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 第132章 秦地新篇·山河重整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第132章 秦地新篇·山河重整

作者:孙苏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5:15:47 来源:小说旗

秦地之上,硝烟的气息虽已渐淡,但局势依旧波谲云诡。

随着秦国彻底灭亡,那广袤且富饶的秦土。

仿若一块刚出炉的炙手肥肉,引得各国目光炽热、心思各异。

昔日联盟间潜藏的矛盾再次暗流汹涌,划分秦地之举,成了悬于各国头顶、关乎国运兴衰的利刃,稍有不慎。

便会斩断那脆弱的同盟纽带,令这片刚经历战火洗礼的大地再度陷入混战泥沼。

朝堂激辩·权衡利弊的纷争

赵国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似能攥出水来。赵王高坐于王座,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沉声道:“秦地已平,然划分之事迫在眉睫,诸卿畅所欲言,计将安出?”

相国蔺相如率先出列,手抚长须,神色凝重:“大王,秦地于我赵国而言,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关中沃野千里,可为我军囤粮根基,咸阳城高池深,更是把控西北咽喉要道。此前虽许以魏国部分土地安抚其心,但如今局势有变,不可再肆意割让。当以我赵军苦战之功、死伤之众为基,占得秦地核心区域,如咸阳周遭、渭南富庶之地,方能保我赵国长盛,震慑他国。”

大将廉颇却眉头紧皱,瓮声反驳:“相国所言虽有理,可若独占膏腴,他国必心生怨怼,联盟瓦解只在朝夕!依末将之见,不妨依循旧约,划出既定之地予魏,再将秦北原郡分给燕国。此地临近燕境,燕人善骑,可借其力拱卫北疆,抵御戎狄,我赵国也好腾出手来,深耕关中,徐徐图之。”

一时间,朝堂上争论声此起彼伏。年轻谋士虞卿起身,振振有词:“大王,秦地划分绝非简单割地了事。我赵国当着眼长远,联合几大强国,于秦地划分‘经济特区’。譬如秦东商贸繁盛区,许齐、楚商贾优先经营之权,收其赋税;军事要冲之地,则牢牢把控在自家手中,筑城屯兵。如此一来,各国皆能从秦地获利,联盟得以稳固,我赵国还可暗中积蓄实力。”

赵王蹙眉沉思,权衡着诸般提议,深知这秦地划分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联盟再议·貌合神离的谈判

联军营帐内,气氛剑拔弩张。魏王率先发难,面色阴沉:“赵国此前承诺予我魏国咸阳以东沃土,如今却诸多推诿,莫不是想食言自肥?我魏国出兵近十万,折损精锐无数,若无厚偿,难平将士之愤,更难向国内交代!”

燕国使者亦冷笑讥讽:“赵国欲独揽秦地军政大权,让我等喝西北风去?燕地苦寒,本就指望着秦北之地开疆拓土、通商兴业,赵国若执意强占,休怪我燕国倒戈相向!”

赵国使者额头沁出细密汗珠,拱手强辩:“诸位莫急!秦地初定,局势未稳,贸然瓜分实非良策。我赵国提议,重新勘定土地,依各国出兵比例、损耗程度、战后贡献综合权衡。增设监管使,各国互派官吏监督划分,确保公平公正;再立‘秦地共荣协约’,约定商贸互通、军事互助细则,携手开发秦地,共享繁荣,岂不比眼下争得面红耳赤要好?”

各国代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权衡着赵国提议的利弊。有的小国畏惧赵国兵威,微微颔首;有的大国却心存疑虑,不愿轻易松口。营帐内僵持良久,气氛胶着,这关乎国运的谈判,似陷入了僵局。

民间动荡·秦民何去何从

秦地民间,亦是一片惶惶。百姓们望着街头巡逻的异国士兵,眼神中满是不安与愤懑。昔日秦国律法严苛,却也保得乡土安宁;如今各国纷至沓来,政令繁杂,赋税不一,百姓仿若置身迷雾,不知所措。

咸阳城内,一位秦地老叟倚着门框,长声叹息:“往昔大秦虽暴,却有田耕、有屋住,儿孙能安稳度日。如今这联军一来,整日价争吵着分地,赋税还节节攀升,往后日子可咋过哟!”

街边孩童哭闹着要吃食,家中大人满脸愁苦,兜里铜板无几,集市上物价飞涨,商人们囤货居奇,皆因不知明日秦地归属谁家。

更有激进的秦民秘密串联,欲响应秦国旧部复辟之声。山林间,秦国旧贵族遗孤振臂高呼:“大秦子民,怎可沦为他国奴!秦军余部尚在,待时机成熟,定要夺回故土,复我大秦荣光!”

流言蜚语似野草般疯长,引得联军频繁出动清查,秦地治安岌岌可危,民心浮动,仿若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给秦地划分事宜添了诸多棘手难题。

意外变数·第三方势力搅局

就在各国为秦地争得焦头烂额之际,西方天际,隐隐泛起异动。西域诸国听闻秦地易主、商贸大开,心怀觊觎,悄然集结兵马,陈兵边境;南方百越部落,受楚国暗中蛊惑,也整军北上,欲在秦地分一杯羹。

西域铁骑呼啸而来,马背上的勇士挥舞长刀,寒光闪烁,劫掠边境商队,抢夺物资;百越士卒身形矫健,擅长山林作战,潜入秦地南部郡县,烧杀抢掠,搅得当地鸡飞狗跳。联军猝不及防,匆忙分兵抵御,却因内部龃龉、调度不畅,屡屡失利。

赵国主将李牧见状,心急如焚,向各国疾呼:“此刻若不齐心对外,秦地将成他人囊中之物!暂且搁置划分争议,合兵一处,击退外敌再说!”各国将领虽心有不甘,却也知形势危急,只得强压怒火,携手迎敌。战场上,联军与西域、百越联军厮杀惨烈,鲜血染红黄沙,胜负悬于一线,秦地命运愈发扑朔迷离。

曙光初现·艰难达成的共识

历经数月苦战,外敌终被击退。硝烟散尽,联军诸将望着满目疮痍的秦地,心头五味杂陈。营帐内,各国代表再聚首,神色疲惫却多了几分凝重与清醒。

赵王率先起身,神情诚恳:“经此一役,想必诸位都明白唇亡齿寒之理。秦地划分不宜再拖,我赵国愿做出让步,维持先前许给魏国之地不变;燕北之地,尽数归燕,助其守御北疆;秦地中部平原,由各国依出兵比例均分,设联合郡县,共治共管;至于商贸要津、军事要塞,各国轮流值守,利益均沾。”

各国代表相视良久,缓缓点头。魏国代表拱手道:“赵国此举诚意尽显,我魏国亦愿摒弃前嫌,共商秦地开发大计。此后各国当严守协约,互通有无,莫再因一己私欲坏了大局。”

众人纷纷附和,遂立下血盟,敲定秦地最终划分细则。

自此,秦地在动荡波折后,迎来暂时安宁,各国怀揣希冀,派遣能臣贤吏奔赴属地,开渠垦荒、整军经武、通商办学,欲在这片古老土地上,铸就全新盛世。虽前路漫漫、荆棘丛生,但曙光已然初现,秦地于废墟中蹒跚起步,迈向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明天,改写着战国风云走向,续写历史传奇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