头微蹙,便放下手中事物,走到她身边。

邬桃转头看向胡不归,将自己在城外所见所闻娓娓道来,最后说道:“我们总不能次次都靠天意,百姓需要自救的能力,而知识,就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最好武器。”

胡不归深以为然,他握着邬桃的手,柔声说道:“桃儿心怀百姓,我支持你。你想做什么,尽管去做吧。”

有了胡不归的支持,邬桃心中更加坚定。她利用自己从现代带来的知识,结合唐朝的实际情况,开始筹备建立一所面向平民子弟的慈善学堂。

选址、招生、聘请先生……每一件事,邬桃都亲力亲为。 为了让更多贫苦孩子能够读书识字,她制定了免费入学的制度,并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勤奋好学。

消息传开,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将自家孩子送来报名。看着一张张求知若渴的小脸,邬桃心中充满了希望。

开课第一天,邬桃亲自来到学堂,看着孩子们端坐在教室里,认真听先生讲课,心中感慨万千。她相信,这些孩子,就是未来大唐的希望。

与此同时,胡不归也开始在朝堂上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深知,只有国家强盛,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他顶住压力,整顿吏治,减轻赋税,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并加强国防建设,提升军队战斗力。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大唐在经历了战乱之后,经济逐渐恢复,国力日渐强盛,百姓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似乎还隐藏着未知的暗流……

## 第165章 岁月静好

几番春秋,大唐在胡不归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盛世景象。胡不归与邬桃的善举也得到了民众的爱戴,慈善学堂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他们有的进入朝廷,为百姓谋福祉;有的回到家乡,将知识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每当看到这些,邬桃心中都充满了欣慰,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天,长安城外,桃花灼灼,漫山遍野,如同一片粉色的云海。邬桃与胡不归并肩而立,欣赏着这美景。

“桃儿,还记得我们初遇时,也是在这桃花林吗?”胡不归轻抚着邬桃的发丝,眼中满是柔情。

邬桃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那时的她,还是个初来乍到的异乡人,对未来充满着迷茫和恐惧。是胡不归,给了她温暖和依靠,让她在这陌生的时代找到了归宿。

“桃儿,谢谢你,谢谢你来到我的身边。”胡不归深情地望着邬桃,将她拥入怀中。

“不,是我该谢谢你,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邬桃将头轻轻靠在胡不归的胸膛,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心中充满了幸福。

远处,李逍遥牵着马,看着这对璧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将马拴在一棵桃树下,从怀里掏出一支竹笛,悠扬的笛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这对有情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故事。

“将军,我们就在这儿等吗?”一个年轻的士兵问道,他口中的将军,正是胡不归的好友,也是大唐的守护神。

将军望着远处的胡不归和邬桃,微微一笑:“不急,让他们好好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吧。”

然而,谁也不知道,这份宁静还能持续多久。边境之外,一个野心勃勃的小国正秣兵历马,他们的目光,已经盯上了富饶的大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