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89章 大幕羌寇边自取灭亡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第89章 大幕羌寇边自取灭亡

作者:明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4:09 来源:小说旗

在环球航行舰队扬帆出海,探索未知的天际线之后,太平八年(201年)秋,皇宫内也迎来了一桩喜事——张循的第一个孩子呱呱坠地。

张循这位穿越者,终于在这一千多年前的土地上迎来了自己的血脉延续。孩子的母亲是几女中年龄最大的贵妃蔡文姬,她历经十月怀胎,为张循诞下了一位公主。

尽管张循还有甄宓和糜环、大小乔,但他深知几女年纪尚幼,身体还未完全成熟,因此他特意进行了避孕,避免了让她们怀孕产子伤身的可能。而蔡文姬年纪适中,身体健康,自然成了为张循繁衍后代的最佳人选。

小公主的降临,让张循对这个世界的归属感愈发强烈。他抱着软糯糯的女儿,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喜悦。蔡文姬虽然对生下女儿有些失望,她更希望能为皇上诞下龙子,但看到张循眼中对女儿的宠爱与珍视,她的心中也渐感安慰。

张循凝视着女儿熟睡的小脸,心中柔软无比。他丝毫不嫌弃这是个女孩儿,反而觉得这是上天赐予他的宝贵礼物。他温柔地为女儿取了一个文雅的名字——张瑾萱,寓意着珍贵与美好。自那以后,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逗弄女儿,享受着作为父亲的快乐。

看到皇上如此喜爱女儿,蔡文姬心中的顾虑终于烟消云散。而其他嫔妃见状,也开始暗自着急,特别是甄宓。作为正宫皇后,她急切地想要为张循生下嫡长子,以确保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同时也为将来的太子之位奠定基础。

张循明白甄宓的心愿,看着她日渐成熟的容颜,觉得是时候让她也有机会怀孕生子。于是,在宠幸甄宓时,他不再特意避孕。而且,得益于华佗在剖腹产手术方面的经验积累,张循对甄宓的生育安全也不再担心,真有危险就采用剖腹产手术。

然而,孩子的事情似乎总是需要缘分。尽管张循和众嫔妃都努力尝试,但除了蔡文姬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之外,其她几女都迟迟没有怀孕的迹象。张循只能苦笑,心想这大概就是天意吧,有些事情,终究是无法强求的。于是,他决定一切随缘。

只要有了第一个孩子,就证明他身体还是健康的,相信未来总会有更多的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为他的皇室增添新的活力和希望。

张循依旧将重心倾注在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上,他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实现自己向全天下许下的建立太平盛世的庄严承诺。另外,还有全球一统的远大目标。

=

当华朝国内正忙于大规模的建设,处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的时候,太平八年(201年)的秋天,位于河套平原的大幕羌突然发动了对华朝并州上郡、朔方郡的猛烈进攻。

他们如狼似虎地劫掠了几个边境市场,攻占了三封、大城、奢延等几个重要的县城,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了整个华朝。

好在华朝早有预见,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报警系统。在这套系统的有效运转下,边境地区大量使用信鸽、烽火台传递信息,使得其他城市在第一时间就坚壁清野、做好了防御准备。

正因如此,大幕羌并未能够进一步攻占华朝更多的城池,他们的侵略步伐被有效地阻挡在了边境线上。

然而,即便如此,失陷的几个市场、要塞和县城依然给华朝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据初步统计,伤亡军民人数已达上千人,这对于一向以和平发展为己任的华朝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消息传到张循的耳中,他闻讯后暴怒不已。这些位于华朝周边的羌胡,按照后世的概念来看,其实都应该是华夏民族的一部分。正因如此,张循才一直秉持着宽容的态度,没有主动进攻他们,而是任由他们自行发展。

当这些羌胡提出要与华朝做生意时,华朝也是敞开了大门欢迎他们,在边境建立了大量的市场卖给他们盐、茶、衣物、粮食等等。

张循的想法原本是等华朝富裕起来后,通过吸引对方主动归顺的方式,将他们融入华朝这个大家庭中。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兄弟之间动刀兵的惨剧发生。

因此,最近他过于沉迷科技创造,加上华朝建立以来日渐强大,周边势力没有人敢轻易招惹。这种局面导致他疏忽大意,竟然没有用系统提前预测到大幕羌的寇边之变。

经过一番详细的询问和调查,张循终于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去年黄河发生的那场大洪水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当时,华朝集全国之力支援中原地区,成功地度过了这次大灾。然而,羌胡却没有这样的实力和积蓄来应对这场灾难,导致各大部落的粮食收入锐减,生存变得异常艰难。

到了今年,又一次的收成不佳让大幕羌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为了生存下去,他们悍然发动了对华朝的侵略战争,试图在华朝抢掠一些粮食来度过难关。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华朝的武备齐全,城池坚固难以攻下。在攻打了几个城池无果后,大幕羌其实已经开始萌生了退意,生怕招来华朝大军的围剿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但此时的张循已经彻底被激怒,他无法容忍这些羌胡的侵略行为。既然他们不想好好相处,那就让他们去灭亡吧!

在后悔不迭之余,张循也有些恼羞成怒地下达了命令:洛阳军区、北方军区、西部军区同时对河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上的大幕羌展开彻底的围剿行动。

对于那些愿意投降并入华朝的羌胡人,张循也给出了明确的规定:他们必须按照规定安分守己地生活十年后才能获得华朝的暂住证;再过十年才能获得华朝的临时户口;再过十年、能流利地说华语后才能获得华朝的永久户口,真正成为华朝的一员。

这样的政策虽然严苛,但也是为了确保华朝的稳定和安全。

至于那些负隅顽抗的羌胡人,等待他们的自然只有死路一条。

随着华朝战争机器的全面启动,原本只是想抢一波就撤退的大幕羌很快发现自己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他们惹到了自己根本惹不起的存在!

在华朝三大军区的包夹围攻之下,大幕羌很快就陷入了绝境。他们不仅被迫吐出了占领的华朝县城和关隘,还在华军的步步紧逼下丢掉了富饶的河套平原,只能仓皇地退回到草原上。

然而,即使如此,华朝也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吕布、黄忠、张辽三位将领继续率领大军追击逃窜的大幕羌残余势力。

随着冬季的来临,逃亡在草原上的大幕羌首领盛吉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他手下的羌族将士也对他充满了怨言和不满。

实际上,以前在大幕羌内部就已经有人开始对华朝产生了向往之情,高层中甚至不乏有人提出想要让大幕羌归附加入华朝的想法。然而,盛吉却执迷不悟地坚守着自己的权柄和野心,他对华朝的武力没有清醒的认识,加上黄河水灾后粮食减产的困境让他选择了铤而走险的道路——劫掠华朝。

这个错误的决定最终招来了灭顶之灾。

太平九年(202年)春天来临之际,盛吉和他最后的数千骑兵主力在狼居胥山被北方军区司令吕布亲自率领的一个骑兵师追上。双方在狼居胥山展开了一场激战,整整持续了一天的时间。

最终大幕羌伤亡惨重,达到了两千余人;而盛吉本人也被吕布斩首示众,剩下的大幕羌将士在无奈之下全部选择了投降。

狼居胥山这片地方,本身有霍去病在这里封狼居胥的伟业。

虽然现在吕布打一个小小的大幕羌逃兵并没有达到那么大的功劳和影响力,但他还是志得意满地在狼居胥山上进行了一番祭祀活动。

既表达了对霍去病等先辈英雄的崇敬之情,也是对自己军功的一种炫耀和庆祝。

值得一提的是,狼居胥山这里其实已经是北方拓跋鲜卑的地盘,但拓跋鲜卑在这次战争中却表现得异常谨慎和低调。

他们根本没有敢参与华朝与大幕羌的战争,深怕被这场战火所连累,导致自己也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甚至在吕布斩杀盛吉、结束战争后,拓跋鲜卑的首领还亲自前来觐见了吕布,这种姿态无疑让吕布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快感。

至此,北方羌胡的势力被彻底摧毁,河套平原、内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被并入华朝的版图之中,华朝的疆域再次得到了扩张和巩固。

由于这片地区地广人稀,整个大幕羌的人口也只有几十万而已,因此华朝并没有在这里设立新的州级行政单位,而是将其划分为河套郡归入司隶州、大幕郡归入凉州进行管理,以便更好地进行统治和开发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