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 第130章 筑梦之旅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第130章 筑梦之旅

作者:爱吃太姥银针茶的凤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37:30 来源:小说旗

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御书房内,为案前的奏折镀上一层淡淡的光辉。龙若身着明黄色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上,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诸位爱卿,朕今日召集大家来,是为了共商国事。”龙若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梁如今百废待兴,朕希望各位能畅所欲言,为大梁的未来献计献策。”

新任官员们精神抖擞地站在下方,他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青年才俊,怀揣着治国安邦的理想抱负,渴望为大梁贡献自己的力量。

“启禀陛下,”一位身着青色官袍的年轻官员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臣王维,此次科举殿试榜首,蒙陛下赏识,授予臣户部侍郎一职。臣以为,大梁要实现长治久安,首先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这位王维正是殿试时以一篇策论《农政要论》惊艳四座的王才子,龙若对他印象深刻,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近年来,大梁连年遭受旱灾,粮食产量锐减,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臣建议,朝廷应该大力推广新作物品种和先进耕种技术,兴修水利,提高粮食产量。”王维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王爱卿所言极是。”龙若赞许地点了点头,“提高农业生产力是当务之急,朕命你尽快拟定一份详细的计划,务必落到实处。”

“臣遵旨!”王维激动地跪地领旨。

龙若的目光扫过下方,落在了另一位身着红色官袍的官员身上,他身材挺拔,面容俊朗,正是探花郎赵隐士。

“赵爱卿,你对振兴大梁有何高见?”

赵隐士不卑不亢地站了出来,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臣以为……”

“陛下,臣以为,除了发展农业,还需重视商业发展。商业繁荣可带动各地经济发展,充盈国库。”赵隐士不卑不亢地站了出来,微微一笑,他的声音温润如玉,却透着坚定的信念。“臣建议,减少商税,鼓励民间贸易,并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商贸关系。”

“赵爱卿分析的有理,”龙若赞许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堂下众人,“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建议?”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缓缓走出队列,他正是新任礼部尚书,德高望重的钱大儒。“老臣以为,国家要长治久安,人才培养不可或缺。”钱大儒躬身说道,“应大力发展教育,广设学堂,不分贵贱,皆可入学。同时,改革科举制度,注重选拔真正有才之士,为国效力。”

钱大儒的建议引发了堂下一阵骚动,官员们低声议论着,这可是要动摇几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制度啊!龙若却听得认真,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各位爱卿提出的建议都很有见地。”龙若环视一周,语气坚定,“朕深知,大梁要走向繁荣昌盛,需要各位爱卿齐心协力。朕会全力支持各位的计划,为你们提供一切必要的资源和权力。”

她顿了顿,目光炯炯地望着眼前的青年才俊们,“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梁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官员们深受鼓舞,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

龙若的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却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金銮殿上,龙若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赵爱卿,朕已命户部拨给你白银万两,用于减少商税,并派遣使节前往邻国,商谈贸易事宜。你要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务必打开我大梁的商路,让货物流通四方。”

“臣遵旨!谢陛下信任!”赵隐士激动地跪下谢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龙若并非只是说说而已,她说到做到,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

“钱大人,”龙若转向钱大儒,语气温和,“教育乃百年大计,不可懈怠。朕已下令在京城设立皇家书院,广招天下英才,不分贵贱,皆可入学。至于科举制度改革一事,兹事体大,还需你与礼部官员仔细商议,制定出完善的方案,再行实施。”

钱大儒激动得老泪纵横,“陛下圣明!老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龙若的目光扫过堂下众人,语气坚定有力,“朕相信,只要我们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大梁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陛下圣明!”官员们再次跪地高呼,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斗志。

新政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但也并非毫无成效。赵隐士积极联络各地商人,鼓励他们扩大经营,并将大梁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优质商品远销海外。各地商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集上人头攒动,一片繁荣景象。

钱大儒则全身心地投入到皇家书院的筹建工作中。他亲自制定教学方案,广招名师,并亲自前往各地,招收资质优异的学生。很快,皇家书院便迎来了第一批学生。

龙若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眼中充满了希望。她相信,在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下,大梁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

深夜,龙若批阅完奏折,揉了揉疲惫的眉心。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进来。”龙若轻声说道。

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

“陛下,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来者正是贺考官,他看着龙若眼中的血丝,心疼地说道。

龙若微微一笑,“我没事,只是在看各地官员送来的奏折。”

“看来,新政的推行很顺利。”贺考官走到龙若身边,拿起桌上的奏折,随意翻阅了几页。

“嗯,”龙若点点头,“虽然遇到了一些阻碍,但都在预料之中,整体来说,还算顺利。”

贺考官放下奏折,看着龙若,眼中充满了敬佩,“陛下,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龙若笑了笑,没有说话。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让大梁走向繁荣昌盛。

“对了,”贺考官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开口道,“我听说……”

“我听说王才子在户部推行新税法时,遇到了一些阻力。”贺考官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一些老臣似乎对此颇有微词。”

龙若眉头微蹙,王才子是她钦点的户部侍郎,年轻有为,才思敏捷,她特意安排他协助赵隐士改革税制,没想到这么快就遇到了阻碍。

“具体是什么情况?”龙若追问道。

贺考官将自己打听到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龙若,原来王才子推行的新税法旨在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增加商人的赋税,这一举措触动了部分权贵的利益,他们便暗中煽动一些老臣在朝堂上发难,企图阻挠新税法的实施。

“看来,这把火烧得还不够旺啊。”龙若听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闪过一丝凌厉。她早就料到改革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是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快就沉不住气。

“陛下,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贺考官看着龙若,他知道,龙若心中已有决断。

“不急,”龙若摆摆手,示意贺考官稍安勿躁,“新政推行初期,总会遇到各种阻碍,我们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让所有人看到改革的决心和成果。”

龙若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街道,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想要彻底改变大梁积弊已久的现状,仅凭一腔热血和几个有抱负的年轻人远远不够,她需要的是更多人的支持,更需要时间。

几日后,龙若微服私访,带着王才子和赵隐士来到城外的一处村庄。看着眼前百姓安居乐业,田间地头一片丰收的景象,龙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陛下,新税法实施后,百姓的负担减轻了不少,今年的收成也比往年好了许多。”王才子指着眼前金黄的稻田,兴奋地说道。

龙若点点头,转头看向一旁沉默不语的赵隐士,问道:“赵爱卿,你觉得呢?”

赵隐士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陛下,新政的确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着措辞,“微臣担心,长此以往,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反弹。”

龙若闻言,并没有感到意外,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赵隐士,“说下去。”

赵隐士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那些权贵豪强,他们积累财富依靠的并非勤劳耕作,而是各种特权和剥削。如今陛下锐意改革,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岂会善罢甘休?”

龙若沉默了,赵隐士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她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