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 第133章 文风重振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 第133章 文风重振

作者:爱吃太姥银针茶的凤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37:30 来源:小说旗

夕阳的余晖渐渐隐去,夜幕降临,皇宫内却灯火通明。御书房里,龙若端坐于龙案前,面前的奏折堆积如山,但她无心批阅,脑海中回荡的都是白天与四位肱股之臣的对话。大岐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责任重大,她不敢有丝毫懈怠。

“皇上,您该歇息了。”贴身宫女轻声提醒。

龙若揉了揉疲惫的双眼,轻叹一声:“传朕旨意,明日召方大儒、慧禅师、周诗人、杨琴师、林画师进宫议事。”

第二日清晨,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文化名家齐聚御书房,他们都是大岐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在各自的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龙若屏退左右,开门见山地说:“朕今日召集各位前来,是为了商讨如何振兴我大岐文化。”

方大儒率先起身,拱手道:“皇上英明!自先帝以来,国事繁忙,文化发展多有滞缓,如今百废待兴,正需要皇上您来引领我们重现昔日辉煌!”

“方大儒所言极是。”周诗人抚须说道,“微臣认为,诗歌乃文化之魂,应鼓励民间创作,吟诵盛世之景,歌颂太平之治!”

“我赞同周诗人的看法,”杨琴师优雅地起身,“音乐同样能陶冶情操,教化人心。我们可以举办大型的演奏会,让百姓们都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感受艺术的魅力。”

林画师也附和道:“绘画亦是如此,我们可以举办画展,让百姓们欣赏到名家画作,感受艺术的熏陶。”

龙若认真倾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她环视众人,问道:“各位的提议都很好,但如何才能将这些想法真正落到实处,惠及更多百姓呢?”

方大儒沉思片刻,提议道:“皇上,微臣建议举办全国性的文化比赛,涵盖诗歌、音乐、绘画等各个领域,不限年龄、不限身份,只要有才华,皆可参赛!如此一来,定能激发民间创作热情,挖掘出更多优秀人才!”

龙若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个好主意。她正要开口,却见一直沉默不语的慧禅师双手合十,缓缓说道:“皇上,老衲以为……”

慧禅师缓缓道:“皇上,老衲以为,文化振兴,还需注重精神内核的建设。佛法慈悲,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可以教化人心,引导人们向善。老衲提议,在各地的寺庙举办文化讲座,向百姓传播佛法智慧,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龙若点头表示赞同,“大师所言甚是,佛法教人向善,与儒家思想也有相通之处,都是教化百姓,安定民心的良方。此事就由大师全权负责,朕会给予最大的支持。”

得到龙若的首肯,慧禅师面露慈悲之色,微微颔首道:“阿弥陀佛,老衲定当竭尽全力。”

一直以来,周诗人都以振兴大岐文化为己任,今日龙若的一番话更是让他深受鼓舞。散朝之后,他便回到书房,铺开宣纸,挥毫泼墨,将胸中积蓄已久的情感化作一首首富有感染力的诗篇。

“盛世重光,文风再起,且看今朝,大岐崛起!”他饱蘸浓墨,在纸上写下这豪迈的诗句,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辉煌的大岐王朝正在冉冉升起。

他的诗歌很快便传遍了大岐的街头巷尾,人们争相传阅,被诗中所描绘的盛世景象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所感染。百姓们开始意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阳春白雪,更是每个大岐人骨子里流淌的精神血脉。

龙若看到这些诗歌后,心中更是欣慰不已,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大岐的文化复兴之路还很漫长,但只要他们上下齐心,就一定能够重现昔日的辉煌!

而此时,杨琴师也开始筹备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她想用音乐这种无形的语言,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为大岐百姓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在房间里回荡,似乎预示着一场文化盛宴即将拉开序幕……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京城最大的露天广场上,搭建起一座华丽的舞台,五彩的帷幔随风飘动,舞台中央摆放着一架古朴典雅的古琴。这正是杨琴师精心筹备的音乐盛会。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人们翘首以盼,期待着这场与众不同的音乐盛宴。杨琴师一袭素雅长裙,款款走上舞台,她向众人微微颔首,随即纤指轻拨琴弦,一曲古老的《高山流水》缓缓流淌而出。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婉转,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之中。

一曲终了,掌声雷动。紧接着,杨琴师又演奏了几首融合了现代元素的古典曲目。她将西洋乐器与传统乐器巧妙结合,用新颖的编曲和演奏方式,赋予了古典音乐全新的生命力。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与此同时,林画师也带着他创作的画作,开始了全国巡回展览。他的画作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既有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也有细腻传神的山水人物。他用独特的绘画语言,将大岐文化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作,吸引了无数观众驻足欣赏。人们在画前流连忘返,细细品味着画中蕴含的文化韵味。更有不少文人墨客,对着画作评头论足,激辩不已。

“陛下,您看……”一位大臣指着奏报上关于各地文化活动的汇报,语气中难掩激动和兴奋,“这文化复兴的浪潮,真是前所未有啊!”

龙若接过奏报,目光扫过上面的一行行文字,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但她深知……

龙若接过奏报,目光扫过上面的一行行文字,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但她深知,这仅仅是个开始。“文化复兴的道路还很漫长,”龙若放下奏报,目光深邃,“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恢复传统,更要将其发扬光大。”

她召集了方大儒、慧禅师、周诗人、杨琴师、林画师等人,在御书房内共商文化复兴大计。

“诸位爱卿,你们都是我大岐文化的翘楚,”龙若环视众人,语气郑重,“今日请诸位前来,便是想听听大家对文化复兴的看法。”

方大儒率先起身,拱手道:“陛下,老臣认为,文化复兴,首重教育。只有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将我大岐文化传承下去。”

“方大人所言极是,”慧禅师双手合十,缓缓说道,“佛法亦讲求教化人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能使文化深入人心。”

周诗人、杨琴师和林画师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都认为,文化复兴需要创新,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

龙若认真听取着每一位的意见,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待众人说完后,她才缓缓开口:“诸位的建议都很有见地,朕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兴办学校,普及教育;同时,鼓励民间创作,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文化之花开遍大岐的每一个角落。”

龙若的话音刚落,御书房内便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然而,就在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颤巍巍地站起身来,浑浊的眼中透着一丝担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