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 第129章 繁星璀璨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第129章 繁星璀璨

作者:爱吃太姥银针茶的凤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37:30 来源:小说旗

金銮殿上,阳光透过雕梁画栋,洒下金色的光辉,映照着殿内庄严肃穆的气氛。龙椅上,龙若身着金色凤袍,头戴凤冠,威仪赫赫。下方,新科进士们身着崭新官服,个个精神抖擞,难掩兴奋和激动。

“众爱卿平身。”龙若的声音清朗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回荡在金銮殿上。

“谢陛下!”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震耳欲聋,久久回荡。

龙若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这些都是从全国各地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有满腹经纶的状元郎,有运筹帷幄的军事奇才,还有精通律法的断案高手。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龙若心中充满了希望,大梁的未来,就掌握在这些年轻人手中。

“朕很欣慰,看到这么多青年才俊,愿意为大梁贡献自己的力量。”龙若缓缓开口,语气温和却又不失威严,“朕相信,你们一定能够不负众望,为大梁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众人再次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好!”龙若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落在了人群中一位身姿挺拔的年轻人身上。此人正是新科状元,王才子,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气宇轩昂,谈吐不凡,给龙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爱卿,”龙若语气温和地问道,“你对大梁未来的发展,有何看法?”

王才子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答道:“启禀陛下,微臣认为,大梁目前百废待兴,最重要的是广开言路,招贤纳士,让更多有才华的人,为国家效力。”

龙若赞赏地点点头,王才子的回答,与她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说得好!”龙若的目光又落在了另一位身穿粗布麻衣,却掩盖不住一身正气的年轻人身上。此人正是从民间选拔上来的赵隐士,虽然出身贫寒,却胸怀天下,才华出众。

“赵爱卿,”龙若问道,“你呢?你对大梁的未来,有何期许?”

赵隐士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地说道:“草民出身寒门,深知百姓疾苦。草民希望,大梁能够成为一个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

“好!”龙若大声赞叹道,赵隐士的话,说出了她心中一直以来的愿望。

“朕要的,就是一个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龙若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回荡,充满了力量和决心,“而你们,”她目光炯炯地扫过下方众人,“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

龙若顿了顿,继续说道:“朕希望你们能够……”“朕希望你们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个人的抱负融入到国家的建设中,为大梁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龙若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回荡在金銮殿上,久久不息。

年轻的官员们一个个热血沸腾,他们被龙若的热情和决心所感染,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他们齐声高呼:“为大梁,万死不辞!”

龙若欣慰地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知道,大梁的未来,就掌握在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手中。

“陛下圣明!”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从文臣队伍中走出,向龙若深深一拜。他是当朝大儒钱大儒,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备受龙若敬重。

“钱老先生请起。”龙若连忙说道,示意身旁的宫女上前搀扶。

“谢陛下。”钱大儒起身,目光炯炯地看着龙若,缓缓说道,“老臣以为,陛下此次广纳贤才,为我大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实乃明君之举啊!”

“钱老先生过誉了。”龙若谦虚地说道。

“陛下,老臣还有一建议。”钱大儒捋了捋胡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此次选拔虽然选拔出众多人才,但难免会有遗珠之憾。老臣建议,可以建立一个人才储备库,将那些未能入选,但才华出众之人记录在册,以便日后国家需要之时,随时补充新鲜血液。”

龙若听后,沉思片刻,觉得钱大儒的建议很有道理。她点点头,赞赏地说道:“钱老先生深谋远虑,朕十分赞同。此事就交由吏部尚书负责,尽快拟定章程,报朕审批。”

“老臣遵旨。”钱大儒躬身领命。

“陛下,”一直站在龙若身旁的贺考官,此时上前一步,双手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恭敬地说道,“微臣有本要奏。”

龙若的目光落在那本厚厚的册子上,知道那是此次选拔的最终结果,她微微颔首,示意贺考官继续说下去。

“此次选拔,历时三月有余,共计……”贺考官顿了顿,翻开手中的册子,开始详细汇报此次选拔工作的成果。

“此次选拔,历时三月有余,共计考核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三百二十六名考生。”贺考官的声音洪亮清晰,在大殿内回荡。“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录取进士一百二十人,举人二百五十人,贡士三百人。”他顿了顿,看了一眼手中的名册,继续说道,“其中不乏文采斐然,才华横溢之辈,比如王安石之子王雱,年仅十七岁,便在殿试上力压群雄,一举夺魁;还有那位来自江南的赵士程,虽然出身寒门,却精通农政水利,其策论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

贺考官详细地汇报着此次选拔的情况,包括每位优秀人才的特点和特长,如数家珍,显然对每一位考生都做了深入的了解。龙若认真地听着,时而点头,时而沉思,对贺考官的尽职尽责十分满意。

汇报完选拔结果后,贺考官又提出了自己对未来选拔工作的改进建议。“陛下,微臣以为,可以考虑将武举和科举分开举行,并且增加对农、工、商等实用人才的选拔力度。”他语气恳切地说道,“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为国家选拔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龙若赞许地点了点头,“贺爱卿所言极是,朕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她目光扫过金銮殿上的众人,最后落在贺考官和钱大儒身上,语气郑重地说道,“此次选拔工作能够如此顺利地完成,离不开两位爱卿的辛劳付出。朕决定,封贺考官为‘文英殿大学士’,钱大儒为‘文渊阁大学士’,以示嘉奖。”

“谢陛下隆恩!”贺考官和钱大儒激动地跪下谢恩,心中充满了感激和自豪。

“众爱卿平身。”龙若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感慨和期待,“今日,朕看到了大梁的希望……”她顿了顿,目光转向那些年轻的官员,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诸位爱卿,你们准备好了吗?”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龙若的目光缓缓扫过台阶下那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他们之中,有年少成名的王才子,眉宇间难掩自信和傲气;有出身寒门的赵隐士,眼神清澈,却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还有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他们怀揣着各自的抱负和理想,汇聚于此,渴望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一展宏图。

龙若的声音清澈而洪亮,在大殿内回荡:“朕自登基以来,无一日不忧心国事。大梁立国百年,如今却内忧外患,百姓生活困苦,边关战火不断。朕深知,要改变这一切,唯有广纳贤才,重振朝纲!”

“朕今日在此郑重承诺,只要你们心怀天下,尽忠职守,朕必将不负所望,与诸位爱卿共创大梁盛世!”

龙若的话语掷地有声,深深地在每一个在场的人心中引起共鸣。年轻的官员们,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决心的混合神情,整齐地跪了下来。“我们向陛下宣誓效忠!我们将竭尽全力为国家服务,为大梁的繁荣作出贡献!”他们的声音在宏伟的大厅中回荡,充满了坚定不移的决心。

龙若的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起来吧,我的臣民们。”她的目光再次扫过聚集的官员,在站在最前面的王和赵身上停留了片刻。“明天,我们开始。”

当黄昏降临在宫殿,在庭院投下长长的阴影时,一个身影从大厅里走了出来。帝国的重担重重地压在她的肩上,然而她的脚步坚定,她的眼睛明亮,充满了不屈的决心。她转身回望雄伟的宫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微妙的微笑。

“是时候了,”她喃喃自语,她的声音在树叶轻轻的沙沙声中几乎听不见,“开启一个新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