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264章 官渡之战(一)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264章 官渡之战(一)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于禁和乐进等人节节败退,白马、延津、濮阳和原武相继落入袁绍之手,曹操的心头如同压上了一块沉重的巨石。他焦虑地凝视着地图,担忧着自己的老根据地鄄城的安危。在深思熟虑之后,曹操决定派遣2000名士兵增援鄄城,以加强当地的防御。

程昱,鄄城的守将,面对曹操的增援提议,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主公,袁绍率十万大军,自以为所向无前。他见我兵少,未必会特地前来攻打。若您给我派来援军,袁绍必然会视我为眼中钉,必定会全力来攻鄄城。以我目前的兵力,即便加上两千援军,也难以抵挡袁绍的主力围攻。若是如此,不过是徒然给您造成损失。”

曹操听后,沉默不语,程昱的话不无道理。

果然,袁绍听说程昱兵少,并未将兵力浪费在深入沼泽攻打鄄城上,而是选择了直扑曹操的官渡大营,那里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虽然程昱的鄄城因此得以保全,但他也无法对袁绍形成有效的威胁,实际上成了一支中立势力。程昱在鄄城坚守不出,静观战局变化,而曹操则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官渡,准备与袁绍进行一场决定性的对决。

与程昱的鄄城相似,另一支原本坚定附属于曹操的力量也在战局的波动中动摇观望,这就是驻扎在兖州东北部的李典所部。李家,作为山阳郡的豪强,其宗族人数庞大,势力遍布,一直是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

李典的堂兄李整,曾是曹操麾下的得力干将,曾协助曹操击退吕布的凶猛进攻,为曹操稳固兖州立下了汗马功劳。李家的忠诚与实力,使得他们在曹操的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然而,李家与袁绍的关系也一直颇为微妙,毕竟在乱世之中,豪强之间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李整去世后,曹操对李典的重视有增无减,任命他为中郎将兼离狐太守,继续镇守在兖州的东北部。这片土地,正处于袁绍与曹操势力交界的最前线,地理位置极其关键,距离濮阳、白马、鄄城都仅有一步之遥。

虽然围歼于禁和乐进所部的宏伟计划未能如愿,但袁绍麾下的主力军依然势如破竹,战无不胜。

在连续攻占白马、延津、濮阳和原武四座重镇之后,袁绍的雄心壮志愈发坚定。在阳武一役,他亲自率领的主力军与曹操的精锐部队展开了激战。

那场战斗,袁绍指挥若定,调度有方,将曹操的主力军打得节节败退。在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役中,刘延、魏种等将领英勇奋战,却终究未能逃脱历史的淘汰。他们或在沙场上英勇捐躯,或陷于敌手,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阳武之战,曹操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而袁绍则借此战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主力军士气高涨,连战连捷的辉煌战绩,让天下豪杰为之侧目。

随着战鼓声渐弱,一个个沉重的消息如同乌云密布,笼罩在曹军上空。连续的战败,使得原本稳固的四方局势开始瓦解,远近之地的人们纷纷顾盼不安。自许、蔡以南,人心浮动,异心暗生,曾经的忠诚与信仰在动荡中摇摇欲坠。

在这风雨飘摇之际,王师显得愈发寡弱,天下为之寒心。那些曾矢志不渝的豪杰,此刻也纷纷失去了固守的决心。兖州东部的鲁国,以及徐州沿海的武装首领昌豨,相继背叛曹操,投入了袁绍的怀抱。

曹军大帐内,灯光昏暗,曹操与几位心腹将领围坐,气氛沉重。

曹操眉头紧锁,声音低沉:“诸位,如今形势危急,兖州鲁国、徐州昌豨皆已背叛,投入袁绍帐下。我等苦心经营的基业,眼看着就要分崩离析。”

荀彧沉思片刻,缓缓开口:“主公,此乃乱世,人心思变。鲁国、昌豨之举,虽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天下寒心,豪杰失志,我等需稳固军心,方能渡过难关。”

夏侯惇怒目圆睁,拍案而起:“那些鼠辈,有何面目面对主公的恩泽!我等誓死追随主公,决不学那背信弃义之徒!”

荀彧沉吟良久,轻叹一声:“曹操公,如今之际,非但要有壮士断腕之决心,更需有安定人心的策略。鲁国、昌豨之变,乃是对我等的一次严峻考验。”

曹操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诸位无需多言,我曹操虽身处逆境,却从未有过退缩之意。今日之变,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我等只需坚守初心,以不变应万变,总有拨云见日之时。”

许褚粗犷的声音响起:“主公英明!我等愿与主公共进退,即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与此同时,曹军内部风声鹤唳,将领及各地官员的心志开始动摇。他们暗中纷纷向袁绍递去书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弃暗投明的心意。

在一间隐秘的居室中,几位将领神情紧张,低声议论着。

张辽皱着眉头,语气沉重:“兄弟们,局势动荡,人心不稳。我等虽受曹公厚恩,但眼见天下大势已变,不得不为日后打算。”

徐晃叹了口气,接话道:“确实如此,近日来,我等接连接到同僚的书信,他们已决定投降袁绍。我们是否也应有所行动?”

于禁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我等都是军人,忠诚为本。但若真到了不得已之时,也只能顺应时势。只是,我们当中谁也没有想到,关羽关云长,竟也会有所动摇。”

张辽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关羽兄刚被曹公封为汉寿亭侯,此等殊荣,竟也未能留住他的心。他的投诚,无疑是对曹公极大的打击。”

徐晃叹道:“关羽兄武艺超群,忠义闻名。他的选择,必会影响到许多人。我们是否也该……”

于禁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坚决:“且慢,我们还需观望。投诚非同小可,一旦迈出,便无回头之路。且看关羽兄的动向,再做决定不迟。”

在这股暗流涌动之中,关羽的名字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关羽的背叛,如同重重一击,击碎了曹操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

这位英勇善战的将领,曾是曹操麾下的得力干将,如今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投向了敌人的阵营。这一举动,无疑给曹军带来了更为沉重的打击,也让天下人对曹操的统治产生了更多的质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